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戀茶君茗韻添香
-
2 # 喜歡看一看的物業達人
不需要長篇大論,複製貼上
1.資本社會你覺得業主能給社群提供多大的好處,物業可就不一樣,這是現在中國的生存法則,就像普通人一樣沒錢有道德品質,沒人看的起你,有錢哪怕就是個臭流氓也有人笑呵呵的對你
-
3 # w苦行僧
小區業主自治管理就是小區業主共有和共同管理的重大事項,由全體業主組成的業主大會決定。
回答問題之前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叫業主自治管理?業主自治管理就是在物業管理區域內成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小區內業主共有和共同管理的重大事項由全體業主共同決定,這就是小區自治管理。通俗的說就是業主民主自治管理小區共有物業、物業服務企業協助管理、政府監督。
1、根據《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在物業管理區域內成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投票通過小區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和《業主規約》。
2、召開業主大會會議,由全體業主投票選聘物業服務企業,並由業主委員會代表全體業主已選定的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物業管理服務合同》。
3、小區內業主共有和共同管理的重大事項,召開業主大會會議共同決定。
業主自治管理小區物業的共有部分,不等同於業主自己管理物業的共有部分。如果業主希望自己管理小區的物業管理活動,需要召開業主大會會議,經專有面積佔總建築面積1/2,且人數佔總人數1/2的業主同意。
街道辦事處,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監督和指導小區的物業管理活動社群街道辦事處,支援小區業主實現自治管理,是執行《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主要在下面幾個方面:
1、在小區業主申請的前提下,幫助業主成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並由街道辦事處人員擔任業主大會籌備小組組長;
3、接受小區業主對物業管理活動的投訴,糾正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的錯誤決定;
4、糾正物業服務企業在小區物業管理活動的違規行為;
5、組織政府有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處理小區內,疑難問題。
社群街道辦事處在小區物業管理活動中的角色主要是宣傳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有效監督和指導。
-
4 # kavin110794977
很簡單,
第一,自治人員要證明自己有專業能力,一定比例的成員要參加培訓獲得資質證書,
第二,要向社群證明,自治人員有擔當服務於小區,傳達政府的管理要求,做政府與業主之間的橋樑。
回覆列表
首先:社群是否支援物業小區(居民住宅小區)自治?在個人所知的幾百個小區中,社群組織基本上是不支援自治的(狹義的自治);什麼原因呢?
1.社群可能是認為物業服務企業對小區進行管理更加專業,作為監管方之一的社群也會更加省事;所以,社群並不熱衷於讓小區自治,畢竟,小區自治結果不好,會直接影響社群的“業績”;何況,社群也是基層自治組織,再去協助監督另外一個自治組織,確實有點.....
2.社群的專業性其實並不一定比業委會成員強;個人並不是有意詆譭社群組織,而是其性質決定;目前,社群工作人員日趨專職化,但社群工作人員的流動性無疑是最大的(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衝著考公務員去的);其工作的延續性和專業性實在是.....
其次:物業小區(住宅小區)是否自治的權利到底在誰?依據物權法和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小區是否自治的決定權完全在於小區業主,由業主大會表決即可確定;這就解決了自治的決定權,無需社群同意,更加無需行政決定。
再則:社群對於自治的物業小區(住宅小區),能提供什麼支援?
1.據個人觀察,社群其實很難對小區自治提供什麼實質的支援;經費?其實社群都是財政撥款維持,政府時常會有部分經費對社群所轄進行支援,但都是僧多粥少,真的不頂什麼用。
2.政策支援麼?實則,政策支援都是政府普惠,而非社群支援;歸根到底和社群毫無關係。
3.其實大家都知道,社群組織是集體組織,是具有集體資產的;但是,這些集體資產能否支援到小區,還真的很難說。
最後:社群願意的情況下,能為物業小區(住宅小區)提供什麼支援?
個人認為,社群能夠積極、依法支援小區成立業委會已經是十分值得稱讚的了;畢竟大家都不算太專業嘛,可以理解。最重要的是,不給自治小區添堵,不與小區爭利,不為自治設定障礙已經是萬幸!
例如:本人所知道的一個小區,說是政府改造,實則是社群全程參與;而改造工程的甲方是街道辦事處,改造的乙方是施工單位,而作為真正使用方的小區業委會和全體業主完全被矇在鼓裡;如果不是在全體業主積極抗爭下全民投票換屆成功的話,至今都不會知道改造到底花多少錢;也不會知道,改造工程居然連雨汙都沒有分流;更加不會知道,改造工程積水那麼嚴重、路面居然不達標、小區大門的消防通道居然不夠寬......社群書記居然說:火警可以要求消防隊派小的消防車來,唉!
當然,個人始終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社群組織會越來越專業專職,社群機構會越來越貼近居民生活和為居民服務,只是希望,這一天更加提前!能力有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