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諾果蔬快運
-
2 # 皖西青年
這句話意思也是非常的通俗易懂。
就是一個母親能夠養得七個兒子,但是七個兒子卻很難能夠盡到贍養母親的職責。母親的偉大是人盡皆知的,不管家裡面過得多差,母親還是能夠把很多兒子給一手帶大。但是等到母親年老,需要兒子們來贍養的時候,兒子們都不能盡到贍養母親的職責。我們農村這種不孝順的人大有人在。兄弟姊妹幾個,你推我,我推你都是不願儘自己的孝心。他們被母親含辛茹苦帶大之後,最後都忘了當年母親對自己的愛。
說到為什麼這可能就跟人類的繁衍有關係?好像每個人都是對自己的下一代比上一代要好。如果每個人都是對上一代比對下一代要好的話,那麼,人類可能繁衍下去就出了問題。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如有不對,請指點。
-
3 # 康師傅在粵A到雲A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啊!也就是說一個母親如果生下了七個孩子,不管將後的生活有多麼艱苦,她都會想方設法把孩子養活下去。只要有她一口吃的,一定會從口中掏出來先餵給孩子們吃的。就像看到影視劇中出現的媽媽在戰亂時死亡了,懷中還抱著吃奶的孩子是一樣的道理。至於說七兒難養一母的說法,現實生活中還比較普遍的存在。我所認識的人家就有幾個這樣的情況,父母辛苦養大幾個孩子,到最後兒女都各自成家立業了,老人卻得不到應有的關愛!這首先是和這個家庭的從小教育有關係,父母當初生下幾個孩子辛苦養大是沒錯,但是問題出在只顧著養孩子卻沒能好好教導孩子,最後的結果是孩子們長大了缺少感恩的心,缺少公德心,私心重…也正是因為孩子們養成了這些性格,造成了老人年齡大了,沒有人願意真心付出為父母做些什麼。在人面前說的都好聽,但實質上在家對老人沒有關愛之心!讓老人晚年孤苦伶仃,甚至客死異鄉的事情一樣存在。記得有一年我老媽病重在醫院住院,我在陪護時看見旁邊病床的一個老人,兒女五六個,有一天中午兒子女兒們來醫院逛了一圈臨走時說今天中午是老人的孫子過生日,全家人都回去給孫子過生日去了,留下老人一個人在病床上。之後等了很久,中午飯時間過了老人的兒女又來醫院逛了一圈,大家傻眼的是他們給老人帶了一個泡麵!當時病房人都看在眼裡罵在心裡,但是老人性格也開朗,還是高興的把泡麵吃了。老人的兒子還死要面子說老人喜歡吃泡麵,哎!不過也看見過很多孝敬老人的兒女。比如旁邊另外一個老頭兒的兒媳婦,在老人身邊照顧的和自己父母一樣,包括老人大小便,洗身體的事情都一樣去做,開始我們都認為是老人的女兒呢,最後問老人才說是他的兒媳婦當時病室的人都對老人有這樣的兒媳婦感到高興。所以,不管人處在什麼時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清楚自己從哪裡來,將來為後代做出一個好的榜樣,讓中國的孝道永遠流傳…
-
4 # 秀秀1978
一個真實的故事,同事家兄弟姐妹十三個人,每次過節回父母家都是幾桌子。父母七十了還在老家種地,就是等著兒孫回來吃這麼一頓忙好幾天準備的家庭聚餐。父親突然先走了一步,母親馬上就不行了,老年痴呆,沒有一個兒女在身邊,就是同村的一個媳婦給她送飯,基本沒人照顧,南方端午節的天氣,酷熱難忍,老太太幾天都沒有出門,媳婦才過去看一眼,老人已經去世了。生了十三個孩子居然沒人送終,何其淒涼!
-
5 # 龍井茶葉虎跑水
一母能養七個兒,七兒難養一個母。這是實話。
竊以為,兒子長大成家後,往往對他小媽(即媳婦)寵愛有加,而對母親容易忽視,以為是自己母親,忽視點兒沒關係。但對媳婦他不敢,怠慢了,媳婦幾天不做飯,再罵幾句,就夠受的了。因此親小媽(媳婦)而忽視老媽。從另一角度講,養兒不如養女。
-
6 # 湘西小鳳妹
首先這個問題對於農村來說是常見的,因為現在社會發展,導致農村老齡化,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導致所說的上面這句話。
首先作為農村人在當代農村人來說,社會壓力都挺大,不是所說不養老,而是農村出來的人大多都是揹負著太多的壓力,心有餘而力不足。
孝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傳統,可以這麼說沒有一個人說不盡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沒有誰說父母在家而不養。只能說能力有限,而不能做到十全十美。
相信跟我一樣的農村出來的人,都不能說老人放家裡不管不問。事實太多做不到而已
-
7 # C80卡卡
每個人組建一個家庭都會在家庭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或為人子女,或為人父母,天底下最偉大的愛就是父母的愛,當子女的可以說是無條件的享受著父母的付出!
可是當子女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各種角色又發生變化,生活壓力隨之而來,特別是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大部分的人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小輩身上,諸不知以前能撐起一片天的父母也已經老去,同樣需要子女的關懷,而這個時候的子女,特別是家裡有幾個兄弟姐妹的,可能都有一種自我感覺的心理,會自我感覺自己在兄弟姐妹中的付出是最多的,或者出力,或者出錢,或者出時間,諸不知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即使沒有你的兄弟姐妹,當父母老去你也是一樣的要贍養,所以不要計較自己付出多少,共同讓父母安享好晚年就是最好!
人總是這樣,最忽略的就是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感受,從小長到大最親近的人非父母莫屬!
有些人在外對人都很和善,在家就是動不動就發脾氣!就是感覺自己的父母瞭解自己的脾氣然後可以包容自己,諸不知,我們的這種放縱情緒對父母來說也是有傷害的,其實不管怎麼時候,當你遇事的時候你最先想到的是父母,也只有父母才是在你的把握範圍內你認為最可靠的可以求助的人,所以請善待你身邊的親人,特別是自己的父母!
子欲養而親不待,有父母在,人生還有出處,如若哪天父母不在了,這一生只剩下歸途!每天回到家,有一個人能讓你叫他爸,媽真的很好,很好,,,,,
-
8 # 賀鎖布藝原好想童年
這事看怎麼說吧,生七個、八個好養活,不過看什麼年代,,窮時好養,現時年代可真養不了,房、車、高財禮,高學費,高消費,但是,八個之內有一個有出息的,全都福起來了,這可是真的,我也見過。
-
9 # 風調雨順151446913
一個和尚擔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就是這個道理。
一位父母能養七個兒女,但是七個兒女難養一位父母。
大多數是好的幾個別的缺實不孝的,老大推老二,老二推老三等等不管不問,自己大魚大肉,對待老人天壤之別,良心真是讓狗給吃,這樣的兒女應該讓他上法庭坐牢。
-
10 # 山野村戶
說到一母能養七兒,七兒難養一個媽。一個母親再苦再累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是想方設法的要把兒子養大,哪怕自己沒吃的要不會讓兒餓著。七兒養一個媽就不一樣了,再怎麼樣都會有點想法。生怕自己給多了其他兄弟給得少怕自己吃虧,也怕老婆說說多了還會吵架甚至離婚的都有。
回覆列表
短短一句話,說盡了這世間冷暖,甚至還帶點諷刺。
現實中,見過很多一個母親養活一堆兒女的。但是母親老了,能心甘情願贍養老母親的卻沒有那麼多,需要孩子反哺的時候,多個孩子之間就會互相推脫責任,誰都不想出力把老母親安頓好。
特別是農村上歲數的父母實在是沒什麼勞動能力的 ,他們也沒有退休金、養老金,你讓他們怎麼生活 ???
對很多不願意贍養老母親的人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理由。有的人說忙著在外面掙錢,沒有時間。其實,這個藉口實在太敷衍了。明明很多家庭只是男人出去打工,女的在家務農。很多女人有大把的時間出去玩,躺著看電視,卻不願意擠出一點時間照顧老人。這種行為應該感到羞恥。
還有的老人行動不便,多年臥床,這就更心酸了。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說的也很現實。因為臥病在床的老人不僅要餵飯,擦身子,還要伺候大小便。很多子女就受不了了,都不願意照顧。很少有人想到小時候母親是怎麼照顧自己的,你在她身上吃喝拉撒,母親都不會嫌棄你一分一毫。可是等母親需要照顧的時候,才是真正寒心的時候。
有些子女多的家庭,每個人心裡都想著“他們都不照顧,憑什麼都要我照顧”,每個人都這麼想,結果大家都躲著。其實也不一定是兄弟幾個沒錢。不願意養老母親,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自己心裡不想,怕麻煩。真想好好照顧母親的,只會克服困難。不想照顧的,會給自己找一萬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