回覆列表
  • 1 # Key叔商業思考

    今日,網友們發現網紅店們許多都悄悄漲價了。

    領頭羊是海底撈,平均漲價6%,一片土豆13塊,一碗米飯7塊。前幾天老闆才說不缺錢的西貝也漲了。

    飲茶漲價更為普遍,喜茶多款產品上漲兩塊,奈雪的茶也上漲1塊,使得奶茶邁入30元的歷史大關。小鎮青年的好朋友coco茶也漲價了,部分產品上調1-3元不等。就連“劫富濟貧”的瑞幸,也被人發現漲價了。

    漲價嘛,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原因無非就是告訴消費者成本上升了,不漲價活不下去,大家幫我分擔分擔。

    成本上漲可以說是確有其事的,國家統計局最近公佈資料顯示,2月CPI同比上漲5.2%,環比上漲0.8%,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1.9%。這都說明了物價上漲了,再加上停工對企業造成的資金鍊壓力,使得火爆的網紅店們,選擇了漲價。

    從經典經濟學理論來看,需求是有價格彈性的,漲價會影響需求。網紅店實際上並非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價格彈性是比較大的,理論上漲價會降低消費者需求,降低消費者的粘性,開始尋找替代品。

    而網紅店們敢於漲價,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成本壓力外,還有兩點考慮。一是疫情使得市場洗牌,一大批商家倒閉死去,這就使得市場上的替代品減少,消費者沒有更多的選擇,或者需要更多時間去尋找替代品,這就給漲價帶來了空間和時間效益。二是能消費網紅店的,多為中產階層,網紅店的漲價相比他們的總體開銷比例很小,痛感很低,影響不大。

    但在疫情的大環境下,市場勢弱的情況下,漲價無論如何是一種傷害消費者感情的行為,都必須謹慎而為。經濟收益的短期提高可能換來品牌的長期受損,這筆賬怎麼算可能要商家自己才清楚。

    市場危機下,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會急劇提升,高性價比能快速地佔領市場,也能獲得市場口碑。從瑞幸雖然造假失信,但“1.8折”還是讓他在消費者端獲得不錯的口碑,很多人為其洗白。4月6日的麥當勞會員日,半價桶也使得大家瘋狂,冒著人流聚集的風險也願意排上幾個小時隊。

    危機中,企業的產品定價確實需要更多的考慮,需要更多的考慮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因此在價格前,我們更需要花功夫在成本上,只有將成本控制在極限狀態下,才能給出更有競爭力的定價。這更能體現出人性的關懷,向市場和使用者傳遞企業的正向價值觀,樹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價值。

  • 2 # 塗知

    你剛知道喜茶的時候是因為飲品味道嗎?

    反正我一開始知道各種網紅奶茶都是什麼“好漂亮”、“好高階”、“好精緻”,人家賣的是奶茶嗎?人家賣的是附加在奶茶身上一堆“形容詞”。

    “網紅飲料”都說是“網紅”的了,本來過去消費就是衝著“網紅”兩字、衝著“店面”的與眾不同。

    因為疫情漲了幾塊錢,打著原材料的藉口。

    我在武漢讀書時,店門前排的多是學生,現在的學生蠻追求“精緻”的,特別是“輕奢”的感覺,好像自己喝了一杯“網紅奶茶”就等於買的起Gucci了,是個有錢人了。

    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網紅奶茶”的味道層次還是細膩些,店鋪裡面賣的“歐包”也還不錯。

    但即使我承認它們的味道,也不意味著我願意成為它們的長期顧客(又不是美味的上天)。

    一、虛假精緻

    我算一個星期喝一次,一次30元,一個月就是120,聽起來不多對吧。

    就是“不多”的想法把你拉入坑的,這一個30,那一個20,一次就50+了。

    辛辛苦苦排隊進了店,難道我只為了一杯奶茶?不行,我得讓隊排的值。誒,要不去買個麵包好了。

    2 days late,好久沒犒勞過自己了,去買杯xxx吧,好喝又營養,還不發胖。

    emmm......

    你的錢包就是這樣空的。

    白領、藍領願意為“網紅飲料”買單,我不多說什麼,她們消費的起,承擔的起。

    普通學生喝“蜜雪冰城”不爽嗎?吃一頓“韓式炸雞”不香麼?

    用30去買一杯“形容詞”?用的還不是你自己的錢?你當錢大風颳來的啊。偶爾享受一次就夠了,不要像部分同學死要面子活受罪。

    “精緻”也不是靠這種“虛東西”撐起來的。

    二、“30元”大門

    “網紅飲料”本就昂貴,但我們會發現貴是貴,可以承受,而且花一筆不多的錢,能體驗到一種“小資”的感覺,嗯—,心理感覺蠻爽的。

    加個幾塊錢?不多,反正也不常喝。

    這是一般普通人的想法。

    像“奈雪”的定位本是白領,人家有錢,會在意這幾塊錢嗎?

    在意的人大多是不常喝的學生黨、被拉過去的男性、主婦、上一代中年人。

    三、吃相難看

    打著原材料的藉口漲價,不捱罵才怪。消費者又不是不知道你原材料到底幾斤幾兩。

    本來疫情期間,和消費者講清楚漲價的原因,或者選擇階段性漲價,大家也都能理解。

    可偏偏要把消費者當傻子,自以為周全。

    “網紅飲料”的成本到底有多少,消費者心理哪怕知道的不是特別具體,也有個大概的數。它們成本高的是“好地段店鋪費”、“管理費”、“服務費”、“宣傳費”等等。

    你說,公司疫情已經虧損了很多,期間累計成本不斷上升,漲個2元,大家會說什麼?

    況且,疫情期間多得是虧損的店家,“網紅飲料”有人家小成本經營慘嗎?本可以漲價的店家良心,不漲價還降價,你們本可以不漲價卻漲了。

    我去小店鋪吃東西、喝飲品不香麼?

    我去麵包店買全麥麵包不健康麼?

    我自個在家煎蛋不好吃嗎?

    你們就是“吃相太難看了”,漲價就漲價,還要冠冕堂皇一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如何做好農村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