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書燈下

    眾所周知,“信”是中國傳統五常“仁義禮智信”之一,是重要的道德原則。

    從字源來說,“信”在金文中字形為左邊一人形,右邊一口,表示開口許諾,人能遵守自己說過的話,這就是“信”的本義:誠實,不欺騙。

    《說文解字》裡:信,誠也。同樣說的是“信”就是誠實不欺,人言會意為信。古代作品中,用到這一本義的有很多:言必信,行必果;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而後來,“信”引申出諸多含義:

    不懷疑(相信,信心);

    崇奉(信仰);

    訊息/函件;

    放任(信馬由韁)……

    這些含義和用法我們都非常的熟悉。那麼之所以“信”在古代多指誠實可靠,大約基於其本義如此,又是五常之一,用法更為廣泛,而“信仰”一詞則更多地用在對宗教或思想的崇奉敬仰之上。

  • 2 # 毅而三思吳六奇

    因為祀……現代人談信仰,有價值觀、道德觀之類的顯著區別。但在古時,祀是國家的組成部分,比如《左傳》:“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因此有祀而無信,是因為它屬於必選項,卻不必然就意味信仰。(比如武乙、宋王偃射天)

    至於說漢時極不要臉的《天人三策》《春秋繁露》,在某種程度上,只是發揚延續了此前夏商周時,將原始的鬼神崇拜逐漸改為天命思想的一貫作風。比如《尚書·召誥》:“有夏服天命”,到西周時《尚書·蔡仲之命》:““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天命唯德)。

    可惜從秦漢以後,雖然民眾眼中的天子成了溝通天地的唯一代表。在人間,大家只需信天子,剩下的全交給他,比如祭祀誰、祭祀什麼,與之帶來的還有認可程度,比如《漢書·郊祀志》:“莽遂崇鬼神淫祀”,這表現真的很信託關係,所以信仰?還是信用更合適。而對於天……代天巡狩是天子惟一要表現的事情,因此如罪己詔、祥瑞都有記述,不少時期也都有炮製祥瑞的佞臣,這也無法表現信仰。

    這種信仰上的轉移,在此後便有了儒釋道之別。但真正意義上的只能是天子,到清代都未改變,比如唐時佛家的德山宣鑑法師,在雍正時便曾被二次除名開籍,用以敲打當時的佛教禪宗。這一點,便源於中國較早的完成了大一統的集權。所以較之信仰這種如斯縹緲的事情,帝王們有更合理的選擇。

    可見作為“天命所歸”的聖上們,隨著歷朝官僚制度的發展完備,自身的信仰在逐漸消退,包括像劉邦所述“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曹操所言“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都可證問題所在。對這些中上層統治階級來說,對外信仰屬於無分天神我子,都可以拿來玩一玩的事情,能愚民便夠了。對內,便只需家祀不斷便好(所以到了後世,可見有臣子祭拜先皇的破事)。

    因此古人不需要說信仰,只需言信義。因為信仰,是無分階級的明眼人決定交給皇帝辦的事,淺顯些說,就是“有德大家好,無德你背鍋”。餘下的,便去看美國吧,雖然不是很明顯。

    ++++++++++++++++++

    有人把“信用、信義”錯誤的歸納到了儒學的頭上,於是便更新一下。

    《國語·晉語》定身以行事謂之信。(這八國記書,與儒家何干?)

    《詩·衛風·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頭一次知道詩經是儒家的)

    《韓非子》賞罰不信,故士民不死也。(法家也在幫儒家鼓吹)

    就服主流盲從看點。說儒家信義的你,有沒有想到“儒皮法骨”呢?呵。

  • 3 # 關東俠客

    .‘‘信,從造字結構上講是會意字,從人,從言,誠實可靠的意思。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上解釋,信者,誠也。信也是儒家學說中"三綱","五常"封建倫理道德觀核心價值觀之一。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上下尊卑等收秩序。在做人標準上,孔子提出"仁","義","禮”。指做人要講究愛心,要愛人,有義氣,懂尊敬,講禮節。孟子後來加上"智",做人要聰明,不糊塗,懂原則。到西漢武帝時,大儒董仲舒又加上"信"字。做人要有誠信,誠不我欺也。以後兩千多年,"仁,義,禮,智,信。"五常"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倫理價值觀的核心,是人們行為處事的原則,和作人標準。:信仰一字似乎是舶來品,是指人們的精神追求。比如說一個人是信仰佛教,道教或者基都教。所以中國古代"信"指的是做人準則屬道德範籌。信仰指精袖支柱,人生奮鬥目標,精神寄託。

    .

  • 4 # 東風別業

    謝邀,這個問題涉及文字本身。信用,純漢字理解。信,漢字片語,人言即信。古人古樸,孔子在論語解釋古人直,說什麼就是什麼,想什麼就說什麼。鬼谷子記載古人對口的認識,口是用來吃飯的,不是用來說話的,意思是人言不是言語而是言者的資訊。所以強調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如果言而無信,則是鬼話不是人話了。所以言語不是我們今天理解的一般的稀里哈啦的言語,是言者發出的真實資訊,是承諾,是契約,是合同,是保證書。是生產生活社會實踐切實為用的東西。關於信仰一詞,它就不是純粹的中文漢字了,因為它與英文聯絡,是對西方宗教信仰的翻譯。關於類似西方宗教信仰意思的所謂信仰概念,在中國文化早已經科學分化很細,比如“崇”,“拜”,“尚”,“敬”,“仰”,崇尚道,道法自然。圖騰崇拜,江山社稷,宗廟,祭祀,崇拜祖先,敬鬼神而遠之。高大的,仰望,深沉的,跪拜。祖宗在地下,跪拜。國家守常,實行常法常治,這是自黃帝就開始的國家政治之道,一直被嚴格遵守,是基本政治信仰,相應的社會主流文化無宗教信仰,所以知識分子的默契。民間可以,但必須接受國家管理。梁武帝搞佛教信仰國家化,並搞儒釋道一家,結果不得好死。

    如果僅僅講文字概念和邏輯的話,上帝,高高在上,信而仰之,想高攀,說得通。祖先,九泉之下,信而跪拜之,想親近,說得通,但如果說信仰,就不太說得通了。現在,漢字被隨意使用,遷就外來語言的表現。談及信,都是使用信仰一詞,有意無意玩高大上顯得洋氣。問題很嚴重,竟然說華人沒有信仰,不過也無意說中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文化早已成熟,知道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理,不想再去高攀那些高高在上的假設了。

  • 5 # 洛水清風

    古代信字,多表示信用,誠信,指一個人說話要算數,要對自己所過的話負責,絕不能信口開河。而義字,才是真正的信仰所指,所謂的捨身取義、大義滅親、義無反顧等等,為了一個義字,敢做常人不敢做的事。只是到了近代,信仰一詞才出現,其中信字,還是相信的意思,仰即仰望,引申為某種思想,其綜合意思就是相信某種某種思想。

  • 6 # 有得觀史

    華人信仰啥?

    信天嗎?“天若有情天亦老”,天無情所以至今不老。

    信仙嗎?“只羨鴛鴦不羨仙”。

    信鬼神嗎?“敬鬼神而遠之”。

    華人只相信自己,所以才有人定勝天,女媧補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

    信仰是舶來品,華人本來沒有,所以,古代的信多表示信用而沒有信仰。

  • 7 # 學習冇止境1

    “信”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誠信,《白虎通.情性》信,誠也,專一不移也。一般我們單獨看到“信”字,也不一定理解成“信仰”,除非佛教等信仰宗教的教徒第一時間想到,我們一般人都想到“家信”“書信”“情信”“相信”“誠信”,信和仰合起來才去理解為“信仰”,祟拜之意,但我們實際做了很多信仰的事,秦朝不是有“焚書抗儒”,漢武帝信仰儒教,還有老子信仰道教,墨子的墨教等,現在我們大多數學習儒教理論,因為很多聖人都信仰儒學,才使我普遍學習儒學。而古代大多數古聖賢都將“信”解釋為“信用”,才會使古人習慣性理解為信用。中國宗教主要以佛教為主,古代提起佛教,都想到和尚和尼姑,大多數認為信仰佛教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給人不想追求名利的感覺,做和尚和尼姑的很多都看破紅塵,走進清靜的佛門,極小數才這樣做,所以“信”基本上理解為“信用”而很少理解成“信仰”。

  • 8 # 小烈火

    信:字形拆分解釋 : 亻:人 言:言語,會意。在中國造字中很明顯表示人的言論應當是誠實的。

    中國自古以來自稱華夏,何為華夏?華夏起源於華胥,伏羲的母親即為華胥氏。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諸侯,稱為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春秋(前770~前476)時,夷夏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宗族氏族,非民族)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很明顯華夏自古以來文化禮儀為第一要位。儒家概況為仁義禮智信。信在中國最早意思就是誠信之意。

  • 9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民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中國有很多關於信義的典故,如一諾千金、信如尾聲。幾千年下來,雖然厚黑學當道,華人喜歡做表面文章,但是任誰也知道食言而肥是一個極其惡毒的話。

    近代來到中國的外華人抱怨說:華人做出承諾時,會興高采烈,可是當你要求他們兌現承諾時,他們就開始左推右擋。

    華人早就知道,輕諾者寡信,在與人相處時,會評估他實現承諾的可能性來作為與其建立關係的深淺的依據。

    這種拐彎抹角的溝通方式,讓西方人感到很難理解,怎麼可能“是”也不是,“不是”也“是”呢?

    中國社會自從周公制定禮樂以來,就是一個世俗社會,雖然也有本土宗教,但華人樸素的生命觀認為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語怪力鬼神。

    華人有非常強烈的世俗生活的熱情,所有的處世哲學無不透著實用主義。各個地方的寺廟道觀,都有很多善男信女,他們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相信。他們相信他們現在積攢下的功德能換來一點來世天神的眷顧。這是一種交易,與商業交換在本質上差別不大。在此,並非苛難真誠的信仰者,僅就多數人而言。所以,讓華人進入教堂很容易,但是讓華人信仰宗教很難。

    中國自從小農經濟佔據主要地位後,老百姓能夠透過辛苦勞作換得衣食溫飽,因此不再求助於上帝,而是求助於龍王,祈求風調雨順。如果要說華人信仰龍王,那又錯了。龍王也能被殺死,如果它不夠聽話。

    西方社會的信仰,則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精神後花園。自古埃及始,西方人就開始了神靈崇拜。到了古羅馬帝國時期,這種信仰被髮揮到了極致。羅馬佔有的地域廣闊,很多不同地區的神,都被羅馬人供奉到萬神殿。在羅馬帝國興盛期,羅馬人生活的非常富足,錦衣玉食,對於人生很滿意,不需要在宗教那裡尋求精神寄託。

    到了羅馬後期,隨著國力傾頹,羅馬陷入了蠻族攻擊的悲慘境地,貧民百姓朝不保夕,就相信宗教的救贖,能夠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來生。

    他們沒有反抗的傳統,西方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非常少,他們也不是自耕農,而是農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幾千年來沒人關心他們,他們無聲無息的來到世上,他們無聲無息的離開世間,沒有思想啟蒙,只有得過且過。教義中關於救贖能夠前往極樂世界的宣言,以死後去天堂享受極樂給這些可憐人帶來了生存的希望。

    於是,宗教逐漸成為西方精神生活,尤其是在中世紀,排他性的宗教對異教徒而言就是肉體消滅的代價。殘暴的制度和單調的精神世界,使得西方人接受了這些一神教,並以宗教的教義來規範人的行為。因此,宗教透過建立教眾們信仰,實際上承擔了社會管理的部分職能,而被世界各國共同堅守。上帝以其獨特的超然地位,成為西方國家最大的虛化的道德威權,為西方人提供契約論的仲裁。

    因此,就國民性格而言,華人的實用主義,對“信”的要求即是信用。西方的精神救贖,對“信”的要求即是信仰。

    中國農民在古代多數時間都要比西方國家的農奴日子要過的好,如果過的不好了,中國還有陳勝吳廣們振臂一呼,這一點,是他們在西方的同行們怎麼也想不明白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待有些單位上班時上交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