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葉識秋

    首先對牧原老闆要有研究,秦英傑是個資深而狡詐的養豬老手,經歷了幾十年風風雨雨逆勢而上。尤其是對豬週期以及如何把危機轉化成機遇都是其成功秘訣。

    個人判斷行業虧損期不會超過一年,也相信他已經把虧損納入他的掌控之中,並且在2022年初又要蓄勢待發。

  • 2 # 往事如煙下子無悔

    關注

    我來分析一波,國家調控母豬存欄好像是3400-3600,牧原有110,這是行業環境。後期豬肉如果沒漲價,那牧原有成本優勢,可以迅速吃下破產豬場,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如果後期豬肉上漲,那牧原還是有成本優勢,並且牧原的豬場是最大的,他的掙錢能力比其他幾家都要強。總結就是未來可期!其第三季度在總體行業大幅虧損的情況下也才虧了幾個億,但三季報還是贏了九十幾億,相比於其它養豬企業,它可以說是豬中茅,經過這一輪洗盤,其只會在行業中越來越強,其它的虧損嚴重的,扛不住的遲早要被它擠到,這就是強者為王的社會。公司也不例外!

  • 3 # 悟世居士

    牧原集團今年股票的行情確實不行,前一陣子都跌到谷底快看不見了。不過最近又有一些上漲。至少在股票沒有徹底完蛋,集團沒有退市前,還不能說堅持不住。

  • 4 # 樓上雲

    牧原就在我老家。老家人評價,兩句話。一是這幾年有錢,二是把地都糟蹋了。起源發家暴富快倒閉輝煌,飄搖,就像是鄰居閒聊的談資。無所謂它快倒閉了,就哀鴻遍野。養豬說到底是技術活,是生產力是科技水平。看看世界級的豬倌,牧原算什麼?充其量利用政治資源成功而已。秦的身體快不行了,老婆兒子在爭權奪利。很難再輝煌了。

  • 5 # 紫氣東來177

    之前在對豬肉行業的分析中,曾做過這樣一個定性分析點,那就是在這這個行業中,成本最低的企業一定是這個行業最後一個虧損的,而當下根據各個企業所釋出的一個財報資料,以及咱們內在邏輯的一個加持,牧原的完全成本在行業幾乎是最低的,正基於此,做出一個定性論點,那就是牧原虧損之時,也即整個行業利潤都完全被淹沒之際,也正是豬價進入磨底期,這也是豬週期和歷史的規律。

    牧原的財報淨利潤從去年三季度以來,單季度環比是不斷下滑,根據單月的資料,今年6.7.8月份,即便在豬價猛烈下跌潮期間,都是維持盈利的,但到了9月份,牧原也開始進入虧損,虧損8個多億,至此,這也意味著生豬養殖全行業真正進入虧損熬鷹期,這是咱們要烙定的第一個問題。

    其次,需要糾正很多人的一個錯誤認知,那就是很多人認為只要牧原一旦進入虧損,那豬價是最低點了,會立馬反彈,這種看法也是部分錯誤的,為何呢,要理解這一點需要基本瞭解生豬的一個養殖模式,說白點,就是行業清庫存也需要時間,生豬繁育它有一個週期存在,所以不能違背最基本的生殖規律。

    那麼當下這個時點,全行業幾乎都進入虧損,與此同時,偉大的商業規律“豬週期”發揮效應的時刻也就此到來,人性從未改變過,總是在豬肉賺錢的時候瘋狂的養殖,而在豬價暴跌之際慌亂逃竄,歷史一直在重複上演,即便知道豬週期又如何呢,羸弱的人性也是難以跟其對抗的。

    當下由於豬價持續暴跌,個人也調研了一些養殖場,也跟很多養殖戶進行了大量溝通,得知一個最基本的局面,那就是很多養殖戶,尤其是中小規模的養殖戶,開始紛紛退出,在收購價跌破成本價的情況下,養著也是虧,賣了也是虧,把豬一賣一殺,不準備做下一波的養殖,因為照當下的一個價格,很多人對當前生豬養殖能盈利也短期不抱有希望,況且它們的資金也未必撐的住,所以當下正是一個清退期。

    由此,市場豬肉的供應也不會短期立馬降下來,只有這一波產能清退有效,那在下一波的出欄中,豬肉的供給才會真正降下來,從而導致豬價起底反彈,而當下正值清退期,供應上暫時還不會立馬降溫,要理解這一點,只需要理解生豬的養殖模式和內在養殖分週期,這點,個人在智庫精品內已有詳細的講解,包括孕期、死淘率預估、對豬企的估值參考、週期均值估值法等,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咱們再來分析下豬週期的歷史走勢

    咱們可以仔細觀察下,當前的一個價格已經幾乎探至了2018年的低點,而且按照當下的一個下跌動能,很容易一探即破,加上前期過高的存欄量,這一波探破上一波豬週期低點是非常容易的,這點也並不稀奇。

    而上一波豬週期低點區間,2018年,底部磨底在11元以下的時間在2個半月左右,之後緩慢中途盤整後,開始以更高的斜率走高在09.10年當時那一波下探期間,在價格走勢形態上,分別二次築底之後,才開始急速走高,真正在底部的時間也就幾個月而已。

    之後在2013年盤整後探底迅速回升,到了2014年創出新低探底急速回升,2015年回落一半止跌後,開始不斷走高,之後就是在2018年回落,2019年大幅攀升,在非瘟之下,2020年高位維持,這一波高位價格持續的時間相對之前算是比較長的,而且價格也是歷史新高,由此就導致這一波存欄也是大幅上漲,在適度的政策干預下,從今年開始,豬價一路頭也不回的大幅降溫,這種下跌的幅度,力度和速度在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從最高到最低,也只用了一年左右。

    以上咱們說道,在歷史上,豬週期底部真正的停留的時間,最多也就幾個月,有些則是更少。

    但是要明白,咱們也不可以固化的按照歷史規律來順推當下,這就太死板了,為何呢,因為每個歷史社會階段不同,養豬的環境政策、事件等也都不同,由此,咱們在內心可以將豬週期作為一個底層的基本盤,它是不變的,但是外界一些其他的影響因子,則影響著豬週期的一個演化進度,這也是咱們當下必須要靈活關注的。

    先烙定第一點,那就是成本是否依然決定著豬週期底部的一個區間支撐,我個人在主觀上依然堅定的認為這是肯定的,很簡單的一個底層商業道理,虧損的行情下,市場熱情會退去大半,這是一定的,當你去底層去調研一些養殖戶或者跟一些中大養殖企業管理層進行溝通時,會很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小養殖戶一定是逃的最快的,因為這一茬虧損就夠他受的,尤其是那些前期因為高豬價而衝進來的新養殖戶,更是如此,豬週期對於每個養殖戶來說,幾乎都知道,但為何每次總之底部割肉呢,很簡單,人性不允許,資金實力不允許。

    而上市養殖公司,不會因為豬週期就此就宣佈停產,這也是不可能的,總不能一到週期下行期,上市公司就發公告說:“不好意思,先停工幾年,行情好了再幹”圖片,所以越到後期,越是大養殖戶在維持運營,而我要說的是,咱們不要忘記,這一波的養殖飼料成本比前期要更高,也即,站在歷史的豬價走勢下,生豬養殖飼料成本也在提升,從2018年以來,玉米價格是一路上漲,從2018年之前的1700元每噸,到如今的2700多,增長了58%。

    豆粕也是一樣,豆粕從前幾年均價區間3100到如今的3800多,也是增長了22%之多,由此作為生豬養殖最重要的兩大原料,在過去幾年以來都是呈現上漲趨勢,這也意味著,假設你沒有規模效應等其他管理優勢因子,給你在降低成本上面加分,那麼你養豬的成本是越來越高的。

    育肥豬配合飼料,也從每公斤不到3塊錢,到如今的3.62元每公斤

    最終這一切反映到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上,就是豬糧比價,聽這個名字咱們也能夠理解其字面意思,生豬價格跟糧食價格的比例,這個比例越高,豬企就越賺錢,豬糧比從2020年初的18.68到如今的4:1,而從豬糧比價的歷史走勢去看,通常來說,豬糧比在6:1左右時,市場行業可以維持一個盈虧平衡,而一旦跌破5,也意味著大部分企業進入一個虧損,而歷史上豬糧比在5:1以下,通常也不會維持太久時間

    由此,咱們也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一點,那就是整個行業從過去幾年到現在的一個養殖成本是在提升的,不僅是整個行業,而且就連行業內那些具有規模優勢的公司。

    比如牧原,其完全成本也是隨著原料成本上漲而攀升,牧原的完全成本主要包含養殖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等,也包含豬場折舊和員工的工資,在營業成本中,飼料成本佔比55%左右,職工薪酬佔比15%左右,固定資產折舊佔比10%左右。即便對於收購仔豬的這一種情形來說,飼養成本也佔到了4成,其他為購置成本。

    牧原在2018年之前,完全成本在每公斤12元左右,之後幾年到2020年,公司完全成本在每公斤15元多;今年一季度,完全成本為每公斤16元左右。當然,牧原的規模優勢以及育種管理等其他優勢,包括msy指標的提升,也開始為成本的降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據公司的說法,目前牧原部分優秀場線、子公司已經實現12.5元/kg左右的養殖完全成本。這個養殖成本也意味著,透過公司在管理等其他方面的一個優勢,好的子公司可以達到2018年之前的水平,未來一旦新增在建工程投入產能,這個成本優勢會更加明顯。

    以上談到,過去幾年,由於原料價格上漲導致行業養殖成本提升,這也就意味著這一波豬週期低點相對上一波週期低點,行業成本是提升的,由此,豬價支撐區間也是上升的,所以在理論上豬價低點也應該跟隨上移,也就是說,當下這個價格雖然跟上波週期低點相當,但事實上已經比以往規律下的週期低點跌的要更狠,養殖企業的虧損程度要更大,主要原因就是前期存欄增長的爆發性下探,這種比以往更慘烈的虧損也會讓行業加速去產能。

    關於生豬養殖模式對豬價的延期影響,咱們從圖中也可看出,在2012年時,存欄達到頂峰4.8億頭,能繁在2013年達到頂峰5100多萬頭,出欄在2014年達到頂峰7.3億頭,2018年能繁達到3100萬,緊接著導致的是2019年存欄達到最低的3.1億頭。

    另一個影響豬肉供給的因子就是中央儲備凍豬肉,這個國家凍豬肉也算是一個豬肉市場的緩衝池,也就是說,在市場需求比較緊俏的時候,發放出來,用於緩衝平抑市場,像去年豬肉高價期間,中央儲備凍肉就進行了38次投放,累積投放量接近70萬噸,而儲備肉越多,對市場的平抑作用就越大這幾天,就有收儲掛牌競價交易3萬噸,根據《中央儲備凍豬肉承儲企業備選名錄庫企業名單的通知》,列入備選名錄的企業可參加本次交易。

    今年以來,累計組織投放中央儲備豬肉9萬餘噸,牛羊肉8300噸,收儲中央儲備凍豬肉4.2萬噸。從2020年初到現在以來,中央儲備凍肉一直從1萬噸到3萬噸這樣一個區間,大部分停留在2萬噸及以下,當然也需要考慮每年所投放的次數,而咱們國家過去幾年平均的豬肉消耗量在5500萬噸左右,由此,中央儲備凍肉對整體的豬肉消耗量來說,影響不是很大,咱們從這個資料對比就可以感受出來。

    再說進口豬肉這塊,這一塊也是根據咱們國內的需求量靈活浮動的,拿過去幾年來說,2017.2018年只有120萬噸左右,2019年上漲到了210萬噸,到了去年,達到了439萬噸,整體對於國內消耗量來說,影響也只在個位數比例。

    這裡影響最大的主要是存欄和出欄量先看能繁母豬存欄,自從2019年,探底之後,不斷回升至2季度的4564萬頭,可以說,幾乎達到了2015年的一個存欄水平,但距離2013的5132萬頭,還有一點距離,而事實上,2013年末的這個歷史較高的能繁存欄水平,也進一步導致了2014年豬價的脈衝式下跌,也是過去幾年跌的比較狠的一次

    再說生豬存欄,生豬存欄在2012年達到頂值4.8億頭,之後一直到2018年,生豬存欄持續下滑,到2019年之後,大斜率下滑至3.1億頭,自此,2019年也成為了生豬存欄的過去十年的最低點,2019年之後,生豬存欄開始大斜率攀升至如今的4.39億頭,這個生豬存欄水平要高過2018,但卻小於2017年的水平。

    再看生豬出欄的水平,應該說生豬出欄是直接決定豬價的一個重要因子,可以看到,生豬出欄在2014年達到了巔峰出欄7.35億頭,之後幾年持續下滑,2018年跌破7億頭,2020跌至5.2億頭,今年前兩個季度出欄在3.3億頭以上,可以說這個出欄的力度數量,跟歷史上的2011-2017年的平均水平相當。

    以上也談到了,個人對一些中小養殖戶的調研觀察情況,很多小散養殖戶在如今的豬價下,基本上也都失去了信心,也是最早一批退出的,大量的淘汰母豬被推向市場,今年淘汰母豬的屠宰量相對去年也攀升了不少,尤其在8月份之後,能繁母豬的單日屠宰數量也創出了新高,也就是說養殖戶不打算讓這一波能繁繼續下崽了,部分淘汰母豬價格也較低,這個影響在當下表現出來,就是推高當前的出欄,讓價格進一步下探,但在後期也會直接導致出欄下滑,同時在當前低豬價下,仔豬棄養的數量也在攀升。能繁存欄從2019年的3000萬頭到如今的4500多萬頭,上漲了50%,這個彈性幅度要比之前任何一個豬週期的行情都要大,而且恢復的時間也只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這要比之前豬週期下的下跌時間要更短,這主要是因為前期超高豬價所極具的存欄量有直接關係,從這一時點區間爆發出來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的豬價下跌,還跟三元母豬和部分高齡二元母豬的淘汰有關,隨之替換成的是二元、二元回交,從上半年去看,能繁種類最多的是二元(六成)、二元回交、三元、土豬,由此,二元的增加也會提升整個繁殖效率,進而推升出欄。

    當下的行情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如果當前豬價持續三四個月左右,那麼屆時能繁母豬將會進一步下滑,有可能下跌到4000萬頭左右,按照生豬養殖的模式,屆時半年之後,能繁母豬將會進一步下滑,大機率在明年下半年達到一個能繁階段性低點,3500至4000萬之間,當然這只是主觀定性的一筆模糊預判,會因中途一些不可預測事件導致它具有一定的錯誤,但無論怎樣,都不改當前豬價作為週期性低點區間的基本預判,這一點是被豬週期的基本邏輯所鎖在手心裡的。

    另外一個點就是非瘟 ,非瘟依然不可小覷,幾乎已經成為了養殖的常態性風險,今年由於存欄較高,養殖數量也比往年要更高,冬季疫情也為高發季節,疊加持續虧損之下,很多養殖戶包括企業,對防疫的資金投入也自然會收緊,這也是導致疫情爆發擴大的隱憂因子之一,一旦防疫漏風導致非瘟蔓延,那豬價飆升也自然是見油著火的事。

    還有一點事件影響,就是限電政策下,凍豬肉企業對豬肉的拋售,包括對進口也有影響,但整體影響甚微。

    豬週期在本質上是豬產能的生產清退週期,上行週期的本質是清退,下行週期的本質是生產週期,因為之前豬週期的價格波動,包括波幅跨度,都沒有這一次巨大,由此它所凝聚的前期衝進場存欄的爆發力也會更強,今年豬價的急速深度下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次豬週期的波動的時間週期要比以往要更短一些,大開大合的力度也要更大。

    這也意味著,下跌和反彈的週期都要比以往豬週期更短,反彈週期來的也要更早,至於具體在哪個時點達到觸底,這是一個無法預測且沒有意義的事,但從定性的角度可以鎖定一點,那就是按照當下豬週期的一個演化程序去看,不會持續太久,在高存欄及能繁屠宰增長的衝擊下,可能會情緒化進一步下探,但不改當前豬價低點區間的預判。

    整體來說,豬價的波動跟其市場供需直接相關,而豬肉供給端包括幾大要素:屠宰端銷量、凍肉庫存變動、進出口變化(主要是進口)、儲備肉投放、其他替代品(忽略考慮),以上之和影響著豬肉的供給,而重中之重還是存出欄量,它直接跟屠宰端掛鉤,而儲備肉和凍肉庫存、進口,影響都甚微。

    2009年以來,豬價共發生4次較大波動,平均3年一次,豬價大幅上漲的起因都是因為前期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到正常水平的95%以下,所以要從能繁下手。

    要求方面,“三抓兩保”,抓產銷大省、養殖大縣、養殖大場,確定能繁母豬保有量方面,以5500萬噸為參照,設定能繁母豬存欄量調控目標,即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於3700萬頭。

    對生豬核心育種場種豬核心群保有量要求是,保持在15萬頭以上,最低保有量不低於12萬頭。

    在調控生豬規模養殖產能方面。

    其一是,確定規模豬場保有量,對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進行全數備案,各地要保持規模豬場數量總體穩定,不得違法拆除,確需拆除的,要安排養殖用地支援其異地重建,並給予合理經濟補償。規模豬場自願退出的,各地要根據減少的能繁母豬產能情況,新建或改擴建相應產能的規模豬場,確保生豬產能總體穩定。

    小養殖場退出誰來承接這個產能呢?也只有中大企業有這個實力在虧損期融資繼續運營,這也是政府所傾斜的方向,也即對中大型尤其是上市公司在週期下行期提供融資和資金補貼便利。

    其二就是建立產能調控基地,主要就是加大政策支援

    由於市場波動、自然災害或突發疫病等導致能繁母豬存欄大幅減少或生豬養殖連續嚴重虧損時,對規模豬場和種豬場給予救助補貼。同時,要協調地方金融機構擴大對生豬養殖場的信貸,給予貼息補助,千萬不要小瞧補貼,這塊也不少,在週期低谷期,合理的補貼政策,也會平抑一定程度的波動。

    這個暫行檔案說白了,就是國家想透過補貼和行政方式對生豬走勢提前調控和干預,變相透過補貼和行政干預政策,扶持中大型企業來弱化豬週期,該檔案當前來說,對當前的豬肉供需格局影響不大,長遠影響仍需跟蹤,也不是現在所考慮的事。

    生豬屬於週期行業,而生豬企業也自然是週期股,週期股最大的特徵就是兩頭分化,週期低點利潤極低甚至虧損,而高點利潤彈性又極大,這就導致市場對於股價的兩極情緒波動很大,下行週期砸的很深,而上行週期又被情緒極度催化,而看透其中邏輯的人方敢可在人性恐慌之時去逆人性而動,這是歷史的規律,也是人性的規律。

    透過個人的多區域調研觀察及以上論述,得出幾個結論:

    1.豬週期並未消失,依然在發揮著作用。

    2.當前價位已經進入週期低點區間,且不會停留太久,當下為磨底期。

    3.中央冷凍儲備肉、進口量、凍肉庫存對當前豬肉供需的影響比例依然很小,大比重主要還是由存出欄所決定,佔九成以上權重。

    4.此次豬週期較之前幾次比較特殊,基於此做出定性預判:波振幅更大,週期跨度更短,養殖成本更高,養殖戶虧損力度更大。

    5.政策方面在短期不會影響供需格局,長期仍需進一步跟蹤。

  • 6 # toutiao玉

    牧原三季報預計淨利潤85億至90億,相比於二季度的95億,確實是虧損了,虧損額在5-10億之間。但要看到牧原二季度的營收已經在415億,相比去年二季度的210億遠遠超越,甚至超過了去年三季度的391億,三季度能虧損5-10億,只能說營收還在繼續大幅上升。相比於其它養豬企業,營收下降且大面積虧損,優勢和實力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

    題目中問到的“會有公司堅持不住了嗎”,如果豬價一直徘徊在低位,甚至進一步下跌,那麼肯定會有公司堅持不住的,但短期來看,牧原不屬於這類公司,相反,會因此更快地提高市場佔有率,這從大幅提高的營收情況就能看出來。一旦價格上升,淨利潤會大幅增加,因為每一分價格的上漲都是淨利啊。

  • 7 # 讀行品見

    肯定會有不少中小公司堅持不住,面臨破產和被收購的命運。但像牧原這樣的大公司多數會堅持下來,甚至會因收購同行的便宜資產和中小從業者破產或短期不敢再擴大生產規模而成為下一個繁榮週期的受益者。

    與鋼鐵、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等週期性行業不同,包括養殖行業在內的農副產品行業雖然也是週期性行業,但因它們生產周較短,具有短缺時價格暴漲到供過於求時價格暴跌的週期也相對更短的特性。相信大家都曾記得耳熟能詳的“姜你軍”、“蒜你很”等詞彙和2018年非洲豬瘟暴發導致的2020年春節前豬肉價格暴漲到50多塊錢一公斤的情景。

    包括養豬在內的農副產品行業事關國計民生,一旦出現過度的暴漲暴跌,政府肯定會採取措施緩解其造成的負面影響,這也是政府在豬肉價格高時拋儲平抑價格和在當前豬價暴跌時收儲託底支援的原因。因為其週期相對較短,再加上政府支援,一些大型養豬企業肯定會度過暫時的難關,成為下一個繁榮週期的最大受益者。

    巴菲特的投資名言“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也許對週期性行業的投資者更具參考意義。

  • 8 # 杜坤維

    養殖業每一個週期都會有人發財,有人虧錢淘汰出局,我從事養殖業十幾年,沒有養過豬,但與很多養豬的人打過交道,豬週期要比雞鴨週期長。

    豬週期之所以很長,在於養殖一頭母豬的週期要比種雞種鴨時間長得多,蛋鴨一般是3-4個月開始產蛋,櫻桃谷種鴨200余天開始產蛋,8個月就可以開始入孵化箱,再有三個月肉鴨完全可以上市。

    母豬完全不同,母豬第一次交配大約是210天,孕期是114天,頭幾胎豬仔要少一點,所以養一頭母豬時間很長,大約需要一年時間,而且母豬成本很高,養殖場對於新增母豬很謹慎,一旦豬價下跌要想回升,時間很長,反過來,因為母豬成本很高,即使碰到低谷,豬價很便宜,一般養殖戶也不會貿然淘汰母豬,最多是淘汰一些很老的母豬,所以存欄母豬數量下降緩慢,結果就是存欄生豬下降很慢,生豬供應短時間內難以出現減少,豬價很難企穩。

    現在豬價十分便宜,大約是13元一斤,養豬已經跌破了盈虧平衡線,一頭豬大概虧損700元左右。沒有一家養豬場能夠逃避虧錢的命運。從上市大型養殖場看,都是虧得悽悽慘慘,牧原股份預計,第三季度預計虧損5億-10億元,溫氏股份預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預計虧損92.5億-97.5億元,;第三季度單季預計虧損67.5億-72.5億元。新希望,公司預計前三季度虧損59.95億-63.95億元,;預計第三季度虧損25.8億-29.8億元,

    針對低迷豬價,國家開始收購儲備肉,力挺豬價,但是生豬供應不會減少,豬價易跌難漲,未來很多養殖場虧損將進一步擴大。

    現在就是比拼誰的資金更加充足,誰的養殖成本更低,那些資金不足,養殖成本高度養殖場,肯定會破產。

  • 9 # 鹽鹼地種水稻

    當然會,但不是現在,還早的很,原因如下:

    1、時間不夠。豬週期,四年左右,現在才第一年,不夠啊;再個,有大範圍豬瘟事件縮短週期嗎?也沒有,冬天根本未到。

    2、群雄逐鹿。養豬三大家,不說前些年賺了多少錢,單說這兩年的鉅額股權融資:

    牧原,145億。2019年增發50億,2021年8月可轉債95億。

    新希望,80億。2020年10月增發40億,2020年1月可轉債40億。

    正邦,91億。2021年1月增發75億,2020年6月可轉債16億。

    前兩年賺得多,外加都有大額融資,擴大市場規模,誰熬死誰了?肉厚得很,誰願意投降?連下游雙匯都在往上游走,怎麼破局?

    3、豬企有個很重要的成長邏輯,即單位飼養成本逐步降低,這個未來要面對一個現實:2021年能源價格攀升,會傳染到農產品價格,玉米、豆粕等飼料價格的漲幅絕對不小。歐洲的氮肥廠,因為天然氣陸續在關停。鉀、磷肥,哪個沒有鉅額漲幅?單位飼養成本,你管理再厲害,豬該吃還得吃 那才是大頭。頂得住不?如果頂得住,那就是真牛逼!

    誰扛不住,還是明年下半年再看吧,那會兒才精彩~

  • 10 # 正好的理財筆記

    豬企虧麻了!牧原股份號稱“豬茅臺”同樣扛不住行業的下跌,預計第三季度虧損5億元-10億元。

    要知道,這在一眾豬企中,已經是最低幅度的虧損了,看看兄弟企業:新希望預虧25.8億-29.8億;正邦科技預虧55.2-65.2億。

    01 豬肉價格暴跌是豬企虧損的主要原因。

    最近豬肉價格暴跌,咱們普通人都能明顯感知,我們這裡便宜的豬肉價格都不到8元每斤了,這對於豬企而言,無疑是災難。

    有人會問,豬企都不看市場需求的嗎?為什麼要讓供大於求呢?

    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具有顯著週期性特徵,一般3至4年為一個週期。當各大中小養殖戶看到市場有利潤時,便開始進入。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去年豬肉價格大漲,豬肉價格甚至成為通貨膨脹率的主要構成要素,2020年第三季度,牧原股份當期181億元的營收,便產生了102億元的淨利潤。

    但是,當養殖戶們為了利潤奔入市場,在可見的未來,豬肉價格就要暴跌了。因為養殖週期的存在,豬肉價格的供與求始終存在時間差。

    02 目前豬肉產能仍過剩

    當前,豬肉的供求狀況是豬肉價格上不去的主要原因,然而,豬肉產能的下降需要時間。

    剛剛說到,生豬養殖存在時間週期,豬肉產能無法在短期內實現上漲或者下跌。

    2018年下半年受到非洲豬瘟影響,豬肉產能大規模下降,進而導致豬價飛漲。此後,經過2019年以來各家養殖企業的補欄,豬肉產能恢復並走高,豬肉價格則開始下跌。

    目前,豬肉供求關係沒有出現明顯變化。

    03 豬企開啟“降成本”

    牧原股份三季度虧損,主要原因是豬肉價格與生產成本的倒掛,9月份,11.49元/kg的價格與公司生產成本大概出現了2.5元以上的倒掛。

    面對豬肉價格下跌,以牧原股份為首的豬企開始“降成本”,並曾揚言“2021年底時點或階段性達到14元/kg的成本目標”。

    從歷史資料來看,豬肉的產能調整需要大約2年左右時間,牧原股份的苦日子大機率還會持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二天要考試,可是室友還在語音打遊戲怎麼辦?嚴重影響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