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遊戲測評

    中國古代著名的農業科技著作主要有《齊名要術》這個相信大多數人都有印象,因為初中歷史課本里寫著有。

    其他的農業典籍還有什麼《農書》啊《農桑衣食提要》等

  • 2 # 新農業匯評

    遠古的中國以先進的農業文明聞名於世,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農業典籍,對世界農業經濟、農耕文化以及的世界文明的進步有卓越的歷史貢獻。

    中國早期農業的發展,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農業典籍,雖然有一定的缺憾,但還是為中國文明的發生奠定了物質基礎。

    齊國管仲的《漢書·食貨志》,是一種平衡糧價政策的"準平"制,間接承認了農民自由買賣糧食的權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並且還保障了私田農的生產利潤。

    為了有效利用齊國的林木和漁業資源,管仲制定了"山澤各致其時"。即歷史上最早的自然環境保護法。

    秦漢以來的農業科學書籍,比如《汜勝之書》,僅3700多字,且儲存不全。

    《齊民要術》內容雖雜,但只涉及“耕田”“收田”兩部分。

    《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等偏於敘述北方農業。

    《陳農書》偏於敘述南方農業。

    宋代出現的兩本有圖的農書《農器譜》、《耕織圖》也在宋末戰亂中失傳,現在可查資料不全。

    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及子孫便採取了一系列發展農業的舉措,比如建設水利,禁止圈農田為牧場,設定農官,主持編制以“輯”為主的官方農業教材《農桑輯要》。

    這個時期,先後誕生了幾部關於農業科學方面的專著,有《王禎農書》和《農桑衣食撮要》。

    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部便是《王禎農書》。

    《王禎農書》共13萬餘字,在古代漢族農學遺產中佔有重要地位,開創了古代農業科學的先河,同時首創繪製了《授時指掌活法圖》、《全國農業情況圖》等;為了讓讀者掌握南北方旱地處理的知識,便旱地處理的理論的同時,首次提出北方旱地“內外套翻法”,南方旱地“開渠作溝法”;為了強調農田灌溉的首要地位,書中在單闢的“灌溉篇”中乎創多種引水方法等。

    《王禎農書》中的配圖

    元朝以前的農學著作都以文字為主,鮮有配圖。王禎考慮到圖畫對科學傳播的重要性,便在書中專列“農器圖譜”來介紹農業器具。此部分將農器分為二十門,每門分細項,每項作一圖,每圖下作文字註解。這些圖文並茂的農具,奠定了《王禎農書》在中國農業科學史上的地位。這些農具配圖,均是王禎辛勤研究所得,其有一部分繪圖還源於失傳的農具。水排就是最好的例子。王禎看到《後漢書·杜詩傳》中有“(南陽太守杜詩)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字樣時,便查遍所有資料,王禎終於大致搞清了杜詩水排的構造原理。記入《農書》時,為了操作方便,王禎把皮囊鼓風改良為木扇(即簡單的風箱)鼓風。

    元朝以後也出現了其他農業書籍如《農政全書》《授時通考》《農器圖》等。

    著名農業典籍中有專門論述茶葉種植、加工、沖泡、品嚐的古代茶學著作,也包括許多專門論述歷代茶政、茶法和茶葉貿易的著作如宋代的《本朝茶法》、《茶法易覽》和明代的《茶馬疏》、《茶馬志》、《歷朝茶馬奏議》等。古代還有一些農學著作,如唐代《四時纂要》、明清的《農政全書》、《撫郡農產考略》等。

    魏農學家賈思勰編寫《齊民要術》,彙總農業生產的技術及工具。

    元朝郭守敬,大規模天文測量,修訂曆法,制定《授時歷》可以說使用至今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編寫《天工開物》,彙集農業技術、工礦冶煉技術。

    中國清代四庫全書,有涉及到農業生產方面的內容,無開拓性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中國炒股,擇時重要還是擇股重要,為什麼那些機構總是不建議散戶擇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