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log太原酒仙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把國際仲圈瞭解清楚。國際仲裁圈兒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大抵由以下五大類成員組成:仲裁機構,仲裁組織,仲裁員,仲裁律師及其他。

    先從機構說起。

    雖說國際商事仲裁最早是從臨時仲裁也就是沒有仲裁機構參與的仲裁肇始,但從1958年紐約公約訂立後的這五六十年來看,除了像海商海事和保險經紀等特定行業以外,機構仲裁還是日趨成為國際商事仲裁主流。於是問題就來了:國際仲裁機構到底有多少?答案是:不知道,也不用知道。

    因為國際仲裁機構遍及世界各地,可以用多如牛毛來形容。一般人,根本沒必要知道坦尚尼亞仲裁中心在哪兒,或者法屬蓋亞那的仲裁機構是不是最近更新了規則。作為中國的青年才俊,你只要撿幾個最重要的國際仲裁機構知道一下就夠了,比如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巴黎的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ICC Court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https://iccwbo.org/), 比如成立於1985年、總部位於香港的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 (https://www.hkiac.org/),又比如成立於1991年、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SIAC) (http://www.siac.org.sg/)。其他比如根據華盛頓公約設立的專門做投資仲裁的ICSID (https://icsid.worldbank.org/en/),歷史悠久建築輝煌的海牙PCA (https://pcanet.org/),專門做智慧財產權仲裁位於日內瓦的WIPO (https://www.wipo.int/portal/en/index.html),美國紐約的AAA (https://www.adr.org/)及其下設的ICDR (https://www.icdr.org/),加州的JAMS (https://www.jamsadr.com/),倫敦的LCIA (https://www.lcia.org/),瑞典斯德哥爾摩的SCC (https://sccinstitute.com/),瑞士的ASA (https://www.arbitration-ch.org/en/home/index.html),維也納的VIAC (http://eng.viac.vn/),模里西斯的MCCI (https://www.mcci.org/en/),等等等等,能知道屬於你知識面兒廣,不知道也沒人說你基礎不紮實。但你應該知道的是:大部分和中國有關的國際機構仲裁案子,都被ICC,HKIAC和SIAC三家給分了。

    第二是仲裁組織。

    國際仲裁組織也很多,多到根本數不過來。和國內不同,這些組織大部分都是民間團體非營利機構,旨在透過各自的平臺推動當地或全球仲裁事業發展,為業內同行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先說三個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是聯合國貿易和法律委員會即UNCITRAL (https://uncitral.un.org/),另一個是幾十年前由幾位國際仲裁先驅發起設立的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ICCA (https://www.iccaworld.org/),還有一個是在國際上頗有影響力的英國御準仲裁員協會CiARB (https://www.ciarb.org/)。這些組織,常年推進國際商事仲裁事業和行業的發展,制定行業規則,推動行業交流,培訓行業內人才,是重要的國際仲裁組織機構。

    還有一類是國際仲裁機構下設的年輕仲裁人組織。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些組織主要面向更年輕的或是剛入行的國際仲裁從業人員,旨在為培養下一代國際商事仲裁專業人員創造溝通平臺,同時也推廣本仲裁機構在仲裁界的影響力,提高知名度。

  • 2 # 奮鬥114757541

    第一,打比賽。前文書說到,國際仲裁是有模擬賽的。這些賽事,不僅可以讓在校的學生真切的體驗一把什麼叫國際仲裁(當然這和真正做案子還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以後找機會細說),更向大家提供了一個在國際仲裁界人士面前展現自己的機會。須知,這些比賽的仲裁員往往是仲裁圈兒律所的合夥人和真正的國際仲裁員。如果你能夠讓他們對你印象深刻,那麼你很可能會在打完比賽合完影正在發朋友圈兒的時候被他們叫過去,問問你以後想不想去他們那裡工作。因為很多合夥人也是透過比賽來選拔日後的好苗子的,這事兒我就幹過很多次,效果甚好。

    第二,去機構。現在有很多仲裁機構為年輕的有志於投身國際仲裁事業的法律才俊提供實習機會。比如,十幾年前,筆者芳齡28歲的時候就曾在巴黎的ICC實習了近兩個月,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十幾個俊男靚女學習機構內部的執行機制,列席ICC的各種內部會議,協助辦案人員處理案件程式問題,大開眼界。這個專案現在應該還有,大家可以去ICC網站上找找資訊。另外HKIAC也有類似專案,而且這個離我們最近,很方便。其他機構不詳,但我相信有實習生制度肯定不止上面這兩家。其實,很多實習生是有機會留在機構工作的,而一旦能夠拿到工作機會,就已經算是正式進入國際仲裁圈兒了。

    第三,去律所。進入到一家有國際仲裁業務的優秀律所是進入這個圈子的最標準路徑。魯迅先生好像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去親自嘗一嘗。只有親自上手做案子,你才知道國際仲裁的遊戲規則是怎麼一回事兒。而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你自然就會從一個生手兒成長為一個熟手兒,從一個新司機變成一個老司機。而一旦成為老司機了,很多事情就變得水到渠成了。當然,拿到這樣的工作機會也是需要很多努力的,你需要在學業上表現優異,你需要能吃苦,能耐得住性子積累里程。路遙知馬力,能堅持到最後的,是最有可能取得成績的。

    第四,進組織。如上文所言,國際上目前有很多針對年輕從業人員的國際仲裁組織。這些組織都隨時歡迎新鮮的血液注入,一般沒有太多的門檻和費用,有精力的儘可以多參加幾個,多參加他們組織的各種活動。在這些活動上,你既可以遇到大牌仲裁員、仲裁律師、業內賢達,也可以結識和你年齡相近或相同的各國同行,這將極大地促進你對於國際仲裁界各種動態的瞭解,也可以有效擴充套件你的人脈。國際仲裁是我知道的最國際化的法律執業領域,沒有之一。你今天的朋友,就可能是你明天的co-counsel或者foreign law expert。

    第五,拜師父。這是個捷徑,一般人不知道。如果你能有機會拜入師門,給一些國際仲裁大咖工作,你就會學到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東西。須知,一些國際仲裁員是會招私人助理的,這實際上就是收徒弟的另一種說法。舉個栗子,2005年,我幸運的遇見了我的師父和至今的導師Neil Kaplan QC,成為他的第三任也是第一位中國助理。這事兒說起來極其有戲劇性,簡單點兒說就是一見如故。然後人生軌跡就此轉折,三個月內從江蘇路長寧路轉戰到Baker Street和Marylebone Road,此後的十五個月裡,又先後在倫敦中心和英國鄉下為Neil工作,跟著他各種全球開庭,看那些平時只有書上和新聞上看到的大咖們在離我五步之遙的地方唇槍舌劍,慷慨陳詞。這樣的學習機會,是極為難得的。所以,如果你們日後遇見了心儀的仲裁員,儘可以學習我當年那樣,厚著臉皮過去,介紹下自己,然後說:我可以為你工作麼?年輕的時候臉皮厚,真是有好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疫情長時間不過,批發個體戶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