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雜家論談
-
2 # 衣米爸爸
我支援,存在即有合理性,不可否認,高考的選優性比碩博考要強,高考高分能夠證明這個人至少夠聰明,碩博高分可證明不了,特別是文科專業,不考數學,專業課靠背,有的人真的能把整本書背下來,英語靠積累和用功,政治還是靠背,很多碩博考分數高的人在深造期間並沒有表現出特別優秀,這個和高考不一樣。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看,在其它條件一致的情況下,挑上一個更聰明的員工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本科,既科學又高效。用人單位也不傻,這肯定也是經驗所得,是試錯後的結論。
-
3 # 農村走岀的男孩
30年前,每年大學生只有幾十萬,不談985、211,都是人材。當今大學生太多了,每年七八百萬,其中985、211也就幾十萬,所以只好用此辦法來快速區分人材。這是大量擴招業帶來的必然結果。
-
4 # 至深致遠
這一現象很正常,能上985、211大學的學生首先可以肯定是優秀的,是從眾多學生中精選出來的,也是精品。我曾接觸過教出能考上北大清華學生的老師,他們幾乎口徑一致說這些學生不是單純靠他們教出來的,同一老師同樣努力而效果卻不同,主要還有個因素智商的差別,這點我也信也深有體會。我們家族中有考上二本有985孩子,兩孩子高考分數差別大,單純英語四六級比較看,二本孩子考上研究生六級英語才免強過了,985在大學己過了。好學生好大學只要正常下去,在同類專業方面肯定有優勢也是優秀的。如果是同等學位用人單位肯定願意用這類學生,現實也是這樣。
-
5 # 沙中土大溪水
其實本質上還是公平、公正的問題!無論大家如何吐槽和討厭高考,高考畢竟是我們大家都比較認可的一種評測手段。出身本科在好學校的學生,多少會認同一些。相比什麼博士、碩士這類的文憑,可信度反而不如本科的學歷有說服力。因為誰知道這文憑啥咋考的,如果本科是個不起眼的學校,碩士、博士文憑是221/985的,反而有書呆子的嫌疑。這社會誰也不傻。由此看來高考依然是我們的一個基本公平的方法。
-
6 # dyhgy
這種現象的確存在,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很大弊端,主要就是將人才內涵的複雜性簡單的外在指標化,且過重歷史標籤,對社會化視角下的一貫優者更有利,將抬高部分有名無實之輩,對成長中由一般到傑出者不利,將埋沒一些“醜小鴨變白天鵝”的真才實學之士,其實人才成長是很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因為知識技能極其廣博、學科專業區別很大、聯絡很多,人的天賦特長、認知理念和後天努力差別變化甚大,總體上雖是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但具體到個人又千差萬別,有的各階段優秀,有的某段平常某段轉優,有的某段優秀某段平常,現在的優中更優未必不是過去的常中更常,所以注重歷史階段、注重社會標籤、更得注重現實能力和發展變化,才會營造更客觀公正的人才環境。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是溜溜”、“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等等,都是選人用人者該有的意識……
-
7 # __gift
你就想想,本科考北大清華和碩士考北大清華的難度差距有多大你就知道為什麼要看本科了…本科體現人的綜合素質,碩士體現人的刻苦精神…只要你的智商還比較高,那麼再加上刻苦努力,持之以恆幾乎就能考上北大清華的碩士,但是換做本科,你就算拼命努力一輩子也許連北大清華的影都看不到…你說本科學歷重不重要…
我這是針對絕大多數情況,那些鑽牛角尖說特例的請別來扯淡…這個世界上充滿了特例,但是我們只能以大多數的例子來進行評估
-
8 # 苗山風物視角
本科學校由”智力+毅力”決定,碩士、博士由”毅力+財力”決定。 所以,很多單位很看重第一學歷。我朋友小孩本科、碩士、博士是985/211,他老婆只有碩博是,結果用人單位拒絕了他老婆!
-
9 # 作業幫直播課
先看一個問題→ 一個清華本科生和一個非清華本科的清華研究生的差距在哪裡?
幫叔不請自答。以這個之前回答過的問題開頭,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覺得清華的本科生甚至優於非清華本科的清華研究生?答案如下:
1、就本科階段而言,清華本科生佔據相對優勢,至少證明在該階段選拔最大的考驗——高考中,他們擁有更好的自我能力證明。
2、其次,清華和其他學校的4年學習經驗,就環境而言,足夠兩者之間有一定差距。
3、清華本科生不一定考研,但是能力不一定考不上清華的研究生;
4、清華本科生的研究生階段選擇更多,尤其是出國。就目前學界背景,不是野雞學校,出國>國內研究生。
該項不絕對,但是一定程度上是以上邏輯結論。
以上原因不僅適用於清華,且適用於所有的大學的本科&研究生以幫叔身邊案例,本校的Top學生是不願意留在本校讀研的,他們一定爭取的是更高層次的學校,而本校的研究生更多的來自於較低層次的學校。比如普通985的研究生希望考重點985,重點211學生想考普通985。
因此可以理解高考在國內受到如此重視的原因——因為在忽略自身因素的影響下,本科的選拔更受到社會的重視。
再回到這個問題,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在研究生篩選已經無法做到“足夠細膩”的過濾分層機制的時候,本科自然而然就會成為一個新的觀測條件。
固然英雄不論出身,個人能力永遠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但是很少會有人去大聲地說出事實——一個好的出身,會給自己帶來多少順暢的機遇和發展。
觀測這個現象,幫叔也勸,身邊所有的孩子,如果還有機會改善“出身”,不如先給自己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國內的教育通道單一,賽道激烈,願我們這些教育從業者能給學生一個更為公平的學習環境,祝好。
-
10 # 巨靈鳥
這是赤裸裸的學歷歧視!醜陋,不公平!
我出生在七零年代,我的初中同學,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天資聰穎,勤奮刻苦。在那個年代,初中畢業後第一選擇是上中師,中專,而不是高中。因為當時人才資源相對稀缺,中師,中專畢業也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誰想到改革的步伐太快,大學瘋狂地擴招,大學文憑滿天飛,碩士,博士也滿大街跑。中師中專畢業的同學為了適應激烈的競爭,也不得不去考取專升本,自考本科。很多同學甚至邊工作,邊學習,讀完了碩士,博士。且不要說他們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若沒有相當的智力和毅力支撐,根本走不到這一步。事實也證明,當初中師中專畢業的同學有很多現在都是單位的骨幹,才華,能力一點不輸現在的211,985畢業生。
所以那些喜歡搞“學歷查三代,出身論本科”的單位領導,不是壞,就是愚蠢。別忘了在中國還有這麼一大批人,他們從小勤奮刻苦,但最終卻成了改革代價的承擔者。然後現在又受到各種歧視,不公平。
當然,不可否認,名校畢業的學生,整體素質和水平的確有優勢。學習歸學習,能力歸能力,名校也不乏高分低能的人。再好的大學都有學渣,再爛的大學也有學霸,用人單位憑一張文憑取捨人才,完全不合理。
回覆列表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潛規則”問題。按理說,學歷應該是一把線性的尺子,分級刻度線應該是等分的,本、碩、博三級學歷的水平應該嚴格按級遞進的;或者是上揚型的指數型函式。但現實卻啪啪打臉,社會上對碩士、博士等高階學歷的水平和含金量持懷疑態度,用人時要重新甄別一番,就出現了“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怪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有三。第一、人類的生理規律。人類的腦細胞數量在22歲時達到顛峰,此後開始走下坡路;相應的,人的記憶力也在此時達到極大值。此後,記憶力開始下降,但邏輯思考分析能力繼續上升。也就是說,人的一生讀書學習效率最高的年齡段,是從青春期開始到25歲這段時間;女孩平均比男孩早兩年。可以想象,從十七八歲由高中升入大學本科到畢業,正好在這個年齡段。人類學習的本質主要就是兩個方面:一是積累知識(記憶能力);二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兩個方面能力都強的優秀高中生自然在高考中進入了較好的本科院校。第二、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即失業、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催生了一批被動考研族。這部分人當中有一部人,是用以時間換空間、堆砌知識的辦法來免強實現考研和完成學業的。他們的知識量可能增長了(博),專業的深度可能也增加了(精),但是能力的提高可能很有限。因為能力這個東西雖然可以通過後天鍛鍊來提高,但不得不承認還有天生的成分在起作用(智慧),甚至有的方面後天都難以彌補(就象酒量一樣)。總之,就是在能力幾近飽和的狀態下被動繼續升學深造的更高學歷,其含金量也會有所下降吧。第三、校園也不是純粹的象牙塔,不可能一塵不染,學術造假、批發文憑的極端個案,不說也罷……。所以,“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看似不合理、不必要的潛規則,還真有它存在的一定合理性。但是,英雄不問出處,學歷也不全部代表能力,更不代表成功與否;它只能證明某些過去,決不代表所有未來。開篇說過,人的記憶力在22歲達到頂峰,但邏輯分析能力的上升才僅僅開始,此起彼伏之間,鹿死誰手那還不一定。沒有學歷這把尺子不好做出比較;過分迷信這把尺子,也有可能錯過了一個天才。翻翻歷史,這樣的例子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