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倪說

    《論語》中認為,倭乃九夷之一。漢代以來專指日本列島的人,本無貶義,或許自元明時期開始帶有貶義。這種蔑視的味道,在近現代表現的尤為突出。至於用“倭”這個字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或許能夠從古籍中能看到蛛絲馬跡。

    《後漢書.東夷列傳.倭》記載:“自女王國東度海千餘里,至拘奴國,雖皆倭種,而不屬女王。自女王國南四千餘里,至朱儒國,人長三四尺。自朱儒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黑齒國,使驛所傳,極於此矣。”參考以上記載,再加上《後漢書》作者范曄是南朝人,南朝時一尺約等於25.8cm。大家很容易可以算出那一帶人的身高。

    從現有證實的資料來看,東漢初年,日本國王派遣特使登陸朝貢,願為藩臣,並求漢朝皇帝賜名,遂賜名“倭”。《後漢書.東夷列傳.倭》裡面明確地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這段史事說的是東漢光武帝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有倭國大夫到洛陽貢獻朝賀。光武帝贈送一顆印章給倭國國王。半個世紀之後的東漢漢安帝永初元年,即公元107年,又有倭國國王,名叫帥升,派遣使者到中國,並且獻給漢安帝一百六十人作為禮物。

    無獨有偶,日本江戶時代光格天皇天明四年,即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區博多灣志賀島,名叫秀治和喜平的l兩個佃農,在耕作挖溝時偶然發現一枚刻有“漢委奴國王”五個字的金印。金印為純金鑄成,印體方形,長寬各2.3釐米,高二釐米,蛇紐,陰刻篆體字。金印出土以後輾轉百年,直至1979年他們家族的後人才把它捐獻給了日本福岡市博物館。一般認為,這顆金印就是漢光武帝贈送給倭王的那顆印章。漢朝時“委”和“倭”兩個字是相通的。

    但是古代史書所稱的“倭”,並不一定是現在的日本。最早提到“倭”的記載是《山海經.海內北經》就讓很多人質疑。書中出現的一段文字,提到了“倭”,原文如下:蓋國在巨燕南,倭北。倭屬燕。其中提到的蓋國位於現今北韓半島北方。蓋國是一個在先秦著作中記載的國家。在中國曾出土過“王伐蓋侯周公謀禽祝禽又脹祝王易金百孚禽用乍寶彝”的銘文,周成王時,蓋國多次起兵反抗周朝,最終蓋國及其貴族周成王一舉平定。春秋戰國時期,蓋國與後來史書中記載的辰國大體相當,是北韓半島南部的部落通稱。辰國被認為是三韓的前身,其都城可能在漢江之南。

    文字中雖說倭國在燕國的南方,遺憾的是再多一點提及如何到達這個“倭國”。或者再更明確提到需要揚帆渡海就更完美了。因此資料記載的不完整給了史學家更多的想象空間,甚至有人懷疑此倭國非今之日本,而可能是在北韓半島東北部靠海的一個部落。

    從先秦,歷經秦、東西漢及三國,直到西晉滅亡,這一時期有關日本政治、社會情況的記載,在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獻中均有提及,其中也有部分提到“倭”,但是一般被認為不是對當時的日本的記載。第一次可以確定是有關古日本的記載,出現在《漢書.地理志》,其裡有一行短短的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樂浪是漢朝在北韓半島北部所設的一個郡。倭人因而是先渡海到樂浪,才輾轉到中國朝貢。另外,《後漢書.東夷列傳.倭》記載:“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自武帝滅北韓,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其大倭王居邪馬臺國。樂浪郡徼,去其國萬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南韓七千餘里。”

    關於華人最早到達倭國的記載,出現於一本叫做《魏略》的古書。《魏略》記載了三國時代的魏王曹丕派使臣到達倭國,發現當地“男子無分老少,皆黥面而文身,聞其舊語,自謂太伯之後。”泰伯是周部落古公亶父的長子,因其與仲弟仲雍讓國給弟弟季歷,這個季歷就是周文王的父親。泰伯和仲雍跋山涉水來到荊蠻,也就是現在的蘇州一帶。而泰伯到達的目的地荊蠻之地正好與日本隔海相望,這也引發了學者們無限的猜測,古時候荊蠻之地的人們是否有可能駕著船到達了日本島,而且絕對不在少數。

    史學家陳壽作《三國志》就參考了《魏略》這本書,尤其是《三國志.魏志.烏丸鮮卑東夷傳.倭》幾乎完全沿用了了《魏略》。然而,陳壽在《魏略》的基礎上也做了一番變動,僅引用了《魏略》的“男子無分老少皆黥面而文身”,卻棄用了《魏略》中更為關鍵的“聞其舊語,自謂太伯之後。”或許陳壽對此進行了一番認真的考證才省去那一句。但是陳壽這一微小行為讓後世的史學家想入非非,以至於令研究日本古代史的史學家一直在為“泰伯究竟是不是日本人祖先中的其一”爭論不休。僅以現存的資料來看,這種爭論還會延續下去,直到更有力的資料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大齡剩女,不愛出門社交,因為怕被問孩子幾歲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