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alancesf
-
2 # 複利奇蹟捕手
首先,購房貸款是私人從銀行借款能夠得到的最低利率,因為大多數小老闆貸款做生意,辦工廠,而利率水平幾乎沒有這麼低的,所以單從利率水平方面考慮,相對來說,貸款買房相對划算。
其次,你現在只有40萬,而你每年大概會收入20萬,所以每個月的還款壓力並沒有很緊張,而且,你還得考慮其他的一些突發狀況的發生以及日常生活所需,所以手裡留有一定的現金是很有必要的,保證你足以應對突發狀況。
第三點,考慮機會成本,何為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透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個人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專案,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綜合以上幾點:如果你必須得買房的話,貸款買房比全款買房優勢更大,更理智。
-
3 # 財智成功
年收入能達到20萬已經跑贏了超過99%的工薪階層,但是就當下來說持幣觀望要比貸款買房好得多。
就在四五年前,今天售價100萬的房子售價還不過六七十萬元。幾年間國民收入並沒有明顯大幅上漲,但是房價卻漲了很多,部分城市房價漲幅甚至超過100%。
印刷的鈔票太多,並且大量進入房地產領域,這是房價上漲的根源。到了今天,普通工薪階層已經普遍買不起房了。即使不考慮今後醫療、教育、養老去掏空六個錢包湊齊首付,家庭收入也還不起月供了。從這一角度講,高房價已經成為無源之水,必將迎來轉折點。
實際上,所謂的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原因與高房價息息相關。正是因為房價持續上漲,工人為了生存不斷提出更高的薪資要求,而企業用地成本也同時上漲,高稅負下微薄的利潤最終難以承受,導致企業國際競爭力持續減弱。部分企業向海外遷移,部分企業主放棄經營實業去炒房投資,最終經濟避實向虛明顯,真正創造財富的製造業發展受到抑制。
今天的房價,天量資金炒作功不可沒,從金融的角度看基本相當於股市6000點高位時的水平,在這個時候接盤風險可想而知。房價可以在二十年的時間內翻幾番,那麼為什麼不能在今後十年內腰斬呢?
100萬元的房子,已經有了40萬元,現在買房確實沒什麼壓力,即使按照5.60%的貸款利率,貸60萬元還20年,每個月只需要4161元,一年下來剛剛5萬元。能有這麼高的收入是幸福的,如果節約一些,每年可以存下10萬元。但是現在的房價已經接近有價無市了,今後拋售房產的炒房客會越來越多,耐心等三年,也許會有驚喜。不僅僅有更多更好的選擇,還能省錢,省利息。
40萬元先存一份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4.18%,每月利息繼續理財,最起碼可以放入寶寶類貨幣基金,綜合收益率能達到4.40%以上。這樣三年後又存下30萬,加上本息45.28萬元,買房會更加從容。房價下降快的話,也許付個全款都夠了,生活品質會高出很多。
-
4 # 行走的地推
Balancesf
貸款買房子合算。
貸款買就是給自己加槓桿的一個過程,當然要保持這種槓桿的安全性。然後將剩下的錢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現在的房貸利率大都在5%左右,算是比較便宜的貸款了。可以把剩下的錢買指數基金,並長期持有,其年華收益率會超過5%的。當然也可以都其他自己有把握的專案。
但是,千萬要控制好槓桿的安全性和投資的安全性。
-
5 # 暖心財經說
現在很多人確實手裡有一筆閒錢,其實3月份開始房價明顯回暖,很多人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購房。
100萬元的房子,現在手裡有40萬,年收入是20萬元,是應該存錢買房子划算還是貸款買?
如果沒錯,定位應當是投資性住房,有40萬元儲蓄,家庭每年的可支配收入達20萬元。如何選擇呢?
現在買房子我們要考慮以下這些情況:第一,未來的收入和支出水平。人除了房子之外還要看養老、醫療、教育,如果購買了房子,再變現可能會比較麻煩。我們未來收入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趨勢呢?自己給自己做一個定位。
如果已經跨過壯年期,收入開始穩定甚至萎縮,那麼這筆錢最好是留作家庭各項支出使用。買房等以後有機會再說。
收入20萬元,支出一般也應當在10萬元左右,如果壓縮支出可能一年至少能攢下12~15萬元。特別是萬一出現家庭意外情況,會不會導致家庭收入銳減?
因此,在加槓桿買房的時候還是謹慎一些好。
第二,房子的未來價格走勢。未來房價會不會繼續漲價呢?我們心裡要有個疑問。從2018年以來,國家要求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貫徹落實房住不炒的理念,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長期來看,我們的房價已經夠高了,人們的收入水平負擔能力已經到了極限。
如果未來3~5年內房價不上漲,我們幹嘛要現在去購買呢?如果能上漲,又能漲到什麼水平呢?目前,國家並沒有降息,住房按揭貸款利率仍然在5.6%以上,導致房價急速上漲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第三,房貸的利息支出。100萬元房子,首付款40萬,貸款60萬元。如果貸款10年,每年還款7.8萬元左右,累計支付利息18.62萬元。年收入20萬元左右,這種支出是比較合理的。
如果貸款30年,雖然每年只需要負擔4.1萬元左右,但是累計支付利息64萬元,比本金還多。
開始的頭些年我們大部分都還的是利息,相當於全為銀行打工了。
支付這麼多利息,感覺有沒有虧呢?這個一定要把握。
第四,購房款的機會成本。
手裡面有40萬元的積蓄,按照每年4%的收益率實施利滾利計算,10年後本息餘額是59.2萬元。
每年支出的7.8萬元房貸支出,仍然按照每年4%的收益率進行年金計算,實際上10年後我們的這筆年金積蓄能達到93.6萬元。
如果說10年後的房子價格和帶來的累計房租收入沒有達到152.8萬元,我們這筆投資就是虧的。這還是保守計算,正常來講,很多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都能達到5%以上。
所以,我們還是綜合考慮一下未來發展趨勢和自己的成本,再決定是否買房吧。
-
6 # 康愉子
有位做財富管理的老師曾說: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富人擅長於用資源賺錢,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房地產剛開始起漲的時候,有人用100萬加貸款,能買回來10套房子,最後倒手賣出去,賺的何止是十倍八倍。
同樣,我們都看到2018年房地產企業披露的年報,資產負債率非常高,甚至超過90%,也就是說,房地產企業,股東投入的錢10%都不夠,剩下90%以上的錢都是借來的。
這就是槓桿對賺錢的放大效應。
當然,槓桿不能一味地放大,也不能在高風險的專案上用槓桿。
比如股市的期貨的保證金交易,股市的融券業務,賺錢的時候,能賺得更多 ,但賠的時候能讓人血本無歸。
所以,對普通家庭,適度的負債能讓資產效率更高,但過度地追求槓桿的放大效應會風險太大。
樓主有40萬,想買100萬的房子,缺口是60萬,是先存錢再買房子還是貸款買房划算?
這其實不是簡單的要不要貸款的問題,還是需要綜合評估。
1、還貸壓力。 如果40萬全付首付,貸60萬,假設貸20年,按照基準利率,月還款額大概是4000左右。樓主年薪20萬,還款壓力並不大,若是樓主有公積金,那月還款額就更小了。從這角度,以樓主的收入水平,是可以考慮貸款的。
2、所在城市未來房地產價格。從去年開始,房地產市場面臨了調整壓力,年初因為資金充沛,一二線城市有恢復增長的跡象。但以目前的行情看,未來不是所有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都還有大幅上漲的機會。所以,如果樓主是剛需住房,在房貸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先貸款買房,但若是房地產作為投資,還真需要慎重考慮。
3、其他渠道的投資收益。從今年春節開始,股市從最低點已經上漲了近30%,同期很多債券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能超過10%,所以,如果樓主在金融理財方面有一定基礎,目前或許是不錯的機會,40萬若能有20%的年化收益,很快樓主的存款就能增長不少,這可能比現在買房更划算。
終歸是,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即便是同一件事的選擇,也會有很大差異。再結合個人經濟狀況多考慮吧。
回覆列表
貸款買房子合算。
貸款買就是給自己加槓桿的一個過程,當然要保持這種槓桿的安全性。然後將剩下的錢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現在的房貸利率大都在5%左右,算是比較便宜的貸款了。可以把剩下的錢買指數基金,並長期持有,其年華收益率會超過5%的。當然也可以都其他自己有把握的專案。
但是,千萬要控制好槓桿的安全性和投資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