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齋刀閒者
-
2 # 河東三叔
這不是人多力量大或集思廣益投入大資金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大家可以參考日本,這個國家不僅不缺錢至少在高新技術上也算是國際先進水平,不過在三、四代機上都依賴於美國。
相對比中國也一樣,航空工業本來就是弱項,直到本世紀初才開始慢慢進入快車道。以往只能仿製殲-7、殲-8等機型,到後來自主研製的殲-10、殲-20橫空出世,好像瞬間彎道超車引領時尚。不過大家要注意這兩款機型能夠順利研製成功,離不開航空工業幾十年的預研積累,也就是它們的原始模版殲-9方案、抬式佈局方案等。
中國軍工總結出的研製模式是這樣的: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凡事有個漸進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B-2是美國也是全球第一款隱形戰略轟炸機,1989年7月就首飛,1997年裝備部隊。不論是氣動佈局還是隱身塗料以及航電系統,完全是領先於世界水準,而且美國在核心發動機方面完全不求於人,隨時想上就有。
-
3 # 彧蔚
B2作為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戰略轟炸機,其雖然無法和自家的B1B和俄羅斯的圖-160一樣實現超音速飛行,但是卻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款量產版本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可以說單憑隱身能力就能絕對秒殺其他同類機型所具有的超音速飛行等。畢竟B2從設計研發初始就是為了藉助超強的隱身能力,突破蘇聯更為嚴密的防空圈所設計,所以為了實現整機的隱身能力,B2放棄了超音速飛行能力,採用了隱身效果更好的飛翼式氣動佈局。當然事實也證明B2雖然出現二十餘年了,但是依然穩坐當今世界最先進戰略轟炸機寶座。那麼同樣對於中國而言,如果不計成本能短時間造出B2隱形轟炸機嗎?首先從軍用武器裝備研發來說,一般都不太注重成本預算問題,只要一款武器夠先進,能夠超越對手一大截或者縮小與世界先進技術間的差距,那麼這款正在研發中的武器就算是預算有些超標也是可以適當追加預算的。比如美國當年研發C-17戰略/戰術運輸機時,雖然其在整個研發階段嚴重超預算好幾次,但是介於C-17同時擁有戰術運輸機輕便靈活可以直接在前線機場起降,和戰略運輸機更大載貨空間/更遠飛行距離雙重優勢,所以美國國會依然多次追加了預算。當然國防預算這個問題在中國其實不是什麼大事,畢竟國防武器更先進,能夠帶給人民群眾更好的安全保障。那麼單純的從武器研發來說,短時間這個具體也得有個時間差吧,比如有些人眼中短時間就是一兩年,有些人眼中則是五六年左右,更甚者還有十年左右即為短時間的。像B2這種級別的戰略運輸機,首先存在體型更大/結構更為複雜/內部零部件更多的問題,所以就算是已經具備所有研發生產這種級別的技術和實力後,也會有以下三種不同因素在內:一、首先對於中國來說,飛翼式這種氣動佈局雖然有過理論研究,而且還曾成功試飛過利劍這類飛翼式氣動佈局的無人機,但是像利劍這類飛翼式氣動佈局雖然能夠驗證對於飛翼式氣動佈局的可行性,但是也存在利劍無人機和B2轟炸機在體型上的區別,以及其他一些需要實踐探索的差別在內。畢竟不是簡單的放大即可早就一架新的戰略轟炸機,這裡面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很多,都需要前期一點點的解決磨合。二、就算是從從一開始拿到設計圖紙,那麼首先從瞭解圖紙設計思路再到具體略微修改圖紙設計,畢竟B2設計於上世紀80年代末期,到今天特別是在航電等裝置上的早已不同今時往日。那麼在瞭解圖紙後,開始從圖紙上走出來,開始進行零部件的試研發/預生產,再到整機進行地面靜力測試來判斷結構生產問題。再到第二架原型機實現首飛,再包括後面需要多架原型機進行飛行測試,包括飛機基準測試/航電/飛控系統測試,武器投放測試等,所以就算是從一開始已經知道怎麼設計製造了,光是首飛後的試飛到服役至少也得五六年時間。其實現在我們已經不用羨慕美國的B2戰略轟炸機了,因為早在2016年9月時任中國空軍司令員馬曉天上將就披露中國正在發展新一代遠端轟炸機。特別是在2018年中航工業拍攝的宣傳片《大國起飛》紀錄片中,影片末尾的鏡頭中更是在燈光下有一架被幕布蓋住的超大型飛翼式氣動佈局的大型飛機,其整體輪廓和美國的B2轟炸機幾乎如出一轍,而且畫面中還打出來“THE NEXT”,也就是接下來的意思,所以這也寓意著中國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亮相的已經不遠了。
-
4 # 科技之重
短時間估計不行,長時間當然是可以的了!
製造B2轟炸機需要的無非就是“飛翼氣動佈局的飛控+大飛機的製造+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隱身技術”。以中國現有的技術,是完全滿足以上這三個條件的,不計任何代價的話,製造出類似B2的戰略轟炸機也不存在什麼技術難題。
飛翼式氣動佈局的飛控問題B2轟炸機就採用了飛翼式氣動佈局,由於早期對飛翼式無尾氣動佈局的研究不夠深入,飛控系統並不先進,對空氣動力學的研究也不足,所以直到以上技術全部解決後,B2轟炸機才被研發出來。現在來說,中國對飛翼式無尾氣動佈局的研究也比較深入,拿出了利劍,暗劍,攻擊11等無尾飛翼式氣動佈局的無人機。既然這些無人機可以飛起來,且不存在飛控系統上的問題,那麼就證明中國已經完全掌握了飛翼式無尾氣動佈局的設計要點和飛控系統。
大飛機的製造技術B2轟炸機也屬於大飛機,只有具備製造大飛機的能力,才可以製造出B2轟炸機。關於大飛機專案,中國有C919客機,運20大型運輸機。也就是說,經過了這兩型大飛機的研製,中國的航空工業已經掌握了與大飛機制造相關的技術和材料。比如說,大尺寸的鈦合金構件,相關的大型機床等等。有了大飛機的製造技術,已經解決了製造類似B2轟炸機的一大難關。
大推力的航空發動機B2轟炸機使用的是4臺F110去掉加力燃燒室之後命名為F118的渦輪風扇發動機,中國要拿出類似的航發也沒有問題,現成的就是渦扇-10或者渦扇-18。也可以將渦扇-10發動機,去掉加力燃燒室後,作為動力來源,這樣的話也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隱身技術既然中國可以製造出殲20和殲31這兩型隱身飛機,那麼就足以證明中國對隱形技術的研究是挺深的,最起碼可以直接用於製造隱身戰鬥機。其實,殲20,B2,F22,F35的隱身技術大致一樣,將殲20的隱身技術用於製造轟炸機也沒有什麼難點。
從以上四大技術上來看,中國是根本不缺的。雖說不缺製造B2轟炸機的技術,但是要真正的製造出來,還要經過多次的試飛。就這個試飛過程來看,並非是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畢竟國內第一次在大飛機上使用飛翼式無尾氣動佈局的方案,還是要穩步推進的,急不來。在短時間內是難以將所有問題都解決的,需要數架原型機進行試飛,真實的飛行資料還是要掌握的,畢竟模擬的資料並不能代替真實的飛行。
-
5 # 軍武最前哨
關於這個問題有兩個點需要注意:不計成本和短時間;長期以來,B-2轟炸機聞名於世的原因除了效能先進之外,還有價格昂貴。按照較為普遍的一種說法,B-2轟炸機單機造價高達24億美金,如果以重量計算的話比它服役時的黃金價格還要貴三倍。
而且毫無疑問的是,在B-2轟炸機投產服役之前,相關的研發經費也必然非常的昂貴。
所以說,設定“不計成本”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推倒了橫在研製與B-2類似的轟炸機計劃前面的資金問題。
但是,B-2作為集合了近三十年現代工業結晶於一身的高精尖產物,它的問世絕不僅僅單純的依靠資金投入,豐富且高水平的技術積累同樣不可或缺;而這也恰恰是限制我們在短時間內研製出類似轟炸機的主要障礙。
那麼,美國的技術積累有多深厚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B-2轟炸機首飛(1989年)六年前,美國空軍就已經服役了著名的F-117攻擊機;這是當時世界範圍內第一型具備完全隱身技術的飛機。
後來被B-2完美運用的隱身技術大約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鑑於泰萊達茵公司當時生產的一款名為“火蜂”的無人機在越戰中因為體積小而不易被雷達發現,以及蘇聯不斷強化的防空系統,五角大樓便開始考慮為飛機新增“隱身效能”。
對比同時期我們與美國的工業狀態和工業思維的話不難發現,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點。
很多人認為美國之所以研製出了B-2,主要還是歸功於二戰後竊取了德國霍爾騰2-29的技術成果。客觀而言,這種看法還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為早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時候,美國著名的航空開路人約翰·諾斯羅普就已經開始了對飛翼的重點研究。
二戰期間,美國就已經研製出了採用飛翼佈局的XB-35大型遠端轟炸機,再到二戰結束後不久問世的YB-49全飛翼戰略轟炸機;當然,或許是因為當時的技術不成熟,亦或者過於超前,這幾款飛機都未能量產,但卻為後來的B-2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所以說,關於“B-2轟炸機是美國照搬德國技術”的論調過於片面。
而透過上述內容我們也不難發現,美國與B-2轟炸機相關的技術積累幾乎貫穿了整個上世紀,這也恰恰是我們難以在短時間內或者透過金錢彌補的短板。因此,不計成本的假設並不能保證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造出媲美B-2的轟炸機。
-
6 # 天下布武
在第二次時間大戰之後,美蘇爭霸期間可以說是人類科技進步最快的一段時間了,特別是兩國不遺餘力地搞軍備競賽引起的軍事科技進步,如載人登月、半導體技術、衛星導航、核技術等,而其中美國在1989年研發的B-2轟炸機,更是被稱為“外星科技產物”,即便放到現在也是全球頂尖的“黑科技”!
對於B-2轟炸機這般的“黑科技”,那如果如今的中國也像當初的美國那樣不計成本的研發,能否在短時間內研製出B-2轟炸機?答案是肯定的,B-2隱身轟炸機的先進之處主要體現在飛翼佈局的飛控和隱身技術兩個方面,而這兩個方面在現在看來已經不存在太多的技術難題。
首先是飛翼式氣動佈局的飛控方面,B-2轟炸機與其他普通飛機不同,採用了無垂尾的飛翼式氣動佈局,對於現代飛機來說沒有垂尾就很難進行偏航控制,所以B-2就採用了鋸齒狀的後緣襟翼來控制偏航,同時開裂作為減速板,不對稱開裂時作為方向舵使用,不過即便如此,沒有垂尾也使得B-2的機動性大不如普通飛機。
而現在對於飛翼式佈局的飛控技術要比30年前成熟了不少,採用飛翼佈局的飛機也越來越多,如彩虹-7、攻擊-11、“暗劍”等無人機,採用的都是無尾式的氣動佈局,而這些無人機都已經到了實際部署或者試驗階段,由此看來對於飛翼佈局的飛控技術中國已經掌握。
另外是隱身技術,這是B-2轟炸機最為注重、也是當時最為特立獨行的技術,為了更好地達到隱身效果,B-2取消了垂尾採用飛翼氣動佈局、將進氣道佈置到了機身上方並採用S彎進氣道、發動機構件內還裝有氣流混合器、採用內建彈艙,整體外形看過去B-2光滑簡潔毫無折皺。
在隱身設計方面B-2最主要也是目前最大的秘密就是它的隱身塗層材料,由於B-2的隱身塗層是易消耗品,需要恆溫機庫來停放,而且執行飛行任務用不了多久就得重新塗層,這也是為何B-2轟炸機如此昂貴(一架24億美元)的原因之一,也是要重新研發B-21轟炸機的原因之一。
而在隱身技術上,目前也是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掌握,中國研發的採用隱身技術五代機的殲-20目前已經批次服役中,而上文提到那些無人機也同樣具備隱身能力的,所以在隱身技術上我們同樣擁有。
總之,對於被稱為“外星科技產物”的B-2隱身轟炸機,在過去了30年的時間後今天,它已經不再是不可複製的神話,如果我們也像當初美國那樣不計成本的去研發,預計5年時間也能整出來,不過我們目前已經在研製自己的轟-XX,而且是和平時期,所以沒必要那樣做。
-
7 # 資訊所長
很遺憾,製造不出來!確實一些武器裝備的研發、製造和使用需要考慮成本,但是涉及到國家安全級別的戰略性武器,成本方面的限制有些少,因為國家安全不是用成本多少來衡量。比如對於印度來說,它目前最需要的武器就是洲際彈道導彈,能夠瞬間提升印度的國際地位,再加上核武器,就可以威脅到全球任何重要地方,這是印度求之不得的事情!可是印度目前射程最遠的彈道導彈“烈火-5”只有5000公里,因為印度技術有限,幾十年的時間都無法研製出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要說印度沒錢,這個不可能,印度動不動就花費幾百億美元進口先進武器,所以說即使印度有錢,但還是在短時間內無法研製出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隱身轟炸機也不可能。所以重要的不是成本問題,而是技術問題,有些技術不是不計成本,就可以獲得,而是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B2隱身戰略轟炸機,是目前全球迄今為止,唯一一款隱身轟炸機,它的戰略定位不言而喻,能夠悄無聲息的進入其它國家領空內執行轟炸任務,同時安全返航。這麼先進的戰略級別的武器,很多國家都夢寐以求,但是它的技術難度太大,涉及到的領域太廣泛,比如航空發動機領域、材料領域和電子領域,這些都是高階領域。比如航空發動機和隱身材料,這兩個其中任何一個,就可以阻擋全球99%的國家,而這兩個領域,是花錢也買不到的,只能自己花時間研製,一般需要以十年為單位。況且我們目前還沒有那麼迫切需要在短時間內研製出類似B2的隱身轟炸機,按照正常的研究流程即可,哪怕需要二、三十年時間,我們已經有洲際彈道導彈和核武器,它們已經足夠威懾全球,研製類似B2的隱身轟炸機,只是豐富了威懾手段而已。
-
8 # 勒勒呵呵
現代武器尤其是戰略轟炸機之類的高新尖武器,已經不和二戰時的武器裝備相提並論了,不要說造了,就是使用上都不是一個小國家會用的,需要大量的配套如遠端通訊控制系統,偵查系統,以及大量維護系統……可以說是昂貴的一次性武器……現在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不計成本中國以現在的實力是完全有可能造出B2的,前提是站在現在的時間節點,而且我估計可能已經造出來……原因如下,任何先進裝備都不是憑空出現的,都是一步步技術積累實現的,如殲20實現隱身及先進飛控,以及氣動技術積累;運20實現大飛機的設計製造及生產整合技術積累;轟6的升級實現轟炸機使用實戰積累;北斗導航實現全球通訊導航技術積累……研製類似B2的技術積累全了……就是看什麼時候公佈全世界而已
-
9 # 王之縱橫四海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即使不計成本,中國也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製造出類似B-2那樣的隱形戰略轟炸機。
有的網友說,技術我們是有的,只是我們目前沒有那麼迫切的需要類似B-2的戰略轟炸機。這種說法純粹是自欺欺人。什麼叫不需要?大家知道,我們的轟六轟炸機實質上就是蘇俄的圖16,那可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古董了!經過一番魔改,轟六K和能夠空中加油的轟六N也才算是剛剛摸著了戰略轟炸機的邊,其實並不能算作是嚴格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對於轟六的魔改,有網友開玩笑說,轟六後面的字母都快不夠用了。就這樣,還能說我們不需要一款類似B2的戰略轟炸機嗎?
不是我們不需要,而是我們太需要了。那麼轟20隱形戰略轟炸機為什麼這麼多年了,大家千呼萬喚,可它就是不出來呢?說白了,就是某些需要的技術還不成熟或者某些領域的工藝和製造能力還沒有突破!
比如B-2那種無尾翼飛翼氣動佈局吧,就有人說了,我們的利劍無人機不就是無尾翼飛翼佈局嗎?要知道,轟20的最大起飛重量將達到200噸,最大載彈量也要達到45噸。這樣一個巨無霸,豈是小小的無人機可比的嗎?
其它的困難我估計還有機身材料,發動機,飛控技術等,總之,要製造一款類似B2那樣的戰略轟炸機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技術上的突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還是要一步一步的來,不能著急!
-
10 # 鋒芒FM
這個問題若是放在10年前,中國還真無法在短時間內製造出B2這種隱身轟炸機,但放在現在,我認為問題不大。
研發一款隱身戰鬥機的難點在哪裡?首先來確定一個概念:對於一款隱身轟炸機來說,短時間製造出來,多長時間算是短時間呢?我們以B2為例,B2的研發始於1981年,1989年首飛成功並在1991年正式服役,其服役之前的整個研發試飛過程歷時20年!因此對一款現代化的隱身戰略轟炸機來說,研發製造時間低於10年,就可以稱得上是短時間內製造出來。
隱身戰略轟炸機的製造難點有這麼幾個,首先就是隱身技術,這是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基礎,隱身技術包括隱身塗層和氣動佈局兩個方面,而氣動佈局又是飛機制造工藝的體現。其次就是動力系統,沒有堪用的發動機飛機飛不起來,再就是大飛機制造能力,如果普通的大型飛機都製造不了,去研發隱身戰略轟炸機談何容易!還有一點就是戰略轟炸機所需的航電火控系統。
中國能不能短時間內製造出一款隱身轟炸機?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這個短時間指的是上述低於10年這麼個概念,若是說一兩年的時間,美國都沒有這個能力,有了B2這個基礎,美國的B21研發了4年原型機都還沒製造出來呢!基於低於10年這個概念,我認為中國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製造出隱身戰略轟炸機,因為製造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幾個難點,我們都具備瞭解決能力。
首先就是隱身,這個透過殲20就可以體現出中國對飛機隱身化氣動佈局的見解和隱身塗層的研發已經具備了深厚的基礎,雖然戰鬥機和轟炸機機型不同,但隱身技術的原理都是相同的,殲20的隱身技術完全可以運用到隱身戰略轟炸機上面。
另一個難點是大飛機制造能力,這個我們也具備解決的能力,因為中中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正在量產。運輸機和轟炸機機型自然完全不同,但兩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同屬於大型飛機,如果運20這樣的大型運輸機都製造不了,戰略轟炸機想都不用想,可以說能不能製造運20也是能不能製造出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基礎之一。
另一個就是動力問題,可以說動力問題是當前中國製造隱身戰略轟炸機的關鍵所在。那麼當前中國能不能在短時間內製造出戰略轟炸機所需的發動機呢?我認為是可以的。運20初期使用的是D30PK-2發動機,當前已經開始換裝中中國產WS-18,更先進的WS-20也在研發中。這兩款發動機雖然不能直接裝在隱身轟炸機上面,但經過改進後完全可以,有了這個基礎,動力更強勁的發動機也能研發出來。
最後就是航電系統,這個沒什麼問題,中國的航電雷達火控系統的研發能力已達領先水平!基於以上,我認為中國目前具備了短時間內研發出隱身戰略轟炸機的能力,並且我們不僅僅是具備這樣的能力,中中國產隱身戰略轟炸機轟20甚至很快就能和大家見面。
但這只是在萬事俱備下的研發製造,事實上當前中國這種研發製造能力,是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積累下的成果,如果沒有這種持續積累,短時間別說研發一款隱身戰略轟炸機,就連一架能起飛的螺旋槳飛機都製造不出來。
回覆列表
不能,凡事複雜的高科技裝置,都不是砸錢能砸出來的,當然了,瘋狂砸錢,能加快些許速度。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一窮二白,啥啥都落後,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內憂外患。
幾十年來,在美國為首的列強勢力打壓下,不斷的奮鬥和積累,才有了今天的高度。
在殲5/6/7/8/10/11/12/15等有成有敗的戰鬥機基礎上,我們有了殲20和31,加上轟六/殲轟七/運20等大型運輸機的科技成果,我們才有可能搞定如B2,那種高空遠端戰略隱身重型轟炸機。
而且,從設計到材料,還得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完善,從樣機出來,到形成戰鬥力,十年都算快了。
美國的隱身戰鬥/轟炸機,其實也是最近十幾年才真正形成戰鬥力的,別聽他們吹牛皮,看部署地域和戰鬥任務執行,一目瞭然。
但凡能扔個炸彈,也得去試驗一下哈美國開始裝備的前十來年……就沒真的用過!
所以,短時間內拿出類似B2的轟炸機,既不可能,也沒意義。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版的B2已經開始樣機測試了,中國對這類飛機需求不急迫,但並不影響中國著手研製。
很有可能,中國已經對B2沒興趣了,所以放慢了腳步,而超高空超高速的遠端中型轟炸機,正在走入解放軍的視線,比如“天行”那種驗證機,一轉身就是轟炸機,對B2那種貨色,大約是1到2代的理念與技術碾壓。
附件:科普知識:
諾斯羅普·格魯門B-2隱形戰略轟炸機(英語:Northrop Grumman B-2 Stealth and Strategic Bomber)綽號"幽靈"(英語:Spirit)是由由諾斯洛普和波音公司聯合麻省理工學院為美國空軍研製的執行戰略核/常規打擊任務的低可偵測性飛翼式轟炸機。
B-2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種的隱身戰略轟炸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低可偵測性,即俗稱的隱身能力。能夠使它安全的穿過嚴密的防空系統進行攻擊。B-2的隱身並非僅侷限於雷達偵測層面,也包括降低紅外線、可見光與噪音等不同訊號,使被偵測與鎖定的可能降到最低。B-2在空中不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程可達1.2萬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則可達1.8萬千米。每次執行任務的空中飛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小時,美國空軍稱其具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
B-2的隱身效能可與小型的F-117攻擊機相比,而作戰能力卻與龐大的B-1B轟炸機類似。1997年,首批六架B-2轟炸機正式服役,一共只生產21架。每架B-2造價為24億美元,若以重量計,B-2的重量單位價格比服役時值的黃金還要貴兩至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