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外語那點事

    讀醫學對於智力以及語言能力都有比較高的要求。一般來說去留學的難度相對是比較大的。而且有一些醫學分支是不招收華人的,或者說是不招收外華人的。

    比如說在歐洲學醫,會有拉丁文的要求,拉丁文就像我們學中醫的時候要學的文言文一樣。因為大多數的藥物植物名稱都是用拉丁文命名的,所以必須要會。所以如果想要去歐洲留學學習醫學,除了醫學本身的知識要精湛以外,還要會拉丁文。而拉丁文是一門死去的語言,很難找到合適的教學機構系統性的學習,只有在拉丁文文化環境內的本國公民才比較容易學會。

    如果去日本學習醫學就要求要會德語。因為日本的醫學是從德國的醫學的基礎上學習發展起來的。很多醫學的文獻在日本是直接引用的德文的醫學文獻,所以要閱讀這些高階的文獻就必須要會德語。這也是留學學習醫學的一個語言門檻。

    另外一個技術門檻就是很多國家招收醫學生是不招收外國公民的,所以在高考之前就必須入籍,並且提前學一些相關要求的語言,越過語言門檻。並且要考到該國高考的前5%,才有機會成為醫學生,因為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醫學生都是留給最聰明的學生來學的。

    所以對於中國的學生來說,如果是學醫,然後再出國深造大多是在中國已經達到博士水平以後,臨床實踐了一段時間以後,然後再到國外進行進修。這種就是進修了,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留學了。

    學醫本科到碩士是9年,中間要有臨床實踐才能繼續讀博士,基本上是學到老。大多數的人是不會再去國外花時間讀書的,到了國外各種限制性的因素會造成很多時候想學的東西沒學到,反而在浪費時間。真正高階技術的內容,你也是很難帶回國的。有時候並不是說某一項醫學技術有多高階,而是他們的裝置非常的高階,你離開了那個國家,沒有辦法去操作那個裝置,那麼你所學的內容也就沒有用。而國外使用裝置的那些人,很可能只是在有執照的情況下,學會了如何掌握使用裝置的規範,而不是真正有什麼高超的技術。

    所以在有一定的臨床基礎以及在醫院的地位以後,再到國外去進修,開開眼界,引進一些比較好的裝置,技術和思想可能是比留學更有意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歐冠八分之一決賽皇馬3:1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