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下第一愚笨之人

    屈原三世為公,思想又趨向於儒家,又是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詩人,所以忠君愛國是根生蒂固的;張儀、蘇秦草根出身,師從鬼谷子,縱橫家、兵家多善於陽謀與陰謀,思想一得不到實現就會跳槽

  • 2 # 莫安營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政治大混亂、大轉變的時代。那時各國差不多都起了內亂,晉國讓韓趙魏三家瓜分了,姓姜的齊國也讓姓田的大夫佔了。在列國分裂的局面下,社會階級也發生了劇烈分化。在這個時期,人們的國家觀念也因之比較淡薄。孔子離開父母之邦魯國,也不過“遲遲而行”而已。孟子則是“後者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至於蘇秦、張儀等職業遊說之士,更是東奔西走、朝秦暮楚。

    張秦,東周洛陽人。張儀,魏人。他們都到齊國去從師於鬼谷先生,習縱橫之術。他們憑自己的智辯為人畫策、辦外交,誰用他們都行,不用的時侯也許害你。當時七雄分立,沒有共主,愛幫誰就幫誰。蘇秦向秦惠王說連橫,不成,便回家讀書,用錐子扎大腿(“錐刺股”),血流到腳上。(這哥們,夠狠!)一年後,捲土重來,改說合縱,居然成功,身佩六國相印。張儀說,有舌頭就行,說是說非,只要會說。他們自己是並無關於國家社會的理想和主張的。

    而屈原則不同。楚國自開國以來,歷時千年,楚民族始終是楚王國的立國核心,而中原諸國一直把楚國當成異族,當作“蠻貊”之邦對待,這使楚華人的民族觀念顯得特別濃厚。屈原作為楚國貴族、高官,希望在楚國展現自已的政治理想和社會主張,當然不可能輕言拋族離國,所以,他在《橘頌》裡說: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楚國的始封君是熊繹。楚武王熊通之子受封於屈地,因以屈為氏,叫屈瑕。屈原是其後代。屈原名平,字原。作為楚國貴族,楚懷王時,他做“左徒”的官,參贊國事,辦理外交,深得懷王信任。當時楚國有親秦親齊兩派,屈原是親齊派。秦國見屈原得懷王信任,便派張儀賄賂楚國貴臣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此計得逞,屈原被流放。張儀此時勸楚懷王和齊國絕交,許以秦國之地六百里。楚果真和齊絕交,張儀耍賴,說只是六里地。懷王一怒而向秦國宣戰,大敗而歸,此時將屈原召回讓其出使齊國。不久親秦派重新得勢,楚懷王都被忽悠到秦國去了,不得回,最後死在那裡。楚頃襄王上臺,依然親秦,又將屈原放逐。

    當屈原在政治上一次又一次遭受打擊時,也許也曾考慮到個人的去留問題,“遠逝以自疏”,但他在第二次被放九年之後,眼看楚國將亡,最終選擇“葬身江魚之腹”,投水而死。不得不說,這體現了屈原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愛國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100萬,房子正好也是100萬,全款買房還是貸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