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V瘋言瘋語
-
2 # 聽雪學苑
一、古科舉從隋(605年)開始到清(1905年)結束,共1300年。
二、科舉考試有6級,從小到大為: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必須一級一級往上考。縣、府兩試只相當於資格考,院試考中者稱秀才,才算正式踏入科舉場。秀才錄取率約為10%。
三、秀才可參加鄉試,錄取者稱舉人,錄取率為4%~10%。這是最難的一級。第一名稱解元。
四、舉人可參加會試,錄取者稱貢士,錄取率約10%。第一名稱會元。
五、貢士可參加殿試,沒有落榜生,只是重新排名。皇帝會錄取前三甲授以官職,這前三甲稱為進士。一甲第一名稱狀元。
六、三元就是指解元、會元、狀元。連中三元是指這三個第一名都是同一個人。
七、現在的高考難度低於古代院試。秀才錄取率約為10%。2018年本科錄取率為43.3%,重本錄取率為15%。
八、古代1300年間共錄取進士10萬人。一年不到100人。1300年間連中三元的只有18人(其中有3人是武狀元)。2018年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為6700人。所以,古代進士年均錄取率只有清華北大的1/67。
綜上,古代透過科舉入仕真的難。考中進士的人個個非同小可,比考取清華北大要牛得多。連中三元只能算是運氣了,機率和中500萬彩票差不多。
-
3 # 非非空
謝友邀。
所謂“連中三元”,是指中國自開科取士後,單人連獲解元、會元、狀元,即稱三元。自隋大業初年至清光緒末年近一千三百年之間,共產生了十七名連中三元的才子。
古代科舉,自縣、州、府至殿試,一級級進行科考。最基層一級為縣學,稱童子試。赴考者為童生,考試中者叫秀才。取得秀才資格也不容易,往往一個縣每年只有個位數能中。古人道:“七十老童生,三十少進士。”即許多人到老年也不能中個秀才。
中秀才後,接下來就要去省一級行政機構赴考,稱為鄉試,中者為舉人。鄉試第一名則為解元。唐寅就是中瞭解元的才子。在古代,中了舉人可了不得,平均每個縣一年也不能有一個。中舉後可享受國家特殊待遇,還可做官。明朝的海瑞,清朝的左宗棠等,都是舉人出身。做官遞名帖,或者死後進祠堂,則可填上“賜同進士出身”,相當榮光。所以,范進中舉後,會喜極而瘋!
舉人再往上考,就要進京了。古代科舉大都是三年一次,特殊情況下有恩科。比如新皇登基、冊封大典等,在三年之內再恩加一次,但這種情況極少。京考稱為會試,由禮部主持。中者叫貢生,貢生中第一名則為會元。凡是貢生都可以做官,一般從基層做起,大概七、八品。
最後就是殿試了。由皇帝親自主持,不光看你的文筆,還要考查家庭出身,面試你的“身、言、書、判”。即相貌、口才、書法、思維判斷能力等。各方面都達到皇帝的標準了,由皇帝親點,列出一甲、二甲等。一甲三位,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數十名不等。明朝有位首輔商輅,就是連中解元、會元、狀元的大才子,其餘十幾位連中三元者都名氣不太大。
至於說中狀元與如今的北大清華學生相比,我以為很可笑。可以想象,一個國家三年出一位狀元,那是何等的稀缺與尊貴。如果說非要相互比較,我覺的如今的北大清華生最多能夠與古代的秀才相當,甚至還不如秀才。
-
4 # 舊時樓臺月
我們都知道科舉制度是自隋唐到清末時期的官方考試製度,數千年來無數寒門子弟本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擠破頭顱置身科舉都是為了透過考試改變自己和家族的命運,能夠高中進士者便能步入仕途,而“連中三元”者更是能夠光宗耀祖、平步青雲。那麼“連中三元”中的“三元”又指的是什麼呢?
所謂“連中三元”,是來自科舉考試,指考生連續考中“解元”、“會員”、“狀元”。
在科舉考試中,有著一套規定的程式,以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完備成型為例,考生必須先透過地方主持的科舉考試如縣級的,即“童試”,透過者便成為“秀才”。
成為“秀才”之後,便資格參加省城舉辦的科舉考試:鄉試。在鄉試中入取的學員為“舉人”,而考取第一名的考生則為“解元”。這便是連中三元中的第一元。
在鄉試中通過後的舉人(包括解元)便又有資格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會試。之所以說他更高一級,是因為他的考試地點在京城,同時考生為百裡挑一的“舉人”,這些舉人在會試中考取通過後便稱為“貢生”,而第一名則稱之為“會員”。這又是連中三元中的第二元。
在會試中考中的考生大致為三百名,這三百名考生將參加最後一場也是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殿試。殿試由皇帝主持,在殿試中幾百名考生經過篩選後錄取的則稱之為“進士”,需要說明的是,在古代能考中進士的已是相當了得,同時在殿試中又分為“三甲”,三甲中的第一甲錄取名額只有三名,而第一甲的第一位則為“狀元”,也就是連中三元中的最後一元。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狀元,也不見得能夠連中三元,因為連中三元需要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同時考取第一名。
那麼一千多的科舉考試中有沒有連中三元的考生呢?這還真有!
這裡以文試為例,在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中,有18名考生曾連中三元。雖然這些考生不見得是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但他們寒窗苦讀考取功名的精神完全值得我們去認識。
唐朝三名:崔元翰、武翊黃、張又新。
宋代六名:孫何、王曾、宋庠、楊寊、馮京、王巖叟。
遼代一名:王棠。
金代一名:孟宋獻。
元代一名:王崇哲。
明代三名:黃觀、李騏、商輅。
清代三名:陳沆、錢棨、陳繼昌。
科舉考試在清末1905年廢除,新中國成立後,在1952年建立了“全國統一高等學校招生制度”,時至今日,仍舊是無數考生改變命運的途徑,雖然沒有了科舉考試中的“鄉試”“會試”“殿試”,“解元”“會員”“狀元”之說,但同樣十分殘酷,比如考取名校“清華大學”,在幾百萬考生中只招取近3000人左右而已。那麼考取清華大學與連中三元哪個更難呢?
由於時代背景的原因,我們就以明代為例,隆慶四年,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大約為4萬人,連中三元者理論上為一名,那麼它的機率為:0.0025%。而高考我們就以這幾年的平均來看,大約每年考生950萬,而錄取清華的考生大約3500人,那麼考中清華的機率為:0.036%
由此可見,單從機率來講,連中三元比考進清華要難許多,但是這還僅僅是理論上來講,因為實際上,並不是每次科舉考試都有連中三元者,即便是狀元,也不能保證在鄉試和會試中考得第一名,而清華大學每年都有規定的招取人數!所以,從各方面分析,連中三元比考取清華大學要難得多。
其實無論科舉還是高考,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筆者也是曾是萬千考生中的一員,深知寒窗苦讀之艱難,在此,筆者預祝今年的高考考生們能夠金榜題名,考取自己嚮往的高校!
-
5 # 燕月閣張某人
大家好!這裡是燕月閣!
如有不對,煩請指正。若有不同,恭聽君言
三元我這兒以清代為例,科舉考試全過程是從府、縣基層開始(清代主要劃分三級行政省、府、縣),叫做童試。童試分三級,分別為縣試(縣級官員主持)、府試(府級官員主持)、院試(皇帝任命的學政到各地主考)。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後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秀才雖然不能出仕為官,但享有免除差徭、見官不跪拜、訴狀不經縣吏直接呈送縣官、有罪不能隨便刑罰需報學政批准等等特權。怎麼樣?秀才這個還可以吧。可你是別以為秀才好考取,古代“老童生”可也有不少的,當今一般的本科大學生也不過相當於秀才罷了(身為學渣的我,此時此刻無話可說)。
更進一步的正式較高階的考試叫做鄉試,在省城進行,赴考者是該省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後稱舉人,第一名是“解元”。考中舉人,那可是美滋滋了,光宗耀祖呢,而且從此進入體制內。你看范進中舉,成了範老爺,都高興的瘋了(金舉人銀進士也不是白說的,畢竟舉人淘汰率比進士高)。可想而知,中舉都多麼的巴適。舉人除了享有秀才的特權之外,還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貼、進京趕考報銷差旅費、見一般的官不拜、免除一家賦稅徭役(所以小農小商會拖家帶口依附,獻上財產將自己降低到佃戶與幫工,為的就是逃避稅吏衙役的盤剝與敲詐。)、可與縣地方官平起平坐、有三次機會考會試不中可為小官等特權。就問你安不安逸?舒不舒服?想考?人家可相當於重點本科大學生呢!
再高一級的考試是會試,在禮部舉行,赴考者是全國各地的舉人,考中之後稱貢士,第一名是“會元”,第二至五名是“經元”。通常考中貢士就等於考中了進士,因為後續的殿試,只是用來重新劃分名次的,而名次則影響著做官的大小,基本不會淘汰人。考中貢士,就代表著你即將走向人生巔峰。嗨不嗨?貢士可以簡單理解為現在的研究生。
最高階的考試殿試則在皇上的金鑾殿舉行,皇帝親自主持,赴考者是貢士,考中之後稱進士。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為“探花”;二甲若干名(人數比三甲少得多),賜進士出身,第一名為“傳臚”;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第一名也稱為“傳臚”。考中了狀元,那你趕緊找個地兒,大聲的笑,得意的笑,放肆的笑,必須的笑!你應該知道此時此刻,你就是全國最靚的仔!你光宗耀祖,前途無量,已經走在了人生的巔峰了,是天下所有讀書人羨慕嫉妒恨的目標了。考中進士,就可以直接當官了,大到六品翰林院修撰,小到七品知縣。嗨不嗨?炫不炫?而在現在可以簡單的把進士理解為博士生了。
綜上所述,你要是連中三元,那你得先穩住別瘋,瘋了可不划算。你要問這有多難,我這麼給你打個比方吧。首先你得考進市第一重點中學,併成為全市第一即“案首”。然後你再考上大學,併成為全省同專業第一,即“解元”。接著再進一步取得研究生同方向同專業同領域全國第一,即“會元”。最後,保持優勢經過博士生挑戰,依舊保持第一,即“狀元”。現在你可以感受一下,連中三元和考清華哪個更難了。
歷史上有哪些人連中三元到現在灌關於連中三元的人的歷史記載,有很多版本。在這裡,就大致列舉其中的一些。
唐代:
崔元翰(729-795年),字以行,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
張又新(生卒不詳),字孔昭,深州陸澤(河北深縣)人。
宋代:
孫何(961-1004年),字漢公,蔡州汝陽(今河南汝南)人。
王曾(978-1038年),青州益都(今山東益都)人,字孝先,諡號文正。
宋庠(996-1066年),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字公序,初名郊。
楊寊(1014-1044年),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審賢。
馮京(1021-1094年),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字當世。
王巖叟(約1043-1093),字彥霖,宋代大名清平(今臨清杜窪村)人。
遼朝:
王棠(?-1094年),涿州新城(河北涿縣一帶)人,字號不詳。
金朝:
孟宋獻,生卒年不詳。開封(今屬河南)人,字友之,號虛靜居士。
元代:
王崇哲,生卒年不詳,中山無極(今河北無極)人,字元舉。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即漢人、南人榜,考題較難)狀元。
明代:
黃觀(1364-1402),字瀾伯,又字尚賓,安徽省貴池縣清江人。
李騏(1378-1425) ,本名李馬,字德良,一作彥良,福建長樂沙京人。
清代:
錢棨(1734-1799年),江南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振威,號湘舲。
陳繼昌(1791-1840年),廣西臨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號蓮史。
感謝閱讀!
-
6 # 陽洋洋洋
肯定是中三元難啊!別說什麼考生人數和錄取率亂七八糟的,客觀條件就能卡下去一大票人!
第一,交通,這時候考個試車接車送穩當的,基本沒什麼意外發生,古代那時候那交通,跋山涉水那是常事,還沒個百度地圖啥的,先別提能不能按時準確到達目的地,能活著回去就不錯了。
第二啊,關係戶,這麼說吧,現代,你分高,就能要你,擱到古代,一個是看判卷老師心情,風格。另一個還得看關係,對吧。哪能像現在這麼公平啊。現在你就算是達官顯貴家的孩子該不及格還是不及格。當然了,及不及格的吧。。。對人家來說,你懂哈!
還有就是環境,現在這窗明几淨的比過去那考場肯定是強多了。但是吧那時候估計心態比現代人要好。
最後推薦大家看看小說啥的,雖然和歷史相差挺大的,但是有的作者描寫的還是很用心的。我喜歡這類歷史架空小說,尤其是官居一品和贅婿!!!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書迷朋友啊?
-
7 # 隨手談詩
所謂科舉,就是採用分科取士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這一創舉,是從隋煬帝開始的,直到清光緒年被廢除,在中國歷史上1300年間,都採用科舉的形式選拔官員,意義非常重大。
當然了,科舉自隋煬帝開始,並不是說以前就沒有,到了隋煬帝這裡突然就蹦出來了。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緩慢形成並發展成型的過程,至少從漢代開始,就已經出現了科舉制度的雛形。
明清兩代的科舉科舉制度真正發展完善,具有完備的制度,是從明朝開始的,所以在這裡,就以明清兩代的科舉舉例,之前的就不說了。
明朝時期,把科舉一共分為四級,分別是: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考的內容基本就是儒家經典,規定了文章格式,不得胡來,這就形成了八股文。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童子試我們經常在書中或者電視劇中看到某個書生要進京趕考,在明清時期,科舉可不是你想參加就能參加的,首先你要取得入學資格,就要先參加“童試”,童試又分縣、府、院三級,考中了之後就是“秀才”。
考中秀才以後,你就有功名了,可以享受一些特權,比如見官可以不跪拜、犯了罪也不能隨便打、可以免除徭役等。
光是“秀才”這一級,就難倒了一大批人,別以為童生就是兒童學生啊,那時候很多人讀了一輩子書也考不上個秀才,老童生一大把。
三元——解元鄉試是指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在內,舉行的考試,舉行時間是當年秋八月,所以又叫秋闈。
這次考試的主考官是皇帝親自委派,考完後發正副兩榜,上了正榜的,就說明考中了,稱為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從秀才到舉人,是一個質的飛躍,因為從鄉試開始,才是正兒八經的國家級別的考試,才能算是真正的科舉之路。
很多人一輩子也就考個舉人了,“范進中舉”大家都知道,因為中舉,高興得都瘋了,以今天的目光來看固然可笑,但也反映出了那個時代讀書人的心理,以及中舉的難度。
如果在鄉試中考了第一名,恭喜你,連中三元的目標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
三元——會元現在想當個“會員”多簡單,每個月花20多塊錢續費就行了,連續包月還能打折。
明清時代想當會元,你要跟全國讀書人廝殺,透過鄉試後,每三年只在京城舉行會試,時間在春天,所以又叫春闈。考官級別也提升了,是由禮部主持,此外皇帝還要任命監考官。
在鄉試中脫穎而出的舉子們,以及國子監監生才可以參加會試。會試錄取名額只有300名,叫貢士。
300名中的佼佼者,稱為會元,連中三元的目標已經完成了一大半,還差最後一步!
三元——狀元恭喜你,接下來的殿試,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生中第一次見到龍顏的時刻。
殿試在紫禁城的保和殿舉行,皇帝親自監考,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考中之後統稱進士,第一名賜進士及第,俗稱“狀元”。
童子試-鄉試-會試-殿試,這樣層層考下來,青春已經耗去了一大半,當然了,對於學神來說,這就輕而易舉了,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中舉就是他們一生中最大的追求,足以光耀門楣了。
歷代連中三元的學神縱觀科舉1300餘年歷史,共有文狀元596名,武狀元182名,除了有真才實學,還要有堅韌的毅力,否則絕不可能考上狀元。如果這個狀元人品正直,對國家來說真是撿到寶了。
而能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蟬聯第一的人,更是鳳毛麟角。關於這些學神的記錄,各種統計有差異,數量也不一,通常流行的說法如下圖:
回覆列表
“科舉”是繼世襲、軍功、察舉制、九品中正制之後,相對公平的,可以改變人的等級和出身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
很多人把科舉與現代的高考相比較,其實兩者間有本質的不同,“高考”是選拔優秀的學生接受更高層次繼續學習深造,成績合格畢業後再步入社會從業;而科舉是選拔出優秀的人才來“做官”,也就是說,參加科舉考試合格的人就可以直接做官了,其實科舉更像今天的公務員考試。
科舉制起源於隋唐,最早只設置到“進士”,到大周武則天時期增設了“殿試”,同時設立了“武舉”,到了宋朝,科舉考試就變得更加的細緻了,不僅要分成不同階段的考試進行“逐級選拔”,而且還給不同階段的考試定下了“名頭”。
院試,相當於資格考試,考中之後就會有一個“職稱”,叫做秀才,考取了秀才就可以教書了,就相當於考到了教師資格證了(嘿嘿)。
鄉試,只有通過了資格考試才能參加鄉試,鄉試的職稱叫做“舉人”,第一名就是“解元”,最出名的解元大家肯定耳熟能詳,就是會打架子鼓的唐伯虎唐解元了,他家還有個武舉人看家(嘿嘿)。
會試,所有參加考試的舉人都要千里迢迢的趕到京城,參加會試,考試合格的人被稱作“貢士”,會試第一名叫做“會元”(不是VIP)。所以,古人說的進京趕考就是去參加會試,要說趕考最辛苦的是誰?我想就要數寧採臣了吧(嘿嘿)。
殿試,科舉考試的最高層次,由皇帝親自出題,說白了,就是要皇帝吧透過會試的貢士分出“檔次”,一共分三等,一等,進士及第,一共就三個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等,狀元出身,大概有幾十個人;三等,同進士出身,大概一二三百不一定。
科舉考試不是年年都有,而是逢“子午卯酉”年份才有,也就是三年一科,每科選拔出來的人才也就上面所說的三百多人,由此可見,選出的人才還是比較“靠譜”的。以清朝為例,清朝延續近三百年,三年一科,再加上“恩科”,也就舉行了一百多次科舉考試,每一科如果按300人錄取,清朝三百年也才選拔出不超過四萬的“人才”,可見科舉的錄取比例還是太低了。
唐朝:張又新、崔元翰;
宋朝: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巖叟 、馮京;
金朝:孟宋獻;
元朝:王宗哲;
明朝:黃觀、商輅;
清朝:錢檠、陳繼昌。
理科
明朝嘉靖年間的尹鳳
明朝萬曆年間的王名世
清朝順治年間王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