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企業財務系統建設課堂
-
2 # 無葉秋風
首先,國家宏觀調控使得物價上漲,原材料價格上升,成本的增加必然會造成市場動盪,競爭壓力加大,很多企業熬不到成品價格上揚的時候。第二,經濟大蕭條,市場消費能力極具萎縮,打破原有的收支平衡,常年赤字會打擊創業者信心導致企業加速滅亡。第三,人工成本增加,通貨膨脹的到來,必然會使人工成本增加,很多企業陷入招工難的窘境,只能提高人工成本。第四,網際網路的衝擊,淘寶京東等電商的做大必然會抑制實體經濟的發展。不是所有人做電商都賺錢,電商價格透明,大部分賺錢的都是一級代理商,甚至原產地。這種極具壓縮市場的行為居然沒有得到的國家管控,我也真是看不懂統治者的想法。看看美國直接拒阿里於國門之外,美國國內電商管控也是很嚴格。現在我們正處於通脹過渡期,很多企業會在市場平穩前垮掉,等不到產品價格上揚的時候,當然這也是市場淘汰的自然法則,擇優保留。但是這種人為的通貨膨脹會對市場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也許我們想重建曾經的繁榮市場大家都賺錢不會那麼容易了。
-
3 # 譚浩俊
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總體趨向穩定、結構存在差異、復甦尚需時日。
總體趨向穩定,主要是與前幾年相比,實體企業的執行狀況有所好轉,各項扶持實體經濟的政策已經發揮了一定作用。特別是資金向非實體領域轉移的問題,已經得到一定改善。
結構存在差異。主要表現在宏觀與微觀不完全統一,宏觀向好,微觀仍有較大困難;上游與下游企業之間不完全統一,上游企業因去產能政策發力,改善比較明顯,下游則沒有明顯改善;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不完全統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快,新興產業發展較快。等等。
復甦尚需時日。重點是中小實體企業如何發展,如何尋找到新的發展空間,而不是坐以待斃,或守株待兔,一切靠大環境變化來改變現狀,而應當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
-
4 # 趙冰峰財經
最近幾週週末的安排都是去逛街,對沿街商鋪的情況有一定調查,今天就簡單談一談。
座標是上海,最近走訪了上海老城區各大知名街道。
總體感受如下:
1,實體店裡,服裝等穿戴的店,生意冷清。
大到海瀾之家這種品牌,小到路邊小服裝店,人都不多。
2,餐飲生意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新物種。
3,很多店鋪都在改造,關門的不少
不少店鋪都關門改造,大概是因為傳統生意不行了,要改成新物種。還有些店鋪關了,印象中比以前的要多。
從以上的觀察,我覺得現在貌似實體並不是很紅火,做生意的人,看起來興致也沒那麼高。希望這只是上海老城區的景象,希望實體生意越做越好。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
5 # 郭施亮
中國實體行業好轉了嗎?這,或許更顯得分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實體經營不容易,經常會面臨幾個核心問題,其中包括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不順暢、競爭壓力大、網際網路衝擊影響大等因素,而這些年來,即使央行有意降準,為小微企業提供針對性的扶持,但實際影響反而不會特別大,而更多資金反而跑向了房地產市場,而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虛高,反而進一步衝擊著實體行業的發展,甚至導致實體行業的萎靡不振。或許,對於實體行業來說,需要面臨的衝擊壓力不少,但更需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承受能力,而要想實體行業營商環境好轉,不僅需要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而且還需要有針對性的加快轉型,營造出打造實體、強化實體行業的土壤環境,這也是實體企業家得以振興與發展的重要前提,否則束縛不減、包袱不降,對實體企業家的長期衝擊依舊不減。
-
6 # 王紅英金融投資教育
應該說還沒有。從上個月公佈的經濟資料看,企業利潤增速仍在下降。
實體產業是我們經濟的基礎,承接了大量的人員就業並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沒有一個穩定的實業基礎,其他的服務行業都是水中花、鏡中月,所以支援和發展實體產業一直以來就是我們國家的國策。
目前我們實體產業呈現分層發展、優勝劣汰的格局,一些好的實體產業比如以格力為代表的製造業發展就很好,因為技術進步帶來的產品附加值優勢被市場認可;一般性行業比如貿易物流餐飲等也還是相對穩定,儘管利潤不高,但是經營穩健是這幾類行業的特點,加上網際網路外賣帶來的經營成本的下降,畢竟衣食住行自古以來都是老百姓離不開的生意;但是一些大賣場比如超市之類的,就會受到電商的影響和打擊,生意一落千丈,大的商場在電商的衝擊下顯得非常衰敗。
所以我們看到,未來的實體產業要想長期發展必須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同時要和網際網路結合,提升自身的效率,由此還會有更長久的發展。
-
7 # 不執著財經
應該說,中國的實體行業的情況還有所好轉,但這遠遠還不夠。第一,我們看到中國第二季度的GDP是6.7%,這說明中國經濟沒有V型反轉,而是L型走勢,未來中國經濟還有進一步下行的壓力,所以不可不防。第二,中國消費零售同比增長只有8.8%,過去都是10%以上,現在大幅度的回落,說明消費目前不給力。我們離開“擴大內需,促進消費”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第三,央行最近不斷釋放流動性,除了幫助金融機構穩槓桿外,就是為了幫助實體行業擺脫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這說明實體行業現在日子都不好過,從另一個側面也顯示了,目前實體行業的形勢還很嚴峻。
即使我們拋開網上資料不看,我們也會發現現在實體行業的營收越來越差,反正家裡有做生意的人都反映,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工廠倒掉一大批,商鋪也關了一大批,目前創業的風險很大。短期內很難有所好轉。所以這需要政府部門透過真正的減稅讓利,以及鼓勵民間消費和投資,只有收入分配蛋糕向民間傾斜,大家手裡面有了錢,肯可能去投資、去創業、去消費,中國的實體行業就會活起來。
-
8 # 褪去煩絲的禿驢
實體實際很糟糕了,甚至不如線上,線上走的衝量,能有5%的利潤己經算不錯的,你知營收200萬能掙多少錢麼?扣除各種雜稅等。其到手不會上10萬,甚至更低!
其實國家真的應該減稅了,特別是民營實體己經很難生存,競爭尤其當前激烈,人民一直跟跌,所造成物價原材料必上漲,人工成本也跟漲,真的要學學美國現在的大刀闊斧的減稅砍稅了。。
-
9 # 使用者51854062685
目前中國經濟是房地產一枝獨秀,實體民營經濟基本都在慘淡經營。
我們從最新公佈的經濟資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首先從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來看,2018年7月份增速依然比較低,只有8.8%,6月份增速是9%,這也是除了5月份,近年來消費增速最低的一個月,而且後面較大機率會延續下滑趨勢。
這其中汽車和家電消費資料大滑坡是拖累消費增長最大的因素,特別是汽車,同比增速為-2.0%,很多汽車及相關行業的朋友也普遍反應今年行情不好,生意很難做。雖然較6月份-7%來說,跌幅已經收窄,但要知道這已經是汽車消費連續第三個月負增長了。
而家電雖然7月份消費微增0.6%,但較之6月份同比14.3%的增長簡直是沒法看。其它的如傢俱、建材、菸酒、飲料等日常消費品的消費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甚至是較大的下滑。國內智慧手機消費上半年同比銳減17%,而近幾年一直紅火的白酒消費也逐漸降溫,生產商和經銷商普遍反應銷售的預收款較往年大幅減少。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7月份房地產投資增速又創下近兩年來的新高,同比增長13.2%,2018年1至7月加起來與2017年同期相比總共增長10.2%。而7月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速達到了9.9%,是6月4.5%的兩倍還多。而新開工面積暴增32%,這個恐怖的數值是自201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經濟結構化分化也很明顯,2018年上半年,國有企業實現利潤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1%,而受融資環境惡化,貿易戰,環保等因素疊加影響,民營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有資料顯示全國民企的總體利潤大幅下滑,但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沿海地區製造業訂單數量全面下滑,可以說過去幾十年基建和房地產對於居民消費的擠出效應正逐漸顯現。
-
10 # 雜家小記
開始好轉?早呢,目前是越來越差。很多中小企業生死存亡線,沒有利潤,也堅持不了多久。我認識的幾個做企業的朋友都在靠賣房獲利維持自己的企業。估計再一兩年要關停了吧。市中心的人流量明顯少了好多,消費絕對是在減少,除了被房價吸乾收入以外,大家對未來沒有信心也是讓大家不敢消費的關鍵因素,都怕哪天就沒工作了或者大幅度貶值,錢都覺得不夠用。跟十年前、二十年前信心滿滿的時候截然不同。
-
11 # 靜觀財經
看2018年10月的資料,中國實體行業雖然依然困難,但已經有向好的苗頭。
首先,前三季度規模以上企業的工業利潤不錯。
前三季度,工業利潤增長較快。鋼鐵、石油、建材、化工等行業表現不錯。
第二,企業成本降低,資產負債率下降。
這兩個數字的降低,說明企業趨於健康化。
第三,但是,不足的是,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擴張放緩。這說明,製造也企業還面臨較大的困難。
第四,就業規模和就業質量有所提高。失業率比去年低一點。
從上面的主要資料看,困難還很大,但有變好的地方。
當然,以上這些主要指標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感覺可能並不明顯。
如果我們看周圍的情況,那還會發現很多問題。這說明,還未真正好轉。
而如果我們能夠感受到找工作容易、物價便宜、生活壓力小的時候,那就說明實體行業真的好轉了。
不過,按照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勢頭,某些領域比如實體店鋪是很難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了。所以這個不能算是主要衡量指標。
展望未來,冬天,遲早會過去的。
-
12 # 在路上覓尋
首先要注意一點,現在的實體行業並沒有好轉的跡象,而且有愈加低迷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
一.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人們的收入預期減少,不敢消費,沒有能力消費已經是普遍現象;
二.房價居高不下從消費側擠壓消費能力,促使人們的消費慾望降低,從供給側,由於房價高漲,致使房租居高不下,同樣碾壓實體商業的利潤空間;
三.實際是電商的出現,對於實體行業的衝擊,最凸顯的表現不是交易額的侵蝕,而是,把商品價格推向極致的降低,這是最致命,無論是阿里巴巴,京東,還是現實的拼多多,都是以價格取勝,她們的出現把價格碾壓,致使實體商業的利潤趨向為無利可圖;
四.現在的時代是一個產品大過剩時代,無論是“衣食住行娛”各個方面,都基本處於了一個大過剩時代,因此,實體行業也不會立即轉變;
五.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讓全民皆商成為一種現實,競爭的激烈程度,讓實體商業過度競爭,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因此,實體商業的好轉,還需要很久時間磨礪和轉圜,是一場持久戰,大家都需要有心理準備!
-
13 # yinggai2
我不是什麼專家,官話也說不了,實體經濟行不行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為什麼現在傳銷越來越多,是不是因為人們現在做啥也不掙錢?為什麼民間信貸這麼猖獗是不是人們從正規銀行貸不出錢來?
-
14 # 理智的思考
實體經濟的整體形勢穩定,但沒有看到好轉的趨勢。
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受到美元升值和貿易戰的影響,企業利潤出現下滑。
國內社會消費品總額的增長速度出現下降,零售市場出現洗牌的可能,大型企業都在採購、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壓縮成本。
房地產企業一枝獨秀,但負債率持續增長,部分房企在三四線城市開始拋售,減少資金壓力。
普通小企業是否能夠執行,要看社保由稅務系統徵收後的情況。
經濟高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將長期在現在的水平執行。
回覆列表
實體經濟很難說完全好轉,從2017年GDP增長6.9%可以看出,中國經濟依然處於底部區域,現在的情況是,該倒掉的基本上倒得差不多了,剩下來的要麼轉型升級,要麼接受行業殘酷的競爭現狀。
1.高負債企業接下來日子可能更不好過,在流動性收縮的大背景下,銀行信貸規模增速放緩,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上升,而毛利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卻呈下降趨勢。這樣的企業如果自身缺乏核心競爭力,則很容易會被市場淘汰出局。
2.新興產業、擁有核心能力的企業有可能在這次市場洗牌過程中成為贏家。市場經過激烈競爭,最終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行業龍頭企業鞏固了自身地位,而中小企業、實力弱又沒有特色的企業會面臨關門或被併購的命運。
3.轉型升級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方向,企業只有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大潮,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