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西禮的橡樹
-
2 # 上弦月A
世人眼裡,蝙蝠這種生物永遠蒙著神秘面紗,而人類恐懼來自未知。蝙蝠喜陰森黑暗之地,群居陰溼洞穴,或廢棄礦洞、舊教堂、樹洞...
黑暗、惡毒、詛咒、吸血、死亡……西方各種邪惡和恐怖都有了一個共同代言——蝙蝠。
蝙蝠在西方宗教世界是邪惡符號,在中國文化裡則是雙重形象。這是中西文化差異造成。
西方文化的蝙蝠丨邪惡化身西方世界裡,黑色蝙蝠面目猙獰醜陋,棲暗溼,晝伏夜行,是一種可怕、邪惡生物。西方神話撒旦、吸血鬼和惡龍外貌,都與蝙蝠有相似處。
蝙蝠的生活習性,黑色,夜行,或與早期西方人的創傷經歷有關聯,從而引起潛意識的憎惡。比如吸血鬼,女巫等,都涉及很多宗教問題。
1.蝙蝠與吸血鬼丨吸血鬼的化身
吸血鬼和蝙蝠,都居於遠離人們的黑暗世界。一身黑袍,都怕Sunny,相貌醜陋,尖牙陰森,都是神出鬼沒的夜行動物、陰暗可怕的吸血物種。蝙蝠稀裡糊塗地成了吸血鬼的邪惡化身。
吸血鬼,是聖經裡被上帝詛咒的邪惡生物。歐洲教皇曾正式宣稱吸血鬼的存在,教會神學是過去歐洲權威,歐洲人更相信吸血鬼之說了。
《聖經》裡傳說:
1.莉莉斯背棄亞當,離開伊甸園,後在紅海邊與當地惡魔嗯啊哦,生出了吸血鬼。
2.上帝選中亞當次子亞伯。長子該因妒恨,殺了亞伯。上帝就詛咒該因變成吸血鬼,永不翻身。
19世紀,西方掀起狂熱的吸血鬼文化,小蝙蝠們繼續躺槍不起,跳進中國黃河也洗不清了。蝙蝠成了吸血鬼身上撕不掉的邪惡標籤。
其實,美洲才有吸血蝙蝠,可推測蝙蝠和吸血鬼綁架一起,應該是哥倫布之後的事。
2.蝙蝠和女巫丨女巫的搭檔
西方女巫,原指會使用巫術、魔法和咒語的一類女人,一種職業。女巫和宗教屬對立陣營。
教皇統治黑暗中世紀(5—15世紀)近千年。羅馬教皇發動十字軍東征,最終失利(8次宗教軍事行動),神話破滅,教會神權衰落,社會體制崩塌。教會需要機會強化神權。
當時黑死病也吞噬了歐洲1/3的人口。加上戰爭和饑荒,恐慌無助充斥著歐洲世界。
宗教、政治和社會矛盾不可收拾,都需要一個出口,最終都把矛頭對準了地位低下的女巫。教會出了一本《女巫之錘》專門陷害女巫。
教會把蝙蝠和女巫關聯,渲染成搭檔形象,都是令人憎惡的邪惡生物,是人類異端。蝙蝠本身令人恐懼和厭惡,如此女巫成了社會攻擊物件。
《聖經》說:“女巫都該死,人們必須用石頭砸死他們,然後將罪惡的血潑在他們身上。“
為了抹黑女巫醜陋和邪惡形象,教會就把一切邪惡元素全都加給女巫,蝙蝠又躺槍了。教會稱,女巫用蝙蝠和蜥蜴等食材熬製藥湯。當時女藥師或醫生,都被連累醜化。
西方文化另外一個源頭希伯來(早期猶太人),同樣把蝙蝠被列入“可憎”一類。
現在影視文學還常看到,女巫出現時,身邊常神秘蝙蝠出沒,一樣的黑色,一樣的邪惡形象。
真是洪福齊天呀
中國文化蝙蝠形象丨雙重色彩講真,就蝙蝠比小編還醜的模樣,夜行習慣,一身黑色,有翅沒有毛,會飛卻不屬鳥,想讓人覺得親切是不可能的。多數人有些忌諱蝙蝠。比如,民間傳聞蝙蝠是老鼠吃多了鹽變的。
不過事物往往有兩面性,杜鵑和伯勞鳥生性兇殘,在中國文化意象裡卻打動世人幾千年。
魯迅《談蝙蝠》提到:“蝙蝠雖然也是夜飛的動物,但在中國的名譽卻還算好的。”
中國曆來講究福文化,蝠和福同音,為蝙蝠改了命。蝙蝠有倒掛習性,被稱為“福到”。五隻蝙蝠稱為“五福”。蝙蝠有一種顏色偏紅的,稱為“洪福”。古時有鹿和蝙蝠同畫,稱為“福祿”。
明清時蝙蝠文化更上一層樓。建築裝飾、瓷器、繪畫、刺繡上都經常出現蝙蝠形象。和珅宅邸飾有9999個蝙蝠圖,被譽為“萬福之地”。
借諧音祈福是中國文化一大特色,古人看來,蝙蝠飛到自家屋簷能帶來福氣。
西方不同: 蝙蝠英文Bat,在俚語中它有“妓女”和“醜婦”之意。許多英語習語中帶有蝙蝠,基本都是貶義,如be bats(發瘋);as blind as a bat(像蝙蝠一樣瞎)...習語往往反應民族文化。
蝙蝠擁有強大免疫系統和DNA修復本事,身攜無數病毒,卻瀟灑無恙。一般越小動物代謝越強,生命週期就短,而蝙蝠壽命可達三十多年。吃鹽少的老鼠壽命兩三年而已。
西方世界是宗教文化,蝙蝠文化被融入吸血鬼、女巫、惡龍和撒旦形象中。在中國,蝙蝠模樣雖然不討喜,卻有著美好文化寓意。
-
3 # 文以載道MZS
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而造成的一種對蝙蝠認識的差異。
一、在西方世界,把蝙蝠當成吸血鬼的象徵。
因為的蝙蝠的種類中,確實有在中、南美洲的三種蝙蝠是吸食動物的血液的:它們分別是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同時,在西方世界人的眼中,蝙蝠猙獰的面目、夜間活動的習性以及陰暗潮溼的生活環境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陰暗性,所以把它與吸血鬼聯絡在一起,甚至把它當成了吸血鬼的象徵。
二、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蝙蝠更多的時候是以吉祥物的面目出現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基本上還是儒家文化,倡導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的核心思想。由於蝙蝠的“蝠”字與“福”諧音,因而蝙蝠就成了中國“福”文化的化身。
所以在傳統文化中,蝙蝠被當作一種意象,被賦予了許多吉祥的意義。如:蝙蝠倒懸而睡,說是“福倒(到)”;紅色的蝙蝠,說是“洪福”;五隻蝙蝠,說是“五福”;與鹿一道出現,說是“福祿”;與壽星、壽桃一道出現,說是“福壽”;這麼多的美好寓意都賦予在蝙蝠的身上,所以在中國,蝙蝠大都以吉祥物的面目出現的。
如此吉祥之含義,蝙蝠也被當成藝術品出現在建築裝飾、繪畫、陶瓷、雕塑、刺繡上頻繁出現,比較著名的是曾經作為和珅、永璘宅邸的恭王府,更是裝飾了9999個蝙蝠圖案,被譽為“萬蝠(福)之地”。
一隻蝙蝠的不同理解,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最大區別!
-
4 # 看世界曉天下
當然了,蝙蝠你也別喊冤,畢竟你就是移動的“病毒庫”,目前科學家在蝙蝠體內已經分離出超過 80 種病毒。而且就這二三十年來,全球很多疾病的暴發都與蝙蝠脫不了干係,雖然不是蝙蝠主動為之。
為此,在西方文化中,蝙蝠是常是暗夜邪惡的化身,比如當中最有名的就是我們熟知的吸血鬼;而且一到萬聖節,就能在市場上看到琳琅滿目有蝙蝠形象的商品。只不過是,這些與蝙蝠相關的產品,只是為了配合節日增加恐怖氣氛而已,並不是要改變人們對蝙蝠邪惡的認識。
此外,西方社會對於蝙蝠的認識,普遍受到了影視與傳媒的“洗腦”,只要談起蝙蝠或者出現蝙蝠形象,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感到恐懼與害怕,也難怪對於蝙蝠產生了眾多的誤解和偏見。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西方文化中也不是徹底把將蝙蝠視之為邪惡和恐怖的化身,比如蝙蝠俠就是象徵了正義。
相對於西方社會對蝙蝠負面觀感,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卻是相當友好的,因為“蝠”與“福”同音,我們老祖宗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和堅持實用的態度,將蝙蝠視為是福氣,即是象徵福壽的吉祥物。
比如,蝙蝠飛翔於海上,就是福海的意思;蝙蝠停於鍾馗持扇上,就是“納福”的意思。又比如,五隻蝙蝠,就是象徵著“五福臨門”“五福和合”;蝙蝠飛在壽桃上,就象徵著“福壽綿長”。
此外,傳統中藥中的夜明砂就是來自蝙蝠的便便,據說有清肝明目、散瘀消積的功效。
跟西方文化一樣,蝙蝠在中國文化中也有其負面的一面。由於蝙蝠的晝伏夜出習性,加之又是唯一會飛翔的野生哺乳動物,蝙蝠倒成了“不禽不獸”。
如此特殊的存在,在古代社會,想象力豐富的文人把蝙蝠用來指代“兩面派”的陰險狡詐形象。比如,明代馮夢龍在《笑府·蝙蝠騎牆》中寫道:
百鳥之王鳳凰過壽,眾鳥都前往慶祝,只有蝙蝠不至,說自己是獸非鳥,等萬獸之王麒麟過壽時,蝙蝠還是不到場祝壽,說自己是鳥非獸,後來鳳凰與麒麟相遇時,慨嘆“今世風惡薄,偏生此等不禽不獸之徒,實無奈他何”。
顯然,馮夢龍是瞧不起蝙蝠的。
回覆列表
蝙蝠醜陋,是夜行動物,住在黑暗潮溼的洞裡,遠離大眾生活,非常另類。心理上害怕蝙蝠。
西方宗教原因,把蝙蝠和女巫聯絡一起。導致蝙蝠和女巫更加令人憎惡。
所以西方人不喜歡蝙蝠。
中國蝙蝠好些,蝠和福同音,蝙蝠寓意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