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盧溝曉月xy

    姮娥→嫦娥(漢文帝劉恆)

    道可道,非恆道→道可道,非常道(漢文帝劉恆)

    啟蟄→驚蟄(漢景帝劉啟)

    皮裡春秋→皮裡陽秋(晉簡文帝母鄭阿春)

    龍淵劍→龍泉劍(唐高祖李淵)

    觀世音→觀音(唐太宗李世民)

    丘→邱(避孔丘,“邱"字現用於姓氏和地名,雖然孔子不是皇帝但地位高)

  • 2 # 歷史雜談lilym

    馬桶 說起馬桶的由來,還得先從漢高祖劉邦說起,據說劉邦在群臣面前內急,為了節約時間開會,竟讓一個文官把帽子遞給他,他背過身去,把帽子倒過來,在帽子裡解決內急。堪稱古今第一人。

      到了漢武帝劉徹時代,更是別出心裁,居然在解大便時接見高階官員。這是《漢書•汲黯傳》裡透露出來的:“大將軍(衛)青侍中,上踞廁視之。”史官並沒有記錄下衛青的情緒,但可以肯定的是,衛青在漢武帝的眼中是一等一的重臣,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獲得了在皇帝大便時被接見的機會。   

      或許是受了漢高祖用大臣帽子撒尿的啟發,後世的皇帝們多半使用便壺來解決問題,而不親自上廁所了。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衛生用具,從那時起,皇帝解決內急問題就方便很多了。

    “虎子” 後來變了稱呼喚作“馬桶”,據說與皇帝有關。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臥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 “虎子”得名的由來。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龍庭時,只因他們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稱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和“尿盆”。一直沿用至今。

  • 3 # 市井九公子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古代避諱的總原則!

    在古代,一國之君的名號所用字、詞,是所有人或事物都需要規避的;同樣,皇帝本身也需要避諱其父、祖的名字、年號、諡號、陵號等等!

    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一個為避諱皇帝名號,在名稱方面做了變動甚至影響到今天的案例☞

    如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巨龍盤臥——名劍龍泉

    春秋戰國時期,相傳為鑄劍大師歐冶子、干將聯手所鑄,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簡稱「龍淵劍」。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是中國古代名劍,誠信高潔之劍!

    可一切,因為一個人的出現發生了改變……

    本是隋王朝貴族,靠承繼祖上的爵位,當上了唐國公。大業十三年(617)為太原留守。隋朝末年,農人起義普及全國各地,李淵乘機起兵晉陽,自稱上將軍,在四個兒子特別是次子李世民的輔佐下,很快攻取了長安。為了爭奪民意,他公佈約法十二條,把隋王朝的苛刻法則一概廢棄,而且臨時讓隋煬帝的孫子楊侑做個掛名皇帝。第二年(618)炎天,從江都傳來隋煬帝被殺的音訊,李淵才把楊侑廢了,本人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這就是唐高祖!

    後世人因為避諱高祖李淵的名諱,改“龍淵”,名為“龍泉”!“龍淵”,前人謂藏龍之淵,亦即潛龍之深潭。龍淵劍因其外形威武,觸目驚心,如登高山臨深淵而得名;也有說是此劍身上的天然斑紋形狀奇異,看起來如高聳高山,似藏龍深淵。而“泉”指水源也;《易·蒙》:“山下出泉,蒙。”由此看來,“龍淵”改“龍泉”雖一字之差,但意義未變。

    自此之後,世間再無“龍淵”之說;現在的鑄劍大師們,所鑄名劍均以“龍泉”命名!龍泉已然成為一種身份象徵,它用它的名貴,來宣誓著自己的地位!

    以上就是小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錯誤之處,還望指教

  • 4 # 歷史堂

    導語

    避諱在中國持續實行了數千年,直到清王朝覆滅,避諱才趨於最後消亡。接下來我就具體說說古代君主避諱的一些具體事情。

    避君主諱較早的兩個例子見於《左傳·桓公六年》:“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晉僖侯名司徒,公元前840-前823年在位。他的名字與官職的司徒相同,為了避諱他的名字,廢去司徒這一官名,改稱為中軍。宋武公名司空,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主管土木建築的官職也稱司空,為了避宋武公之名,於是宋國廢除司空改稱為司城。

    《左傳》圖片

    秦二世胡亥,在位三年,陳勝起義,諸侯反叛,使胡亥非常恐慌。《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世乃齋於望夷宮”,以祈平安無事。夷為東方少數民族之稱,北方少數民族一般稱為胡,此宮既然是北望,應該名為“望胡宮”,因避胡亥之諱改為“望夷宮”,由此可知,胡亥在位時間雖短,但在避諱的施行上卻毫不含糊。

    影視劇中的胡亥形象

    古代有著名思想家莊周,又名莊子。其姓犯了漢明帝劉莊之諱,因此漢人不以莊周或者莊子相稱,而是稱之為嚴周、嚴子。莊子和老子合稱為老莊,在漢代,卻只能稱之為老嚴。其他姓莊的,也不得不改為姓嚴,於是莊姓的人忽然消失,卻冒出一幫姓嚴的,此外,與劉邦爭天下的項羽名籍,為了避“籍”字,姓“籍”的改姓席。

    漢明帝畫像

    到了隋朝,隋文帝諱堅,於是用“固”來代替“堅”,北齊武成帝高湛有一子,本名仁堅,封為北平王。史官修史時避楊堅的諱,把“仁堅”改為“仁固”。隋煬帝諱廣,於是為了避隋煬帝之諱,地名中有廣的,常用大字代替,比如將廣安改為大安,廣梁改為大梁,廣縣改為大縣等等。

    影視劇中的隋文帝形象

    唐朝為了避李世民的諱,將民用“戶”來代替,從此六部中的民部就變為了戶部。治書侍御史是御史臺的副職,管理國家刑憲典章,以肅正朝綱,類似後世的監察官。因“治”犯高宗諱,故將其改為御史中丞。

    影視劇中的李世民形象

    唐朝不僅諱國姓,還有諱國號一說。明朝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一:“錢唐……至唐時避國號,加土於唐,改稱錢塘。”大概不但連皇帝老子都獨尊無二,連國號所用的“唐”字也尊貴無比,不能隨便使用,故將錢唐改為錢塘。

    南唐後主李煜是個亡國之君,卻工書擅畫。尤其擅長詞的創作,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出自他手。有一種會說話的鳥,今俗稱八哥,古時候叫做鸜鵒(qúyù),因鵒與煜同音,故改稱八哥,至今沿用。

    影視劇中的李煜形象

    明朝初年,江岸善崩,有人說是由於豬婆龍,也就是揚子鱷在撅下面的地。恰巧碰到朝廷派專人前來詢問調查,因為豬與朱同音,所以當地人就說這事是黿乾的,恰巧又與元同音,於是,下令捕黿,一時間,江中的黿所剩無幾。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形象

    結語

    避諱只是一種形式,它實際上體現的是對於異己勢力不容分說的頂禮膜拜和屈從。避諱必然伴隨著對人格的貶抑,因此,從本質上講避諱是對獨立人性的一種壓抑和扭曲。

  • 5 # 我是一個俗人吖

    中國古代對避諱皇帝名號這方面可是相當嚴格的,不僅諧音要改,近音也要改。

    就拿宋仁宗趙禎來說吧。

    諧音。

    從唐代開始,文官最高等級的諡號是“文貞”,如魏徵、張悅這些名臣死後都是“文貞”。北宋初,“文貞”依然是文官最高等級的諡號,賢相李昉、王旦都死後獲得了“文貞”的諡號。可是真宗駕崩,仁宗趙禎上位後就不能叫“文貞”了,要避諱“禎”,最後改成了“文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就得到了這個最高殊榮。

    近音。

    看過《水滸傳》的人,肯定都會對武松打虎這一章節印象很深。這武松有個哥哥叫武大郎,人長的矮小,性格老實,靠賣炊餅為生。

    這個炊餅在仁宗即位之前是叫蒸餅,因為“蒸”這個音和“禎”的音很近,所以仁宗登位後為了避諱皇帝名謂就改成了炊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說自學考試比較困難,請問自學考試該怎樣學習才能順利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