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燕雲

    唐高宗王皇后的被廢的主因是李治想結束唐太宗時期留下的老臣們對皇權的影響,打擊關隴老臣集團勢力,自己來獨掌大權,不再受掣肘,武則天不過是借勢助力。

    高宗永徽六年,李治廢皇后王氏為庶人,立昭儀武氏為皇后。不久,太宗時期留下輔佐李治的元老重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均因為反對廢后遭到貶逐或誅戮。

    此次廢立大臣李勣看得十分明白。所以當高宗要他對廢立皇后表態時,他圓猾地說:“此乃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既不想得罪太宗老臣,又不想在這場鬥爭中跌跟斗。高宗對他的回答十分滿意,讓他主持了冊武昭儀為後的儀式。

    實際上高宗所做的,無非還是千古帝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一套。廢立皇后的背後,其實是一場奪取控制權的政治博弈。

  • 2 # 崔浩暢談歷史

    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駕崩,之後,沒為太宗生下子女的才人武媚(即後來的武則天),便依祖制被削髮剃度安排在了感業寺充當尼姑,這樣一來,等待武尼姑的,似乎只是常伴古佛前,吃齋唸經卷的無聊悽苦生涯。

    到了當年六月,太子李治繼承皇位,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久,出身於太原王氏的太子妃榮升為皇后,出身於南梁皇室的蕭氏晉升為蕭淑妃,到這裡,等待王皇后和蕭淑妃的似乎只是從容相夫教子、長享榮華富貴的幸福生活。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短短六年後,即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一月,原本地位崇高的王皇后和蕭淑妃卻被李治廢掉,並被禁錮入掖庭冷宮,且永世不能翻身。而原本在感業寺吃齋唸佛的先帝才人武媚,竟被李治封為母儀天下的大唐皇后,並接受文武百官和各國使節的擁戴和祝福,其長享榮華富貴之勢可謂華人稱羨。

    至此,我們不禁疑惑,為什麼身兼情場小三和皇帝庶母的武則天,能夠擊敗名正言順的王皇后和蕭淑妃,進而榮登皇后寶座呢?

    本人認為,李治執意要廢掉王皇后,武則天能夠擊敗情敵當上皇后,主要在於:

    其一,無論是當太子,還是當皇帝,李治均能從武則天對他的體貼呵護和亂倫深情中,體會到武則天對他的贊襄輔佐和武氏對於他的不可或缺;至於王皇后和蕭淑妃,前者與李治相處冷淡,後者與李治只有肉慾之歡而無情慾之愛,同時蕭淑妃還恃寵而驕肆無忌憚,這導致李治對其煩躁不滿。總之,李治在兩方鮮明對比下的親武排他,是李治執意要廢掉王皇后、武則天得以重返後宮戰勝兩位情敵的重要前提和堅實基礎。

    武則天獲得李治獨寵,絕不是偶然的。

    當英明神武之李世民的兄弟和太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昔日的太子李建成就被權大難制的秦王李世民誅殺於玄武門,後來的太子李承乾因被弟弟李泰威脅以致儲位不穩性命堪憂,於是他不得不先下手為強地鋌而走險密謀造反。

    當然,他是想效仿父皇當年囚父殺兄屠弟那樣也先囚父再殺弟最終身登九五唯我獨尊的。

    不過可惜的是,李世民不是李淵,職業軍人出身且造反稱帝的他,對禁軍的把握強悍有力,對下屬的監控防範嚴密細緻,結果,李承乾謀反不成反被老爹捉拿廢黜。

    不久,在這種兄弟相殘、父子相疑的險惡形勢下,繼承皇位後可能殘殺兄弟的李泰被貶,雖仁慈懦弱但能善待兄弟保全皇族的李治漁翁得利地登上了太子之位。

    剛即帝位時鬱郁不得志的唐高宗李治

    當上太子後,以前任太子為鑑的李治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周旋於眾人之間:

    對父皇李世民,他恭謹孝順克勤克儉,唯恐父皇一怒之下將自己廢黜;

    對兄弟姐妹,他團結友愛兄友弟恭,唯恐他們陽奉陰違打擊報復;

    對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公卿大臣,他推崇備至敬老尊賢,唯恐他們以太子無能為由上奏廢黜儲君;

    對太子妃、妾室等家眷,他雖和藹可親但注意把握分寸,唯恐她們恃寵而驕為非作歹;

    對……

    然而,人畢竟是感情動物,是有七情六慾的,所以李治在他人面前表現得越無可挑剔完美無缺,他對自己的深切壓抑和強力剋制就越喪心病狂難以自持。

    如此時間一長,他自然身心俱疲不堪重負;這樣長此以往,他自然難制慾望心猿意馬。

    可這時,一直對他高標準嚴要求的父皇李世民不會如過世的母親那樣呵護關愛他,一向認為他懦弱仁厚容易控制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臣不會如敬畏父皇那樣敬畏順服他,一度認為他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孃盧夫人、師傅薛婕妤不會如尊重成人那樣尊重體諒他,總是認為他身體孱弱清心寡慾的太子妃王氏、姬妾蕭氏不會像普通健康夫妻那樣對他抱有情感上的期待……

    總之,長期在壓抑自己的抑鬱中無人理解的李治,急需一位善解人意的可人來關愛呵護他;長期為穩固儲位而在高壓痛苦中逢場作戲的李治,急需一位睿智哲人來為他紓解壓力排解煩惱;長期只有肉慾之歡而無情慾之愛的李治,急需一位靈魂伴侶來體貼和諧地為他帶來由男孩子到男人的成熟式改變。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父皇李世民為他挑選的太子妃王氏因出身於世家大族(太原王氏),遂在家族正統教育的薰陶下對待李治過度矜持、過於相敬如賓,甚至給李治以冷若冰霜的隔閡之感,而父皇為他納的妾室蘭陵蕭氏,雖沒被自己家族的正規教育束縛住心智和手腳,也還很活潑可愛討人喜歡,但是長期被家中奴僕伺候的家庭生活把她嬌慣得只會享受別人侍奉而不會為他人著想,至於其他姬妾,則要麼出身卑賤舉止粗俗,要麼年輕天真行為幼稚,總之,人生閱歷淺薄的她們,既不能為李治排解壓力消除抑鬱,又不能為李治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不受李世民寵愛但聰明美貌多才多藝的才人庶母武媚出現在李治面前。

    既能排解李治心病,又與李治志同道合的武媚-武則天

    與太子妻妾不同的是,長年照顧李世民的武媚,也有李治母親長孫皇后那樣的溫柔體貼細心呵護,不過,她沒有長孫氏的謹言慎行循規蹈矩,所以武媚面對李治時既能無微不至地體貼照顧他,又能親切直率、平等大方地與他探討詩文、歷史知識。

    與自己的妻妾相比,武媚的這些舉動,既能給戀母情結的李治帶來懷念母親的熟悉感,又能給長於深宮的李治帶來平等輕鬆的異樣新鮮感覺,這種感覺既減輕了李治的喪母之痛,又緩和了李治緊繃的政治神經。

    同時,在李治處理紛繁複雜的國政大事時,精通書法、熟讀經史的武則天能夠以史為鑑、因人而異地為他出謀劃策,這使李治與武媚的相處更加志同道合相得益彰。

    對李治來說,容貌美麗能為他生兒育女的女性何止成百上千,但既能如母親一樣細心體貼善解人意,又能如良師益友般為己排憂解難、令人獲益匪淺的女人,則只有武媚一個。

    這樣一來,李治對武媚的一往情深和深切依賴,在李世民死後外庭後宮的雙重重壓下,便更加急需且熾烈。

    畢竟,在權臣結黨營私、威逼君上的情況下當皇帝,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公元649年六月,李治登基稱帝,不過,國家的朝政大權卻掌握在李世民的託孤重臣長孫無忌手裡,年輕仁弱的李治不過是一傀儡天子。

    如此形勢下,在前朝,當皇帝李治與國舅長孫無忌對國事的看法和決策發生分歧時,李治仍得繼續委屈謙恭地唯國舅馬首是瞻,這樣一來,百官諸王便只知有國舅而不知有天子,於是他們開始結黨營私,繼而在長孫無忌的庇護下胡作非為起來。然而,面對這些國家隱患,無權的李治只能看在眼裡卻有苦難言。

    至於後宮中,王皇后仗著身份尊貴有家族勢力支撐、有長孫無忌撐腰,遂舉止更加矜持冷淡且有恃無恐,而蕭淑妃呢,她仗著李治的排憂式寵愛和育有一子兩女便恃寵而驕得更加肆無忌憚,這樣一來,本來在前朝委屈憤懣的李治回到後宮後,便既得不到皇后的安慰排解,又得不到蕭淑妃的理解溝通。

    可以說,剛登上皇位的李治,在前朝因大權旁落而委屈求全,在後宮因無人溝通而難以解憂,這皇帝,當得怎一個痛苦了得?

    於是,孤苦無依的他,自然想到了那位既能讓他憶起母親,又能為他排憂解愁的先帝才人武媚。

    可時為明空實為武媚的武才人在哪裡呢?

    雖然,她正在感業寺裡當行屍走肉式的唸經尼姑,但是,天子李治對她的急切渴求,註定她的一生不會默默無聞。

    總之,當身為太子的李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對外人逢場作戲時,武媚暗地裡既能知冷知熱地照顧他、助他減輕喪母之痛,又能以史為鑑地幫他出謀劃策排憂解難;而成為皇帝后,當李治面臨長孫無忌、褚遂良的專權跋扈而束手無策時,武則天的出謀劃策和安慰體貼,更是驅使李治想要把她召回後宮進而呵護她、陪伴她、提拔她的靈丹妙藥。

    由此可見,武媚在這兩方面的獨一無二及不可或缺,是她獲得李治獨寵繼而先後擊敗蕭淑妃、王皇后的最堅實基礎和最重要前提。

    其二,不懂得以史為鑑的王皇后,想借助獨獲聖寵的武則天,來對付情敵蕭淑妃,以獲驅虎吞狼之效,這是王皇后無奈之下不得不採取的飲鴆止渴之策,這是武則天得以被皇后引入後宮並打敗蕭淑妃的順水推舟之舉。

    長期以來,太子妃王氏,也即後來的王皇后,一直都不受李治寵愛,原因無他,因為世族出身的王氏太高傲矜持,太清高倨傲,太不懂得溫柔體貼地討好李治了(史書稱其性簡重,不曲事上下)。

    可惜,對由於自己過於高冷才導致失寵這點,受過高等教育的王皇后卻不自知,被愛情衝昏頭腦的她,一直認為是姬妾蕭氏,也即後來的蕭淑妃太受李治寵愛,才導致自己獨守空房中年無子的。

    於是,王皇后對蕭淑妃的嫉妒憤恨之情,在愛情的麻醉下,便輕而易舉地掩蓋了本應深恭自省改變自身以討好皇帝的明智之思。

    被愛情衝昏頭腦而不懂得以史為鑑的王皇后

    所以只要一想到蕭淑妃生育了一子兩女且仍獲聖寵,其子素節爵封雍王直逼太子之位,王皇后就會因皇后之位亦可能被其取代而寢食難安,畢竟既得利益者是不會輕易讓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的。

    於是,王皇后開始思索打擊報復蕭淑妃的良策,苦思良久後,當她想到更受李治寵愛的武媚時,一種大仇可報、後位可保的慶幸感便油然而生,為什麼呢?

    因為皇后想到將出家的武媚接回後宮,然後將受寵的武媚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那麼皇帝李治一定會更加寵愛武媚和自己,而漸漸對蕭淑妃冷淡甚至忽視,一旦此計若成,那她自然大仇得報、後位得保。

    不過,利令智昏的王皇后可能忘了:北齊時期,皇帝高緯寵愛董昭儀,以致冷落了皇后,皇后穆黃花為了與董昭儀爭寵,竟將自己的婢女馮小憐獻給了高緯,結果千嬌百媚國色天香、能歌善舞多才多藝的馮小憐確實受寵得令董昭儀失寵了,但是穆黃花也跟著更加失寵。

    古人云:前車之鑑,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王皇后不懂得以史為鑑,這,是她的不幸,這,是武媚的大幸。

    公元651年七月,在皇后舅舅柳奭對長孫無忌的勸說(調武入宮可打擊蕭妃穩固後位,繼而穩固關隴集團利益)和皇后的悉心張羅下,蓄髮已久的武媚終於再次進入後宮服侍皇后。

    當有此心已久卻不敢行動的李治得知此事後,果然,被前庭後宮之爭攪擾得心煩意亂的他,便立刻去皇后處與武媚交流溝通、與皇后花前月下,一時間皇后寢宮春色滿園盛極一時。

    從此,王皇后及武媚越來越得皇帝恩寵,而本來受寵的蕭淑妃則備受冷落。

    因武媚與王皇后聯手獲得皇帝恩寵,導致自己失寵的蕭淑妃

    公元652年,皇后舅舅柳奭聯合長孫無忌等宰輔重臣,屢屢上表勸天子立陳王李忠為儲君,並請求將李忠過繼給皇后為子。

    當年七月,迫於宰相壓力的李治終於冊封李忠為太子,同時,武媚也被皇帝封為二品昭儀,得以與蕭淑妃抗衡,而皇后也終於在繼承人方面擊敗了蕭淑妃。

    就這樣,趁著王皇后與蕭淑妃的鷸蚌相爭,武則天抓住機遇及時入宮,在幫助王皇后打敗情敵蕭淑妃的同時,也開始了自己漁人得利的問鼎後位之舉。

    其三,驅虎吞狼容易,引虎入室後想要駕馭武氏母老虎就難上加難了。入宮後,武則天利用皇帝李治因恩寵而賞賜的財物珠寶,去賄賂皇后、蕭淑妃、皇帝身邊的近侍宮女,並囑託他們為自己偵查各方資訊,而後為己所用,就這樣,武則天在後宮建立起了龐大且細緻的情報網路,利用該情報網,武則天得以成功打擊陷害王皇后,進而確立了自己在後宮的獨霸地位。

    武媚入宮後,李治可謂興奮萬分,這不僅僅因為他深愛著武媚,更重要的是,他終於可以在武媚的體貼入微中再次體會到如母親那樣的呵護關愛,他終於可以在武媚以史為鑑式的出謀劃策和排憂解難中再次領教益友處理朝政大事的清晰透徹和老謀深算。

    同時他也屢屢給武媚各種金銀財寶、貴重首飾以示恩寵和答謝。

    而武媚呢,面對這些半是皇帝寵愛式的賄賂、半是皇帝依賴式的俸祿,她沒有一昏頭就如平常女人那樣或瞬間花光或戴在身上,更為高明且眼光長遠的是,她在卑辭屈體恭侍皇后的基礎上,將那些財物有步驟有意圖地賞賜給了皇后、蕭淑妃、皇帝身邊的近侍宮女,以示感謝和拉攏。

    於是乎,皇后認為武媚做人有恩必報真是厚道,這樣一來她在皇帝面前也為武媚說起了好話,結果在皇后的推波助瀾下,皇帝李治得以封武媚為昭儀;

    於是乎,皇帝認為武媚做人樂善好施淡泊名利,如此一來他更加寵愛這位不愛錢財只愛他的“純情”武昭儀,公元652年,獲得李治專寵的武媚終於得償所願地生下了長子,看到自己喜歡的女人終於可以母以子貴,本來還憂心忡忡的李治喜不自勝地為兒子命名為富有深意的李弘;

    於是乎,諸宮女內侍感激武媚的頻繁賞賜,便皆願為武媚效犬馬之勞,這樣一來,武昭儀在後宮建立起了龐大細緻的情報網路。憑藉著這個情報網,武媚得以及時掌握皇帝、皇后、蕭淑妃的行蹤、言談舉止和內外關係,並能根據這些情報及時做出應對。

    畢竟,兩度入宮已懂得居安思危的武媚深知:夫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古往今來,有多少女子年輕貌美時得皇帝恩寵快樂一時,可在人老珠黃時卻被無情拋棄以致抑鬱而終。

    所以,帝王因貪戀美色而對自己的專寵雖然重要,但自己努力起來編織情報網、糾集個人勢力、增強自身實力後,利用眼線嚴密監視情敵、政敵和皇帝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然後知彼知己地及時採取對策應對各方,這,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野心勃勃的武媚不僅想永久固寵,還想戰勝皇后取而代之!

    圍繞著這個目的,武媚開始了不擇手段的狠辣之舉:

    公元654年,武媚又為李治生了位小公主。

    一天,沒有親生子女卻喜歡孩子的王皇后特意到武媚這裡看望公主,期間皇后象徵性地抱著公主逗弄了一會兒,便既嫉妒又無奈地離開了。

    這時,已暗中窺伺皇后許久的武媚,在四處張望確認周圍無人後,便滅絕人性地將自己的雙手緊緊掐在了小公主的脖子上,就這樣,武媚懷著異常矛盾的痛苦心情殘忍扼殺了親生女兒。

    為打敗情敵而虎毒食子的武則天

    於是,武媚立刻將殺女之罪不分青紅皂白地誣陷在皇后頭上,年輕天真的李治一時被愛女猝死的悲劇惹怒了心情衝昏了頭腦,便也人云亦云地聲稱要嚴查此事。

    結果,因為證據不足大權旁落,李治無法制裁皇后,此案遂不了了之。

    不過,武媚透過此事徹底讓李治對王皇后充滿心理陰影,同時也為將來的取而代之奠定了基礎。

    至此,偌大的後宮中,王皇后,因身負殺害公主的嫌疑而被李治猜忌防範,蕭淑妃,因自身的刁蠻任性漸失聖寵和武媚的善解人意更為得寵而被李治忽視冷落,其他大小嬪妃,則要麼出身卑賤難有影響,要麼年輕幼稚沒有威脅,這樣一對比,頗受李治寵愛、能為李治出謀劃策排憂解難、擁有情報網有備無患、生有愛子李弘的武媚可謂獨霸後宮無人能敵。

    可是,無敵於後宮的武媚,就真的就沒有敵人了嗎?

    其四,母親楊氏幫女兒武媚聯絡賄賂宗室公主和親信重臣,皇帝乳母盧夫人在武媚的恭敬討好下不斷向李治說武媚的好話,皇帝師傅薛婕妤為了侄子薛元超的前程,亦幫武媚對付皇后、長孫無忌、褚遂良一黨,自此武則天與後宮前朝各勢力結成了同榮同損的利益共同體,在如此形勢下,王皇后徹底被冷落,且再無翻身可能,至此武則天要問鼎後位,便只剩下打敗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黨羽。

    時至當時,武媚真正的敵人已不再是後宮那些只會爭風吃醋的怨婦,隨著武媚野心的持續膨脹和對皇后寶座的露骨追求,她最大的敵人終於粉墨登場,那就是以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等人為首的關隴貴族。

    從始至終,長孫無忌與王皇后便是關隴貴族利益的維護者和合作者。

    公元651年七月,身為李治庶母的武媚之所以能被破格調回後宮,皆在於王皇后和其舅舅柳奭想借武媚的獨獲聖寵擊敗如日中天的蕭淑妃,進而達到他們防止南朝大族蘭陵蕭氏的子孫謀得儲位繼位九五的目的,而長孫無忌也正因柳奭的這種勸說維護了關隴各家族的利益,所以才對武媚入宮睜隻眼閉隻眼表示提防和預設;

    公元652年七月,李治被迫立長子李忠為太子,此事之所以能夠促成,並不在於皇后對李治的勸說,也不僅僅是為了打消蕭淑妃兒子李素節的爭儲可能,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權臣長孫無忌的鼎力支援,畢竟在長孫無忌看來,擁立儲君是他奔向榮華富貴、確保家族利益的一貫套路和光榮捷徑:

    公元626年,長孫無忌擁立李世民成為太子和皇帝后,居功至偉的他便被李世民提拔為宰相和親信重臣,憑藉這次擁立,長孫無忌及其家族在貞觀年間可謂享盡榮華富貴;

    公元643年,太子承乾被廢,儲君頓無,眼看魏王李泰就要奪得儲位,關鍵時刻,長孫無忌擁立李治成為太子,李世民死後,李治繼位為帝,而長孫無忌,則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說一不二的託孤重臣和關隴貴族領袖,憑藉這次擁立,長孫無忌的權位(太尉、趙國公),已高得能夠左右皇帝意志,而其權威呢,更是大得能夠隨意升降黜陟朝中大小官員。

    公元653年,早年爭儲失敗的魏王李泰失意而死,同時,高陽公主誣告房玄齡長子房遺直非禮自己,長孫無忌聞之,立刻將此案及相關人員拿來細細審理,結果,嚴刑逼供之下,房玄齡次子房遺愛竟承認自己曾聯合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荊王李元景、寧州刺史薛萬徹、駙馬柴令武等人共同謀反!

    對於如此冤案,明眼人一看便知,當年與長孫無忌擁立的李治爭奪儲位的,就是李泰、李恪等皇子,如今李泰死了,李泰黨羽互相攻訐,長孫無忌正好挾擁立之功趁機要將當年的敵對黨羽一網打盡。

    眼見長孫無忌要殺李恪、李元景等親人,李治於心不忍,他向群臣苦苦哀求,卻因手中無權而終究沒能救得二人,至於其他諸黨羽,則要麼如李恪、薛萬徹那樣被殺,要麼如房遺直、房遺則那樣被貶,要麼如李道宗、執失思力、宇文節那樣被流放。

    為了關隴貴族利益而不顧一切的權臣長孫無忌

    總之,長孫無忌就是這樣一個為了關隴家族利益而敢於藐視禮法忍氣吞聲、敢於大肆株連陷害無辜、敢於威逼皇帝肆意妄為的唯利是圖者。

    而武媚要打敗王皇后取而代之,就得與長孫無忌在宮中的這位同盟者和利益共享者爭奪利益。

    這麼做,無異於虎口拔牙,怎一個危險了得?

    因此,武媚需要更多的幫手來助陣,由於她長居深宮不能私自交結大臣,於是她拜託母親楊氏攜金銀財寶去賄賂拉攏寒門官員崔義玄、李義府、袁公瑜和許敬宗,這幾人為了從長孫無忌等關隴貴族的官職壟斷中破局進而升官發財,便欣然與武媚結盟。

    至於後宮,武媚則親自上陣團結起對皇帝有重大影響的各個人物,其中,盧夫人作為李治的乳母,被李治視為再生母親,當皇后和其他嬪妃面和心冷地對盧氏頤指氣使隨意使喚時,武媚卻如長孫皇后孝敬李淵那樣對盧氏恭敬侍奉禮遇甚厚,就這樣,在如此大相徑庭的前後對比下,盧氏自然對武媚的尊老青睞有加,所以她在侍候李治時,自然對武媚美言有加,而對皇后及其他嬪妃則埋怨頗多,如此鮮明對比的話語,李治聽得次數多了,自然對皇后心存芥蒂、對媚娘刮目相看;

    薛婕妤作為李治的師傅,被李治視為啟蒙恩師,其侄子薛元超更是李治的親密發小,可是由於長孫無忌等關隴貴族對顯貴官職的壟斷霸佔,由於長孫無忌對官職任命的獨斷專權,導致薛元超雖得皇帝信重卻難得提拔,於是武媚便以幫皇帝奪回大權併為其侄子加官進爵為籌碼向薛婕妤丟擲了橄欖枝,如此誘惑下,心向侄子的薛婕妤在為家族前途鋪路的考量下便欣然與武媚握手言和。

    終於,在前朝收買到一些臣子可作幫襯、在後宮拉攏到兩位皇帝長輩可作鷹犬的情況下,武媚開始陰狠地對王皇后發動最後的進攻!

    公元655年,在武媚的精心策劃下,被武媚收買的皇后身邊之宦官宮女,先將扎著針的木偶小人放置在皇后寢宮的床底,然後便向李治舉報,聲稱皇后與其母私行魘勝邪術意欲害人!

    李治聽說後,便故意帶著盧夫人、薛婕妤及諸多宗室、公主,一起到皇后寢宮捉贓,果然,在到達寢宮搜尋一番後,諸宦官找到一隻扎著針的木偶人,上面寫著“武”字,其陰謀加害之意可謂不言自明。

    李治一見皇后“果行”此舉,便冷然下詔:將皇后及常來常往的蕭淑妃軟禁在寢宮禁止出入,同時禁止皇后母親柳氏入宮。

    次月,李治先將皇后舅舅柳奭貶為遂州刺史,再貶為榮州刺史。

    就這樣,高貴矜持的王皇后被武媚的情報網路牢牢束縛在後宮中,不得與外界聯絡,也無法再自救。

    至此,長孫無忌再也無法透過皇后對後宮進行監控和間接管理,而武媚和李治,則可無後顧之憂地聯合大多數下級臣子們對長孫無忌等權臣及黨羽進行威逼利誘,以實現大權在握、榮登後位的各自夢想。

    其五,武則天與王皇后、蕭淑妃的後位之爭,本質上既是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關隴貴族與許敬宗、李義府等寒門庶族的黨同伐異之爭,又是大權旁落的皇帝與大權在握的長孫無忌之間的權力誰屬之爭,因此當長孫無忌等少數關隴貴族壟斷高位架空皇帝時,武媚的陰圖後位之舉,啟發了對權臣束手無策的李治,李治警醒後,便以誰擁護廢王立武之意便加官進爵為名目,號召大多數下層寒門官員聽從皇命,最終大多數官員為了升官發財,便欣然恭服皇命,這樣下層官員便架空了長孫無忌等權臣,如此,李治便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地將皇權收回到自己手中,同時武媚也得償所願地被實權皇帝封為皇后。結果,李治與武媚,實現了權力與愛情的雙贏,而長孫無忌,則遭遇到權勢與親情的雙輸。

    長期以來,武媚一直在為問鼎後位而與情敵明爭暗鬥,而大權旁落的李治,也一直在為早點收回大權而內外兼修。

    同樣的,他們都不願意與樹大根深的國舅為敵,也都想和諧安定地實現各自的目的。

    於是在公元654年年末和次年年初,他們採取了三次行動去實現目的:

    第一次,李治與武媚一起攜帶著十車金銀財寶和綾羅綢緞,到長孫無忌家拜訪,同時李治還賜封國舅的三個兒子為五品朝散大夫,一見天子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刻意討好,長孫無忌表面上謝恩不斷,內心卻十分抵制。果然,等到甥舅寒暄得差不多時,李治便向舅舅請求廢掉王皇后,另立賢者為後,同時他將眼光放在武媚身上,意圖以此向長孫無忌作暗示,可惜,面對李治的強烈暗示,長孫無忌故意忽視且與天子虛與委蛇起來,李治見賄賂暗示不成,便只得與武媚黯然回宮,和平廢王立武初次落敗;

    第二次,武媚派母親楊氏到長孫無忌府上游說,長孫無忌見楊母倚老賣老又是請求立女兒為後,便冷麵寒霜地拒絕了此議,廢王立武之舉再次鎩羽;

    兩次被拒之下,顏面掃地的武媚瞅著無奈的李治尋思著,你不大權獨攬,我就算當上皇后,還不照樣受制於人隨別人予立予廢?

    同時,灰頭土臉的李治亦看著失意的武媚反思著,我不大權獨攬,就算你當上皇后,我自身尚且難保,又該如何切實保護你呢?

    就在兩人苦思冥想苦無對策時,中書舍人李義府深夜請求覲見皇帝。

    原來,由於長孫無忌任人唯關隴黨羽,導致李治潛邸舊臣薛元超、李義府等人有志難伸、有才難得重任,更為糟糕的是,升遷無望的李義府,更是要被關隴一黨由中書舍人貶為壁州司馬,於是為了留居京城保全官位,李義府在王德檢勸解下毅然在深夜叨擾皇帝,意圖行奇貨可居之事。

    同在深夜苦神焦思憂愁難眠的李治為了打發時間,便同意接見。

    果然,李義府一見到李治,便直接請求皇帝在皇后之事上廢王立武,李治初聽之下頗覺興奮,便要求李義府明日正式以此議上奏,而李義府呢,則趁機聲稱自己將要被貶難行此事。

    李治一聽,便明白了李義府想借擁護皇帝意願來換取官位穩定的迫切想法,同時他也從中受到啟發:如果自己保全了擁護廢王立武的臣子,甚至以擁護廢王立武便以高官顯爵相授來利誘大多數懷才不遇的寒門子弟,那麼自己是不是就能拉攏下臣架空宰相,從而奪回實權呢?

    念及至此,李治便令李義府安心回去。

    次日,李治下旨令李義府留京任職,同時在大庭廣眾之下,皇帝下令賞賜給小李珍珠一斛。

    百官見之,立刻便明白了皇帝意思,擁護廢王立武,能確保官位不失不說,還會獲得重賞!這一本萬利的買賣,怎一個實惠了得?

    於是,文武百官皆人心浮動躍躍欲試,一場廢王立武的大潮在醞釀中等待著勃發的良機。

    就這樣,以李義府擁武保官受賞一事為啟發,李治開始以高官厚祿利誘被長孫無忌打壓的寒門子弟們,並希圖拉攏他們架空長孫無忌一黨,繼而奪回實權,而許敬宗、王德儉舅甥,則投石問路地確知了皇帝的真實想法,並開始和崔義玄等老臣一起,聯結大多數寒門官員來擁護廢王立武之事。

    與李義府人微言輕不同,有老資格的衛尉許敬宗和戰功赫赫的御史大夫崔義玄出馬,一時間,寒門官員們為了升官發財,皆鬥志昂揚群情激奮,廢王立武之情勢漸漸變得愈演愈烈。

    這種情況下,在秉承皇命的群臣中,許敬宗自告奮勇,開始了第三次說服國舅的行動。

    老謀深算、擁護廢王立武的許敬宗

    然而,也許是前兩次被遊說,自己拒絕後沒有糟糕後果的安逸慣性使然,不明形勢的長孫無忌再次毫不客氣地拒絕了許敬宗的廢王立武之議。

    直到長孫無忌召集密會後,於密會中仗義直言的裴行儉被御史中丞袁公瑜彈劾,以致被貶西州時,長孫無忌才明白,文武百官已不再依附自己,同時,門下省的下級官員李孝逸、薛元超等人,已開始與長官褚遂良對立起來,而中書省的下級官員王德檢、李義府、劉祥道等人,也變得不再聽長孫無忌命令,李世民死後,皇帝李治大權旁落的感覺,長孫無忌終於開始感同身受起來。

    公元655年九月,似乎已預料到長孫無忌掌握的權力發生了動搖,皇帝李治趁機向舅舅發起奪權之戰,其名義便是與資深宰相商議廢王立武之事,所以資歷淺薄卻反對武則天的韓瑗、來濟、崔敦禮等宰相被排除在外,同時李治任命許敬宗為禮部尚書,預為籌劃廢舊後立新後之事。

    至此,李治的必勝信念和獨攬大權之心,可謂昭然若揭。

    只見兩儀殿內,一向委曲求全的李治這次卻意氣風發地穩坐皇位,高聲向下首的太尉長孫無忌、尚書左僕射褚遂良、尚書右僕射于志寧詢問道:“王皇后無子,武昭儀有子,今天朕想立武昭儀為皇后,你們覺得怎麼樣?”

    耿直忠心但反對廢王立武的賢臣褚遂良

    皇帝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皇后無子為由廢后,看似名正言順注重孝道,可褚遂良聽後卻不以為然地舉笏反對道:“不可!王皇后出身於名家,且是先帝令陛下娶的。先帝臨崩時,曾執陛下手謂臣曰:‘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此亦陛下所聞,如今言猶在耳,陛下豈可輕忘?更何況多年以來,未聞皇后有何過失,陛下豈可輕廢?因此,臣不敢曲從陛下,上違先帝之命!”

    面對褚遂良的先帝遺命和名門配皇室邏輯,李治一不能違抗父皇遺命,身背不孝罵名,二不能改換出身寒門的武昭儀為後,身兼自甘墮落之汙名,三不能證明皇后確實殺害公主、施行魘勝邪術害人,以正廢之合法之道。

    於是,啞口無言的他乾脆拂袖而去,第一次廢后奪權之戰不了了之。

    次日,重整旗鼓的皇帝依舊在兩儀殿會見此三人,四人一見面,李治便開門見山道:“朕要換皇后,你們究竟同意不同意?”

    褚遂良見皇帝意志堅決,便態度和緩地勸解道:“陛下若一定要改立皇后,那也行,只是天下名門望族之女何其多,陛下何必偏偏非要立武昭儀為後?”

    李治不屑地瞅著褚遂良一眼,便既為稱心如意又為奪回大權地奮然道:“武昭儀雖出身寒門卻才幹卓絕頗合朕意,朕立她為後,就是要開誠佈公地向天下人宣示:只要忠心皇室才幹超人,即便是百姓家女亦可匹配皇家母儀天下,即便是百姓家子亦可中舉登科宣麻拜相,如此則天下才女豪俊必竭心盡力入我李唐宮府,為我大唐朝廷效犬馬之勞,如此激勵人心全攬人才的富強國家行為,褚令公為何還要反對?”

    本來,皇后若依舊換成關隴貴族之女,褚遂良還是打算與皇帝妥協的,畢竟關隴貴族的利益依舊會因皇后的換瓶不換藥而繼續得到保障。

    可如今,一見皇帝擺明態度要瓜分關隴貴族的切身利益和升遷渠道,一見皇帝要削弱宰相權力強化君權,褚遂良便不再妥協,他立刻高聲疾呼道:“武氏曾侍奉過先帝,是陛下庶母,這事可謂人盡皆知。陛下豈能輕易矇蔽天下萬民耳目?若陛下今天真要行此亂倫之舉,千秋萬代之後,世人將如何評價陛下?願陛下三思!今日忤逆陛下,臣罪該萬死!”

    言罷,褚遂良不顧宰相之尊,毅然放下手中朝笏,解開頭巾,然後一邊用頭撞擊臺階,一邊顫聲高喊:“臣要把朝笏還給陛下,乞求陛下讓臣告老還鄉!”

    武氏曾事先帝,眾所共知,天下耳目,豈可蔽也?

    因切身利益受到侵害而魚死網破地喊出如此大傷皇帝顏面之語,褚遂良真可謂狗急跳牆利令智昏了。

    李治一見褚遂良竟會有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談舉止,便臉色鐵青氣急敗壞地吩咐侍衛將其拖出去。

    就在褚遂良與眾侍衛糾纏之際,李治後面的珠簾後猛然迸發出女人歇斯底里的吼叫:“為何不撲殺此獠?”

    眾宰相一聽先是一愣,之後盡皆膽戰心驚,而李治聽後便眼含殺機地瞅著褚遂良,同時向侍衛招手準備下令。

    眼見天子就要因武媚之語而殺人,雖然大權動搖但仍在握的長孫無忌立刻上前擋住溫言勸阻道:“陛下息怒,褚遂良受先帝顧命而輔佐陛下,言語舉止雖然過分,但其忠心可嘉,還請陛下不要因些許小過而輕施重罰。”

    此語一聽,李治便怒了,吳王李恪無罪尚被逼死,褚遂良狂悖犯上要挾皇帝,有罪卻要寬恕,合著順你們者昌,逆你們者亡,是吧,可如今究竟是誰的天下?是你長孫氏的還是我李氏的?

    猶記得李恪死時曾怨恨地詛咒道:“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惡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之!”

    而李治則在心裡暗暗發誓:長孫無忌!待我大權獨攬,定要讓你身死族滅!

    不過,此時羽翼尚不豐滿的他還是隱忍著揮退了眾宰相,第二次奪權之戰亦無果而終。

    之後,李義府、許敬宗、崔義玄、王德儉、袁公瑜等寒門官員迅速團結在了天子李治和武昭儀周圍,他們以廢王立武之名行爭權奪利之實,與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為首的關隴貴族官員進行著激烈的鬥爭。

    接下來,就在國舅一派的韓瑗、來濟繼續反對廢王立武,卻被李治駁回上奏時,就在許敬宗、李義府一派仍舊抨擊長孫無忌竊弄威權、彈劾褚遂良逆言欺君,卻被長孫無忌強勢壓下時,作壁上觀的司空李勣終於就廢王立武一事表態。

    軍威壯盛、支援廢王立武、在軍中一呼百應的名將李勣

    於是,對敵人無可奈何的兩派人都眼巴巴地瞅著李勣如何下注,沒想到,老謀深算又軍威強盛的李勣卻說了一句雖事不關己卻決定勝負的話:“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李治一聽頓時底氣十足了,因為同樣寒門出身的李勣在軍中卻一言九鼎一呼百應,有他的預設和支援,李治便可以一手領著寒門官員,一手掌控大唐軍隊,與只有少數關隴貴族支援的長孫無忌抗衡!

    果然,有軍方的支援後,長孫無忌迅速敗下陣來:十月的大朝會上,眾多寒門出身的文武百官在李治的利誘和李勣的威逼下,紛紛表態支援皇帝廢王立武。

    最終,在眾多官員廢王立武呈排山倒海之勢的巨大壓力下,勢單力孤的長孫無忌被迫交權,褚遂良被李治貶為潭州都督,李治終於大權獨攬,他下詔擇日冊封武媚為皇后,並以鴆毒害人為名將王皇后打入冷宮,將其家族流放嶺南。

    十一月一日,在文武百官和數國使節的朝拜下,武媚正式被實權皇帝李治冊封為唐朝皇后。

    至此,唐朝的第一次世家大族與寒門庶族的官場鬥爭,便以皇帝支援的武則天一派的寒門庶族獲勝而告終,可是百餘年後,大唐將再次面臨同樣性質且規模更大為期更久的牛李黨爭,屆時又會孰勝孰負呢?

    綜上所述,李治執意要廢掉王皇后,武則天能夠擊敗情敵母儀天下,主要在於:

    其一,男女肉體之歡固然重要,但男女情慾之愛和互相體諒互相鼓勵的同舟共濟之心,便更加獨一無二無可替代,這是武媚能夠破格回宮並戰勝王皇后和蕭淑妃的重要前提和堅實基礎;

    其二,王皇后位高無寵,蕭淑妃位低受寵,兩者鷸蚌相爭,引發王皇后引外援對付蕭氏之行,因此重蹈覆轍之舉,武媚得以回宮,繼而漁人得利地戰勝情敵蕭淑妃;

    其三,驅虎吞狼固然可解燃眉之急,但引虎入室後馭虎無方,導致王皇后被武媚矇蔽,武媚趁機構建情報網、壯大實力,時機成熟後便用殺女之事向皇后進攻,身背殺人嫌疑的皇后果然被李治反感,這奠定武媚取而代之的基礎;

    其四,武媚抹黑皇后,並未杜絕其聯合外朝東山再起的可能。為此,武媚親自拉攏後宮要員、透過母親賄賂朝臣,在有外朝幫襯的前提下,她聯合後宮要員誣陷皇后行魘勝害人之舉,李治偏見偏信,將皇后軟禁,至此,武媚還需打敗外朝擁後勢力,才可問鼎後位;

    其五,在長孫無忌諸黨羽大權獨攬架空皇帝的情勢下,武媚及其黨羽在賄賂政敵和平上位失敗後,便開始與皇帝想策略鬥爭上位、奪回大權。而李義府的廢王立武之請和李治的保官賞珠之行,既啟發皇帝思考出奪權策略,又啟迪百官為升官發財而擁護廢王立武之事,於是在李治的利誘和李勣的威逼下,多數官員不聽長孫黨羽號令,轉而遵奉皇命,李治就這樣透過廢王立武之名目威逼利誘百官架空長孫無忌一黨,奪回了朝政大權,而武媚亦心想事成地從實權皇帝手中獲得皇后冠冕。

  • 3 # 英勇的少年大俠

    本人一向都認為不宜誇大美色或者說女人對於政治家或者說皇帝們的作用,她們既不應該為身死國滅背鍋,也不應該成為皇帝們野心和權力的偽裝。所以我認為李治廢掉王皇后當然是因為要打擊關隴集團的勢力。皇后在封建王朝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廢立皇后一向都被認為是可以動搖國本的大事,因為皇后從來不是一個人,其背後往往對應著實力雄厚的外戚集團,所以單為一己私情是絕對不可能廢掉皇后的。

    李世民死後,唐朝的國政就多為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所把持,而王皇后可以說是他們強大實力的象徵和代表,如果不廢掉皇后,那麼與之相關的龐大利益集團就很難實質性的被消滅,所以王皇后的被廢實際上可以說是註定了的,武則天的作用只是在其中推波助瀾了一下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快速提升影片剪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