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州正左
-
2 # 興文192025802
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所以,牛頓、與愛因斯坦等晚年研究神學就是他們知道了神學是終極科學,中國國學的靈魂就是神學,因此,只要掌握神學,剩下的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學習國學要從經典的神學著作開始。孔子一生都是研究神學和推廣神學,他對神學評論說:“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冥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種之情狀。”孔子對神學的功能評論說:“因二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這是孔子對神學實踐幾十年後所下的結論。從這個結論中,“二”就是指神學,神學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陰和陽,因此,要學神學就從讀孔子的著作《象像》開始,孔子已經將神學公式化、法則化、實用化、百姓化,這就是所謂的“大道至簡”,非常簡單。
-
3 # 離恨君
這個需要分情況,看你有沒有一定的國學功底。
如果沒有,只能從入門書籍讀起。比如《國學常識》、《國學概論》。在此同時,需要一定的古文閱讀功底,這個建議學習王力的《古代漢語》。有了這個基礎才能更好的入門國學。
接下來,就是浩瀚的經史子集,確立興趣方向,國學博大精深,誰不敢說熟知掌握,所以一定要有主攻方向。
經學方面,如果想要有所得,那就必須認真讀“十三經”,推薦《十三經注疏》。踏踏實實讀完這些,得好多年。
史學方面,就讀前四史,推薦《史記》,《史記》需要通俗易懂,難度不大,而且描寫細緻,很多地方別有韻味,越琢磨越有意思,推薦好好讀讀。
子學方面,諸子百家,喜歡什麼讀什麼,我推薦《商君書》、《莊子》,讀《商君書》寫了八九萬字筆記,批判地讀,還是很有意思的。《莊子》就得閉著眼讀,得想象,感受莊子的境界。
集的話,太多了,《楚辭》是一定要看看的。別的,只能看你時間是否空餘。
至於別的,比如什麼堪輿學、醫學、玄學道學等等。這些我覺得得往後排,沒有基礎和正確的價值觀,學這些東西,不大好。
《弟子規》之類的就別信了,小孩子灌輸教條的東西,和當今社會共識不符,越學越倒退。批判地看看就好。
千言萬語,無論學什麼,都需要基礎。先了解國學整體構架,還要有紮實的文言基礎。別的都好說
-
4 # 路人甲沒有對白
至少要看看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和朱東潤先生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都是很經典的大學文科古漢語通用教材,難度不大,對學習繁體字也很有幫助。先有一點古漢語基礎再開始。進一步讀其他著作,可以從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兩家出版社的經典系列開始。
-
5 # 讀書文稿
穆期林沒有不讀《古蘭經》的,西方人沒有不讀《聖經》的,華人該讀什麼經?《易經》,《道徳經》,《論語》,《莊子》,《孟子》,《六祖壇經》,中華書局出過一套經典的註釋本,找來讀,讀原文,不懂不怕,要接觸,抽出時間來誦讀,時間越長,收穫越多,持之以恆,會內化為魂的!
-
6 # 白雲雁水
國學是每個華人立身處世的根基,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其思想結晶成為了傳之千古的智慧。國學典籍浩如煙海,窮盡畢生精力恐怕也難以讀完。
對於我們想在工作之餘學習國學的人來說,從哪讀起,從那些書讀起,是個很現實問題。建議:一是蒙學教育中重點讀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幼學瓊林裡的精華部分。二是四書五經中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中的重點篇章。三是諸子百家中,老子,莊子,管子,晏子春秋,孔子家語,墨子,荀子裡的精彩句子。四是家訓格言中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訓中,不超過10篇的精彩文章。五是雜文隨筆中,重點讀小窗幽記,閒情偶記,圍爐夜話,菜根譚,格言聯璧。六是對名篇精選中重點讀禮運大同,曾國藩誡子書,與友人書,勸學篇,諸葛亮誡子書,諫太宗十思疏,唐雎說,信陵君,留侯論,宋玉對楚王問,陋室銘,寒窯賦,前後出師表,素書,將進酒等。
-
7 # 光洲的味道
古籍可分為經、史、子、集四類內容,儒、釋、道三大系統,閱讀古籍可遵循先易後難、先經典後雜說、先儒後道釋、先實用後廣博的原則。
我在大學時開始有題主所說的困惑:古籍在哪裡找?怎麼讀古籍?當時我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見書就讀,但其中肯定會有方法可循。下面我來說一下自己的一些探索。
經史子集與儒釋道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前人的智慧總結,相對來說比較系統。經即經典,古人必備之書,在古代主要指儒家典籍,如四書五經;史即歷史書,如“二十四史”;子,主要包括先秦諸子書籍、道經、佛經等,偏思想類;集,主要指文學作品。
經史子集是對古籍的一種傳統分類,如果以現在的視角來看,也可以分為儒釋道三大系統。我們知道,佛家有《大藏經》,屬於佛經總集,相應的道家有《道藏》,“儒藏”是現在的說法——或者說古代都是以“儒”的視角來給典籍分門別類的,其中就包括經史子集四分法。目前《儒藏》還在編撰中。
古籍、國學基本就在這四類、三系統裡。那麼從哪裡讀起呢?
古籍的閱讀先易後難大家好理解,如先讀詩文,再讀諸子百家。此外,這裡也需要看讀者的年齡,孩子當然就從詩文開始,大人呢,就需要多關注思想類,尤其是儒家思想,比如“四書”裡有《大學》,何為“大學”?即大人之學問——從高中開始接觸比較合適。
為什麼要尤其關注儒家思想?這就涉及到“先儒後道釋“。儒,是入世的,注重解決問題,是積極的;道、釋是出世的,是人心靈的港灣。相較來說,儒家思想在塑造我們民族性格上起著更重要的作用,所以多讀儒家書籍可以更好地瞭解我們自己。
先經典後雜說就是說,先讀公認的“經典”作品,如《莊子》《史記》,如果有精力、時間再讀其它的。
另外就是,先讀實用的書,如果有時間、精力再去廣博見聞,如《博物志》都是些天方夜譚之語,不過對寫小說還是有很大幫助的。我想強調的是這裡所說的實用不僅指對日常生活有實際用處,如醫學類的《本草綱目》很實用,還包含對人的思維、思想有好處,如儒家思想也很實用,而志怪小說就次之了。
而且實用也是相對的、個體化的,如果你學書畫,那麼書畫典籍對你就是實用的,對另外的人來說就是廣博見聞類的書。
最後我想說的是,讀古籍,最好去讀帶註釋的原著(通篇白話翻譯、純白話翻譯沒必要),而且要通讀,就是要接受原汁原味的作品。別人消化過講給你的,以及碎片化地讀,都會“失真”。只是我們在讀古籍時,要注意“通達”、變通、靈活、取捨,要有自己的思考、總結與消化,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我們這個時代。
總的來說,我認為古籍讀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以上僅是大概說一下,如果有需要大家可以多交流!
-
8 # 伍鋅
強烈推薦《讀書指南》,作者梁啟超。
梁任公是誰不用過多介紹了,大師帶著入門,講授他的讀書經驗和體會,即使在今天也很有閱讀價值。
全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主要介紹中國的基本典籍,並且還指出了每本書的特點、讀法。
第二部分是《要籍解題及其讀法》,是他在清華講課的講稿。這部分主要是對《論語》、《史記》、《左傳》、《詩經》等經典給出系統的介紹,並且對這些書的作者、成書年代、內容真偽、價值及讀法都做了考究,指導得非常詳細且嚴謹。
第三部分是梁啟超先生的演講和文章收錄,主要講自己的讀書經驗。
有趣的是,梁任公怕青年平時沒時間,不能按照他的方法讀完那麼多書,又寫了一個《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書目如下:
四書 易經 書經 詩經 禮記 左傳 老子 墨子 莊子 荀子 韓非子 戰國策 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資治通鑑 宋元明史紀事本末 楚辭 文選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韓昌黎集 柳河東集 白香山集然後還在書目下面寫了一句話:
以上各書,無論學礦、學工程學......皆須一讀;若並此未讀,真不能認為中國學人矣。汗顏。我輩要好好加油了。
我的回答到這裡。希望答案對你有幫助。
-
9 # 自由小小影
1、你說得沒錯,國學博大精深,入門很重要,我以我學習國學這些年的心得體會分享一點給你做個參考。
2、學國學首先選擇學習誰家的?中華文化是以儒家,道家,佛家為主,還有中醫,音樂,書法等!你準備選擇哪一門呢?我在這裡給你一個參考標準:年輕時多讀讀儒家,到了中年有一定人生經歷後讀讀道家,到了晚年讀讀佛家,這是儒釋道三家的一個大概順序,具體看你自己選擇!
3、讀書最好讀經典,所謂經典就是大浪淘沙過後,幾百年,幾千年才出來一個人的書,如孔子,老子,六祖等!他們的書要好好讀,一輩子受益的!你可能想儒釋道一起讀怎麼辦?我建議你讀讀王陽明的心學,他是儒釋道集大成者。
-
10 # 方一夫1
要說到先從哪讀起,恐怕也不會是千篇一律吧,因各人的文學功底層次不一,喜好各異,所以也就不能同一論足。下面我就根據一些人理解及個人淺見胡謅上幾點看法吧。
一:四書
這在古代學童要從《論語》開始,梁啟超也曾說過,不讀《四書》不可自稱中國學人。
二:三國志
作為《史記》來講該書應首推“史家絕唱”,而《三國志》與《史記》並稱四史之二,都定出自大家手筆。
三:楚詞
四:老子
道教的鼻祖,三大教之一,他的做人治國的理念影響之深遠無以論比。
老祖宗的東西在精不在多,況且這東西也不是很容易消化的,總得慢慢地消化領會,理解其精義。
回覆列表
一本書啟蒙:《四書章句集註》,朱熹及其多位宋儒作注,內容涵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一定要早讀,精度,細讀。下圖這本,中華書局出的,無論裝幀還是排版,比較適合入門的讀者朋友。
半瓶子醋一般熱愛追根溯源,把國學神化,玄化,似乎國學一定要到河圖洛書那種境地,愛提 易經,老子。並不是不好,而是不太適合入門者,朱熹自己也說過“易本卜噬,所得似雞肋”,另外,可能也會有人說尚書,個人認為尚書詰屈聱牙,且真偽難辨,不建議。
把四書讀好了,再讀其他。入了門,懂了道,再看看十三經注疏有沒有什麼自己感興趣的,古人一般會在十三經中擇一門精讀,作為自己的專業。
當然,您要是對經學不感興趣,讀一讀《史記》,《左傳》,宋明清史,也挺好。
我一直認為,如果作為興趣,國學無論經史,哪裡都是你的寶藏,哪裡都值得認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