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漢廷早已是名存實亡,接位魏王的曹丕成了真正的“皇帝”,為了掩人耳目,也為了留個好名聲,就“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
那邊曹丕剛篡漢,成都的劉備聽到訊息立馬就坐不住了,自己的二弟剛死,荊州也丟了,最難過的還是自己苦守的大漢家業就這樣畫了句號,於是乎不甘心的劉備就對外散佈訊息說退位的漢獻帝已經遇害,同時為了延續大漢國祚,決定稱帝以示正統的地位,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武擔山稱帝,年號章武元年。
大漢倒了,北邊的曹丕當了皇帝,西邊的劉備這時也稱帝了,那孫權的地位就顯得有些尷尬了。跟著稱帝?怕劉備為了關羽更為了荊州來報復,北邊的曹魏也會趁火打劫,那不稱帝就得稱臣以求自保,公元222年,孫權向曹丕稱臣,得到的迴應是“封其為吳王”。
稱臣是無奈之舉,孫權還是想劃清跟曹魏的關係,於是孫權就做了一件“大”事,不用曹魏的年號,自創年號,用曹丕的“黃初”和劉備的“章武”,各取一字作為自己的年號,公元222年,也是東吳的“黃武元年”。公元229年(黃武八年即黃龍元年),孫權在武昌(今天的湖北鄂州)稱帝,是為吳大帝。所以孫權是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沒有稱帝的情況下就用年號的。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漢廷早已是名存實亡,接位魏王的曹丕成了真正的“皇帝”,為了掩人耳目,也為了留個好名聲,就“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
那邊曹丕剛篡漢,成都的劉備聽到訊息立馬就坐不住了,自己的二弟剛死,荊州也丟了,最難過的還是自己苦守的大漢家業就這樣畫了句號,於是乎不甘心的劉備就對外散佈訊息說退位的漢獻帝已經遇害,同時為了延續大漢國祚,決定稱帝以示正統的地位,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武擔山稱帝,年號章武元年。
大漢倒了,北邊的曹丕當了皇帝,西邊的劉備這時也稱帝了,那孫權的地位就顯得有些尷尬了。跟著稱帝?怕劉備為了關羽更為了荊州來報復,北邊的曹魏也會趁火打劫,那不稱帝就得稱臣以求自保,公元222年,孫權向曹丕稱臣,得到的迴應是“封其為吳王”。
稱臣是無奈之舉,孫權還是想劃清跟曹魏的關係,於是孫權就做了一件“大”事,不用曹魏的年號,自創年號,用曹丕的“黃初”和劉備的“章武”,各取一字作為自己的年號,公元222年,也是東吳的“黃武元年”。公元229年(黃武八年即黃龍元年),孫權在武昌(今天的湖北鄂州)稱帝,是為吳大帝。所以孫權是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沒有稱帝的情況下就用年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