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正骨
-
2 # 李茗愛種菜
題主你好,你所說的“逆春運”這種現象,現在真的是越來越多了。
按照常理,在春節期間,在外上班的遊子們,都會像遷徙的侯鳥一樣,不顧旅途的勞累,大規模的往家趕,只為在年三十能和家中的父母吃餐團圓飯,過上一個快樂的春節。
而現在,每年的臘月中旬開始,農村的一部分老人,卻背上臘肉或者土特產,去城市裡與兒女們團聚。
對於老人的這種“逆春運”現象,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老人趁春節農閒時去外面遊玩在春節期間,農村正是農閒的時候,所以,有些辛苦了大半輩子的農村老人,就趁這個時候到外面兒女們上班的地方去走走。
一來可以去看看孩子們,和孩子團聚一起共享天倫之樂。二來,在農村呆了大半生,是時候去外面看看了,隨便感受一下大城市的繁華。而且,在春節期間,兒女們也不用上班,正好可以陪老人們在城市的風景區遊玩。
兒女們在城市裡買房安家了現在有很多的農民工,用自己辛勤勞動換來的錢,在城市裡面買房安家了。
在春節期間,誰都希望一家人聚在一家,開開心心過大年。
但是,春節期間,由於返鄉的人太多,不管是車票、火車票甚至飛機票,每年都會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
就算是自己家有私家車,但是過春節時,路上車流大,經常堵車,人累不說,還很受罪。
而農村的老人臘月裡時候出去,正月裡回家,這時候出行,不僅人流量少,關鍵是好買票,而且還有機會選臥鋪,人不遭罪。
-
3 # 三邪子
原因有很多種,一個是過年單位就那幾天假,除去路上耽誤也沒在家待幾天,慢慢的就不想回去了,太麻煩,還有一個就是在工廠打工的過年都三倍工資一年也就看那幾天,都想多賺點,況且過年回家車站那麼擠都想著,趁加班工資高多掙點,等過完年春運過去了再回家,但是家裡的父母在家又擔心孩子一個人在外很辛苦,想孩子,也理解孩子的壓力,所以就主動來到孩子打工的城市團聚,一家人樂樂呵呵的才像過年,近幾年無論,打工的,還是上班的都是在外買房或租房,孩子都帶在身邊,放假了,孩子有的還得上補習班,時間有衝突,所以就不回家,有的怕回家一次開銷大,還要還房貸,給孩子賺奶粉錢。慢慢的就不願意回家,能省則省,現在網路那麼發達,年輕人總覺得給老人打個電話,通個視個頻就算了,省的來回奔波,但是老人思孩子心切,就想在過年的時候一家人熱熱鬧鬧的,給孩子做頓年夜飯,既然年輕人沒時間,那老人都會主動去找他們,給他們減輕點壓力,照顧他們的起居,歸根到底就是社會壓力太大了,誰都閒不起
-
4 # 廣西小壯
有的在農村待習慣了 就不想進城 有的子女在城裡買房了把他們接去城裡住 不過住個兩三年 他們又回來了 因為不習慣城裡生活的 還是在農村生活好些。空氣流通
-
5 # 哈哈95128931
這不失是一個好主意。在城市工廠打工,過年那幾天假還不夠路上折騰了。讓老人孩子年前進城照樣一家子團聚,歡天喜地過年。這樣的好處太多了。省下了時間,還能加班拿三倍工資,省下了走親戚的時間和花銷,可以考慮孩子再大些在城裡上學,享受比較好的教育,可以考慮在城市永久居留,過上城市生活,成為名副其實的工人家庭。希望朋友們認真考慮這個不錯的主意。
-
6 # 實言誠信為本158
春節是我們華人的傳統節日,全家人聚在一起團團圓圓吃頓年夜飯,共享團圓的氣氛,這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由於年輕人在城裡上班,過年就放那幾天假,想回家陪伴父母,可時間是很緊張的,離父母家近還好說,如果離父母家遠,那是非常辛苦。在過年的幾天裡,既要陪父母,還要與單位的同志有所交往。這確實是一件很難辦的事情。為了把這件事情辦好,父母也是很關心子女的難處,做父母的在家裡沒有什麼大些的事情,為了體貼自己的子女,減輕子女的時間負擔,只有老人到城裡子女家去過團圓年。至於這些原因,老人就成了"逆春運"的主力。這樣的事情將會繼續發展下去。
-
7 # 舜蹤探微
逆春運已經十年了。
再過兩週,弄點土雞,帶點土鴨,搭春運的順風車,我將南下廣州,與漂泊在外的兒子兒媳過年。
不怕你取笑,我這樣逆春運,只是想省點錢,兒子回家,一家三口,老頭南下,孤身一人,光車費就省二人,何況搭順風車,車費半價。咱農民就這麼摳,能省一個是一個。
兒子漂泊在外,家早散了。房子是銀行的,親人各奔東西,傳統丟了,年味淡了,快樂少了。家在哪?有兒子的地方就是家,父子團聚就是年。
過兩週,我將南下廣州,迎著北歸的人群。
-
8 # 齊東晏子
晏子在回答這一問題前,先要說一下,其實,“逆春運”這種表述是不準確的。從字意講,春運就是春節期間客運,是農曆春節前後發生的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的客運現象。“春運”一詞的誕生,原由是1978年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解除了過去人民公社對勞力的限制,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外出務工、求學。而春節是中國最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外出務工、求學人員都會在春節期間集中返鄉, 而年前集中把外出人員運送回農村過春節、年後又把這些人運送回城市的現象,就叫春運,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1980年的《人民日報》上。
所以,傳統意義上的春運,包括節前回鄉和節後返城,而現在所謂的“逆春運”,是人們根據現在有些年輕人不回家過春節,農村老年人奔到城裡和孩子一起過年,再在年後返回農村的現象,所總結出來的新的詞彙。誠然,這種現象近幾年在農村出現,並且呈現越來越嚴重的態勢。
那麼,形成“逆春運”風氣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逆春運”風氣的形成,是農村子女在城市安家立戶,擁有了城市的房產,不再像過去那樣只能住集體宿舍。這說明,農民子女逐步成為真正的城裡人。而這種現象現在非常普遍。起碼在我們這裡,大多數的農村子女都在城市安了家。晏子前幾天回老家,與鄉人們交流,鄉人們說,我們村裡現在最年輕的一個人是50歲,這說明了農村的年輕人,已經都在城市生活了。正是因為農村的年輕人都在城市買了樓房,才使農村老年人有了可以到城市與孩子團圓的可能。
其次,現在人們對於春節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差,對於怎樣過春節,不再像過去那樣認死理兒。隨著年味兒越來越淡,很多農村老年人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非要求孩子回老家過年。農村年味來淡化,已經吸引不住年輕人回鄉過年,許多農村子女,特別是第三代,也都不習慣農村的生活了,所以老年人也只能不再固執地要求孩子們回農村過年。何況,現在農村條件也轉好,農村子女在城裡混得越來越好,農村老年人也樂於在冬閒季節,藉助春節孩子放假,到城市與孩子團圓,在孩子們的陪同下見見世面,權當旅遊了。
再是,現在在城市工作的人員,春節假期比過去減少,春節放假從臘月三十才正式開始,初七就下班,都趕到這個時節回家或返城,交通壓力非常大,有些人根本買不著票。而農村老年人進城陪子女過年,就完全可以避開高峰,反正是冬閒,農村人的時間又自由,啥時候進城,啥時候返鄉,完全由農民自己說了算。
總之,中國的老人,多數是圍著孩子轉的,正是因為以上三種原因,使越來越多的農村老年人選擇去城市陪孩子過年,而不再要求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子女回農村過年,這就促使了“逆春運”現象的形成。
-
9 # 暮過山村
我這人說話比較直白,不會含蓄!過年,作為農村的父母誰愛去城裡啊,土話講,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土窩,老了老了,都不太喜歡拔根走動了!這‘逆春運’,不是說興起,很多的是沒辦法!
現在我們做兒女的,習慣了父母的關愛,可能已經忘卻了父母的年齡,在外久了,還停留在當初的感知上。就逐漸的開始找理由了,譬如,假期太短了,工作要加班了,媳婦非要去她家過年了,買不上車票了,等等!我就想問問,之前,再苦再難,不也都回來過年麼!現在有媒體報道,很多兒子兒媳嫌棄農村老家,甚至不敢回家,我個人認為這才是主要根源!
父母親年紀大了,多數身子骨都不硬朗了,經不起旅途折騰了,這其中酸楚有多少在外兒女知曉的,即便這樣,也是對兒女沒有怨言,相比於在外的我們,忙,沒有終點!難,方方面面!這些事,遠遠對不住父母的心情!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就是老家的根,兒女的小家永遠抵消不了這份恩情!莫要年青心無老,還得初心滿堂紅!~回家過年!
-
10 # 睿智隨緣
逆春運是近幾年來農村的一個普遍現象,隨著改革開放的繼續推進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多數農村人進城買了房子在城裡生活,家中老婆帶孫子了,每到春運之期農村的留守老漢會帶些土特產品進城團聚過個團員年。所以形成了逆春運的現象!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有意思!其實,作為一個農村人,很能理解這種情況。
第一,年輕人在外務工,春運期間回家一票難求,而且十分擁擠。相比而言,老人進城可以在春運開始前,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第二,子女平時忙工作,過年期間有時間,老人進城裡,正好有時間陪陪他們。
第三,過年期間,農活比較少,老人才願意去玩。平時他們都捨不得手裡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