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童話裡的承諾

    東觀孚山,巨嶂橫列,氣勢磅礴;南望珏山,雙峰插天,秀麗挺拔。山腳丹水盪漾,像一條玉帶從東北向西南飄然而去;回首硤石諸峰,峭壁偉岸,似鬼斧神工砍削而成。

    該寺初創於北齊天保年間,高僧慧遠再次草創寺院,初名"硤石寺"。唐代宗時(762-779年),有神墨禪師在此修行;貞元間(785-804年),有智通禪師在此作《六波羅蜜疏》;太和元年(827年),有慧暗禪師至此,廣集佛徒,開法華經道場,營造殿宇,使寺初見規模;唐太和二年(828年),名僧接踵而至,佛徒日漸增多,始創上院,兼設普賢道場;鹹通八年(867年),御賜匾額"青蓮寺"。上院賜名"福嚴禪院"。

    唐代釋迦牟尼彩塑,高約4米,雕塑精細,金光映人。其右手的處理自然妥貼,頗具重量感,與西方名畫《蒙娜·莉莎》具有相通之處,藝術價值極高。

    院內的子抱母古柏令遊人感嘆不已。母相周粗3米,高27米;子柏周粗1米,高24米。相傳百餘年前母柏枯槁,寺院主僧決定次日將其砍伐。當天夜裡,一株幼柏攀著母相的軀幹纏繞而上,緊緊將母相抱住,寺僧見之,以為神意。

    古柏前的兩棵銀杏樹,東為雄樹,周粗5米,高約25米;西為雌樹,周粗4米,高與雄樹同。

    每年夏秋兩季,枝葉繁茂,遮天蔽日,以自己無可辯駁的神威,敘述著青蓮寺的沉浮興衰。

    古寺東側有明代建造磚砌藏式佛塔一座,高約25米;西側有建於唐乾寧二年的惠峰石塔和宋代百法座主舍利塔。寺院東一崖陡立,長寬約3米餘,面平如臺,相傳為高僧慧遠禪師擲筆處,稱“擲筆臺”。

    臺南端有款月亭,中秋之夜,登亭東望,皓月從珏山峰間冉冉升起,名為珏山吐月。可照出柱上題有崇寧、熙寧等年號,可證是宋代建築。其他如唐經幢、竇乳泉等都為遊人講述一段清幽、神奇的故事。漫山遍野的松柏灌木,紅牆綠樹,與隔河相望的珏山一起,為遊人提供了一個山水寺觀渾然一體,俯拾古今,頤養性情的林泉勝地。[1]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年新車怎麼樣年審不用排隊怎麼樣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