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穎姐生活

    在我們小的時候,農村養的豬,就是野菜加玉米麵。我們每天都會到山上去採一些野菜。白天豬都是喂野菜的,晚上會給一些玉米麵。

    那時的豬肉真的是非常的香,可真是天然綠色的無汙染的。因為每天吃的都是山野菜,只有最近就要賣掉的豬會吃一些玉米麵。因為這樣可以讓他的分量更重一些。我們每天都要到山上去採一些,如豬毛菜,灰菜,車前菜,新立谷這些菜挖回來都是可以直接去喂的。野菜少的時候,我們就會去自家的地瓜地,去弄一些地瓜梗。等下過一場雨後新的野菜又長了出來。我們就不用去自家地去采地瓜梗。因為地瓜梗採的太多,會影響地瓜的收成。

    當我把野菜扔到豬圈裡的時候。小豬們從四面八方趕到菜堆旁。大口大口的,吧唧吧唧的吃著。感覺它們吃的特別有嚼勁特別的香。所以說在我們小時候養豬喂的不是精料,喂的都是山野菜呀。所以那時的豬肉是真正的綠色。是真正的香啊。現在這個時候再也吃不到具有野菜味兒的香香的豬肉了。

  • 2 # 蘭美YT

    小時候的條件不好,農村都沒有賣飼料的。餵給豬吃的都是用麩子、紅薯幹、剁碎的紅薯葉子等拌成的稠湯。野菜生長出來的時候,到田間地頭割一些葛葛秧、馬齒筧、牛筋草、刺菜,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草。那時候養豬都是實打實的養,從不新增什麼瘦肉精、激素的,豬肉簡簡單單做都非常好吃。

  • 3 # 丑牛

    記得20多年前還在農村的時候,家裡養了2頭豬,一大一小,住特別能吃,那時候放學回家就去地裡割草,回到家裡把草弄成小段用點玉米麵拌了給豬吃。特別說一下,那時我割的草叫狗狗秧(河南地方叫法)地理子、馬舍菜。在那個時候,餵豬很少喂糧食的,喂的多的就是草,夏天是青草,還有紅薯葉等,到了冬天就是乾草和秸稈打碎了與麥麩一起弄熟了餵豬。到了春節就開始把餵養一年的豬殺了,過一個豐厚的年,一年很少吃肉,只有春節這個時候才能夠美美的吃上幾頓肉。

    你看現在的餵豬,一般都是合成的飼料、新增劑等,喂純糧食的太少了,3-4個月就出欄了,肉也不香,也很難找回小時候的味道。

    還是提倡養豬喂草喂糧食,成本雖然高點,做出來的肉香。

  • 4 # 茶山古道

    看到這個問題,勾起我童年的回憶,想起小時候家裡養豬的情景,感覺很美好!一起分享一下。

    那時候爸爸在單位上班,媽媽在家裡務農,帶著幾個孩子,我排老五,從小就要幫忙做家務了。當時生活條件清苦,為了改善生活,爸爸就搭建了個30多平方的豬舍,買了10多條小豬回來養。那時養豬不像現在管得這麼嚴,農戶有地方都可以散養,養10多條已經算是多的了,這些豬也是爸媽的全部家當,所以格外的精心飼養。

    當時條件差,餵養的飼料很多都是自家準備的,都沒錢去購買飼料,主要用大米,玉米打粉,木薯打粉作為主食,每天煮一大鍋。剛開始小豬的時候夠吃,慢慢長大食量加大就不夠了,後來就加上菜類副食,主要就是農村自種的蕃薯葉,南瓜等。這些副食都要剁碎,煮熟,拌在主食裡一起餵食。

    記得有一次,姐姐在剁蕃薯葉,我在旁邊撿連根的小蕃薯,小孩子不懂刀鋒利,看到小蕃薯伸手就去抓,結果姐姐收不住刀,砍在我的手指上,中指,無名指差點斷了,鮮肉噴湧而來,把姐嚇壞了,急忙叫來大人,幫我包紮,送去醫院,兩個手指縫了6針才接上來,到現在,左手兩指還清晰有痕跡,唉,我頑皮的童年。

    除了餵養這些副食,媽媽隔一段時間還會上山去摘些大茶藥(學名斷腸草,有毒)投進豬圈給豬自己嚼食,不要誤會這個秘方會給豬帶來傷害,其實主要功能是驅蟲以及鎮定,豬自己嚼一點不會中毒。

    最開心的是每次賣豬的時候,食品公司宰了之後都會把豬血,還有一些豬雜,豬肉拿回家裡做菜吃,那時難得吃一次肉,像過年一樣隆重,一家人享受著香甜的豬肉,這也是一種溫暖的回憶!

    就是靠著養豬,媽媽支撐起了這個家,供我們讀書成人,現在每每談起,媽媽都露出開心的笑臉,笑得很開心。

    或者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幸福吧!願母親健康長壽!

  • 5 # 布依小美

    哈哈!好好回味童年那時的我們天天做的事情,“餵豬”分兩種菜:1、人工栽培蔬菜之內:白菜、花漢菜、青菜、生菜、漢菜、紅薯葉、南瓜、芋頭、蓮花白菜、芭蕉芋…等等。2、大山上野菜:馬迪菜、折耳根菜、蒲公英菜、芹菜、紐紫菜、麻桿菜、苦菜、小茴香菜…等等。(野菜圖)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出來了,蔬菜和野菜切碎和玉米打成麵粉或者黃豆炒好打麵粉一起煮食,“餵豬”效果營養更豐富,真正純土養豬,包括現在餵豬絕無任何新增“飼料”。當然了現在的年代野菜絕對是寶,蔬菜和野菜現在在餐館或五星級酒店,最上銷的是野菜。寧可給蔬菜餵豬,也不給野菜餵豬。隨著時間慢慢的改變時代不同,生活質量需求提高自然而然的不一樣。有手歌叫什麼來著,“我們不一樣”對,不一樣!喜歡小美的回答,請點選關注帶給你們不一樣的感覺

  • 6 # 玉141165246

    在農村餵豬的豬草,以前在農村長大,餵豬的豬草可多呢,比如,紅苕藤,土豆葉子,青菜,蘿蔔菜,白菜,胡豆葉子,專門種的豬草,瑜賀草,南瓜葉子,山坡上的苦菜,折兒根,都可以給豬當豬草,豬吃了不會生病,肉還挺好吃的。

  • 7 # 池塘起風

    以前的農村,特別是八十年代的時候,可說是家家戶戶都有養豬,而餵養豬的食物,可能大部分都是採自野外。特別是像現在這種春夏之交的季節,冬天的蔬菜基本都已吃完,而新栽的菜蔬卻都還是苗期,這時候就需要大量的從野外割野菜來餵豬。

    豬的食譜是很廣泛的,在春季又正是大量野菜、植物生長的時候,這時候的野菜,只要不是幾年生的,都是種子新發芽的植物,基本都可以採來餵豬。像各種大葉的野草、小葉野草、爬地生長的草等,都可以採來餵豬。至於名字,因實在太多,我也不是相關認識植物的,只能根據自家的土話來給舉一些例子。

    像有大葉的雷公草,蒿類的蒿子草,莖很細的燈芯草、線香草,還有各種野莧菜、旱菜、蛤蟆草等。特別是我們當地叫作爛草仔的爬地草類,可說是到處都有,嫩的就抜來做豬草,老的可割來喂牛,到秋季的時候,就全部割下來曬乾,用來餵豬喂牛都可以。

    這些豬愛吃的食物,另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大都生長在農民經常耕種的地裡,而生長在山叢中的野草,豬是基本不愛吃的。因山裡的植物基本是靠根生的茅草等植物,也只有這些草類才能在山叢中與別的高大的植物進行競爭。

    因此,我們在割豬草的時候,基本都是在農村的旱地裡面或者是旱土周圍尋找豬草。這些地方的草,可說全都可用來餵豬,特別是種蔬菜內的各種雜草,像白菜、蘿蔔、辣椒等地裡,更是如此。這時候,你根本不需要去認識它們,只管放心抜草就是,連苗連根全抜起來,豬都會特別的喜歡吃。

    這可能也是以前的農村不需要用除草劑的原因,因為一有雜草生長,都被農民抜去餵豬了,野草、雜草的生長速長根本趕不上農民割草的速度。

    最後就是冬季的時候,我們南方油菜地裡的野草也如上面的一樣,因在油菜地裡的草基本都是很鮮嫩的,只要是青草都可以抜來餵豬。

  • 8 # 小雛菊姑娘

    每天的清晨我都是在外婆剁豬草的聲音裡醒來的,我外婆像中國廣大農婦一樣特別勤勞,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料理家務,我外婆每天揹著揹簍去野外割野草野菜回來,也會去菜地弄紅薯紅薯藤蘿蔔等蔬菜回來,然後會用菜板加菜刀把野草及紅薯蘿蔔等蔬菜剁碎,然後拌上米糠或者玉米放在鍋裡熬,如果家裡有剩下的飯菜一般也是用來餵豬,還有榨油剩下的豆餅等下腳料都可以用來餵豬,這樣的餵養營養肯定是比不上現在的飼料那樣營養齊全,但是正是因為純草料加糧食餵養的豬生長週期長,肉的品質很好,農村土豬肉的口感也絕對不是現在飼料養殖的豬肉可以比擬。

    以前條件雖然不好,但是吃的東西都很健康,肉也非常美味,現在雖然條件好了,但是我們再也吃不到兒時那麼健康的食物了,所以我們到底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呢?

  • 9 # 使用者正言

    本人從小在農村長大,小時農村家家都養個豬過年吃肉,那時(五十年代)養豬不像現在清一色的豬飼料,而是清一色的野菜,喂法也不相同。農村養豬分三步:小豬一一架子豬一一摧肥豬,就是分三個階段,豬小時喂點雜糧,等豬長成個時,主要喂菜(俗稱架子豬)到屠宰前二個來月多加雜糧,那是農村養豬一般喂九個月至一年,豬種為當地民豬。說到喂什麼菜在本人當地(河北滄州地區)喂青青菜,獨流酸,白菜邦,線菜,灰菜等。那時喂熟食,用鍋把菜燉熟喂,連湯帶水兒。經喂近一年,豬都長二百六七十斤,過年全家吃。那時的豬肉比現在的肉香,吃一口嘴裡流油,現在的豬肉吃嘴裡沒肉味兒!

  • 10 # 九農世界

    在農村生活過的,你們以前用什麼豬草餵豬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農村,一般都是用糧食和蔬菜餵豬,蔬菜不夠的話就會去揀野菜來餵豬。不少野菜都不能餵豬,下面淺談幾種我們重慶墊江這邊常用來餵豬的野菜。

    1.鵝兒腸

    這種野菜書名叫繁縷。餵鵝,餵豬,特別棒。在上世界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常被人們用來充飢。用它餵豬特別好。

    2.刺兒菜

    刺兒菜是一種很常見的野菜,其嫩葉可以做涼拌菜吃。用它餵豬很好。

    3.反枝莧

    反枝莧也是一種餵豬食材,其嫩莖葉可以食用。用它餵豬後毛色發亮,面板紅潤。

    4.馬蘭花

    馬蘭花,也叫馬蘭頭,我們這邊也叫泥鰍串,根系特別發達,有紅梗和青梗兩種,嫩葉可食用,用它餵豬也很好。

    5.構樹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裡的凱這個英雄玩的人為什麼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