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怕小貓
-
2 # 拙言33
不是的。
股民朋友們在選股時,舉例就是喜歡大盤藍籌股,或喜歡某一個行業,但相關的個股有很多,不知道選哪個?不知道哪個是龍頭股,因此指數基金應運而生。
可以簡單的理解:
指數基金是指跟蹤某個具有相同特點的一攬子的股票的走勢,即便是其他的股票行情很好也不能去投資。
可以是精選的大盤股、也可以是某一行業的。
投資者如果看好大盤走勢,可以選擇大盤指數的基金,如果看好某一行業可以選擇某一行業的指數基金來進行投資,這樣就省去選股的苦惱。
那麼問題問買指數基金時是不是淨值越低越好,即將來的漲幅越大。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反面看,正是由於投資者有這方面的考慮,基金經理們一般將漲幅較大的基金進行分紅或增加份額,來降低基金的淨值,使得基金看起來不是那麼的“貴”。所以說買指數基金時不是淨值越低越好!同樣其他的基金也是如此。
那麼我們應當關注基金的哪方面呢?
對於指數基金來說,如行業指數基金,本身的數量就很少了,可選的範圍已經被縮小了,因此我們要關注如下:
1、該基金的基本面訊息。
如基金經理的情況、該基金的分紅、歷史收益、是否存在清盤的可能等情況。如果是行業基金也要關注相關產業政策,如果是大盤指數基金那就要關注大盤指數的情況。等等。
2、要關注基金的走勢,以確定入場時間。
如關注的是行業指數基金,就要對基金進行技術分析,還要結合目前的大盤技術走勢、基本上與股票是一樣的判斷。
-
3 # 三思投顧
挑選指數基金,是單位淨值越小越好嗎?需要注意什麼?
再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兩隻基金,一隻基金是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000083),另外一隻是工銀網際網路加股票(001409),兩隻基金一年前的淨值如以下表格所示:
大家先用一兩分鐘來思考一下,如果這兩隻基金擺在你的面前,讓你參考淨值去選擇的話,你會選哪隻?
我相信有部分童鞋應該會選擇工銀這隻基金,因為它的淨值更低,那就意味著它有更多的上漲空間,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們把目光投向一年後,看看這兩隻基金的情況:
從上面這個表格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了,原以為淨值更低的工銀這隻基金會有更高的上漲空間,卻沒想到匯添富的在3.358的淨值基礎上又漲了25%,而工銀在0.335的淨值基礎上又跌去了3%。
所以這麼看來,由基金淨值判斷一隻基金能不能漲的方法,並太靠譜。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投資者會問,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這裡就有必要給大家說下,到底基金淨值是個什麼東西了,為什麼不能透過基金淨值來判斷一隻基金?
基金有兩個淨值:一個是單位淨值 ,一個是累計淨值 。
基金的單位淨值就是基金當前的價格,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買基金的話,就是按照基金當前的單位淨值去買的,比如說圖中華夏大盤精選(000011)的單位淨值是13.398,那麼我們每買入一份華夏大盤精選就需要花13.398元,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別人家的基金幾毛錢就可以買到了,怎麼華夏這隻要貴這麼多呢?
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華夏這隻基金是2004年就成立的基金,當年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管理過的基金,人家漲了15年,漲到現在的這個淨值,期間給無數個投資者帶來過不錯的收益。
我們再來看下累計淨值,為啥基金還要多這個累計淨值呢?這就和基金的分紅有關了。
基金分紅的本質是將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的形式派發給投資人。這部分收益本來就是你的,只不過原來是算在基金份額裡面,而現在划算成現金返給你,所以基金的單位淨值會相應下降。
舉個例子:
如果買了100份基金,成本是100元,這時單位基金淨值漲到2元,那您手中持有的基金價值為200元。
如果每份基金以0.5元現金的方式分紅,那麼這200元就拆成了【50元的現金+150元基金】,基金的單位淨值就回到了1.5元。
所以發現沒有,單位淨值和累計淨值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分紅過後的淨值,後者是沒有分紅的淨值。簡單來說,單位淨值是用來計價的,如果你要買基金,就以單位淨值的成本核算,而累計淨值是記錄一隻基金漲過的價格。
既然如此,基金分紅其實就相當於把你左邊口袋的錢放到右邊的口袋裡,對投資者而言還是沒有什麼差別,那為什麼還要有基金分紅?
這裡給大家總結為三個原因:
1.好看:基金淨值太高用分紅的方式降下來,投資者會有購買的慾望。
2.營銷噱頭:一隻基金經常會有“分紅”,會有助於基金的宣傳。
3.調整投資策略:基金經理可以透過分紅的方式來進行減倉,尤其是在牛市中有助於降低風險。
綜上所述,基金淨值高低對挑選基金沒有多少參考價值。
既然基金淨值對挑選基金的參考價值不大,那麼挑選挑選指數基金要看哪些呢?
我覺得,買指數基金要注意的地方有以下三個方面。
1.基金費率
雖然指數基金的費率相對主動型基金而言,有明顯的優勢,但是不同的指數基金之前還是有差異的。秉承“省到就是賺到”的原則,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肯定是首選費率低的指數基金。
比如以滬深300指數為例。
在所有普通型的46只滬深300指數基金中,其綜合費率(管理費+託管費)最高的基金達到了1.22%,而其綜合費率最低的基金僅為0.3%。
大家可別小看,每年節省下來的0.9%。
假設這兩隻滬深300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都一樣,都達到了年均10%,那麼15年下來,綜合費率1.22%的基金投資回報率是253%,而綜合費率0.3%的基金投資回報是301%,前後相差了48個百分點。
2.跟蹤誤差
我們都知道,指數基金是完全按照指數的成分股和權重進行投資的。所以挑選指數基金的重要標準就是看跟蹤誤差。
雖然一般情況下,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都很小,但是不排除有些個別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會很大。比如華安德國30(DAX)ETF基金(513030)。
依據該基金的2018年中報顯示:
從2014年8月8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間,跟蹤誤差達到了20.51%。最近一年的跟蹤誤差也還有3.56%。
這樣的跟蹤誤差,對於指數基金而言,顯然是不合格的。所以大家在挑選指數基金的時候,還是要稍微看下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
3.基金規模
除了費率、跟蹤誤差以外,還需要注意基金的規模。因為不同型別的指數基金適度的規模,是不一樣的,所以下面就分開來講。
3.1 普通型的指數基金
一般來講,普通型的指數基金的規模是越大越好。因為規模越大,當遇到大額申購或贖回時,對跟蹤誤差的影響越小。同時,對於在場內交易的指數基金而言,規模越大,流動性也越好。
3.2 增強型的指數基金
對於增強型的指數基金而言,由於有基金管理人主動管理的成分,所以規模適中就好。因為如果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規模太大,那麼會加大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進而影響到基金的業績。
最後提醒一點,不管是普通型的指數基金還是增強型的指數基金,其規模都不能太小。因為規模太小,是有清盤風險的。一般而言,規模在2億以下的,都要謹慎投資。
-
4 # 胡桐財經
很多投資人貪便宜的心態無處不在,買股票要買低價股,買基金要買淨值最低的,難道你不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貴自然有貴的道理,便宜未必都是好貨。我要是你,肯定不會選淨值最小的基金。
基金的初始面值都是1元你也甭管它是指數基金,還是主動管理型的基金,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基金成立初始狀態淨值都是1元,如果成立的時間很久,你可以透過累計淨值和單位淨值來區分,如果單位淨值小,累計淨值很大,說明歷史上有做過分紅,如果單位淨值和累計淨值相通而且很小,那只有一種可能,這個基金成立以來做的很爛業績很差。
買淨值小的基金大機率不是好選擇前面已經說了,如果不考慮分紅的因素,單位淨值很小,只能說明這個基金過往業績很差,一個歷史業績很差的基金,你買它圖什麼?我們買基金都是希望它能幫我們賺錢,明知道它過往業績差還買它,這不等同於期望鹹魚翻身麼?鹹魚翻身的機率難道比優秀的基金繼續優秀的機率還要大?顯然不會。既然這樣,你買淨值小的基金,除了給你帶來一點心理安慰,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
貪便宜心態無處不在,但資本市場一分錢一分貨雖說大家都有貪便宜的心態,但資本市場和其它地方不同,買賣雙方充分競爭,資訊相對透明,而且反覆報價意味著可以隨時糾錯,在這種地方,價格高低自然有其理由,高價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但低價的大機率是差的,一分錢一分貨在資本市場尤為明顯。我要是你,就寧願在高淨值的基金裡面去篩選,優秀的基金繼續優秀下去的機率,肯定比其它基金要更大一些。
-
5 # 三人聚眾
買指數基金之前要理解什麼是指數基金,以及它的執行規則。如果這兩者理解了,那麼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也就解決了是否是單位淨值越小越好,以及需要注意什麼。
什麼是指數基金?指數基金定義:是指以特定指數(比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成份股為投資物件,透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求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比如滬深300完全複製型指數基金,該基金的所有或絕大部分資產按照滬深300指數的權重來配置資產。假設該指數基金總資產為100億,中國平安的權重為7.67%,那麼就是將7.67億的資產配置平安銀行。
如果中國平安較大幅度的上漲,而其他299只股票保持不變,那麼滬深300就會按照“中國平安上漲幅度*7.67%的比例”上漲。
換句話來說,指數基金的根本原理就是剔除基金經理的人為因素,即被動型基金,跟隨市場變動而變動,跟基金經理的人為因素無關。
指數中的權重是怎麼來的呢?每種指數都有其特定的參照標準,比如滬深300指數是依照規模和流動性兩個根本標準。而在編制方法方面,因編制指數的公司採用的方法不同,主要有算術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兩種。
比如滬深300是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而成,其採用的方法就是加權平均法。而道瓊斯指數則是由道瓊斯公司編制,其採用的方法則是算術平均法。
但是不管採用哪種方法,完全複製型指數基金都是按照指數權重來配置資產的。而最終的權重結果是由報告期指數所決定,比如滬深300依據樣本穩定性和動態跟蹤相結合的原則,每半年調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調整比例一般不超過10%。
滬深300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基日指數=∑(市價×調整股本數)/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基日指數。
指數基金主要分為etf基金和etf聯接基金我們一般在支付寶或者微信等第三方平臺購買的指數基金為etf聯接基金,而不是etf基金。因為etf基金是不能夠用現金申購和贖回的,只能透過指數對應的一籃子股票(滬深300為300只股票)換取etf基金份額,或場內競價交易。
etf是什麼意思?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其實上etf它就是基金,“etf基金”後面再加個“基金”是多餘的,但這裡只是為了更好理解罷了。
什麼叫etf連線基金呢?即該基金與etf基金相聯接,表現為etf聯接基金主要資產(非全部,etf是全部)配置etf基金,但保留有少量的現金資產,以備人們隨時現金贖回——跟etf存在跟蹤誤差。
Etf基金存在跟蹤誤差嗎?實際上etf基金跟指數也是存在誤差的,但是其誤差極小,因為其可以將全部資產配置股票,不需要保留資產(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對應基金份額)。誤差就出現在權重比例分配有微小差異,比如中國平安權重為7.67%,那麼在配置時可能因各種原因配置成7.66%。
但是etf聯接基金存在更大的誤差,它本身以etf基金就存在較大的誤差,特別是那種不完全複製型指數基金(增強型指數基金)。
完全複製型指數基金和增強型指數基金完全複製型指數基金,雖然保有少部分的現金資產,但是部分的資金是完全複製指數,即按照指數權重將資產配置指數基金。比如該基金資產100億,有5億是現金資產,那麼剩餘的95億都是購買etf基金(按照etf基金的權重配置)。
也就是說,完全複製型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也就是現金資產部分(實際情況,在權重配置方面也會有所出入,因為報告期後基金買賣沒有那麼精確),比如上面的例子跟蹤誤差就是5%。
而增強型指數基金它不是完全按照etf基金來配置資產的,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國平安在滬深300的權重是7.67%,按照這一比例95億應當有95億*7.67%=7.2865億配置中國平安。
但是增強型指數基金存在較大的人為因素,基金經理可能根據自身的經驗,覺得中國平安未來上漲空間不大,那麼它的配置比例可能是7億,而不是7.2865億——跟蹤誤差會進一步放大。
指數基金對應的股票是一成不變的嗎?不是的,它是一個不斷篩選的過程,比如滬深300報告期為半年,即半年會重新篩選300只股票,且權重也會跟隨規模和流動性變化而變化。比如2017年8月滬深300中的中國平安權重只有5.48%,而如今卻是7.67%。
指數的數目雖然是確定的,比如滬深300就是在滬市和深市中篩選300只股票作為樣本,但是它同樣是按照一定的標準或規則在篩選好股票,而不好的股票卻會被剔除對應指數。即指數基金對應的股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存在積極的效用,特別是按照一定的標準來執行的效用,通常比基金經理單憑經驗執行的效用更高。
因此,巴菲特才會強烈建議購買指數基金——然後安心的工作就足夠了,不必為投資抓腦袋,同時也通常投資收益能戰勝大多數專業投資者——其實比較中國的指數基金與其他主動型基金就一目瞭然了。
基金單位淨值越小越好嗎?需要注意什麼?如果有仔細閱讀上述文字,相信你已經解決了這倆問題。
購買任何基金都與基金單位淨值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基金它本身就是分散的投資,股票型基金持有的股票基本在20只以上,其中前10只為重倉股。
單位淨值較高不能說明股價相對較高,可能基金經理買在低位,以及長期高賣低買,從而獲得相應的收益拉高基金單位淨值。那麼相對於老基金而言,應當是基金淨值越高越好,畢竟基金單位淨值是“確定收益堆上去+現有持倉股價表現”——說明基金經理有一定的水平,長期盈利。
然而對於新基金,可能基金淨值越小越好,比如市場行情突然下跌,導致較為嚴重的虧損,而後期逐步加倉,行情也向好,基金份額持有者便大量獲利。
但是基金單位淨值並不能判斷一隻基金好壞,一隻基金好壞要從過往業績和規模去看。比如老基金淨值較高,表明它有較高的收益增長,而新基金時間較短未能體現業績;再比如規模較大基金收益業績通常表現較為穩定,要麼它又怎麼變成大基金的呢?——基金好壞與單位淨值的高低是無關的。
在單位淨值方面,被動型基金與主動型基金差不多,但被動型指數基金單位淨值通常是市場行情的直接表現,比如中國平安大幅上漲,指數基金淨值就能大幅上漲,不存在“已確定收益”。
所以,購買指數基金主要是對市場行情的判斷,與單位淨值是沒有關係的,是要剔除“確定收益堆上去”的淨值。也就是說,同一只對應完全複製型指數的基金,它跟基金淨值的高低是沒有關係的,因為都是完全複製,比如中國平安漲,而配置的比例一樣,指數基金漲的比例也是一樣的。
比如華夏滬深300etf聯接基金單位淨值為1.33元,易方達滬深300etf連線基金單位淨值為1.3843元。假設這兩者配置etf的比例都是95%(保留5%的現金資產),那麼etf上漲2%,這兩者的etf連線基金都是在自身的單位淨值上乘以2%,基金持有者的獲利也僅有2%。如果購買100塊錢,不管買基金淨值高的還是淨值低的,都是賺2塊錢。
那麼這兩個基金為什麼出現淨值差異呢?etf基金不存在差異,它對應的就是指數。也只有場外的etf聯接基金才有差異,因為它配置etf基金的比例不同,比如華夏滬深300可能配置比例95%,而易方達滬深300可能配置比例97%,當行情較好時,易方達滬深300單位淨值就相對較高。
同時,兩隻基金的成立與建倉時間存在差異,基金淨值也就錯開,但單位淨值的高低與投資者收益和風險是沒有關係的。
需要注意什麼?顯而易見,就是跟蹤誤差,特別是增強型指數基金,存在更大的跟蹤誤差,也就會導致跟蹤同一指數的指數基金單位淨值有高低之分。
如果你沒有投資經驗,且採用定投的方式,更建議選擇完全複製型指數基金。如果有場內基金投資經驗,更建議選擇場內etf基金,而不是場外的etf聯接基金,因為etf聯接基金相較於etf基金存在更大的跟蹤誤差,特別是增強型指數基金。
回覆列表
首先結論,指數基金單位淨值與判斷基金好壞無必然聯絡,並非挑選指數基金的判斷依據!
基金淨值是否越小越好:
不論何種基金,發行時,面值均為1元。基金單位淨值或累積淨值(單位淨值+分紅)低於1元,表明該基金從發行成立至今,從未給投資者創造盈利!同樣基金淨值低於1元越多,表明成立至今虧損越多。因此,判斷基金的好壞的標準,絕對不是淨值越低越好!
指數基金的作用:
指數基金主要是為用來跟蹤某個特定指數而設立的,目標是完全複製跟蹤指數的走勢,誤差越小越好;
指數基金好壞判斷依據:
判斷一隻指數基金的好壞,最重要一點是是否與所跟蹤指數波動保持一致,在合理範圍內誤差越小越好;
舉例:A、B、C三隻跟蹤相同指數的指數基金,某日該指數漲幅為1%;
A指數基金當日上漲1.2%
B指數基金當日上漲0.9%
C指數基金當日上漲1.01%
則三隻基金中,明顯C基金跟蹤誤差最小,因此在三隻基金中表現最優!而A基金雖然漲幅最大,但其實是誤差最大的一隻,表現最差!
選擇指數基金的注意事項:
1、基金跟蹤誤差:判斷指數基金最重要的指標,跟蹤相同指數的多隻基金,優選跟蹤誤差小的!各財經網站基金資訊中均有相關指標,如下圖:
2、各類費用:包括指數基金的申購費,管理費等費用,誤差相同或接近時,優選費用低的,降低購買成本;可在基金官網或各平臺基金資訊中比較,如下圖:
3、指數基金規模:首先排除規模小於1E的,免得面臨清盤風險。如是ETF基金,跟蹤相同指數的多隻基金,優選規模最大的。二級市場交易規模越大流動性越好,同時實時價格與淨值誤差越小;
以上供分享,祝2019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