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萊陽西
-
2 # 教書匠人
農村父母不是忙,而是文化水平低,對於教育的認識不足,對於孩子的教育不知從何入手。孩子剛進幼兒園、小學非常重視,到了初中,就不一樣了,如果成績不好,就聽之任之。
-
3 # 新農志
我不知道題主是什麼文化程度,自己的童年過得怎樣,但很多人總是喜歡城鄉教育問題放大化,總是自以為是的給孩子自認為最好的環境,想盡辦法縮短自家孩子與別家孩子的差距,但這麼做真的對麼?
從本質上講,城鄉教育的確有差距,教學質量的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啊。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自己、自己身邊的人,別人家的孩子,他們享受到比自己、自己父母、自己孩子更加優質的資源,最終的成就、學習成就就一定比自己的孩子優秀麼?人貴有自知之明,最寶貴的不是“我不能”,而是承認自己不行,接受自己的父親、自己、自己的孩子是個平庸的人,而不是像揠苗助長一樣的去要求下一代。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的差距真的很大,這是毋庸置疑的,作為孩子的父母想辦法讓孩子加速成長,儘量趕超別人也是對的,但是否思考過一個現實的問題?孩子的父母是一類人麼?孩子的天賦是相同的麼?孩子的努力程度、經歷、理想是一樣的麼?這可不是換一個環境、還一個方法、給一些資源就可以改變的。
實際上,城鄉孩子,除卻資源上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父母,而我說的這種差距並不是提供多少物質上的資源、享受到多少福利待遇的問題,而是父母的三觀就有偏差,自己的孩子在思想認知上也就存在畸形。孩子如果有天賦,有那個能力,我們提供一切去讓他趕超其他孩子,這無可厚非。
但孩子明明不是那塊料,我們卻在苛求他成為自己喜歡的那種人,苛求他超越某某,但卻從來沒有人問過他願不願意,原因只是因為你是他的父母,你有監護權、撫養義務,而他只能聽話。
-
4 # 葉立存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在城市孩子優勢很多,比如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讓孩子上培訓班,捨得花錢,晚上陪伴學習。在學校裡絕大部分學生學習刻苦認真,成績優秀,是因為大環境有利於孩子的學習,環境影響人。城市家長的素質普遍比較高,從遺傳的角度來看,其孩子也優秀。
農村孩子在學校裡學習,由於範圍小,競爭力相對弱,刻苦程度不夠。家長整天干農活,早起床,晚睡覺,掙點錢謀生,哪裡捨得花錢讓孩子上培訓班。晚上也不可能陪伴孩子學習、讀書、做作業,幾乎是放養孩子。
總之,城市與農村孩子是有差別的,希望農村家長多向城市家長學習,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多陪伴孩子學習,掙錢重要,培養孩子更重要,讓孩子將來有個好前途。
-
5 # 家教流程
論條件,農村孩子完敗
不得不說,城市的孩子學習條件要比農村的孩子學習條件優越的太多。無論是從家庭條件對比,還是從師資力量對比或者是學習環境的對比,城市的孩子都全方位的碾壓農村的孩子。
各種先進的教學設施和教學手段,非常優秀的老師和優越的教學環境,全部都集中在城市,城市的孩子每天補課的時間都要比農村孩子學習的時間長,所以在城市的孩子和農村孩子對比的時候,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因為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差距巨大,這才是導致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有天壤之別的原因。
農村孩子別灰心,學習還是靠自覺不過學習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活動,他不單純決定於有好的老師好的環境,好的教學手段,好的補課班,最重要的還是孩子有一顆自覺學習的心以及強烈的自律。
在城市當中也有很多孩子,雖然上著很貴的補習班,上著很貴的私立學校,在很優秀的老師手底下學習,但依然啥也不是。
最重要的就是孩子他沒有一個自律精神以及對於學習的渴望,工作孩子的一點優勢就在於很多孩子他渴望透過學習去改變命運,也只能透過學習去改變命運,而城市孩子可能選擇要更多一些他們享受的東西更多一些所以心思和精力又要分散一些。
多數農村條件並不太差其實現在有很多農村的條件並不是很差,現在農村的學生都到鎮裡去上課,這裡的教育水平其實和很多縣級市的教育水平幾乎沒有差異,用的教學設施和手段也都是一致的,現在的農村家庭,大多數都比較富裕,也捨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
只有個別的偏遠地區的農村條件要差一些,那裡的孩子受到的教育要次一些,但是這絕對不是大多數,是極少數。
農村家長要多學習,教育要多投入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個拉開差距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來自於雙方父母的能力上的差距以及思想認識上的差距,多數的城市的孩子的父母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教育的孩子的時候有著良好的方法和很多農村孩子的父母卻不具備,所以很多農村的孩子,他的家庭教育並不是很出色。
同時國家對於農村教育的投入也應該要更大一些,更多一些保障農村中學或者小學,能夠有一些優秀的老師新鮮的血液流入進去,優秀老師帶去的不僅是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更能夠給孩子一些新鮮的指導,充實教師隊伍,激發當地的教育的活力。
-
6 # 使用者蕣天瀛人
實際上農村放養的孩子雖然沒有想教室裡學到那麼多知識,但他們過早的體現了社會的冷暖,更能鍛鍊自己的性格和毅志。知識確實不如城市的孩子,可最容易取得大的成就。縱觀古今,取得大成就的人都是農村出來的孩子,人的命運不是有知識決定的,是能力決定的,為什麼古人卻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呢!說明某些方面沒有學歷者更善長。所以,不必過於替農村的孩子擔憂,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多餘的擔心還不如為農村孩子謀點福利!
-
7 # 四季豐
你的提問引起了我對農村孩子的同情!農村孩子他們生性也是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但後天因為環境和家庭的影響,使他們看起來不像城市孩子那樣有靈性,有情趣。
在農村,老師更多的時間是把書本上的知識給孩子教會,課餘時間孩子們做做作業,或者三五成群的在一塊瘋玩。而城裡孩子除了完成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視全面發展,課外再參加一些不同型別的培訓班,如:英語班、奧數班、鋼琴版、繪畫班、籃球班等,除此之外,他們還經常出去研學,所以城裡孩子的視野比較開闊,知識比較全面,興趣也比較廣泛,他們進入社會,會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我們農村孩子受諸多因素的束縛,要想出人投地,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學,這是唯一的出路。俗話說,勤能補拙,拿出我們“勤勞”的優勢,利用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去追趕並超越城裡的孩子,來改變目前生活,成就美好的未來。
-
8 # 風中起舞
昨天接觸了一位家長,她帶著大兒子來諮詢英語培訓的事。
孩子已經上七年級了,英語和數學成績都在50分以下,在農村讀中學。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會覺得很棘手:如果只是補習英語的話,數學怎麼辦,將來的物理和化學怎麼辦?我們都很清楚他現在就讀的中學是怎樣的水平和校風。
我們校長是她的親戚,她幫忙出了個主意:讓這個孩子重讀七年級,幫他轉到城裡上中學。該家長有些猶豫。我就插了句:如果不想耽誤一年,那就完全依靠補課,全科都要補,這會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在認真和孩子詳談過後,最終決定重讀七年級。希望那個孩子未來的路會走得順一些!
從這件事也可看出:農村教育和城裡教育相差不止一點點。父母對待教育的態度,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都會影響到農村學校老師對待工作的態度。在農村學校工作的老師應該也會有想好好教育孩子的,但如果班上的學生都不好好學習,家長們也都不重視,估計那份激情也會慢慢被磨沒了…
一個農村家庭如果重視教育,就不要讓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並且要對孩子從小灌輸這樣一個觀念: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身的命運!即使在農村中學,只要努力,也還是會有出路的!
-
9 # 譚成年往事ABC
一個普遍的觀點或客觀存在的現實是:農村教育,不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不能同城市教育相對並論。但我們往往怱視了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成才的標準是什麼?
我認為教育的目的也好、成才的標準也罷,都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單純的學習成績好,不是成才的唯一條件。
到美國留學的博士,連自己的母親都不認,難道他成才了嗎?起碼心理上就可能存在問題。
記得我們上學的時候,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從入校的成績看,排在班上前十名的,一般是城市的考生,後十名的大都是農村的。但這是入學的時候,二、三年後,基本上都反過來了,為什麼?城市的學生,大都聰明、見識廣,很會玩。而農村的往往老實,家境困難,怕學習跟不上,繼續努力學習。幾年時間下來,考研究生、讀博士的,農村學生大有人在。
另一個普遍現象,農村學生能吃苦,身體條件好,於是,即便考了個一般的學校,或大、中專,他們大都會接受繼續教育,幾年後,也能學個本科、研究生的文憑。
從就業工作來看,大部分野外作業、建築工程行業,更喜歡招錄能吃苦、身體條件好的農村學生,不是對城市學生有看法,我們單位確實碰到不少城市學生,放到工地沒幾天,因適應不少工地的艱苦生活而辭職的。所以,我的觀點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一個階段的教育好壞,會對今後的事業產生影響,但我們可以透過不斷的努力來加於彌補。應該注重全面發展,一個強壯的身體和一個健康的心理,同樣非常重要,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今後的發展。
-
10 # 終將長大
一個好母親影響三代人,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破解“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裡的問題”,要從農村媽媽身上著手。題主總結了農村父母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因為幹活沒時間關心孩子學習,一個是出去打工沒辦法關心孩子學習。總之,這兩種情況下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都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真正地關心和付出。一個家庭,至少應該有一個人負責對孩子對孩子的日常教育、包括身體的成長、習慣的養成、學習的督促引導。大部分農村家庭,掙錢的任務主要還是爸爸的,那麼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責任就落在媽媽身上。媽媽責任重大。媽媽怎樣才能更好地擔起這個責任。1.把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擺在第一位。一個民族的未來是孩子,一個家庭的未來也是孩子,孩子幸福快樂、有出息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但孩子的成才需要付出時間、勞動和心血。做媽媽的要認識到這一點,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成長其實沒多長時間,一旦錯過,就再也補不回來了,多陪陪孩子,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引導他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克服困難,而不是平時不管不問,出了問題一味打罵。 掙錢沒有孩子的成長重要,錢有花完的時候,但有出息的孩子誰也奪不走。掙一座金山銀山 ,孩子不爭氣,早晚也會敗光。當父母的要想明白這個道理。2.但不因此而焦慮。武志紅說,有問題的家庭結構,往往是一個焦慮的母親,一個缺席的父親和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媽媽焦慮的原因多種多樣,夫妻不和、丈夫掙錢少、工作不順利、孩子不爭氣等。這種焦慮很容易轉嫁到孩子身上, 在教育孩子上容易走極端,自己已經很不幸福了,希望孩子考好學校,長大找好工作,幸福生活。因為怕孩子落後於其他的孩子,所以對孩子的落後嘮叨、催促、甚至侮辱打罵,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甚至不如不管不問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低幸福值,低自尊,無力無奈又很叛逆,長大後生活往往不幸福。3.爸爸要給媽媽足夠的安全感。很多家庭,媽媽焦慮、媽媽出去打工,都是因為爸爸這個家庭的頂樑柱,頂不了梁,能力不行,不能養家餬口,媽媽才焦慮,才無奈之下出去打工。給不了女人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做媽媽的才焦慮不安,這種焦慮不安,對教育孩子來說,簡直就是大忌。4.媽媽們可以多多學習,提高自己“當媽媽技能”。世界上最需要培訓的是做家長,我們大部分人不會做父母,但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做過任何培訓和學習就上崗了。做媽媽很難,尤其在農村做好媽媽,因為知識文化的限制,我們真的不懂得什麼教育孩子的方法,對教育孩子無能為力,有時候想做好,但是力不從心,不知道怎麼才能做好。那麼我們就要多多學習,向會教育孩子的家長學習,多看書,多請教,讓自己變成一個懂孩子懂教育的智慧媽媽。最後,總結一下,農村孩子成績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家庭,媽媽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孩子身上,爸爸要給媽媽足夠的安全感,二人共同打造一個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將來既成人又成才!
回覆列表
各有所長,各有不同。整體來說大城市比小城市,城市比鄉村還是有一定優越性。一個“培訓”沒有那麼誇張吧!起跑線不平等是客觀存在的,不是決定要素。成人成才和智商、學校、社會諸多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