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漂金子

    棺木不論大小內徑寬窄都是一樣的。所謂二四、三五、四六都是按棺材版的厚度而言的。後邊的板少於前頭的厚度。一般做棺木必須達到長度兩米四,(匠尺七尺三寸)俗說:七尺三走遍天下!

    棺材,亦稱壽棺,老房是盛載死屍的匣子,通常在葬禮中使用。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製造,最常見的以木製造。亦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 中國傳統喜愛以優質的梓木、楠木等製造棺材。很多人以死後能得一副好棺木為最大幸事。

    廣西柳州因為出產良好木材,棺材工藝水準亦很高,故有“住在杭州,穿在蘇州,食在廣州,死在柳州”之稱。 大自然創造了一切,同時給予這一切以不同形式、形態而延續發展的--生命。世界萬物的生命都來之不易,然而,我們人類卻以一種特殊的形式來說明生命的可貴…… 上古千年至今以來,人類對自己的死亡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定理"--雖人死不得復生,但可一律歸天,當然,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如果以科學的客觀說法來解釋歸天"定理,"它則是人們的一種心靈願望--雖人死不復生,但他的精神形象,卻永存在他人的心靈當中。

    人們為了將這種心靈感受以有形的對死者的懷念之情予以表達,就對死者的屍體進行安置,即安葬。人們為了讓死者到另一個世界過得更好,就為死者準備了華麗的棺材。 你瞧,它整個是一件集中了藝術的寶貝。 棺材又名老房,它是專為死者設的,做工非常精細。

    首先,看它的用料,通常,一般的因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大眾化的棺材用松木、柏木加工而成;上好的,特別講究的棺材就用很名貴的楠木或天然水晶石等精創而成。而它的外型也是非常奇特的,前端大,後端小,呈梯形狀。

    在它的身上,所用的每一塊板材的斜面對靠,呈形後的每一部分也要體現出前大後小的斜面。正所謂棺材的材料又叫斜貨材料,兩個側旁和蓋卻又斜中帶弧,從材頭正面看,整個棺材好像是一根半邊圓木。 特別引人注目的要屬它的外部裝飾了。

    棺材的正面材頭上畫的是碑廳鶴鹿,琉璃瓦大廳上空展翅騰飛著兩隻雪白的仙鶴,大廳兩旁是蒼簇盛旺的青松,柏樹,大廳前面是芬芳百豔的青青草地,草地的中間是通往大廳的石階路徑,顯得十分清潔幽雅,整幅圖畫將整個棺材頭裝飾的猶如仙境居室,整個一莊清靜別墅,材頭正頂上寫著"安樂宮"三個大字將材頭圖與棺材本身緊緊相扣。

    棺材的兩旁分別畫著兩條正在騰雲駕霧的黃金龍追逐戲弄著寶珠。龍的周圍畫著呂洞賓等八仙用的兵器,又名"暗八仙",還有古琴、古畫、梅蘭菊竹、桃榴壽果,在材面上有"壽山福海"。棺材上所有圖畫都用立粉、貼金等技法、以及顏料的調配充分將古代唐三彩的繪畫風格搬入其內,使得整個棺材莊重大方,色彩層次分明,絢麗有序;線條飄逸流暢。

    一個人在死後能夠與身相伴這麼多物質的、精神的、以及知識的博古通今自然也就能夠安心地走上黃泉路了

  • 2 # 大頭符先生

    農村棺材的使用歷史源遠流長。舊時都實現土葬,人去世後都要裝進棺材,入土為安。所以人們對棺材的用料,材質等都非常講究。

    棺材又叫十頁瓦,十大塊,有的地方也叫十二元。其中頂蓋為三頁,底部為三頁,兩邊各兩頁,前後為5-11塊其他貴重木料。

    文中小三五與大大五是指棺材的厚度,即底板三寸厚,兩側板四寸厚,上蓋板五寸厚,俗稱三五板。尺寸稍微少點點的叫小三五,尺寸足夠的稱之為大三五

  • 3 # 昱旻

    現在人去世後要實行火葬,在中國的喪葬文化中,人要入土為安,就需要一尊棺材,棺材非常講究,有很多檔次,當然是身份越尊貴的人的棺材越上檔次。不過中國所有的棺材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高一低,這樣的講究有很多。我們常聽有棺材,也有棺槨,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一頭大一頭小,預示著一陰一陽,死者在其中,就是在陰陽中,也就是天地間。

    小頭代表陰,大頭代表陽。

    棺材就是死人的房子,也稱為“陰宅”,棺材板做成一個坡度,代表房簷。這樣雨水就能順利的留下來了。

    下葬的時候,棺材在地下的方式應該是,大頭朝北。小頭朝著東南方向。清明燒紙,祭祀,上貢品的時候,跪拜應該是在小頭這個方向。表示對死者的尊重。

    棺材和棺槨有什麼區別

    棺材是一種統稱,綰槨則顯示死者的地位。

    棺槨 讀音: guānguǒ 即棺材和套棺(古代套於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紅色棺槨亦作“ 棺郭 ”。 指的是裝殮屍體的器具,槨,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棺材,亦稱壽棺,是盛載死屍的匣子,通常在葬禮中使用。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製造,最常見的以木製造。亦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

    棺槨制

    古代表示死者身份和等級的棺葬制。棺即盛放死者的木製葬具;槨,套在棺外的外棺。木棺出現於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至龍山文化已出現木槨,用於氏族中之頭領。殷墟商王陵墓室中,多用大木條疊壓成方形或亞字形的槨室,其正中安放商王棺木。至周代,棺槨制度化,規定:天子棺槨四重,親身的棺稱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稱地也,以椴木製成;第三重稱屬,第四重稱大棺。帝后之外槨兩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槨又稱“梓宮”。上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別為三重(有兕牛皮)、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又,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士大棺厚六寸,庶人之棺只准厚四寸,無槨。後世帝王、貴族、士大夫,基本沿用此制,然時也有逾制者。《禮記.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也棺一;梓棺二。”詳孔穎達疏。《通典.禮四五》:“周制......君裡棺用朱綠,用雜金錯;大夫裡棺用玄綠,用牛骨鐟;大夫裡棺用玄綠,用牛骨鐟;士不綠。”又“大唐制:諸彝不得以石為棺槨及石室,其棺槨皆不得鏤彩畫,施戶牖欄檻,棺內又不得有金寶珠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的主播為什麼有的那麼厲害,是天賦還是刻苦練習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