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星

    機槍,一是口徑大可壓制400米到1500米叢集士兵,二是射速快,帶彈量大,可在一段時間內形成切斷和攔阻功能,三機動快,不要被對方定位打擊。

    上述來看8o機還只是過渡產品,期待中國大口徑可自行,有一定防護力,和攜帶防空反導的槍炮一體槍。

  • 2 # 瘋狗的輕武

    從猴子那邊繳了毛子PKM的直接山寨品,作為一把通用機槍來說沒問題。不過那會中中國產通機還有個競爭對手67-2,這貨以前是個通機,但實際上到了67-1之後用途就是重機槍。

    最後80通和67-2測試的時候,在短點射精度上略遜於67-2。而且考慮到那會中蘇的關係,直接抄人家的有點底氣不足的感覺。所以最後80通就少量裝備以及外貿。

  • 3 # 國平軍史

    1979年初,那場震驚中外的邊境衝突戰中,我軍繳獲了三把對手的槍械,都是非常寶貴的,有了樣槍,仿製成功,對軍工來說,那都不是個事,於是,都有了國內對應的版本。

    其中,裝備公安的82式9毫米微型衝鋒槍,源自波蘭的PW-63式9毫米微型衝鋒槍;79/85式7.62毫米狙擊步槍,母版是前蘇聯的SVD狙擊步槍;本文的主角80式7.62毫米通用機槍,也是前蘇軍裝備的PKM式通用機槍。

    此槍由於在1980年定性,所以就以年代命名為80式通用機槍,據網上公開可以搜尋到的資料,全槍長1.19米,槍重8.9公斤,射速每分鐘650發,採用100發或200發彈鏈供彈。

    80式通用機槍,撐開兩腳架,就是一挺輕機槍;裝上三腳架,就是一挺重機槍,所以是一挺輕重兩用機槍,機動好且有足夠的威力。

    空降兵和海軍陸戰隊包括某些軍區的特種部隊,都訂購了此槍,由於那些部隊的規模有限,因此80式通用機槍裝備部隊的數量極少。

    非常遺憾,軍方出於某種原因考慮,並未將80式通用機槍在全軍裝備,依然採購了笨重且效能落後的67-2式輕重機槍,因此這把效能遠在中中國產67系列輕重機槍之上的通用機槍,就與我軍制式裝備擦肩而過。

    80式通用機槍,後來是當作外貿槍械,出口到了亞非拉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妥妥地分不清是80式通用機槍,還是蘇制PKM式通用機槍,如同當下熱點衝突地區士兵或游擊隊手中突突突發射的到底是AK-47突擊步槍,還是56式衝鋒槍(事實上的自動步槍),僅從外觀上真的絕難區別。

  • 4 # 戰爭之王

    80式機槍是中國對PKM機槍的仿製版,當時在70年代末的邊境戰爭之後,我軍繳獲了很多越南軍隊的蘇制武器,其中就包括SVD狙擊步槍、PKM通用機槍、AKM步槍等這些武器,對中國的輕武器設計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其中PKM在很多效能上要比我軍當時使用的67式機槍好得多,其重量更輕,結構較為簡潔,而且可靠性高、射擊精度好,而67式就很受基層官兵詬病,因此中國很快就對PKM機槍展開了仿製工作。最終就搞出了80式機槍,基本和PKM效能一樣。

    不過與此同時,67-2等其他型號的中中國產機槍也出現了,在正式測試中軍方得出的結論是“80式機槍適合實戰,而67式機槍更加適合考核”。同時,80式機槍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加上現有的67式保有量較大,而且當時觀念上不希望裝備一款仿製自蘇軍的機槍,最終80式敗於67式機槍,主要用於外貿出口。

    但是80式也少量裝備了海軍陸戰隊等兵種,同時,80式的孿生兄弟86式車載機槍的產量就很大,在我軍的裝甲兵器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 5 # 吳越雉水君

    繳獲的pkm其實是挺不錯的機槍,重量輕,設計皮實耐用有毛子武器的一貫特點。關鍵是經歷過戰火和經得起惡劣環境的洗禮!中國沒有大量裝備主要還是面子問題!一把好槍就錯裝備的良機!現在又要重新考慮7.62口徑的機槍。

  • 6 # 薩沙

    1979年的中越戰爭中,我軍發現越軍的步兵班火力很強。

    尤其是越南正規軍步兵班,火力甚至是我們的二倍以上。我軍仔細研究,發現越軍步兵班主要火力來自於PKM機槍。

    這種機槍的重量輕,精度好,火力持續性槍,通用性強。安裝兩腳架就是輕機槍,安裝三腳架就是重機槍。

    實戰中,越軍步兵可以直接拿著PKM機槍衝鋒,讓我軍大開眼界。

    此戰後,我軍繳獲了一批PKM機槍,進行研究和仿造。

    PKM機槍的中國山寨就是80式通用機槍。

    有意思的是,中國還有80式通用機槍的爸爸,PK機槍的仿造改進型號67式通用機槍,當時已經大量裝備部隊。

    80式通用機槍誕生以後,部隊對它還是比較認可的,認為效能強於67式通用機槍,但提高有限。

    因當時已經是1983年以後,中越陷入邊境對峙戰,對於武器的機動性要求降低,對精度和射程要求增高。

    而80式通用機槍的射程和精度提高有限,軍隊認為還需要改進。

    然而,80式通用機槍卻因此下馬,沒有大量裝備部隊。

    原因很簡單。

    我軍早在1974年就生產了高達3萬挺67式通用機槍,大體能夠滿足實戰需要。

    到了1977年又根據67式通用機槍進行改進,又在1977年定型生產了67-1式。

    戰爭爆發以後,又根據實戰的問題,最終於1982年定型主力機槍67-2式。該槍最大有效射程1000米,理論射速650發/分鐘,戰鬥射速300發/分鐘,彈箱容量250發,效能不錯。

    67-2式效能又一定提高,相比80式的差距有限了。

    一款武器的大量裝備不是小事,因為一用就是很多年。

    當時高層權衡輕重,最終還是決定不裝備80式,而主要裝備67-2式。

    67-2式畢竟是又傳承的中國自產武器,各方面都比較成熟。

    所以80式只是空降兵、海軍陸戰隊和特種大隊少量使用,其餘都用於出口。

    當時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習慣使用蘇制PKM機槍,80式很符合他們的需要。

  • 7 # 紅色手電筒

    80式機槍就是蘇聯PKM機槍的仿製品,而PKM是目前世界各國的通用機槍中,重量最輕的一種,中國的仿製產品自然也是有了這個優點。PKM是現在通用機槍中最輕的一種,一直到現在在戰亂地區也還是能夠大量看到PKM的身影,這足可以說明PKM效能的優秀。經過和PKM的對比,中國的67式機槍被貼上了重量大的標籤,其實67式的重量屬於中規中矩的水平,和M60、M240、MG-3這些通用機槍是在同一水平上,只不過是PKM的重量太輕了,把67式給比下去了。唉,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呀。PKM和這些通用機槍是同一時代的產品,隨著中等口徑機槍走下坡路,這些通用機槍幾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而隨著反恐戰爭的進行,小規模的步兵戰鬥成為了主要的作戰形式,通用機槍完成了鳳凰涅槃,又成了步兵支援火力中無法被取代的組成部分。

    80式機槍仿製成功之後,各個軍區在在和現有裝備的67式機槍對比以後,一致認為還是80式機槍重量更輕,而精度等指標也不錯。不過,當時由於67式已經是生產了不少,而且經過改進的67-1效能也不錯,後來的67-2性更好,所以80式在國內也就是裝備了空降兵和海軍陸戰隊,而主要是作為外貿產品出口。89式重機槍使用了彈性槍架,造就了世界上最輕的12.7機槍,至於精度差實際上是89式重機槍發射某種型號的彈藥時才有的問題,發射其他彈藥的時候射擊精度還可以。

    應該說,80式機槍給中國的技術人員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參展產品,特別是它配用的彈性槍架,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極大的減輕了三腳架的重量,80式的三腳架只有4.7公斤重,而一般的槍架都要重的多,當時中國的三腳架重13.5公斤,美國給M60、M-240配用的三腳架重7.3公斤,大名鼎鼎的MG-3三腳架重17公斤,在效能類似的情況下,重量越輕越好。

    一般的機槍都是剛性槍架,就是把槍固定死,機槍在發射的不許槍身震動,所以剛性槍架都特別結實,所以就沉重。而彈性槍架是發射的時候槍架跟著槍身一塊振,振動頻率保證在下一發子彈出膛的時候,槍管又回到了最初的位置,這樣槍架就可以很輕,不過要找到這個振動頻率並不容易,還不如直接把槍架做的結實點省事。而現在通用機槍一般都是使用兩腳架,三腳架用的很少了。

    中國在參考了這種輕量化槍架以後,用在了後來各種機槍上邊。

  • 8 # 檢子

    80式機槍的智慧財產權不是中國的,也就是不是我們發明的,所以我們基本上不使用。

    不過80式機槍的確不錯,至少比67式機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京奧運會上中國最佳運動員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