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12教育家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獎勵和懲罰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們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但是獎勵和懲罰都是有技巧的,如果應用不好,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1、明確獎懲的各自適用範圍。

      獎懲不能隨意使用,它們有各自的適用範圍,其適用性依各自的功能而定。

      獎勵或表揚適用於表揚孩子的優點,引導他們改正缺點。如孩子平時很膽小,當他第一次敢在客人面前講話時,一定要及時給予表揚,以鼓勵他的勇敢行為,克服膽孝怕生的弱點。讚揚有助於使孩子建立起獨立性、自覺性、自信心等好的個性品質。但如果表揚使用不當,超出其適用範圍,會使孩子產生自滿、自負、自覺性與自律性差、抗挫折力弱等不良品質。

      懲罰或批評比較適用於糾正孩子的錯誤,抑制其不良行為。比如家長髮現孩子說謊,一定要給予批評或懲罰。有些家長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該批評的時候不批評,就會使孩子不能明辨是非,這種缺陷教育會導致孩子形成人格缺陷。同樣,懲罰使用過度則會使孩子自卑,遇事懦弱退縮。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視具體情況來靈活地選擇獎懲手段。

     2、獎懲的使用比例宜為“罰三獎七”。

      在教育孩子方面,稱讚比責罵的功效大。如果懲罰多於讚揚,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特別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他們常對大人的話信以為真。因此,父母對孩子獎懲方式使用上的分配比例要依“三七開”的原則,要以鼓勵為主、三分批評,七分獎勵。同時,在每一次具體實施獎懲時也應貫徹“三七開”的原則:在表揚獎勵時,還要指出孩子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在批評懲罰時,也要肯定孩子的優點,以防止孩子自卑。

    3、獎懲要有理有據。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獎懲隨意性很大,今天高興了,就獎勵一番;明天不痛快,就批評孩子一頓,這種毫無標準可依的獎懲是無效的。家長在實施獎懲時,應向孩子講明獎勵的是什麼,懲罰的是什麼,才能對孩子以後的行為產生制約作用。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的缺點就大發雷霆,不講明道理,就責備孩子一通。孩子常會懾於父母的威嚴而表示改正,但卻不知錯在哪裡。

    4

    獎賞和懲罰的目的不是為了展示父母的教育藝術,更不是宣洩父母的感情,而是為了孩子能更健康、向上地成長。獎勵和懲罰是兩種相對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父母對孩子獎罰要以獎為主,孩子有進步就應該得到父母的獎勵。當然,“獎勵”孩子的方式也要講究科學,這在本節後面將有具體的論述。不過,孩子也需要適度的“懲罰”教育。這裡所說的“懲罰”,並非訓斥、譏諷、挖苦、汙辱或者罰站、罰跪、拳打腳踢等“體罰”方法,而是一種教育手段。家長在適當的時機對孩子進行懲罰,罰得口服心服,這樣才能起到抑制孩子不良行為的效果。

    5

    總之,表揚和獎勵的使用是一門藝術,要做到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定。每個做父母的,如果能用心瞭解孩子,觀察孩子的日常表現,相信都能正確地分析自己孩子的特點,正確、適度地使用獎懲手段,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拍照有黑色條紋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