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圓月出高山

    我們安裝隊新來了一批農民工,都來自同一個地方,馬家莊,一共有二十多人,都姓馬,年齡相差不大,但卻分了四個輩份。

    這批人中,年紀最輕的小馬,輩份也最小,真正是孫子輩的。

    可這小馬做事勤快,腦子靈活,別人玩抖音,出去逛街,他在研究工程圖紙,經常能向老闆提一些建設性意見。

    一來二去,小馬從這批馬家軍中脫穎而出,受到了老闆的賞識,有些小活就讓小馬單獨帶人出去幹。

    小馬於是帶著一幫馬家軍走馬上任了。

    你怎麼回事?安全帶戴著,不掛生命線上,怎麼起到保護作用?說多少回了,耳邊風是吧?

    你說誰呢?我可是你爺。

    爺什麼爺?幹活就是工人,只要事關安全,就得說,你不服氣可以走人。

    這一塊誰搞的?

    我。

    你就這麼緊鑼絲的,糊弄誰呢?裝置一開,一震動豈不要散架?趕緊返工,弄不好不準下班。

    你小子,膽夠肥,我,你也敢訓?

    只要幹活不負責,我都敢訓。管你是誰?

    第二天開早會,小馬宣佈,工地上一律叫姓名,不準爺,叔的叫。在工地都是工友,合作關係,回家再論資排輩,有得罪的地方,回家再磕頭謝罪。

    從此,太平無事!

  • 2 # 美娜美故事匯

    我第一次去婆家,老公帶著我去他們那得街裡逛逛,沒想到遇見他們家親屬了。

    按輩分,那位上了年紀的老婦人應該管我叫小嬸,可是我老公也沒介紹明白,就說了一嘴這個你呆叫小嬸,我以為他對我說的那,隨口我就喊了一聲小嬸好。

    沒想到他們兩個人大笑起來,弄得我莫名其妙的,後來老公說,叫反了。

    我這才反應過來,隨口就說,我剛才沒按你家輩分叫的,只是按兩個陌生人見面的叫法,先禮貌的打聲招呼。現在開始正式的按輩分開始叫了,隨後那個老婦人看看我,隨後就喊了一聲小小嬸子好。

    沒多一會,那位老婦人的孫子跑來了,看著趕忙讓她孫子喊我奶奶,我突然感覺哪裡不對,可是一時又沒轉過來,後來回家後,我又好好的捋順了一遍,等我捋順後,感覺自己虧了,那孩子應該叫我太奶奶。

  • 3 # 東港朝天闕

    我的三曾祖父生於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他的長女和次女分別生於1903年、1904年。而後又生了九個兒子,可惜都夭折了。

    後來我的三曾祖母於氏年齡大了,無法生育。我的三曾祖又納了倪氏為妾,倪氏為他生了二男一女,長子是1927年出生。這個時候,我的三曾祖父早已當了外祖父,他的長女早在1924年就為他生下了外孫女。 也就是說,外甥女比舅舅要大三歲。

    上個世紀80年代,我三曾祖父的長子、我的堂爺爺時隔近30年由海南瓊海回鄉探親。這個時候他的大姐、我的大姑奶奶已經去世,她的女兒定居瀋陽。我的堂爺爺在瀋陽下飛機後,外甥女去機場迎接舅舅。見面後深深的一個鞠躬,然後大聲的問候道:“舅舅好!”

    我堂爺爺身後是他的兒子兒媳,我堂爺爺告訴他們,這是你大表姐!他的兒子兒媳大驚失色:天啊,大表姐居然比父親還要老!

  • 4 # 四哥的網際網路記憶

    從兩個角度說,一個是我跟老婆回家,一個是我老婆跟我回家。

    我老婆大姓,輩分小,但是大姓裡邊,輩分更小的也有,我們結婚以後,周圍的人稱呼就變了。我們談戀愛的時候,我工作時候的一個搭檔就說挺看好我們的,結果我們結婚以後,本來叫哥的,改口叫叔了,還有一個同事,本來叫姐的,改口叫嬸了。有一個年齡大的同事,叫了好幾年的叔了,結婚以後,老婆也跟著我喊了好幾年的叔,這幾年才知道,他和我老婆一個輩的。特別是和她一起回家的時候,見人就得打招呼,都是長輩,她侄子的同學都得喊弟弟。在縣城裡,相互之間沾親帶故的很多,我的老領導結婚以後,一下子和公司裡的很多人有了輩分關係,我老婆得叫他姑老爺,他得叫一個女同事表姨,管老總叫二姨夫,最搞得是那個和我老婆一輩的老同事,從他父母那邊算叫哥哥,從岳父那邊算叫侄孫,從岳母那邊算叫叔叔……

    我是小姓,輩分比較高。結婚我老婆跟我回家,特別嫌棄我對待老人沒有禮貌,不主動打招呼,我就很鬱悶了,我跟人打招會很尷尬的:回村見到同齡的,除了幾個兄弟姐妹,都可能叫我爺爺,他們的父輩也得叫叔叔,我主動跟人打招呼,人家很尷尬的。

  • 5 # 湘妹海燕

    關於輩分,有哪些趣事?

    在我們家,我是我們整個家族最小的一個,我堂哥堂姐的女兒都比我還要大,所以在他們眼裡我跟他們女兒差不多,現在我們都長大了,那些侄兒侄女都已經生了小孩兒。我剛二十歲的年紀,就已經是幾個孩子的姨奶奶和姑奶奶。

    和我老公結婚之後,我老公的侄兒也是在我們先結婚,所以他的小孩兒比我們的小孩兒要大。有時候遇到一起還要給我的小孩兒,叫小姑姑或者說是小叔叔,他們都叫不出來,都是叫名字。

    我老公的單位,他們那裡幾乎都跟我老公是一個姓,也是恰巧能夠,排的了輩份,因為我老公的輩分比較大,所以在他們單位很多比他大很多的,都要叫他爺爺或者說是老爺爺。一次我帶著女兒去玩,走在半路的時候,遇到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同事,因為我也很少很少去,所以有些人的話,我也不怎麼認識,但是旁邊就有個人說今天你婆婆來了,你怎麼都不叫她,這是你的老婆婆,過來了你應該要叫一下,當時真的好尷尬呀。

    你覺得按照輩分叫的話,真的有時候特別特別的尷尬,現在有時候都是叫名字。

  • 6 # 嘀嗒影視匯

    個人趣事篇

    本人出生在農村,也生長在農村,雖然目前已經離開農村,定居蘇州,但是逢年過節,家族親朋有啥事,還是會盡量回去,這是傳統禮節,也是人情世故。

    我在我們村,同齡階段的人中,輩分是蠻高的,高到什麼程度呢,我雖然目前才三十有五,但是我的輩分確實高的有點離譜,按照傳統的輩分來說,我已經有旁系曾孫,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說,這個小孩子的爺爺還要叫我一聲叔,那我這個族侄的年齡有多大呢,估計在70-80歲之間吧,或許你們看到這裡沒什麼,但是在過年的時候,我們那裡流行磕頭拜年,大家在走門串戶的時候,輩分小的是要給長輩磕頭的,無論你的年齡有多大,而且是要班班整整的坐在那裡,人家給你磕,也不要什麼紅包啥的,就是那個禮儀,或許有的人看到這裡,感覺是迷信封建,但是我在這裡說一下,1.這是我們這裡的傳統,也是中華文化 的一部分

    2. 這是血緣關係的另一種方式的表達

    3.家族觀念的延續

    4.提醒後輩子孫要明白親疏遠近和團結

    說到這裡,講真心話,每次碰到這種場合,我都會盡量躲開,為啥呢,太尷尬,尤其是大庭廣眾之下,一個年齡很長的人,給你磕頭拜年,我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但是沒有辦法,你們是一個大家族,你是其中一員,就要遵守其中的規矩,隨著00後們的日漸長大,這種觀念已經有些鬆動,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種禮節也會逐漸淡化,人們更追求的是利己主義

    老岳父家篇

    我老婆也是農村出身,逢年過節的也是回回去,我老婆的情況基本和我類似,她的輩分也是蠻高,怎麼說呢,和我老婆的一個奶奶的堂哥的兒子都要比我老婆大,這個怎麼說呢,我就是和他們在一起,他們都要叫我姑父,平時嬉笑打鬧,咱也得裝的給個大人人,你說那個彆扭,尤其是吃飯,好傢伙,好幾個比你大的人,在酒桌上一會一個姑父的叫著,斟茶倒水的,換做你,你什麼感覺,又彆扭,有搞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歷呢

    輩分的由來

    1.血緣關係的存在。

    輩分基本上都是有血緣的,同姓人士,主要以男方為主,此處在農村是很重視的,尤其在我們魯東南地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就生活在那裡,對其他地區,咱也不能說,萬一說的不對呢,是吧,只講咱自己的經歷。

    非同姓人士,如自己父母或祖父母或曾曾祖父母等的姐或妹外嫁後後代等,也是有輩分之分

    2.兄弟之間年齡差,導致後代年齡的差越來越大,也就是產生了不同年齡段,所處的代份有了差異

  • 7 # 朱增林呀

    堂姐妹倆,一年同時嫁到胡家莊。胡家莊村民大多姓胡,幾百年繁衍生息,輩分差了許多。姐姐嫁的胡家小輩,妹妹嫁的胡家大輩。兩胡家還沒出五服,按規矩堂姐該叫堂妹奶奶。過年走節,婆婆告訴姐姐:咱家輩小,在村裡都是大輩,只要是結了婚的婦女,可以說出了門,向西拐(他家住在最東頭),不是嬸嬸就是奶。你可一定要注意,不要讓人家說咱不懂禮數。新媳婦苐一年都要有人領著施禮認本家大輩,姐姐走東家,串西家。走了兩個鐘頭。而妹妹只走了幾家,二十多分鐘就回家了。趕到姐姐走到妹妹家,正好趕上接受姐姐施禮。苐二天,姐妹倆回到孃家,兩個人還開玩笑變了輩分,姐妹倆變成了奶孫倆。

    趕到姐妹倆都生了兒子,一起長大,一起唸書,都在一個班裡。兩人約定,回到家按輩分,到學校是同學兄弟。不得叫亂,讓人笑話。姐姐的兒子稱呼妹妹,族內叫太奶奶,平時叫姨姨。妹妹的兒子平時稱呼姐姐姨姨。族內場合什麼也不叫。。

  • 8 # 任騁

    路遇一長髯老者,吾間曰:大爺,去哪兒?

    老者回曰:“去山莊,小夥子你是誰家的?”

    吾答曰:“姓X,父xxx”

    老者驚,曰:“如此萬不可叫我大爺,我也姓Ⅹ,名xx,你是我爺,”

  • 9 # 讓愛溫暖四季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辦公室有位老前輩,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姐姐,因為她比我大近二十歲,第一次見面我叫她阿姨,她笑著問我,我有那麼老嗎?她們都喊我姐姐,你也和她們一樣叫我姐,這樣顯得親切。

    最有趣的是同事姐姐有了孫子之後,只要有空她就會把孫子帶到公司來玩,小傢伙嘴甜的很,整天跟在我的後面叫奶奶,我經常牽著他的小手去超市買糖,小傢伙奶奶,奶奶叫的更甜了。

    估計沒有人和我一樣,三十歲不到就帶著孫子逛超市了。

  • 10 # 珊桃和露

    老公家裡是大姓,以前不知道自己輩分有多高,我在超市上班的時候,遇到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她拄著柺杖,步履蹣跚。

    看她走路困難,我就上去扶她一把,嘴裡還不停的對她說“老太太您慢點,需要什麼,我帶你過去?”

    哪知道,她馬上放下柺杖,雙手對我作揖說“不敢不敢,你不要叫我老太太,我該稱呼你嬸孃才對。”

    啊!我頭腦裡面嗡的響了一下,一起上班的同事們,立馬笑作一團,“你這才是人小,輩輩高勒!”

    又過了幾天,來了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女人,拿了些新鮮蔬菜,來到店裡,說找她家的二奶奶,同事們都說沒有,“您都這麼大年齡了,你家奶奶肯定更大,我們這裡沒有百歲老人。”

    然後她說出我老公的名字,說他老婆就在你們店裡上班,同事們這才知道,中年女人口中的“奶奶”就是我。

    雖然我才四十歲,可過了一把百歲老人才有的癮,所以從那以後,同事們都在我的姓後面加上“婆婆”二字,這也成了我的外號。

    那一家人也很懂禮節,一直讓家人按輩分稱呼我們,我孫女才3歲,他們家裡那些已經結婚的,三十好幾的人了,還喊她“小孃孃”,往下的都不好稱呼了。

    其實也不止那老太太一家,街上很多和老公一個姓的人,都是按照輩分稱呼的,只不過老太太我不認識。

    現在還好,感覺沒有那麼較真了,以前老輩人,就特別注重這些,稱呼錯了,真會捱打捱罵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拿到女朋友的微信可以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