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然以後

    博士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博士一直都是博學的象徵但是許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有的人二三十歲了還堅持讀博,有的甚至已經結婚生子了還在讀博,有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而且有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還是要辭職去讀博,所以我想很多人都好奇他們為什麼要這麼痴迷於讀博,讀博帶給他們了什麼東西,所以我就從多個方面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博士教育的目標很明確:培養你成為一名研究者。作為一名合格的博士,你應該有能力在某個領域為人類創造新知識。

    不過,現在的博士培養體制面臨著一個問題:社會沒有提供足夠的位置來消化這麼多研究型人才。大學的教職趨於飽和,業界的機會也有待開發。

    一名博士,如果不能從事研究性的工作,那麼他的訓練就有很大一部分被浪費了;對於學術世界之外生存的技能,又缺乏足夠的訓練。即使成功在學術界生存下去,從純粹經濟的角度講,回報和付出也是不成正比的,需要更多情懷的支撐。這就是現在很多博士生心理健康狀況堪憂、感覺前途一片暗淡的原因,也是許多人呼籲“fix the PhD”的原因。

    任何人在讀博士前一定要把這些事想清楚:念出來到底能幹什麼,職業發展路徑如何,學術界生存的真實樣貌是什麼樣子,你的情懷餘額是否足夠。你的選擇應該基於充分了解資訊之上的理性思考,而不是抽象的“優秀”,或是對於學術生涯的浪漫想象。

    其實不管你贊不贊成,別人讀上博士都不容易,不要去噴別人,不管他們在國內還是國外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櫥櫃行業有前景,哪種櫥櫃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