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子鍋
-
2 # 鄉村阿哲
在農村花幾萬辦喪事確實有點鋪張浪費,在農村喪事大操大辦這是很久了,有的人為了愛面子,不怕花大錢來辦喪事,現在政府一再強調殯葬改革,有的地方已經落實,其實老人在世的時候,多在床前盡孝,死後簡單半喪,也問心無愧,現在政府宣傳,厚養薄葬,絕對是對的,所謂的那些大操大辦,都是做給活人看的,面子有了,幾乎把錢都花光了,沒那個必要,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大管理,把農民的思想轉變過來。
-
3 # 鄉村新動向
關中農村,座標西安市某縣。
我們這裡遇到辦白事/喪事的花費,從開始到結束1~2周,具體情況視陰陽先生看墳地選日子而定,一般依據主家的經濟情況決定白事時間的長短。
多部分人家辦白事在十天左右。農村講究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目前的風俗是主家都想把白事辦的風風光光,請樂隊、唱小戲、請歌舞團,來到主家家裡的一應人等的吃飯、菸酒、喝茶,開銷都不是小數,花費沒個大幾萬是過不去的。
“父母在,人生尚有去處”,願我們都善待家裡老人,有時間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
-
4 # 安逸星辰e
現在農村老人去世後,自古就有大操大辦的現象,但是最近幾年有些地區更嚴重,有的地方把喪事場面辦的特別的紅火,有的還聘請了歌舞團,而且熱歌勁舞,非常的多,讓人感覺到有一點不可理解的想象,特別對於農村那些老人看到這種現象更是想不通。
現在有錢人確實多了,而且在農村要出現了喪事大操大辦的現象,花錢是非常多的,有些地方一個去世的人的喪事能發十幾萬元錢,這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給子女增加了極大的經濟負擔,但是又是當地的一些風俗習慣,也不得不隨大流。當然大部分地區的喪事的費用普遍在四五萬元,這也是不低的一個費用。
現在國家提倡移風易俗,對於老人實行厚養薄葬,也就是說人活著的時候要多孝順,多給吃一些好東西,多享一天的福,然後在埋葬的時候,簡簡單單的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大操大辦的浪費。畢竟“只見活人受罪,沒見使人享福”,也只是那些所謂的子女,在人去世以後,開始大操大辦,似乎得要臉面,弄得整個村莊風風雨雨。
我們這邊的喪事已經開始推廣移風易俗,花錢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了。首先是在屍體火化方面不用花或話費,全部是免費火化如果是貧困戶的話,還給予600元的喪葬費的補助。對於喪事期間不得聘用那些吹鼓手,只能用音響來放哀樂,不得是用大棺材埋葬。
對於來弔孝的人員直接實行鞠躬的方式,人多的情況下可以集體鞠躬,然後吃飯全部用流水席大鍋菜方式,引用的酒不能超過15元一瓶,菸捲不能超過十元一盒。在這期間有鄉鎮和縣民政部門的相關人員全程監督,當然村裡也有紅白理事會做監督,並全程參與服務。
總之,對於我們這邊情況屬於個別的情況吧。只是為了順利的推行殯葬改革,推出了這些優惠的政策,一般一個喪事的費用在1萬到2萬元之間,如果是親戚朋友不是太多的情況下,費用也不會超過5000元。像題主所說的那裡的農村一個去世的人的喪事費用需要花高達4萬元,這個費用對於沿海地區的農民收入高一些還是可以的,但對於西部比較貧窮的地方就有點高了。對於喪事的場面只不過是為了紀念去世的人的一種儀式,喪失簡辦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惠農政策,特別對於那些低收入的農村家庭而言,必須響應中國的厚養薄葬的措施,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2018年農村農業工作重中之重。
其中,針對鄉村文明建設方面,“鄉村振興”戰略中明確提出:從2018年起,要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
首先:辦酒席需要村委批准,明令禁止大操大辦
結婚、搬家、坐收、過生日、過滿月、考大學、蓋樓房等等,在農村都會辦一場酒席大肆慶祝。辦酒席是人之常情,但好多地方卻把辦酒席和麵子掛鉤,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好多農民因此負債累累!
從今年起,國家明確表示:農村不允許紅白喜事在大操大辦,辦酒席需要村委批准才行!
其次:推行火葬,摒棄土葬
老人去世後,按照當地習俗料理後事,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很多地區卻把喪事演變的形式化、利益化。傳統習俗和文化早就變了味道,所以要遏制農村形式主義的厚葬,推行火葬,摒棄土葬。
民政部發布的《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確定了80個地殯葬綜合改革的試點地區。方案提出,此次改革的重點目標有8個,其中包括強化殯葬公共服務、加強殯葬監管執法等,對於農村地區,要深化殯葬移風易俗、推進節地生態安葬,並且重點治理農村散亂埋葬。
最後:遏制人情攀比,限制酒席操辦規格
在國家大政策領導下,為了更好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很多農村地區也出臺了具體標準:
規定白事喜事隨禮不能超過200元,辦酒席不能超過15桌,每桌成本不能超過200元。而且不能做法事,就算是道教徒佛教徒也不行。喪事送花圈只能送兩個,而且還是有規定尺寸的等等。
-
5 # 黃岡兵哥
在農村辦喪事花費幾萬,在目前來看非常普遍。我覚得這件事首先要看自己的經濟情況,如果經濟允許是可以的。畢竟老人辛苦幾十年,也希望自己有一個風光的葬禮。但是現在的風氣好像不對,有些人父母在世不善待父母,死後為了面子把葬禮搞得風風光光有什麼用,難道真的是做給活人看。
-
6 # 卡車之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事情?我認為喪事大操大辦都是為了給外人看的,顯示自己有多麼的孝順,可惜的是啊,生前不好好照顧,沒有好吃好喝的滿足父母,死後大操大辦還有什麼意思呢?父母在不好好孝敬,死後大辦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真是一個笑話,自我感覺多聰明、多有面子,殊不知,平時對待老人的一舉一動都在鄰居的眼裡,花再多的錢辦再大的喪事不如生前買一些老人喜歡吃的給他,噓寒問暖照顧周到!生前不孝順,死後大操辦,也不怕街坊領居笑話!
-
7 # 為中華崛起看toutiao
華人最講究的一個字——孝,然而每個人對‘孝道’的理解卻各不相同。
有的人認為‘孝’即是給予老一輩更多的物質即是‘孝’,而有的人在給予老一輩適度的物質後更多的是給予精神上的財富,讓老一輩老有所養,頤養天年。而老人死後,他已經再無生理感知,你說什麼做什麼已於他無關,然而有的人卻是礙於情面大操大辦,認為鬧騰的轟轟烈烈才顯得自己很孝順是一個孝子,其實這完完全全是前面說的情面在作祟。中國傳統既講究孝道,更講究勤儉節約,這些好的立身之本,自己做的好了,好傳統才能代代相傳,彰顯我們民族文化!
-
8 # 灰兔8074
1.我本人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農村辦紅白喪事也見的比較多,農村大辦喪事有一種說法的,我們老家是說如果老人是比較長壽,活到80多或90多歲才生病去世,就算是白事也可以當喜事來辦的。比竟老人比較長壽屬於正常死亡。不知道你們那是什麼情況。
2.我個人覺得雖然是正常去世,也不提倡大操大辦,年輕人孝敬老人,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厚養上下功夫,等人都過世後再大操大辦,也只是做給活人看的而已。
3.按照農村人說法,人一生最重要的三件大事,出生、結婚、死亡。所以這三件事對農村人來說都是大事。但是再重視,也不該攀比擺闊,鋪張浪費。有的農民家庭本就不富裕,又害怕別人會笑話,也跟風砸鍋賣鐵大操大辦。這樣造成鋪張浪費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4.幾十年前最簡單的白事飯菜,就是來幫忙的本家妯娌們,用大鐵鍋熬一大鍋白菜豆腐燉粉條,再煮一大鍋米飯啥的。能吃飽飯就行了,現在農村生活水平提高了,白事吃的飯菜花樣漸漸多了。由大鍋燉菜變成炒大鍋菜,菜品由一個菜變成8個菜或十幾二十個菜。個人感覺主家新喪,簡單節儉的吃飯方式,既是對死者的尊重,也是我們中華名族勤儉節約的傳統。攀比之風要不得,凡事還是要量力而行。
-
9 # 茜米露
我覺得在農村花幾萬元辦喪事,是浪費錢財,本是傷心難過,還如此鋪張浪費,喪事就喪事,為何要請人家跳舞唱歌?請道士做法就可以了呀,難道喪事辦喜事辦嗎? 窮人家省吃儉用也存不了幾萬塊錢,被一樁喪事搞的還欠外債,真是讓窮人窮上加窮!所以我覺得一切從簡,是最好的
-
10 # 鄉村阿鋒8s0w
我覺得不應該浪費這麼多錢在喪事,應該在世的時候多陪陪他,拿那些錢買他喜歡吃的東西,拿那些錢有時間呢陪他到處去旅遊一下,他是希望在世的時候家人多陪陪他,而不是他不在世了花這麼多錢在喪事上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鋪張又浪費,完全沒必要!
這時候做這些是給別人看的,看咱多孝順!這真是孝順嗎?與其死後做如此風光不如生前盡到最後一點孝心,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吧!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就是斂財,特別是有點權利、有點勢力的那些人,他家的狗死了可能都會辦個什麼儀式,這個過程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