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鄰人

    高三學生“集體撕書”現象是一種綜合情感釋放,即代表學生們忘掉辛勞重新面對新生活,同時也蘊含著對被逼迫高強度學習情緒的發洩。總之,這一現象是各方面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釋放壓力的角度任何行為都不為過;從尊重知識的角度看這是對知識的不尊重、對陪伴自己學習成長工具的不愛惜。同時,如果高考這一關過後就如此釋壓,那麼人生之中還有眾多關隘等待我們去過,那又當如何是好呢?

    畢業季可以有很多文明的釋壓方式

    學習的根本是幫助個人從魯莽通往理智、從無知通向有知、從放蕩不羈通向遵規守紀....文化的本質就是克服人類的動物本性,讓個人行為實踐服從於一定的行為處事規範,這些行為規範的核心就是為他人服務,而類似“集體撕書”行為不僅有違背“為人民服務”的社會協同宗旨,也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行為。每個人都有發洩自身情緒的權利,作為文明人應該選擇更為文明的釋壓方式.......

  • 2 # 積學園

    你好!

    據我所知,其實高三學生"集體撕書"現象並不普遍,所謂"釋放壓力"只能是撕書行為的遮羞布。

    如果高三學生撕書是正常現象,那麼小升初,初升高,本升研,研升博等等等等,豈不都有充分理由撕書?!

    我們的高中時代對教科書,作業本,學習用品多是存有敬畏之心的,我們會把課本根據自家實際用油紙或報紙等把書皮包起來,視若珍寶,把老師用紅色墨水打過對號或錯號,打了分數的作業本認真珍藏,有時能儲存很多年,有誰捨得撕毀它呢!

    甚至對用過的圓珠筆、鋼筆,藍墨水(當時我們統稱鋼筆水)等能收藏都當成寶貝。

    即使今天,我知道有一些學校,形成了良好的傳統,即畢業的學生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書籍、筆記本、作業本,留在學校(相當於捐獻)讓學弟學妹們無償選用。這才是對待知識的正確態度。

    所以,不管哪個學段,用撕書的方式解壓都是不可取的!

  • 3 # 等星人

    因人而異吧,課本上也有許多寫寫畫畫,有上課時偷懶時畫的畫,有傳資訊的小紙條,有自己突發的小感性,也有許多青春的痕跡,可能我就不捨得撕,想留下來回憶,但是一些人就比較瀟灑,或者就不會想那麼遠。

  • 4 # 黃岡老師

    1,高考一結束,高三學生集體撕書,與其說這是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不如說是告別中學時代的一種儀式。

    2,多年寒窗苦讀,特別是高三,期間的委屈、壓抑和憧憬,都在厚厚的資料中,書本里。高考結束了,青春裡所有的悲歡都留在記憶裡,銘心刻骨。撕書就是告別,就是再見,就是永不回頭!

    3,其實不是每個學校都安排大家撕書,也不是每個學生都想撕書。只是置身於某個特定的氛圍和時間節點,大家感同身受,情感共鳴,一個學生或一個班級開始撕書,其它人就會跟隨和效仿。

    4,我們學校不允許高考結束後學生集體撕書,因為高考結束後儘快讓每個學生平安回家是學校政教的第一要務。再說,學生集體撕書,增加學校後勤環衛的負擔。

    個人認為,高考結束了,要是打死也不復讀的話,撕撕也無妨。

  • 5 # 浮來柳青

    這種行為很不可取。一是撕書是有辱斯文,使學校變廢紙遍地,給打掃人員增加沉重負擔。用過課本及資料可以賣給學弟學妹再利用,或者賣作廢紙,從而獲得一些收益。如果課本資料都撕掉了,顯然既不文明,又嚴重浪費資源,這種做法近乎瘋狂。二是撕書反映了對待學習的負面情緒。這些學習資料畢竟曾幫助你在學習上不斷進步,把書撕掉讓人感到有仇恨學習的心理。因為仇恨學習,所以要除之而後快。讀書人應愛惜書籍,正如戰士愛惜自己的槍支一樣。高中三年學習十分辛苦,但要正確看待。今天你的付出越多,將來的收穫就會越多。即使為了釋放緊張的壓力,也不應採取撕書的方式,可以透過其他文明的方式加以宣洩。學校班級要負起責任,組織高三學生參加有意義的活動,不要讓這種大煞風景的現象發生。

  • 6 # 慈孝坊1011

    我個人感覺這種行為不可取,釋放壓力的方式有很多,沒有必要採取這種行為。

    高考之後,你可以和家人一起到一些風景區旅遊,在欣賞自然風景地過程中也會得到放鬆。你也可以喝同學一起聚餐先聊,到KTV唱歌放鬆一下,釋放一下自己的壓力 。同時你可以把自己不用的書籍捐贈給那些貧困的學生,為那些貧困學生提供更多地書籍,這樣可以提高書籍地重複利用率。

    我們高三畢業後沒有發生過這種現象,我的大部分書籍捐贈給樂貧困山區的一所學校,一小部分送給了學弟學妹門,這樣也是書籍繼續發揮作用。

    我認為高三畢業後,有些學生集體撕書是一種書籍資源的浪費,並不是釋放壓力的恰當方式。我們應該採取合理的措施來緩解釋放自己的壓力,不要採取過激行為。

  • 7 # 教育踐行者

    高考結束,高三學生撕書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減壓的作用,但據我親身調查發現,大部分孩子用的均是不是那麼重要的書本,重要的書本大部分孩子都還是保留,作為紀念

  • 8 # 牛閃閃2

    高考一結束,高三學子撕書,表面看是一件很浪漫很瀟灑的事,但是那是對知識和文化的一種褻瀆。為什麼這樣說呢?十年寒窗,陪伴自己成長的教科書說撕就撕,這是一種對知識的不尊重。我們當年畢業的時候,當然不是所有的書都留著,但是那些學習中很重要的書籍,都會好好的儲存著,未來的某天拿出來翻看的時候,也是一種青春的美好回憶。

  • 9 # 高考逆襲路上

    記得我那個年代,高考結束後,大家就把能帶的書籍進行打包,留個紀念。

    我是把所有課本都被收起來,擦乾淨,收藏起來。二十年過去,現在只有小部分還在,大部分已經被白蟻給吃掉。

    雖然小學的成績特別差,經常考個位數,但是,父母親一直告訴我,愛書才能把書讀好。我應該是我們整個家族裡,跟我大伯、六叔一樣,最愛書的。我每個星期都會擦書,擦課本,把所有的課本,用略有點潮溼的毛巾擦乾淨。

    我不喜歡別人亂翻我的書,如果他尊重我對書愛乾淨的習慣,那倒無所謂。事實上,同學們他喜歡看我的書,因為我的成績還說得過去,但是他們從來不敢折我的書,翻書也是小心翼翼的,因為我對這個很計較。

    後來在教學中,也把這個引入了教學,對學生的整潔書寫特別看重,學生被懲罰大部分都是因為這個問題。

    愛書,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好習慣。

    高中那時候讀書,基本上儘量不折書和壓書,很多時候看起來,外皮很新,可以用一塵不染形容,跟沒用過一樣。事實上 書本里面,也有不少寫了讀書心得體會和思維發散的筆記。

    以前春節回家過年的時候,參加特訓的高三學生和初三學生,經常會跟我回家過年。

    他們看到我初中和高中那些課本,外面看起來非常的新,裡面的筆記內容寫的不少,每一頁都很新。

    至於筆記本,20多年過去了,還非常的新,儘管看起來發黃,但是表面的粉塵基本上沒有的。我父母知道我特別愛書,並跟學生用不地道的粵語介紹一番。

    從那以後,學生也愛上了書,梳洗完才去看書,或者看書前把手清洗乾淨,並擦乾,才看書,然後儘量不亂寫。

    習慣的培養是對學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可以這麼說吧,我在讀書上面,基本上相當於有潔癖,並把這個習慣帶到了平時教學中。

    當然,這個潔癖並不影響我在生活中怕髒、怕累、怕苦。

    在寧夏工作,管理煤礦時,經常下礦井,那時候的我,全部都是白襯衣,白襯衣被弄得很黑,後面都洗得乾乾淨淨,幾位局長特別讚賞,他們都是穿黑衣服。

    給大家看看我2001年的高中英語筆記,我喜歡分門別類。

    這筆記本都很貴,每一本筆記本的價格,頂上我一個星期的伙食費了,我有很多,都是贏的。

    這些筆記本都是我打賭贏來的,那時候,有些同學總是願意跟我打賭,他們希望我輸。每次大考前,規定數理化3科半個小時必須交卷,而且成績不能低於140-145分,科目間有所差距。

    我從來沒有輸過,因此我的筆記本特別多。

    我也輸不起,因為每一本都很貴,我賠不起呀。

    所以,只能贏。但是考試時,我又不知道題目是怎麼樣的難度,所以,這隻能有賴於的對基礎知識的熟悉程度和發散。

    為什麼會出現高考後撕書?

    現在的高考學習資料、考卷是二十年前的N倍。大量的刷題,讓學生疲倦不堪,恨死了。

    我帶過的高三學生,都沒有撕書的現象發生過。都只把QQ教輔書給帶回去了,課本和作業本倒是不帶回去。因為我教學用的資料很少,學生在QQ教輔上花了很大的心思,所以,帶走,也許他們很珍愛。

    學生畢業好,我也到過學生家裡吃過飯,那些書還在擺放著,具體他們怎麼想的,我也從來沒問過,可能像我一樣吧,有一種回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親有老年痴呆現在不分晝大喊大叫影響到上高二的孩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