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衲侃春秋
-
2 # 小南讀
這個問題有不少人問過,當然也有不少人說是因為明時引進了土豆和玉米,到了清時推廣開來,糧食產量大增可以養活更多人口,所以導致人口暴漲。這算是一個觀點,但是不能只是看到這一點,我們要從更多的方面去分析。
清時為何出現人口大爆發?首先第一點就是跟上面所說的一樣,中國從外國引進不少高產農作物,促進人口增長,但個人認為這個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甚至是關係不大。
第二點,關於人口的問題,我們需要橫向地去對比,不能只看單一一國的人口增長,還要看同時期其他地區的人口增長。我們都知道明朝的滅亡與當時地球小冰河時期導致的氣候變幻有關,這個時期乾旱不斷,農作物大幅減產,所以農民起義才滅之不絕,滅了一批又起來一批,也農民軍也直接攻進了北京城逼死崇禎。
小冰河時期是在17世紀40年代開始結束,剛好就是清順治年間,當時中國的農作物也開始增產,這應該是人口增長最直接的原因。如果我們將17世紀到19世紀末年的世界各地區人口增長進行對比的話,你會發現,其實清的人口增長速度其實不是很亮眼,同時期的歐洲(包括英國、法國、德國),南亞印度,印尼這幾個主要人口集中區域的人口增長和中國是相差不大的,比如英國從1600年的400萬到1900年的3750萬(不包括美洲地區和澳洲地區),印尼從850萬到3800萬,而中國是從1.2億(這個資料不是實際在冊的,而是學者透過史料推測的,不完全準確)到4.1億人口。相比之下,清王朝的統治可以算是盛世嗎?英華人口還漲了近十倍呢,還不算殖民地部分。
第三點,明朝的滅亡除了天災之外,還是窮死的,窮的原因是什麼?就最簡單地說,明朝其實很多時候是收不上稅的,為什麼,因為有隱瞞人口,而且隱瞞人口之多是你不可想象的。現在我們都很難去考證,比如清在康熙元年的在冊人口是3000萬(當然實際人口遠遠不止),到了康熙21年在冊人口直接達到了1.3億。
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明末的人口資料是很不準確的。到了哪些年的資料比較準確,就是雍正時期,開始攤丁入畝,不再有人頭稅,百姓隱不隱瞞人口也不用交太多稅了。所以我們來看清朝人口大爆發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隱瞞人口。
以此三點,便是清王朝人口增長的根本原因,不再多言,將清人口增長歸於明引進農作物有失偏頗,而將人口增長歸於清王朝的盛世也有些勉強。
-
3 # 看遍山川
在清代以前,華人口大多數在千萬級別,也有上億規模的時候,但都由於戰亂人口驟減,隨後新王朝的建立社會進入相對一時期的穩定,人口數字又程上升的勢態,古代華人口波浪式的增漲是居主流。
明末清初也不例外,曠日持久的農民起義,滿清和明王朝的政權爭奪,戰爭使中國的人口在順治初年又回到了四五千萬級別。但是隨著康熙王朝的到來,中國的人口數量開始蹭蹭不停歇往上漲,在康熙晚年,人口迅速增加到一億多,乾隆初年是一億四千萬,至乾隆末年華人口翻了一倍增至將近三億,到了道光朝這一數字又膨脹至四億。
人口數量在康雍乾時期呈現爆炸性趨勢,這固然和期間國家政權出現了難得的長期和平穩定局面有關,也離不開三代帝王連續接力勤政,並在制度上作了一系列創新(比如攤丁入畝),使後代帝王至少在人口上也承接了一些盛世的紅利慣性。
但真正追根溯源,是康熙為了不重蹈晚明覆轍,施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政策,成為祖宗之法後,歷代帝王都不敢宣佈加稅。而人丁興旺正是中國每個家族的期望,老百姓認為人口多不僅能傳宗接代光宗耀祖還能創造財富,在永不加賦的政策下,傳統倫理和經濟動機成了大量繁衍人口最好的驅動力。
而恰在清初18世紀的檔口,早年傳入中國的紅薯和玉米這兩樣農作物被清政府大力推廣。這兩種作物在大江南北廣泛種植,紅薯和玉米有著比傳統農作物更高的畝產量,它們在中國的盛產給“盛世滋丁”提供了強大的糧食保障基礎,成為中國貧苦農民的最基本口糧。
另一方面也應該一提的是康乾時期清政府的水利建設卓有成效,那時國家執政能力強大,全國大中水系都得到了空前的治理,帝王幾次三番南下視察湖海江河治理,的確為農業生產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農作物的剩餘如果能夠市場化流通,那麼就能帶動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發展從而引領社會孕育近代資本主義萌芽。但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從來就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農作物的豐產和剩餘只能停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作為傳宗接代人丁興旺的本錢。
所謂手裡有糧心裡不慌,但是“盛世滋丁”沒有限制的人口過度膨脹,如果沒有技術進步,固有的耕田再高產總有滿足不了消耗的時候,爆炸性的人口增長就是災難性的,這也是康乾盛世之後清朝面臨的社會主要矛盾。
-
4 # 瀟湘夜雨l
中國曆朝歷代,只要不打仗天下太平,人口都沒少過,都會增長的!而越往後人口越多!
滿清人口增長有什麼奇怪的呢。。。。
何況滿清已經進入了現代文明時代,那麼人口增長就更加不奇怪了吧!
民國年間,距離滿清滅亡也就三十年左右,這三十幾年時間裡還天天打仗!可是新中國成立後,人口普查漲了一億!
再者說了,滿清那會高產值農作物,全球都在推廣。
所以全球地區,只要不打仗人口都在增長!愛爾蘭人口在一百年時間了翻了近三倍!
總結滿清人口增長無外乎四點:
歷史的發展,人口基數越來越大;天下太平,戰爭相對較少;現在文明時代的到來;高產值農作物的全球推廣; -
5 # 和小波一起看歷史
華人口在清朝暴漲是有客觀的條件的,主要有三:
一,疆域的空前擴大為人口增長提供了空間
清朝版圖遼闊,疆域比漢朝、唐朝全盛時代都大得多,宋明兩朝更不能與之相比。清朝在龐大的疆域內都建立起了實際有效的統治。當時外蒙古、北韓、越南、琉球、今日俄羅斯東部的大片土地都是中國的領土或屬地。清朝的疆域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 平定天山南路後達到極盛, 北起薩彥嶺、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南至南海諸島、西起巴爾喀什湖、帕米爾高原、東至庫頁島, 陸地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
二,農業的發展奠定了人口增長的物質基礎
有清一代,雖然出現了深耕犁,水利高轉筒車等新的農業生產設施,但是和明代相比較,技術上基本上沒有多少變化,只是植棉區比明代有所擴大和增多。這一時期,高產作物的引入是農業發展的重要表現。來自美洲的玉米和番薯的引入與大面積種植,為人口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
三,社會秩序的基本穩定與清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為人口增長掃清了障礙
眾所周知,戰亂不僅會導致社會的長期動盪,還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損失,是古代中國社會人口增長的主要障礙。清朝自康熙平定三藩以來,雖然依照史書上記載戰爭依然頻發,但縱觀這一時期,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戰爭具有規模小、影響小的特徵,且主要集中在邊疆區域性地區。大規模的全國性戰爭的消失,穩定了社會秩序,為人們安居樂業、繁育後代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時期清政府創造性稅收政策徹底解除了盤踞在人們頭上的紅線,激勵了人口快速增長。攤丁入畝是清朝政府將歷代相沿的丁銀併入田賦徵收的一種賦稅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賦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其主要內容為廢除人頭稅,“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客觀上放鬆了對最底層農民人身控制。
所以在這些客觀條件下清朝的人口暴增了,達到了前幾個朝代所沒有的人口數量。
-
6 # 歷史小跟班
清朝人口暴漲我覺得最主要還是紅薯和雍正皇帝的功勞。
找了一組資料:西漢人口巔峰大約6300萬,東漢巔峰大約6500萬,盛唐巔峰天寶年間大約8050萬,到了大明朝人口突破過億,有學者認為約在1.5億。到了清朝雍正時期,暴漲到3億。要知道經過明末戰亂,張獻忠和滿清的屠殺,即便到了康熙年間,華人口也只有一個億。到了清末,華人口更是達到了4億多。那麼為何中國的人口會在短短200多年時間內暴漲呢,做到了幾千年來,無論什麼盛世什麼明主都做不到的事情?
雍正改革雍正是清朝為數不多的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這時期經濟迅Sagitar飛,伴隨而來的就是人口暴漲。
雍正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條“攤丁入畝”。攤丁入畝簡單的來說就是把施行千年的人頭稅攤入田地徵收。實際上以往的朝代實際人口要比統計出來的資料要高很多,但因為之前是按照人口來徵稅的,所以世家大族、土豪劣紳總會隱匿人口以達到少繳稅的目的。但自從有了“攤丁入畝”以後,隱匿人口還是要繳稅。所以大量被隱匿的人口紛紛出現在戶籍上,人口自然增加不少。
高產作物的推廣明末的時候玉米、紅薯、土豆等高產又耐旱的作物開始傳入中國,但明朝沒有趕上,是以滅亡。清朝這些作物都得到了推廣,大面積種植,糧食產量迅速提高。以前畝產不過兩三百斤,而紅薯玉米等都是上千斤,可以多養活多少人啊!
湖廣的開發明朝中後期的時候,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湖南湖北得到了大力開發,成為了全國的商品糧供應基地,取代了蘇常一代。清朝繼承了這一遺產,不在缺糧,為人口的暴漲提供了物質基礎。
傳染病得到控制清朝施行的民族政策,滿漢不通婚,蒙古人不得進入長城放牧,漢人不能出關種地,客觀減少了一些在不同族群傳播的傳染性疾病。
此外雖然中國是最開始人工接種人痘以預防天花的國家,但並沒有得到大範圍推廣。到了康熙年間才在傳教士的幫助下得到推廣,使得死於這一疾病的人口大量減少。
天災減少明朝滅亡的一大原因就是小冰河氣候,天災不斷,導致農民起義。清朝運氣很好,等到他入關統治中國,小冰河氣候就結束了,雖然也有小天災,但都是在可控的範圍內。
文字獄的興起這一條有點扯淡,但細想起來不是沒有道理的。清朝大興文字獄,為了防止漢人串聯造反,甚至推行宵禁,人們晚上沒有事幹,只能努力造人了。
-
7 # 哈密瓜談歷史
根據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的《華人口發展史》考證:自西漢至明朝的中國歷史上,總人口數在不足八百萬(三國末期公元242~263年,三國合計777萬人)至七千六百萬(公元1193~1195年,宋金合計7633萬人)之間來回波動。
中國歷史上人口的劇烈波動,其原因有二:天災和人禍!
天災有水災、雪災、旱災和蝗災。
人禍:一是,執政當局行政不利(兩宋除外),造成的民變和兵禍;
二是,異族入侵。而異族入侵往往導致人口急劇減少,特別是西晉末年、兩宋末年、明朝末年。
所以,清朝人口變化如下:
(上圖來自葛劍雄《華人口發展史》整理改編)
在清朝經過順治和康熙兩朝的統一之戰後,基本沒有了大規模的戰爭。政治穩定,百姓也安居樂業。這是清朝人口大發展的基礎。
經過15-17世紀的地理大發現之後,歐洲人將原產於美洲玉米土豆等耐旱高產農作物傳播到了中國,這是清朝人口大發展的物質基礎。
這些,是我認為的為什麼清朝人口能夠迅速增長的原因!
-
8 # 生活的仰角L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享國296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清朝在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華人民也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結束。
1、社會安定
清朝前期雖然與蒙古、南明等不斷髮生戰爭,但漢地十八省區域在1661年消滅南明政權後就一直相對安定。
由於清朝完成了中原地區的基本統一,所以清朝的對外戰爭基本集中在長城之外的蒙古區域以及臺島等沿海區域。
因為長達200多年的社會安定,中原地區小農經濟得到充分發展,這使得人口出生率大大提升,為人口的爆炸式增長提供了可能。
2、政策得力
清朝前期為恢復生產力發展,統治者進行了一系列促進人口增加的措施。
比如1711年即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宣佈“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即此後不管人口多少,都以1711年的人口數量計算人口稅,此政策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人口數量增加開始加速。
到1723年,雍正皇帝開始推行“攤丁入畝”,將人丁稅和田稅合二為一,更加弱化了人口稅的存在,進一步的“減負”使得人口再度膨脹。
3、作物高產
相比於傳統農作物,這些高產作物不僅產量高,而且適應力極強,能夠在土地貧瘠的土地上生長,這使得大量在以往不適合耕作的土地被大量開墾出來。
4、控制加強
清朝是中國專制皇權登峰造極的時代,也是華人身控制最嚴密的時代。
由於鄉里制度的發展,清朝最終打破“皇權止於縣政”的慣例,將統治力延伸到最基層的鄉村,這使得清朝的人口統計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更為準確和全面。
由於人身控制的加強,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清朝前期社會的安定,這同樣為人口的增加打下堅實基礎。
5、風俗推動
由於宵禁制度的盛行,清朝民眾的業餘生活被完全壓制,這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人口的不斷增加。
6、階級共識
有清一朝,雖然內地相對安定,但朱三太子這樣反清復明的民間反抗始終此起彼伏。在這樣的條件下,漢族地主士紳階層和清朝統治者站在同一陣營。正是這種聯盟性質的統治集團,使得清朝自三藩之亂後,始終沒有出現更大規模的內亂,為清朝人口增加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
-
9 # 大東北的小豆包
清代的人口增長迅速
明末清初,從流民起義到滿清入關,國內戰爭混亂了幾十年,國內的人口凋零,民生疲敝,經濟生產收到嚴重摧殘,康熙後期,為了鼓勵人口增上,恢復生產,康熙51年,清朝提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也就是按照康熙51年的人口簿冊為基數,以後人口無論如何增長,也不在徵收新的稅賦,以此鼓勵人口的增長。
雍正時期,為了進一步鼓勵生產,雍正出臺的新的舉措,廢除了實行一年多年的“人頭稅”,頒佈“攤丁入畝”,代之以按照完全按照田畝數量徵稅,同時提出“士紳一體納糧當差”廢除了士紳階層不繳納農業稅的特權,這樣的政策下,普通的農戶和地方政府隱匿實際人口數量就顯得毫無必要,同時這樣的政策也進一步鼓勵人口的增長。
雍正王朝的攤丁入畝影響深遠
康雍乾時期,美洲高產的作物紅薯、玉米等經由西方殖民者流入中國,並徹底的得到普及,因此農民能夠生產出更多的糧食,也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按照我們漢民族“人丁興旺”的文化,只要有糧食,就會生養更多的人口。
康雍乾時期社會較為穩定,國家鮮有較大規模的內戰和對外戰爭,人民生活安定,能夠安心生產生活。
-
10 # 白河夜船
1.尤其是康乾時期是清朝人口增長的高峰期,社會環境相對比較穩定,國家比較富足。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下,人口增長也成為了必然。
2.和傳統文化的因素也有很大的關係,到了清朝傳統文化中一些東西已經根深蒂固,人口大代表了巨大的生產力,尤其是像中國這種還沒有工業化之前,這種農業大國,人口就代表了國家實力。還有就是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也決定了人口的巨大增長。
3.還有就是國家政策方面的,清朝前期實行攤丁入畝政策,可以說是取消了人頭稅,而人頭稅在清朝以前各個朝代都是一個比較大的稅種,以前的朝代,有時也會為了少交稅而謊報人口數量的情況也是有的。而且只要交農業稅,加上康熙後期,康熙釋出了永不加稅的指令,每個家庭交的稅少了,人口就上來了。
4.清朝相對於明朝國家版圖增加不是一點兩點,巨大的國土面積導致清朝擁有相當龐大的耕地,加上移民充實邊疆,鼓勵開墾荒地種植糧食,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耕地面積的增加就意味著需要有更多人去耕地,也就促成了對人口的需求的不斷擴大。
5.還有就是像番薯,玉米之類的高產作物在中國的傳入,這些高產作物可以提供更多的糧食來餵養更多的人。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些高產作物的引入,對人口的增加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因為高產作物,他雖然糧食產量大,但吃過番薯玉米之類的人都知道,把番薯和玉米當主食來吃,是不現實的,因為番薯和玉米這些高產作物的口味其實都比大米差,引不引入是一個關鍵,百姓愛不愛吃又是一方面。加上中國百姓對米飯之類的傳統主食有著說不出的偏執和熱愛。要我來說這些高產作物的引入,對人口的增加,其實相當有限的。
6.再多說一點,還是因為傳統思想,古代人沒有現代人計劃生育的那種意義是所以不管是民間還是政府,都是強調多生多育。
回覆列表
我有一篇文章,特意論述這個,今專述與你。
《清實錄》記載,十七世紀是中國自然災害的頻發期,學術界稱之為“明清宇宙期” ,除了氣溫低,旱災最為嚴重。清朝乾隆年間的山東、河南人多地少,加上十年九災,人民的吃飯成了大問題。到處“餓盈路,死亡枕籍”,農民紛紛外出逃荒、要飯。
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對軍機大臣說:“河南近年屢經大旱,莊稼缺水,顆粒無收,災民遍地,餓殍遍野,這是朕的罪過,也是你們軍機大臣的罪過。我聽說福建那邊盛產一種名叫番薯的東西,這種東西既能充飢,又能耐旱,不知道能不能在河南推廣一下。如果推廣成功,或許能成為河南老百姓的救命糧,緩解那裡的災情。我已經下旨給福建巡撫,讓他培植一批番薯秧苗,派人從水路緊急運到河南,交給河南巡撫下發民間……”(參見《乾隆實錄》卷1232)
由此以後,番薯在京畿地區和河南、山東等地,大規模地推廣開來,成為北方廣大地區下層老百姓的主要食物之一。
甘薯產量高,增產潛力大,在較好的栽培條件下,能夠大面 積獲得折糧(5:1)畝產 500 公斤以上的高產。由於甘薯適應性強,抗旱、耐 瘠、抗風、抗雹,可以在水稻、小麥不能種植的山地耕種,從而把原來大片不可耕種的土地變成可耕種的土地,使得中國的可耕地面積擴大了四倍多。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據學術界的有關研究,人口較多時約在6000萬人以內,只有明朝永樂年間在冊的人口達到6700萬口,有的研究者據此認為明代實際人口已超過1億。經明末大規模戰亂,人口銳減,清入關時全華人口總數最多不超過1億。
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後,國家呈現出天下太平景象,人口緩慢增長,到乾隆六年(1741年),全國在冊人口總數有史以來第一次突破1億大關,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五十五年(1790年)又相繼突破2億和3億,國內人口進入一個爆炸式增長時期。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年,人口總數突破4億大關。從不足1億到4億多,時間不足200年。到咸豐元年(1851年),人口達四4億3千1百多萬,這是清代人口的最高點(梁方仲:《中國曆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51-252頁)。
糧食作物的增產和人口數量的增長為“康乾盛世”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