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尚武菌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通常認為,眼鏡是明代時由西方傳教士傳入中國的。然而考古發現,在明代以前的墓葬中也有眼鏡。13世紀末,遠道而來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書中記錄了中國老人戴著眼鏡讀書的場景。可見,眼鏡在中國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了。
眼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鏡片,在玻璃沒有被造出來之前,古代的鏡片主要用水晶石製作而成。傳說,在黃帝時代,古人就發現了水晶透鏡可以“放大”物體的神奇功能。考古人員在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劉荊的墓中發現過一個製作精巧的水晶放大鏡,這是一片圓形的水晶凸透鏡,鑲嵌在一個指環大小的黃金圈裡,可以將微小的東西放大4到5倍。
北宋時有一個獄官叫史沆,他在斷獄時,看不清案牘上的字跡,於是選用各色水晶做成橢圓形的透鏡來幫自己看得更加清楚。明代制鏡專家孫雲球年輕時曾專門學習過制鏡技術,他結合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傳入的幾何與物理知識,在長期的實踐和探索中,掌握了“磨片對光”技術,並且可以隨目對鏡”,根據患者年齡和症狀的不同,配製出適合每個人的鏡片。 用水晶製作鏡片,不僅是因為它透明度好,在古人心目中,質地清涼的水晶還具有清心明目的功效。有的鏡片邊上鑲有玳瑁,因為在古人看來,玳瑁解毒清熱的功效和犀牛角相當。這樣的眼鏡屬於珍品,造價不非。可見,古人佩戴眼鏡不僅是為了提高視力,也是為了追求保健以及炫耀自己的當時還沒有出現像現在這樣的眼鏡架,因此人們用來固定眼鏡身份地位。 的方法千奇百怪:有的用紫銅做成鏡架架在兩邊的鬢角上;有的用細繩維繞在雙耳上:有的用繩子緊緊地系在帽子上;還有的乾脆用細繩拴上一塊玉飾,越過後腦勺搭在兩肩上。眼鏡日漸流行開來,眼鏡盒也應運而生了。
古代的眼鏡盒材質多種多樣,有木、皮、緞、錦、銅、漆、貝殼…人們還喜歡用繩子把眼鏡盒穿起來佩在腰間,上面垂著用作裝飾的流蘇,堪稱精美的藝術品。
-
3 # 薩沙
客觀來說,古代的近視並不多。
古人總體來說讀書人比較少,絕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而且書籍沒有進行的印刷術,書本也是不多的。你沒書看,怎麼用眼過度?
還有,古人寫的是毛筆字,字總體是比較大的。寫字期間,用眼程度相對較輕。
古人用眼方面要輕鬆地多,所以近視是不多的。
但近視也並非完全是後天原因,存在先天性近視眼。
還有,人老了以後很容易老花眼。
所以,眼鏡還是必須的。
在宋代開始,中國有了關於眼鏡的記載。
南宋《洞天清錄》雲:“靉靆(ài dài),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陸鳳藻《小知錄》卷九)。這時的靉靆就是眼鏡,有時也叫做讀書石。
但當時眼鏡很原始,一般是水晶或者其他透明寶石製作的一片鏡片而已。
透過這個鏡片來閱讀文字,起到眼鏡的效果。
然而古代不存在驗光,所以鏡片往往需要一套。每一個鏡片已經非常昂貴,何談一套。
所以,在宋代眼鏡片絕對是有錢人的東西。
同時,這一時期的鏡片製作還是非常粗糙的,和今天的鏡片差距非常大,只是略勝於無而已。
最遲到了中國明代中期,中國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眼鏡。
明萬曆田藝蘅在《留青日札》卷二《靉靆》條雲:“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節,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此靉靆也。”
此時的眼鏡已經是按照今天的鏡片製作,材料還是水晶之類,但效果好了太多。
到了明朝末年,西洋人帶來了西方的眼鏡,由此出現大量玻璃鏡片。
西方在12世紀發明了眼鏡,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
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中就說:“古未有眼鏡,至有明始有之,本來自西域。”(卷三三《眼鏡》)明清時期的傳教士來華,進獻的禮品中,經常包含眼鏡。
到了清朝,眼鏡已經較為常見。
資料中這麼寫:清代,有時候西洋人一次進貢上百副眼鏡,其中包括老花鏡、近視鏡、平光鏡等。鏡架、鏡套、鏡盒等配件的裝飾也十分精美,宮廷裡面也會安排工匠專門為眼鏡製作華美貴重的匣子,後來還設定專門的機構來修理和製作眼鏡,以滿足日益增多的需要。
到了清朝末期,眼鏡已經成為尋常物品,進入百姓人家。
清代的葉夢珠在《閱世編》中詳細記述了當時眼鏡價格的變化:“眼鏡,餘幼時偶見高年者用之,亦不知其價,後聞制自西洋者最佳,每副值銀四、五兩,以玻璃為質,象皮為幹,非大有力者不能致也。順治以後,其價漸賤,每副值銀不過五、六錢。近來蘇、杭人多製造之,遍地販賣,人人可得,每副值銀最貴者不過七、八分,甚而四、五分,直有二、三分一副者,皆堪明目,一般用也。”
-
4 # 西府趙王爺
嘿嘿,真巧,我也戴眼鏡!
眾所周知,古人呢文化普及程度較低,大多數人不讀書的,又沒有如今的手機電腦等電子閱讀裝置,所以近視眼比較少。但是不證明沒有啊,老花眼總還是不少的。所以古人也想到了眼鏡這樣的工具。
據考證,我們的祖先在南宋時期就已經用上了眼鏡。
“靉靆(ài dài),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洞天清錄》而當時的眼鏡和現在的眼鏡並不一樣,並不是架在鼻樑上的,而是圓形的凸透鏡,是拿在手中用的,類似於現代的放大鏡。那個時候的眼鏡即使是手拿,也是十分的稀有和珍貴的。那個時候用的材質是玳瑁,或者水晶,相當地珍貴,也只有部分的皇室貴族可以用,能夠用得起。因此,人們也把擁有眼鏡看成是身份的象徵。我們祖先最早用上眼鏡,這在一些旅行家的遊記中就曾經提到過,典型的就是馬可波羅的遊記,詳細記錄了中國古代的人戴眼鏡讀書的一些事情。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古代的眼鏡是從西方引進而來的,不過在中國一些地方出土的文物中,我們找到了更加有力的證據,證明眼鏡是華人自己製造的,而非來自他國。
根據很多的資料證明,中國的眼鏡是產生於南宋,大肆興起是在明朝。
“所得宣妙賜物,如錢大者,形雲母,而質甚薄,以金鑲輪,紐之合則為一,歧則為二,老人目皆不辯細書,張此物於雙目,字大加倍”——《方州雜錄》當時有個叫孫雲球的人,是眼鏡製造大家,他喜歡平時鑽研一些東西。後來,他發現很多人用手拿的鏡子看東西很不方便,於是就摸索出了把鏡子架在鼻樑上的程式,並付諸實踐。當這個研究成果問世的時候,當時的人們是非常的興奮,感到很新奇,並對這個產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後來,孫雲球又運用凸凹鏡屈光原理,按照人們年齡和不同視力研製出老花、少花、遠視、近視等各種光度的鏡片。此外研製出了適合各種場合用的不同的眼鏡,高倍望遠鏡,可以看更細微東西的的鏡子等等,為近視患者和不同需求的人帶來了福音。
當然,我們不排除咱們的眼鏡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西方眼鏡的工藝和思想,因為,明代已經又帶著眼鏡的西方傳教士來中國了。
而到了清朝,眼鏡已經成為尋常物品,逐漸進入百姓人家。在1735年,蘇州已出現了專門生產眼鏡的手工作坊。說明眼鏡已經成為了一種可以流通於市場的商品。
回覆列表
對很多現代人而言,眼鏡是必不可少的日用之物。今日的眼鏡可以分為近視鏡、老花鏡,又有運動眼鏡和隱形眼鏡等種類,滿足了各種各樣的需求。那麼既然眼鏡的需求量這麼大,中國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用眼鏡的呢?
其實中國漢魏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玻璃透鏡,可惜這種工藝沒有進一步的發展。我們今天使用的眼鏡其實是從西方傳入的。歷史學家考證,眼鏡應該是在15世紀中傳入中國的,在明代的一些文獻中出現了使用眼鏡的記載。
明代張寧的《方舟雜言》中說,他曾在一官員的寓所中見到了御賜之物,該物為兩片,其大如錢又薄,形狀和成色都很像透明的雲母石,周圍用金鑲嵌一圈,又裝有手柄。老人眼鏡昏花,看不清小字,將此放在眼前則字清晰放大數倍。近年來他又在一人處見到了一副,效果一樣。那人說他是用好馬和西域的胡人商人換來的,稱作僾逮。
明代《名都繁華圖》中佩戴眼鏡的老者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說到的“僾逮”應該是阿拉伯語中uwainat的音譯,意思就是眼鏡。但是在此之後以訛傳訛,“僾逮”就變成了漢語中的一個固有詞彙“靉靆”。“靉靆”一此原意為光線昏暗,濛昧不清,是古已有之的一個詞彙,古人稱眼鏡為“靉靆”,可能想表示老人眼鏡昏花的“靉靆”之意。
文徵明小楷作品
眼鏡對當時的華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便利了文人士大夫。譬如明代大書法家文徵明,擅長作小楷,年老之後就因為眼睛昏花而不能為之,譬如他在七十四歲時的小楷作品中就謙虛地自稱老眼昏蒙,所寫的字不值一看。但是他在八十八歲時書寫的小楷作品依然清晰精準,筆力穩健,為難得的佳作,應當就是拜“靉靆”所賜。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配戴眼鏡的雍正皇帝形象
在明朝時候,也出現了把這種器物稱為“眼鏡”的說法,後來一直沿襲到清朝成為最常用的說法。清朝皇帝也使用眼鏡,其中使用記錄最多的當屬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曾經在請安摺子上批覆詢問,賜給臣下的兩個眼鏡是否合適。雍正還留下了大量佩戴過的眼鏡,形制和度數大不相同,反映出雍正一生長期佩戴眼鏡。
參考文獻
孫機:《從歷史中醒來》
趙華:《文徵明為什麼年近九十還能寫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