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棉背心的新青年

    我們先說闖關東首先就不太成立,一,明朝不像近代有先進的交通工具,二當時的關東還不如中原。

    第三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去哪都一樣,因為明朝處於小冰河時期!當時的明末,正好處於地球上的小冰河時期,出現了極冷的氣候災害。當時整個中國的平均氣溫比現在要低得多,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奇寒無比,不光河北,就連上海、福建、江蘇、廣東等地都出席那暴雪!更何況去闖關東,那不更是沒事找事嘛。

    糧食產量肯定大幅度下降,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國庫糧食又不足,再加上不能及時救災發放糧食,凍死的、餓死的導致當時的華人口驟減,城市還好一點,農村人口可以說是死了大概三分之二。哪有力氣闖什麼關東。而且很多國外學者都認為,處於小冰河時期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 2 # 孤城影隨

    許多歷史愛好者在看完電視劇《闖關東》之後都有疑問:明代人口也同樣出現地少人多的情況,因此產生的流民問題同樣很嚴重,例如荊襄流民起義。但是這些流民為何不像清朝流民一樣到東北去謀生?而且有明一朝對東北一直不像清代那樣實行嚴密的封鎖。相反,東北的遼南地區還屬於中原的山東管轄。闖關東應該比清代更容易,為何他們不去闖?

    要解釋這三個問題,可以先從瞭解明朝遼東人口問題入手,就能理解為何有明一朝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遷移東北的現象了。

    從洪武年到天啟初年,明朝遼東都司統治疆域都沒有太大的變化,遼東人民基本上過著比較平和的生活,而比鄰的山東地區人口在逐年增加,到底是什麼原因使遼東人口長期徘徊不前呢?

    第一點,遼東邊疆的特殊環境造成的邊患問題,遼東東臨北韓,東北為女真各部,西北為蒙古各部,實際明朝的統治只限於東北南部沿海地區。一旦有戰事則全區騷動,如果發生大規模社會動亂,則人口大批外逃,如明朝初年靖難之役期間,數萬人逃亡北韓半島。明中期以後,明朝中央對邊疆控制力削弱,女真和蒙古各部的南遷更加劇了邊疆危機,“零賊鼠竊”不斷,大規模“寇掠”也時有發生,明朝一味的防守和修築遼東邊牆後,將遼東變成了一個荒蕪的大軍營,有時人出關後過威遠稱“嗚咽嶺”,而將入關稱為“歡喜嶺”,這樣的環境,怎能不讓人望而卻步。

    而清代的關東區域較明朝的遼東來說,完全不是一回事,清代的東北已經是自家領土,在絕大部分時期都消除了邊患問題,遼東相比關內就富裕很多,對比在明清兩代北韓人遊記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和內地人口暴炸資源相對緊張形成對比。

    第二點,明代遼東賦役沉重。遼東地域狹窄,人口稀少,局勢緊張,軍民負擔的賦役很重,明朝賦役以田以丁,江淮以南賦予田者多,而丁則十;河濟以北,役於丁者多,而田則十不稅一;遼東的賦役制度還不同於江南和中原,土地基本屬於國家,分配給屯軍耕種,交納屯田籽粒。而軍餘則要交納銀錢給政府辦公之用。私有土地只佔土地總面積的10%~20%,要按時向政府交納稅糧;而勞役則無論老少都要負擔,除此之外還有幫丁買馬等費用,賦役比中原地區更重,以入關後的第一衛廣寧前屯為例,《全遼志·服役志》記載,此衛有額戶352,寄籍戶93,新發軍戶5,有口3254,共有額田67048畝,每人平均20.6畝,共交納額糧10084.1石,平均每畝0.15石,平均每人3石;額草140000束,平均每人43束;額鹽50868斤,平均每人15.6斤;額鐵12600斤,平均每人3.5斤;徭役,均徭役494兩,平均每人0.15兩;修邊等勞役1333人,平均0.4人服修邊等勞役。具體落實到個人身上是大約平均每人耕田20.6畝,繳納額糧3石,額草43束,額鹽15.6斤,額鐵3.5斤,均徭役0.15兩,一年40%的時間在服勞役。除此之外,還有幫丁,即正軍——有一或數軍餘幫助,稱幫丁,明朝初年正軍一人有幫丁三人,所以對軍對民負擔不重,而到明代中期,幫丁制度逐漸破壞,幫丁減少,正軍和幫丁都不堪重負。買馬即棚樁銀製度,正軍騎乘戰馬,一旦倒死,則由軍士和幫丁數家共同賠償,稱為棚樁銀,也稱買馬,明初每馬給草場五十畝,負擔稍輕,後來取消草場,往往使軍士因買馬而破產,這在明代中期遼東最為民害。

    第三點,自然災害的威脅。明代遼東的自然災害主要有瘟疫、水、旱、雪、蟲災。在遼東,由於明朝政府沒有有力的抗災防災措施,大災小難不斷,儘管朝廷也採取了許多賑濟防災措施,但災害對遼東人口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如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八月,巡撫遼東都御史候汝亮奏,“遼東地方濱海臨夷,水陸險阻,往時雖罹災害,或止數城,或僅數月,未有全鎮被災三歲不登如今日者也,臣春初被命入境,見其巷無炊煙,野多曝骨,蕭條慘楚,目不忍視。問之則雲,去年兇饉,鬥米值銀八錢,母棄生兒,父食死子。父老相傳,鹹謂百年未有之災。”這是遼東發生自燃災害最為嚴重的一次。

    第四點,明代北方人口壓力不大,大量移民遼東沒有成為必然。遼東比鄰山東,從山東半島跨海到遼東只有一天的航程。歷史上山東與遼東人口文化聯絡緊密,而且明代遼東都司民政管理隸屬於山東布政司,但遼東的人口只是向山東迴流而不是如後來清代一樣向遼東流動。明弘志5年,山東戶口總數為6759675,正德7年,戶口總數為7618660,到了嘉靖5年,戶口總數為7601055,不考慮和平環境的賦役負擔和安土重遷等因素,就山東的生產條件而言,這樣的人口基數變化並不會迫使平民不得不冒險移民遼東。

    這種情況不僅僅表現在山東,緊鄰遼東的北直隸地區也是如此,弘志元年(1488年)北韓漂流人崔溥從運河北上北京的路上,他描寫到“自天津衛以北,白沙平鋪,一望無際。曠野無草,五穀不生,人煙鮮少。”壓力會產生迫使移民向哪裡流動的動力,壓力不大,其流動的動力自然不大。

    第五點,明朝沒有一個促進邊疆人口增長的政策。明朝保守的邊疆政策必然導致錯誤的人口政策。明朝政府把遼東當做苦地,百姓亦然。明朝除向遼東流放人犯以外,從未制定過任何吸引中原流民進入遼東的政策。相反,為了防止遼東人口外流,政府還制定了許多限制措施,將遼東層層封鎖,企圖達到穩定遼東人口、鞏固邊疆的作用,這反而使得遼東民眾生活日益艱苦,家居了人口的外逃。其中最為突出的當屬明朝海禁政策,不僅給遼東經濟發展和民生帶來了巨大不便,逢到災年更為明顯,到萬曆末年遼東已是岌岌可危,遼東人民只有兩種選擇,或投降後金,或流往內地。

    以上明代遼東的狀況已經能很明確地說明,明朝的遼東並非安居樂業之地,何況明朝的實際管控範圍只在遼東區域,與清朝時掌控整個東北的確更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從成化朝之後,明朝與女真蒙古的馬市和木市貿易趨向穩定,明朝在嘉靖、萬曆開始,內地上流社會風氣逐漸奢侈,普遍養成對人參和動物皮草的市場需求,萬曆援朝之後國家恢復經濟,鼓勵開礦,由此兩個社會變化和政策,還在明朝萬曆朝還形成最後一次移民高潮,但總體而言並沒有對遼東的人口總數有太大的影響,也不足以形成類似清末“闖關東”這樣的人口大遷移。

  • 3 # 橘子愛攝影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朝代,明朝皇帝朱元璋出生在極為貧寒的家庭,為了鞏固自己及其子孫的皇位,朱元璋想盡一切辦法,甚至無所不用其極,什麼罷免宰相的權利,設立東廠西廠等特務組織,不讓太監參與國政,嚴厲懲治貪官汙吏。可是大明朝經歷了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之後,也走完了它的盡頭。  而明朝的滅亡令許多人磋嘆不已,悲哀的王朝,悲哀的時代,許多人都在探討明朝為什麼會滅亡?幾乎每個人都想穿越時空做回崇禎,來挽救大明王朝。流行的觀點認為明朝滅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明朝亡於黨爭。 哪朝哪代都有黨爭,而且皇帝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人為地製造黨爭,以取得朝局的平衡與穩定,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黨爭不僅不會使天下滅亡,反而會穩固君主的統治。  二,明朝亡於廠衛。 錦衣衛和東廠是幹什麼的?有些人順著滿清的思維只會張口就罵錦衣衛不好,東廠不好,而連錦衣衛和東廠的實質都不明白。 錦衣衛是監察百官,為皇帝刺探百官動向,調查百官有沒有貪汙、反叛行為的機構,當然也是保衛皇帝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安全域性和反貪局。對百姓、對國家來說,這樣的機構十分重要,國家有之安,民有之福。 錦衣衛從來沒有對百姓執行過一次鎮壓任務,他們的任務本來也是針對百官。大家明白了他們的任務,其實對他們的好壞就有個基本認識了,他們是國之柱石,民之依靠之一。 實際上,廠衛的失勢反而使皇帝失去了對官僚集團的控制權,就拿崇禎來說,他以不斷更換首輔的方法試圖擺脫困竟,但是,原來聽話的官員,一放到內閣首輔上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於是崇禎不斷更換首輔的行為最後必然是以失敗告終,而沒有了耳目和手腳的皇權根本無法控制百官。所以說明朝亡於廠衛實在是笑話。  三,明朝亡於宦官專政。 明朝有宦官專政嗎?貌似從萬曆中期以後,宦官的地位就衰落了,有人說魏忠賢。魏忠賢的確飛揚跋扈,但天啟帝用魏忠賢正是為了對付東林黨,所以魏忠賢再跋扈,乾坤也在天啟那裡掌握著。 四,明朝亡於萬曆三大徵。 哪個朝代的戰爭不頻繁,天啟,崇禎兩朝的遼東戰事還少嗎?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的時候的許多小國家每日都在進行戰爭,也沒見哪個國家因為打仗就直接崩盤了。 而當時明朝一邊鎮壓西南西北的少數民族叛亂,一邊又對付欲以劍指北韓的日本軍隊。可以說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十分輝煌的戰績。所以萬曆三大徵到底有沒有好處得答案是肯定的。 萬曆三大徵的好處首先是平叛了西南、西北的少數民族維護了國內的穩定統一,同時也維護了與周邊地區的和諧發展局面,為國家在和平的環境下發展贏得了條件和時間,保障了明朝的領土完整。並且沉重打擊了豐臣秀吉,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日本的統一發展。 其次,三大徵歷時時間久,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事實上這三大徵對明朝的財政並沒有造成巨大的後果,財政仍有盈餘。 三大徵所耗帑銀都是萬曆從內廷拿出來的,難道幾百萬兩銀子就能把大明朝玩完嗎?更可笑。  五,明朝亡於神宗不上朝。 神宗不上朝,天下就會亡嗎? 首先,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考古工作者發掘埋葬萬曆的墓穴定陵,他們驚奇地發現,“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還是屍骨復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 這樣的身體條件,嚴重地妨礙到了他出席各項活動,他也就因此揹負上了“怠政”的惡名。對於臣子的指責和謾罵,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耐心解釋,說自己:“腰痛腳軟,行立不便”、又說“足心疼痛、步履艱難”。可是沒有用,人們認為他這是推托之詞,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直至晚年,他已經“面目發腫,行步艱難”了,大臣們還是不依不饒,說你活該,這是酒色所致,咎由自取。 那麼,萬曆到底有沒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呢?明清史學家樊樹志認為他做到了。他在《晚明史》中說:“神宗在此後的二十多年中,處理朝政的主要方式是透過批閱奏疏,釋出諭旨來進行。他始終牢牢地掌握著朝廷的大政方針,這從‘萬曆三大徵’的全過程可以看得很清楚。 況且,明朝有成熟的文官制度,類似民主議會,所以即使皇帝不做事,文官體制也可以保證國家正常運轉。 而萬曆是鉅變的時代,“萬曆時代”時“非君浪潮”高漲,民本主義盛行,是封建皇權統 治遇到極大衝擊挑戰的時代。“萬曆時代”是資本主義萌芽方興未艾,是蘊育新型生產關係的時代。萬曆三大徵,揚大漢雄威於寰宇,威震敵膽,蒙古、倭寇望而卻步,再保大明六十年國運,實為不易。 萬曆年間出現了方以智、李時珍、徐光啟、徐霞客、宋應星五位科學巨人以及朱載堉、李之藻,王徵等眾多科學家,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華夏科技文明再次站在世界高峰。李贄等大思想家紛紛湧現,政治社團紛紛出現,學派繁榮,徐渭和董其昌等頂級書畫家也閃亮登場,市井文學燦爛,出現了世界級的戲劇家湯顯祖,是個傳播新思想、新觀念、新文化,藝術蓬勃發展、文化事業昌盛的時代。  六,明朝亡於北半球氣候的小冰河期。 長達七十年的氣候冰河期導致明末北方糧食減產,瘟疫流行,災民增多,但這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嗎?非也。我們要知道,唐朝貞觀年間,明成祖朱棣時期也處在北半球氣候冰河期,北方災情也很嚴重,但都渡過去了,因為政府賑濟,當時政府的控制力強。 七,明朝亡於土地兼併。 古代封建地租十抽三,然後地主從“三”中拿零點五上交農業稅,有了十之七,農民一樣可以生活的很好。  八,明朝亡於白銀輸入減少。 西方學者提出觀點明末國外白銀大量輸入中國,導致通脹,後由於白銀生產無利可圖導致白銀開採量減少,從而使得中國的白銀輸入量減少,而民間白銀多窖藏,導致通縮,由於前期通脹已經發生,所以最終結果是物資貴,白銀匱乏,導致經濟崩潰。這種觀點錯,為什麼錯? 因為白銀輸入減少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不足,導致物價下跌,而明末在市場上流通白銀減少的情況下反而出現物價上漲,不是因為前期白銀太多,前期白銀多導致物價高在白銀流通量減少的情況下物價自然會跌落,這個用不著擔心,但為什麼在白銀減少情況下物價反而不跌呢?這是由於結構性通脹的原因,也就是由於基礎商品——糧食的產量降低,導致糧價上漲,從而帶動其他商品價格上漲,所以根本問題還是糧食問題,而不是白銀問題。至於說白銀減少政府無銀買糧賑濟災民更是笑話,明末糧食減產,就算你銀子多難道就能買來糧食嗎?所以明朝滅亡跟白銀輸入多少沒有關係。 九,明朝亡於貪官汙吏,政治黑暗。 這些都是大話空話,經不住推敲,站不住腳。 明朝是殺戮貪官汙吏最多的朝代,《大明律》對懲治貪官十分嚴酷,允許百姓將害民貪官直接越級“綁縛赴京治罪”,若各級官吏敢有阻攔者,全家族誅。貴州黔陽縣安江驛丞李添奇,“恣意為非,貪汙受賄,害民不止一端”,被百姓拿獲赴京,瞭解案情後,朱元璋當即命人砍去其腳趾。 洪武三十年(1397年),一貫等於一兩銀子的大明寶鈔已經貶值到票面價值的20%之下,按照對糧食的購買力折成人民幣不過兩三萬元。朱元璋採用更加嚴苛的貪贓枉法八十兩銀子處死的標準。按這個比例,現在一些村官貪汙幾千萬元,夠斬上萬次頭、做好幾萬次皮囊了。 處死的方法很多,有凌遲、挑筋、梟首、誅族等。還有用開水燙、用鐵刷“洗刷刷”、抽腸、臉上刺字、割鼻子、閹割等等。 不過死則死矣,做皮囊還算幸福,最殘酷的的酷刑恐怕要數凌遲了。凌遲一刑在明朝之前,很少有超過割1000刀的,到明朝,對於貪官的凌遲,基本上都超過1000刀,最多超過3000刀,真的是千刀萬剮。一次凌遲要延續幾天,頭一天,被施以凌遲的貪官還不會死。有些人在強調中國古代帝王的殘暴時,往往舉明朝的凌遲為例。以至於忽視了凌遲的物件,大都是罪大惡極的貪官。 明朝先後處死了15萬名貪官,其中二品以上官員152人。明朝大太監劉瑾,所貪錢財可抵國庫,最後被凌遲3357刀,千刀萬剮了三天三夜。老百姓掏錢從劊子手處買其血肉,或蒸、煮、燒、烹,和酒而食。 嚴法之下,豈有貪官盛行?  十,明朝亡於李自成起義和清兵入關。這是結果,不是原因。  十一,明朝亡於氣數。而這個理由完全是學者掩蓋無知的表現。任何結果都固有發生的理由,千萬不要歸結於氣數。

    那麼明朝滅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江湖以為首先這要歸結明朝皇帝包括朱元璋等人很複雜的用人問題,朱元璋起自草莽,一方面很重視人才,比如李善長、劉基、徐達等文臣武將,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可是等到大明王朝建立之後,又瘋狂的殺害那些功臣們,以致“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人才不過是朱皇帝的棋子,他缺乏唐宋皇帝對大臣的尊重,因此他的後來的繼任者也缺乏這一點,對官員的不信任乃至不尊重,以致讓官員走向自己的反面。  其次,文官集團勢力過大,皇權受到抑制。事實上嚴嵩死後,大明的文官們一直是鐵板一塊,皇帝再也無法分化,控制,萬曆不上朝,正是基於此,萬曆上朝是那回事,不上朝還是那回事。這些信奉理學,心學的文官們有著類似宗教似的狂熱,鄙視一切非科舉出身的人員,他們把持朝政,壓抑皇權,為了他們的信仰與教條不怕流血犧牲,其直接結果是皇帝也無可奈何。外加上只知空談,放炮的海瑞給他們樹立了楷模。一旦皇權受到抑制,那麼國家制定的政策不是從全域性考慮,而是從文官集團的利益考慮,也就是從資產階級的利益考慮,大明的文官集團正是明末江南資產階級的代表。由於明太祖出身寒苦,深知民情,加上明朝初年經過戰亂後,百廢待興,所以太祖與民休養生息,其直接結果就是明朝賦稅一直很低(黃仁宇觀點),商業稅更低,所以明朝財政一直很困難。  其三,明末經濟制度的超前發展(黃仁宇,杜車別觀點)。中國古代為什麼重農抑商,因為氣候,河流,地理的因素決定了中國是個農耕國家,不像歐洲以商業為主,所以中國大部分人口是農業人口,這就決定了糧食生產安全是中國古代的第一要義,沒了糧食,百姓就要造反。中國古代重農抑商,禁止海外貿易,正是為了限制農業人口從事非農行業,導致糧食減產。  而明末,江南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海外貿易活躍,大批的農業人口進入手工業或從事海外貿易,而張居正的賦稅改革使得實物稅轉變為貨幣稅,人們不生產糧食也可以交稅。江南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的後果就是江南人口的口糧需要湖廣供給,到了明末戰亂時候,江南富商們有錢買宅子,買地,卻買不來糧食,清兵南下後,南方四鎮的二十萬精兵因為沒有軍糧,全部投降清兵,政府無糧,徵兵也困難。南方糧食姑且緊張,那麼北方遇到了那麼大的災情,可以說天下已無糧賑濟,設想,如果江南加大糧食生產,提前數年調運糧食儲備於 其四,對於農民的態度。朱元璋出身貧苦農民,他對農民自然是輕徭薄賦,出臺了很多好政策。可明中後期,皇族及地主大量掠奪農民土地,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與日俱增,農民的負擔日重一日。隨著農民的不斷起義和東北滿族的興起,明朝政府在田賦之外加派剿餉、遼餉,練餉。農民苦不堪言。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陝西澄城縣王二率領抗糧農民衝入縣地,殺死知縣,揭開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起義烽火在陝西大地燃燒起來後,形成了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明末農民大起義。他們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吸引了更多的農民。經過18年殊死搏鬥,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軍攻入北京,崇楨皇帝在煤山(今北京市景山)自縊而死。

  • 4 # 文舀

    明未產生資本主義盟芽,蘇州,杭州一帶手工業工場鱗次櫛比,早期工場曾發生葛賢領導的反稅監鬥爭,還發生叫歇罷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司規定員工就餐時間半小時,而領導卻天天在餐廳就餐聊天超1.5小時,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