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9952127798
-
2 # 西奈山的火柱
魯迅這句話當然有歷史背景,但這個問題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強國的大背景下來說,顯得更加重要,我們應該選“優秀傳統文化”還是“西方文化”呢?這關涉到“大是大非”,說穿了,你到底是一箇中國傳統文化的粉絲呢還是一個現代文化的追求者?本來不回答這個問題,不用去表態更好,但個人以為,我們很多時候缺少是非,總是和稀泥,還有就是在所謂“學術中立”的立場上遠離心中的答案,這些都無益問題本身的解決,所以還是略說一下自己的意見比較好。在瞭解了魯迅的想法之後,我相信許多人會非常贊同魯迅的觀點。
優秀傳統文化當然好,但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分辨哪些是優秀的哪些不是優秀的呢?想要分辨,多學習學習吧,不要只是憑藉動物本能或者僅有一腔熱血就好。
從晚清以來中國知識分子一直在討論並踐行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其中每一次改變的艱難讓多少有良心的知識分子感嘆。你總不能說喜歡變態畸形的小腳是優秀傳統文化,你總不能說,皇帝可以對個人生殺予奪,是優秀傳統文化。你總不能說“郭巨埋兒”是優秀傳統文化。但有很多東西分的不是那麼清楚,又或者說,東西方文化還有很多其實是相通的,這是較為普遍的人性的東西。比如說,你不能因為華人講孝道,就說這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而好像西方人就可以弒父弒母一樣。人家西方人也是要孝順父母的。我想這是相通的,父母子女之愛無人能替代。但華人的孝道當中的確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因子,你也可以說是中國特色。比如說,講孝道的時候儒家文化講三綱五常,有人會說這是程朱理學,並非孔子思想,但無論怎麼說,總是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內容,而且這種看法到底有多少是當代人重新“發明”(這個發明不是貶義詞,我怕一些不理性的人胡亂噴,多學習,多學習)的呢?在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夠分清楚我們今天的價值觀念當中哪些是傳統的,又有哪些是西方現代文化的呢?對於這一部分,我想大家都可以接受,無所謂中西之分的。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當然也有其優點,但我們又有幾個人真的瞭解呢?當清朝遭遇西方的時候,正如李鴻章所說,中國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老舍在小說裡面也說龍旗的中國不行了,學習西方是毫無疑問的事兒,傳統文化如能拯救中國,清朝的時候傳統文化比今天無數國學家都好,但沒有能夠拯救中國,所以依靠傳統文化的力量,還是十分有限的,必須學習西方。但西方文化其實也有不同內容,比如現在的西方資產階級文化,但也誕生了馬克思主義,這也是西方文化,而馬克思主義是現代中國的藥方,這點相信大家沒多少意見,與之相關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一個重大的命題,也無需討論。所以關於西方文化這一塊我也不展開,有興趣或者想要爭論的去看書。
以上並不是想和稀泥,我是想說天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從當前情況看,我們不可能回到封建時代,恐怕也不太可能真正的完全西化。所以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魯迅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有策略性的,他自己說,華人的特點就是,你讓人他走五十步,他就原地踏步,假設你說必須走一百步,他可能會走五十步,所以,為了讓他走五十步,你就必須說給我走一百步……
-
3 # 端木賜香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魯迅自己就是讀中國書長大的。雖然後來讀過尼采,讀過叔本華,讀過易卜生,讀過蘇格拉底……但是,他後來之所以能成為一代文豪,沒有他讀的那些中國書做底子,他能燒出什麼菜來?
既然如此,魯迅為嘛又要說出這麼——表面上看起來,極端不負責任的話呢?
我們得知道魯迅說這話的背景。魯迅說這話的時候,是1925年。可以說,自從19世紀末期的康梁變法以來,中國很多知識分子就走向一條激進、峻急的,救亡圖存之路。之前,華人改革過——器物改革的洋務運動、制度改革的康梁變法和晚清立憲;也革命過——革命黨人一次革命、二次革命、再三再四的革命……結果發現,改革行不通(這是教科書說的),革命也不夠徹底(這還是教科書說的),於是,將革命進行到底,就成為停不下來的革命永動機。但是革命本身不是說來就來,更不是知識分子打個電話,就能叫來外賣的,所以知識分子自己外賣,天天搞文化革命,所謂的中國式啟蒙——文學革命及新文化運動。如果說文學革命僅是指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話,那麼新文化運動,就是打倒中國一切舊玩藝兒——魯迅說翻開古書,裡面就剩“吃人”兩個字。總之,他們認為中國文化胎裡帶毒,跟三鹿奶粉似的,所以中國書不能讀。
當年魯迅這樣回答,導致了一場歷史車禍呢——“青年必讀書事件”。我可以帶大家,到現場看看。
具體來講是1925年2月10日,魯迅應《京報副刊》徵求而填寫《青年必讀書》表格,表格分“青年必讀書”和“附註”兩欄。魯迅在“必讀書”欄寫了如下內容:“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說不出。”在“附註”欄裡,填的是這樣的內容:“但我要趁這機會,略說自己的經驗,以供若干讀者的參考——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實人生離開;讀外國書——但除了印度——時,往往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殭屍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唐和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唐和厭世。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少看中國書,其結果不過不能作文而已。但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麼大不了的事。”
這個在《京報副刊》刊出的時間是2月21日,結果引發一場文壇口水大戰。有說魯迅先生“有誤一班青年,有誤中國”的;有說魯迅先生你既然說現在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那你就先出來行行給我們做個示範唄;有說人家外華人在中國辦的學堂都注重讓學生讀中國書哩,你卻說不必讀,你還沒有外華人愛中國哩;有說要“為中國書打抱不平”,請魯迅先生不要以為“秦無人”,“是專任一般會放洋屁,夜郎自大的洋奴來橫行直撞的”……當然也有說得相對理中客的,“世上書籍,無論中國,外國,因空間、時間之不同,及作者目光高下之各異,自然各有長短,及適時與不適時之弊。我們自然應當取長補短,中外並重”云云。
這口水戰打到今天還有餘波。歷史走到今天,又有人說,凡是中國出版的書,都不能讀了。太二了。更何況,魯迅當年說那話,兩套語言系統哩。他對外,對公眾,說中國書不能讀,但是對內,對自己人,他又一副面孔。具體來講,是“青年必讀書事件”五年之後,1930年,他的終身好友、教育家許壽裳的長子許世瑛考取了清華大學國文系,許壽裳請魯迅為兒子列一份書目,魯迅可沒又說吃人,又說殭屍的,相反,他認認真真地替自己的大侄子許世瑛列了王充的《論衡》、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王定保的《唐摭言》、計有功的《唐詩紀事》、辛文房的《唐才子傳》、嚴萬均的《全隋文》、丁福保的《全隋詩》、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吳榮光的《歷代名人年譜》、王晫的《今世說》、乾隆爺主持編的《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共計十二種古書。最後人家許世瑛跑臺灣成為牛逼轟轟的國學大師了。
-
4 # 中上行
中國文化在秦漢之後,以失去客觀認識自然規律的積極性。對社會科學發展和人的科學認識形成障礙,而主流文化是在書本中求知識。編道理自我束縛或陶醉。違背了易則易從,簡則有功的科學精神。而外國文化正好擁有這一特點,至清未,西方的大炮終於敲醒了華人。讓當時的愛國的文化精英發現了這一現象,覺悟的吶喊。
-
5 # 朝霞舟
魯迅之所以為文,是因為華人當時愚昧麻木,一個華人做了俄國探子被抓日本人叫好,中國留學生也叫好。刺激了魯迅,他遂決定棄醫從文,拯救華人的精神。他把筆變成鋒利的小刀,刀刀刺向愚民者,愚人。從自己一生的生活經歷,社會所見。把人受苦,窮,病,死的根源揭露出來,把人麻木活著揭露出來。人受了舊思想,舊禮教,舊制度的剝削,灌輸成了木頭人一般被人愚弄。為民請命者為民所殺。做了封建統治者十足的奴僕。所以亂世時,漢奸,土匪,順民,暴民,良人,君子,小人,惡人同時而出。
封建的舊禮扼殺人性,麻木,人不識愚真。做封建順民反過來殺革命人,想解放人於囚籠的人。不尊禮的為惡為奸。舊文化不能引領人。人沒有方向。盲目的愚忠孝。外華人入侵來,還被麻木中不清醒。象羔羊單純的被殺。
外國作品不提仁孝,發現人性。在書中以各種視角揭示美醜,真假。透過人與人,人在社會中的種種社會現象表現人性的方方面面。
外國的資本主義起步早,經濟發達。只有物質越多的社會越能展現人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物質利益下赤裸裸表現出來。幾十年前落後於外國資本的魯迅提倡看外國書,是讓人從麻木中醒來,識人性,不做愚民。有自由平等的人心意識。今天國家經濟發展,人性在物質下變化。有許多現象是一百多年前資本經濟發展下的人性現象。更應看看,人性之路在何方。現在西方文明又是一種什麼現家。他們較一百多年前有無進步。相較之下,差異之別,之同。人類文明何去處!什麼是人前行的方向?能解決社會上出現的人性問題。
-
6 # 青山掩忠魂
我認為魯迅先生的這句話在當時的環境下是無比正確的。當時的中國,盲目自大,被大炮開啟國門,貧困積弱。只有將其靈魂深處的認同一同否定,才可能接受新的東西,這與魯迅先生拒絕諾貝爾獎時說的“不能讓華人覺得自己哪一點好”是如出一轍的。這些年國家強大了,魯迅先生這句話才顯得突兀。
原本並不想說什麼的,但看到很多人批判魯迅先生,不由得想發一個短文為魯迅先生證明。魯迅先生是中國近代最偉大的作家在我心中。
不過我的論點也有主觀驅動器,比如那篇孔乙己,所有人都看做是魯迅先生對孔乙己,對傳統的批判。我看到的確實對盲目無知的下層人民的批判,小孩子將學字看做洪水猛獸,孔乙己,原本是舊社會的知識分子,卻成了人們的笑柄,悲哀。
-
7 # Lauzi
同意如此主張,此話是對成年人說的,換言之,你我該看的中國書都看了,剩下的新書、現代出版的人文書籍均是不折不扣的垃圾。相反,瞭解西學,學習格式邏輯、培養思辨技巧是學者精英特別是人文學士的當務之急。不然我們還會持續看不懂西學、盲目追隨西方文化、不珍惜國學智慧。
當然,魯迅先生英年早逝。如果再多看點外國書,他肯定會意識到其實外國書也是垃圾,較高明的垃圾而已。
-
8 # YuYong
魯迅先生是偉人,但從他的這一觀點能看出他對祖國文化沒有自信!本人認為:華夏有史以來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第一位,而物質文明次之。當西方的物質第一、人類歷史是經濟運動史等等西方文化傳進中國之時,同時也正值中國百年屈辱史之時。那麼,處在此時代的人,即使是偉人沒有本民族文化自信是可以理解的,當時還有民族文化自信的人少之又少!就是今天,依然有不少華人沒有民族文化自信心!但是,個人認為華夏文明才是世界文明之精華!
-
9 # 琵琶湖6cZ8
魯迅當時這樣說可能是對的,因為當時中國正處在變革的前夜,需要補充新的營養和新鮮血液,促進整個國家肌體的迴圈,治病救人,藉以富強整個國家和民族。但放在今天就不合適了,今天的中國,需要更大的格局,則需要從中國古典文化中去尋找營養和擴大根基。。。
-
10 # 肥嘟嘟的小不理
我以為這句話是有好處的。
歷史背景魯迅的時代,正處在中國政體和國體劇烈變化,從早先屢次戰敗於西方列強到後來軍閥混戰的屈辱時期。
第一個向國內輸入科學的人,是梁漱溟的父親,後來馬克思主義者的陳獨秀輸入了科學和民主。當時的西方,正處在對於中世紀和宗教神學的激烈批判之中,如休謨、康德的思想已經流傳到中國。因此,那個時代的特徵,就是用科學批判傳統,強調新知識體系的重要性。當然,革命也是這時候一個極度流行的說法。
後現代主義時期,則出現了許多對二者的反思和批評,包括沒有兌現承諾的啟蒙主義。時代不同,關注的問題和角度也會不同。中國書和外國書都看,對人是很有利的,單看一種則是行不通的。即使是批判,也要把批判書籍和被批判的書籍都讀了才行。
意義在我看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多看外國書,其實指的是近代以來的外國書。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同樣需要如此,只有瞭解新的前沿知識,才能對我們自身有所幫助,不管是吸收,還是批評對方,外來的知識都可以作為一個動力促使我們前進。
回覆列表
你,你 對比一下 魯迅和 陳寅恪先生, 你就知道,誰的話能聽,誰的話不能聽, 身為“去漢字”化的先鋒人物, 魯迅和胡適,都是那種被西方洗了腦子的,那些話 聽不得,你能想象當初如果真的沒有了 漢字,我們會怎麼樣嗎?細思極恐啊! 多聽聽 陳寅恪,季羨林啊這些老先生的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