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斤三兩
-
2 # 程蘇燕
與“幼不學老何為”相近的詩句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古往今來,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必定經過長期的、艱苦卓絕的勤奮,方能為之。
像郭沫若,他是中國現代文化史上才學卓著的文豪之一。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他在文學藝術、歷史考古、古文字學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有重要建樹。這和他從小到大勤奮苦學是分不開的。研究《史記》時,他從頭到尾通讀了無數遍,並一篇一篇地進行分析、校訂和評價。-更是不惜時間和精力整篇整段地用毛筆把它抄錄下來,放在案頭,隨時翻閱學習,終於學有所成。
華羅庚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他從小就刻苦學習,白天拄著柺杖到學校講課,晚上以案板當書桌,在燈下從事數學研究,常常寫作到深夜。有時,為了求證一個問題,他常常深夜從床上爬起,順手拿起床頭的報紙,在四周的空白處進行演算和論證。在他的屋裡,桌上、床上、地上,到處都堆滿了演算稿紙。終於,在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取得突出成就,學有所成。
歌德曾經說過 ,誰若遊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便永遠是一個奴隸。
望人人都能從小就主宰自我,努力提高自己。
-
3 # 臘肉哥
幼不學老何為,相近的詩句,我這裡有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句格言採自古詩漢樂府《長歌行》,原詩是這樣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可以看得出來,最後這兩句乃是全詩的結語,是詩人作詩詠歎的主旨所在。
詩中借園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敗的形象,來比喻人生少壯時的美好和老年時的悽慘;以及用河水東流不返來比喻時間的流逝,不會為一個人而停留,都只是為了最後這兩句警言。
而且這一句與“幼不學老何為”,意思相差不大。
這句詩,很好地說明了一個人一定要學習,也要努力奮鬥,不然等年紀大了一點,就無所作為了。
這也很好地告誡現在的年輕人,一定要多努力學習,多奮鬥,趁著年輕的時候,努力拼搏,努力奮鬥。
只有這樣,才能有所作為,才不會在年老的時候,感到後悔。
-
4 # 弘文堂
漢樂府《長歌行》:“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顏真卿《勸學詩》:“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孟郊《勸學》:“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朱熹《偶成》:“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
5 # Dragon龍男47
與其相近的詩句應該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兩句所講的具體含意都是一樣的:就是要趁著年輕精力充沛,珍惜時間,努力多學一些技能,為自己今後立足於社會打下牢固的基礎!千萬不要荒廢了大好的時光,一無所成,到了遲暮之年精力體力都衰竭了,留下的只有遺憾和懊悔!
-
6 # 陳木華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為人不讀書,不如一頭豬。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7 # 木子君的小屋
幼不學,老何為出自《三字經》,是古代兒童啟蒙的必讀之物,而如今,好多孩子自幼兒園讀就開始背誦。
而他的意思呢?
幼不學,老何為。意思是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那麼到老的時候都很難有所作為的。
而古代詩句中,與他意思接近的,有許多,就由木子君一一道來。
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代佚名詩。
——宋代岳飛《滿江紅》
三、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宋代朱嘉《偶成》。
回覆列表
1、幼不學老何為這句詩就是說小時候如果說不勤加學習,學好本領,學好知識,那麼人長大了,那就沒有什麼好作為的,或者說就是沒辦法勝任一些自己的工作,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也就是鼓勵和鞭策人們小時候或者趁著年輕要好好學習啊,以便長大了以後能夠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能夠獨擋一面,能夠自力更生,能夠有所成績。
2、那麼與這句詩意思相近的,我覺得有一句非常耳熟能詳的叫做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這句話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就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勤奮的學習啊,等自己年紀大了再來學習就遲了,就已經沒辦法發揮你學到知識的作用了,或者說也學不進去了。
3、當然放在現在來講這句話也不一定正確,你像現在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高考很多很多次,屢敗屢戰,屢敗屢考,這其實都是現代人們活到老學到老的,這麼一個見證,特別是現在網上很多網友啊,年紀也不小了,但是還能堅持學習,而且以學為樂,這種也不失為學習的一個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