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梭2018
-
2 # DaysEdu
如果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態度不端正,怎麼補都沒用,只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如果是學習方法和技巧的原因,最應該先溝通的應該是任課老師,課堂有沒有認真聽講呢?心思和精力有沒有放在學習上呢?第一時間和任課老師取得聯絡,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再對症下猛藥。有一點要提醒一下,一定要注重查漏補缺,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真的想補,也最好是請名師一對一,自己的任課老師優先。
-
3 # 張老師基礎英語
孩子非要學,如果有條件就供唄!如果沒條件,就跟孩子說實話,誰叫為人父母的無能了呢!如果孩子有主動學習的意願,我相信透過孩子自身的努力,不斷的突破自己就好!
-
4 # 猛男的成長
我是很奇怪,這個問題提的就有點問題.
一是"孩子不是學習的料",這個觀點是怎麼得來的.如果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孩子自己不知道嗎?如果他知道,他為什麼還要家長花錢,他想考本科?
二是孩子為什麼要去高本科?他知道自己考得上還是考不上.如果孩子孩子自己堅決要考本科,那就是前面"孩子不是學習的料"這個前提是不對的.
三是既然孩子不是學習的料,那麼這個問題就不用再問出來了.
四是既然問出來,說明這個家長還是想拿這筆錢的.那就別猶豫了,供吧.
五是,我還是很好奇,這個"不是學習的料"是怎麼得來的.我有個朋友,孩子頑劣不堪,他對孩子學習也不報什麼希望,只是學校要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他對我們說:我盡人事."知天命"這事,就由時間去管吧.
說也奇怪,這個孩子上了初三,突然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
轉性了,認真學習了,以最後貼邊成績上了市裡最的學校.
從高一第二學期開始,一路開掛.
朋友說,我作為父母儘自己的力,成不成材,是孩子的事.
然後朋友也說:我家祖上冒青煙了.
-
5 # 健康平安快樂富足
先看看家庭條件,再看看孩子自己。如果家庭條件允許,誰敢說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如果孩子自己學習主動積極,找到學習的竅門,那麼孩子考個本科不是沒有沒有可能。
-
6 # 育鄰人
感謝提問:
增加公共、多元教育資源供給才能緩解教育“軍備競賽”,未來只有把社會最好的資源投入到教育事業、拓寬個人成才道路、縮減社會職業薪酬差距才能減緩教育“軍備競賽”。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生命個體該長什麼樣、以何種方式實現代際輪替、適宜在哪些自然環境中生存.....這些都由自然生理基因遺傳決定。但是,作為高等一級的自然生命,動物族群除了基本生理特徵之外,適應自然生存環境的能力都需要通過後天摸索習得,比如獅子+老虎+獵豹等食肉動物的捕食技能、羚羊+野兔+野牛等素食動物逃避敵害的能力。
人類,自然生命體系中最具智慧且的高等級哺乳動物,自然生命體系之中唯有人類進化出了成體系的抽象社會文明成果、唯有人類具備透過大規模同類分工協作改造自然物質組合形態的本領、唯有人類透過馴化播種植物+馴服圈養動物改善了自我食物供給結構......然而,除生理特徵以外,人類社會後天形成的社會文明生活技能都不具備遺傳特質。因此,在千萬年的進化實踐歷程中,人類社會形成了完整且獨特的引導&輔助子女長大成年的綜合性社會實踐活動——教育。
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孩子具備什麼樣的成長特點並不能張口即來,它必須有深入長久的觀察才能得到。然而,今天有多少家長、老師能配得上“伯樂”的稱謂呢?
《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每個孩子都是人類世界中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是特定領域未來的千里馬。但是,有多少家長有伯樂之能、能為伯樂之事呢?有多少老師在大班制、統一教學大綱&教學行為之後還敢為伯樂之事呢?
生活實踐告訴我們:播種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人生。今天,人類社會中正確的教育思想到處都能是,但有幾個家庭能夠選擇、信任、使用一種自認為正確的方式持之以恆地教育引導孩子的學習成長,並且在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形成習慣、進而部分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呢?餓了吃、困了睡、痛了哭......自然生活中最愜意的生活就是發生之後“順勢而為”。然而,教育引導孩子自律式成長卻是一件妥妥違背自然生存規律的事情。因為:
1、教育活動本就是借用社會今天已經被普世公認的道理輔助孩子學習成長,也沒有誰能準確知曉哪些知識技能對孩子明天適應社會生活有切實幫助,學習的核心價值早已從“學以致用”變成“學以備用”
2、《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就是要用人類社會約定俗成或法律準繩約束每個人的生活行為,是要用禮教剪除孩子成長活動中可能存在的“戾氣”
3、“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學習成長亦不會因為某個活動、因為一堂大課、因為一句名人名言而成才。教育活動最需要“駑馬十駕功在不捨”的毅力、需要“積土成山,積水成淵 ”的耐力、需要“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的活力、需要“敢為人先,勇於探索”的勇氣
4、教育活動並不能像吃飯解飢、飲水解渴、休息解乏那樣收穫“立竿見影”的成效,教育活動中傳授的知識經驗很可能數十年之後才會用到、有些知識技能很可能之後永遠也不會用到
5、孩子在教學活動中具有被動自主性,孩子是具備完全獨立思維意識的人,他們在學習中完全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做挑選。就如同人們每餐吃進大量食物,真正被能身體消化吸收的營養成分其實很少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今天,人類社會文明高度抽象,生活在城鎮之中整日與鋼筋混凝土森林為伴、端坐在課堂之中學習的孩子們,TA們又何嘗不會感覺到困頓呢
7、學歷成了城鎮就業歷程中最好的通行證之後,哪個家長敢於自甘放棄優質通行證的爭奪呢
8、現代城鎮之中處處是商業、遍地是生意,校園非授課時間不開放、公園孩子無法獨自前往,校園之外的孩子們又能幹什麼呢
9、人類社會職業千萬種,但被社會認同是成才的卻首選學歷這一條
總之,孩子是父母生理基因的延續、是家庭的,孩子是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建設的生力軍、是國家和民族的。所以,未來只有把社會最好的資源投入到教育事業、拓寬個人成才道路、縮減社會職業薪酬差距才能減緩教育“軍備競賽”。
回覆列表
不能說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可能小孩不擅長理論思辯,但可能想象能力好,動手能力前,只有沒有給他機會讓他展示自己。認識自己,是面向未來第一步,作為家長可以幫助他,認識如果真是看不上本科,職業院校學技術不比一般的本科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