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涯李思
-
2 # 高樓避愁
古人寫詩或詞,喜歡用典似乎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律。特別是在《七律》詩中的中兩聯用典較為普遍。
古時特別是宋朝的詞人中,特別以辛棄疾為例,詞中用典較為突出。
用典有什麼作用呢?
在詩或詞中,如果你典用得好,用得活,能使作品簡節含蓄,餘韻盎然,但是用得不好,就會將詩詞弄得生澀晦暗,枯燥乏味。關鍵是要根據詩或詞的內容以及情感的需要,並且要從內心吟出,不會是刻意堆砌。當然,古人流傳下來的古詩詞,一般都習慣用典,而且大多用得很活很好。
詩詞的用典,僅從形勢上來說,可以概括為"用事”、"用句”、"用詞"三種類型。
所謂"用事",是把歷史故事提煉成詩詞句用於詩詞中。以此表達思想,抒發情感。
用句是用前人的現成語句入詩詞。用句用得活,用得好,能引起讀者的聯想,溫故而知新。借前人經過千錘百練提煉出的佳句來表達自已胸中要表達的意思的作用,精煉自已的詩詞語言。
在古詩詞中,不少作者在寫作時,
原句借用一字不改,或者只改一二字。一般來說一字不改的比較少,因為前人的境界與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未必完全吻合,而且就詞來說,句式長短亦有不同,難以遇到巧合。如果遇到巧合借用原句也為常不可。所以稍改幾個字的比較多見。
另外一種就是套用典故。套用前人的句法和意境。
最常見的是句意化用。融會前人意境,用自已的語言重新組織起來,既有原意,又有要表達的自已的意思。
還有另外一種也屬於用典。就是隱括前人整首詩詞的做法歸入化用一類。就是把前人故事或文句縮簡為一個詞語用在句子裡,讀者讀到此句會聯想到它所概括的事或句子。
縮簡是取其意或取其人其事,亦或取原句一兩個關鍵的字,也是一種用典的方法。這種用典的方法與用事不同,是縮事為詞。而這種縮簡併不能使詞意更加深刻,也不能擴大詩詞的容量。所以用得較少,也不太可取。
詩詞中用典也常用成語。一般成語大多出自於典故,用起來也很方
便。
關於詩詞的用典,拙文就粗略地講出以上本人的淺見,也是在使用中學習,難免有不當之處,其目的仍然是拋磚引玉,切望各位批評引導,本人萬分感謝。
-
3 # 儒心2
擬古派是什麼派?用典只有一個要求,情事合一,不隔不兀。若爛熟於心,可見功底,若用典相積,則掩其虛,虛不可掩,必見其空。擬古者,又多愛懷古。懷古不生二意,只談一事,則不空浮虛假。曾經一隨筆中拿二事歸一題,想起來可以自哂一下。懷古用典之間全無自己的生活,多是作秀,賣弄而已。寫古詩,評賞古詩,仍以具理、具事、具情這三大基礎。具理即立意,指思想。具事,是要有事情,有生活。筆下縱有千萬語,只求一字不放空。而前二者,必均為表達情感為最終價值取向。有染力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沒有情感,品如嚼蠟,實不可取。
-
4 # 三晉風光美
古代人也好,現代人也好,他們在作文賦詩都常常喜歡用典,那麼,用典的好處到底在哪裡呢?
01,詩詞用典可以使你的表達含蓄而不淺露。
02,詩詞用典可以使你的語言更加精煉。它不像寫文章那樣可以直說,可以長篇大論,即時用典可以起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
03詩詞用典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從而起到化繁為簡的藝術效果。
比如有句詩是這樣寫的“盧溝橋畔月色寒,”讀者一看到“盧溝橋”這三個字,就會聯想到一九三七年的“七七事變”,日寇入侵中國實行燒殺搶掠、無惡不做的那段悲慘的歷史。
再比如毛澤東的“不可沽名學霸王”一句,一看到“霸王”二字,就會聯想到昔日楚漢爭雄時期,當年項羽在鴻門宴上只顧仁義,只講義氣而放走劉邦,以至後來劉邦又養精蓄銳,捲土重來,最後落得身敗名裂、遺恨千古。再結合當時1949年解放戰爭的形勢,毛主席此處用典真可謂巧奪天工、恰到好處。讀來不得不讓人五體投地,心悅誠服。
再比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一句,“莊生曉夢”則表達其嚮往蝴蝶那自由自在的世界。“望帝春心”則表達其美好的心靈與作為是可以感動杜鵑的。
以上是本人的幾點拙見,還望各位詩界專家、詩壇泰斗提出寶貴意見。
-
5 # 萬念一鋒
七 律
答謝慶生群樓上諸詩客
胡志邦
華誕屠蘇未入筵,
詩鄉諸子已蹁躚。
金風玉露催杯杓,
皓月長空遣籟篇。
兩句三年譏賈島,
一躬五斗笑陶潛。
可憐浪跡秋多事,
直教賓朋費點圈。
用典與擬古不是一回事,它首先是可以託展容量,二是修辭增色,三才是賣弄才華呢!
-
6 # 玫瑰之美
較早的詩論還沒有注意到創作中主客觀兩方面的關係,魏晉以後,隨著詩歌的繁榮,在總結創作經驗的條件上,對文學創作中主客觀的關係才有了較深入的認識。
中國詩壇的擬古派做詩用典的作用:一、使立論有根據,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驗證作者的理論。二、方便於比況和寄意,詩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三、減少語辭之繁累,用典可減少語辭之繁累。四、充實內容、美化語句,用典可使文辭妍麗,聲調和諧,對仗工整,結構謹嚴,而增加外形之美,與豐富之內涵。
-
7 # 一斗樓
詩歌用典故一般是在特定吟詠形式中使用的。如在懷古,敘事,隱晦感嘆等內容中,有了典故運用,可以詠得深刻,透徹,不然,恐不是三言兩語可寫出意思的。白描有白描之妙,如寫景,寫物,以物抒情,以情抒情等均宜,宋詞中大多白描名詩均如是,:但一旦寫入懷古等內容,仍是以用典故為佳,即使如李清照:白描大師寫項羽時,也用不肯過江東之句。而杜甫寫景也用門泊東吳萬里船句,便是轉入深意了。至於辛棄疾用典是如拾落花,幾乎篇篇皆有。用典故以無縫銜接為最佳,如上邊萬里船,如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之句。不過用多了亦會被譏掉書袋.如辛詞如清詩。總之用典故是一種藝術技巧活,幹得好添色,幹不好是塗鴉了。乾隆皇帝好寫詩,一生寫了一萬多廢詩,毛病大多是亂用典,亂拼詞。所以,今人寫詩用典尤須謹慎,熟典可,生典忌。至於什麼擬古詩,須看寫什麼內容了,-以不寫入生僻的為宜。
-
8 # 未曾識得回家路
人都是傾向這經典的東西的,比如這好的音樂,便是越發的陳舊的耐人尋味。古詩能遺留千年後,自有它的魅力所在。借古諷今,於辛辣里加點醋,也何償不是一種好的調和。
擬古用典有擬古用典的好處,大致如下:
01
耐人回味
薑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戀舊情結人皆有之。無意間加點古味,讓人回到了從前的歲月,回到了《詩經》的春秋裡,回到了斗酒詩百篇的大唐間。本是新開的小路,便踩了幾個舊的腳印,讓人親切的不會害怕,走著也是放鬆的愜意。
02
嚴緊考究
古語詞典能津津樂道的當是濃縮的精品。便如一件古陶瓷,它的年歲的考究,卻讓人絲毫不覺得老土,反有種莫名的莊重。你看那質地與文理都無可挑剔,拿來做了古懂,擺放在展覽廳,就算喜與不喜,也有幾分把玩的敬意。
03
點睛之筆
顧愷之的畫龍點睛已成了古話,可古話的借用,今又成了妙筆。它於你的手腕上加個有份量的玉鐲,本來貧瘠的土地也變得肥沃了起來。儼然一幅貴婦畫面,讓人好生羨慕。
04
古色古香
中國的字畫向來以蒼勁古拙取勝,好的文章也是老練的有味。於詩歌里加典,無異於涼亭上的琉璃瓦,總是那麼的卓爾不群。再加點山水點綴,雖是老生常談,卻又讓人流連忘返。
05
故事情節
看金庸小說的曲折婉轉,本來墜入了崖底,卻又絕地逢生。情節激盪,讓人擊節。而新詩裡的滾動,忽地撞到了典上,讓人跳起了三丈,真是蕩氣迴腸啊!
06
錯落有致
古話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一新一舊的搭配,便是道的體現。於徒步裡錯綜穿插,一會兒竹林,一會兒古樹,一會兒花叢間。我到有點迷路,卻又是那麼的別緻有味。
07
曲折婉轉
做人要直,為文要曲,走路還要高低不平的有節奏。加點回巡,加點驚險,這曲徑通幽的神秘,總會讓人感覺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企盼。
08
空谷迴音
拿著詩歌平平的寫到空谷裡去,黑乎乎的不見一物,正覺乏味處,忽地便傳來了古典的聲樂。這聲是從空谷裡迴響的,想必那空谷被典碰打得產生了共鳴。
09
擲地有聲
周董的雙節棍擊打在鼓上,是鏗鏘有韻,擲地有聲的。歌詞裡洋溢著古琵琶,儘管他的聲音模糊不清,卻帶我回到了古沙場。那充滿古血的浸潤,恰襯了五星紅旗的鮮豔。
我想,好詩歌不僅是在擬古用典,更是在擬人生。
-
9 # 最憶江南
一些詩人在創作詩歌時喜歡用典。這種引用包括引用或化用前人詩文成句、引用神話傳說或歷史故事兩種形式。之所以喜歡用典,是因為引用典故,是符合詩的精煉原則。再就是,能讓詩的意蘊深厚,給人無限的想象力,從而增加了詩的張力。
李清照、辛棄疾,都是用典的高手與大家。也留下了一些膾炙人口的用典佳作。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就是用曲的妙手神筆之作。
擬古派,是明代後期文學流派,因為主要人物主張“師法漢唐”,故被稱為擬古派。和唐宋派一樣,他們的基本觀點是反對以文采取代“道統”,主張“文道合一”的傳統。
擬古派的文學復古運動前後掀起兩次高潮,時間達百餘年之久。第一次高潮稱為前七子時期,從弘治時開始。代表人物是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而以李、何為首。他們樹起“復古大旗”,“文稱左遷,賦尚屈宋,古詩體尚漢魏,近律則法李杜”,理論上以“文必秦漢,詩比盛唐”相號召。
第二次高潮從嘉靖時起,稱為後七子時期,代表人物是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等,而以李、王為首。李文所作至“一字一句摹擬古人”,王世貞影響更大,天下無不爭效其體。
中國詩壇的擬古派做詩之所以喜歡用典:一、經典的詩句化用後,能讓詩歌更為簡潔;引前人之言或事,可以提升詩歌的立意。三、四、充實內容、美化語句,讓詩歌的內涵更為深厚。
回覆列表
詩歌從出生到成長,發展,豐富,繁榮的整個歷史過程。她除了逐步發展完善了一些寫作形式以外。沒有什麼是分為古的,今的。如果古人用了某種形式寫出了不死的詩篇。也不能說明今人用同樣的形式寫出新的詩篇是p仿古作品。這裡面沒有必然的聯絡。也不具有邏輯關係。
我們不能説,古人有寫了一篇《沁園春》,後人再寫一篇《沁園春》就是仿古作品。這不公平!因為《沁園春》只是一個詩詞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個大家都熟悉的“詞牌”。古人用了這個詞牌寫了無數的好詞。今人也用這個詞牌再寫了現代人自己認為最能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詞。你悟空啊,就醉醺醺的説人家是仿古,是模仿,不是創作。這不冤枉死了人家嘛。
其實,中國的古代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彩,發展過程燴麗燦爛。文化樣式也是豐富多彩。這就像,我們的古人吃五穀雜糧,我們現代人也吃五穀雜糧,難不成你悟空這個臭蛋會說,我們現代人個個都是在仿古吃飯吧?以此一說,足見文學界動不動就把一些新人寫作創作說成仿古,模仿寫作,這就是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