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豐禾刀投資

    資本的故事就是殘酷的,共享單車市場就是靠資本堆砌出來的,如今資本漸散,這個市場徹底迎來了寒冬,也可能正在迎接春天的到來。

    共享單車最致命的問題就是沒盈利,不僅沒盈利,虧損還很厲害。因此,資本是不會久留的。現在的出路就是,減少投入、提高價格、尋找其他盈利手段。

    目前看,其他盈利手段幾乎沒有成功的。能夠做的就是前面兩點,減少投入、提高價格。

    減少投入方面:

    大量的共享單車退出了市場,現在在很多大城市,不再見到成堆的共享單車了。有些區域,更是幾乎不見一輛單車,這證明單車的投放是在收縮。隨著單車數量的減少,維護人員必然也跟著減少,因此,可以減少成本。

    提高價格方面:

    現在ofo和摩拜基本都是做長期的月卡、次卡等,這些卡的價格可以隨時調整,我相信,很快這些卡的價格會繼續小幅上調(或者是優惠的減少)。

    至於哈羅單車,有沒有盈利?如果沒有盈利,證明這條路還是沒走通,那麼共享單車未來依然難以看好。如果真的做到基本的盈虧平衡,可能春天就要慢慢來臨了。

  • 2 # 東哥解讀電商

    資本這種東西,翻臉比翻書都快。共享單車的故事在資本市場不會輕易結束,也許在未來會成為最核心的移動網際網路流量入口。

    華人每天有30億+次出行需求,大部分選擇還是低廉公共交通工具,打車還是小眾需求,從市場預測來看共享單車每天的需求至少是2億人次,日訂單量遠大於淘寶/天貓(6000萬+)、京東(1000萬+),滴滴(2500萬+),美團外賣(1500萬+)。

    這也是為什麼美團收購摩拜,滴滴收購小藍,而阿里要重金投資哈囉,其實打的也是支付市場。

  • 3 # Y小姐

    我一直都覺得,共享單車是一個門檻相對比較低,並且會有持續性需求的生意,但是在中國,這門生意確實比較難做。

    首先就是客單價真的太低了,騎一次車,也就一塊錢。創業者和投資人一開始算賬,還算得過來,那是因為覺得一輛車每天可以被騎很多次。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市場上不是隻有一個玩家,大家都進來之後,就會進入一種無預算戰爭,大家都要花錢造車,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車子多了之後,一輛車每天能被騎的次數是夠不到成本價格比例的,一輛車說是三年報廢,但是實際上基本都達不到三年,中間還有維修成本,所以這個賬自然最終算不平,導致共享單車至少在中國的現階段很難盈利。

    但是像是在美國的共享單車公司,limebike這種,就稍微好點,雖然單價也是一塊錢左右,但是人家收的是美金,相當於中國客單價的6倍不止,造車和運輸成本雖然高了一點,但是依舊還有盈利的餘地。

    反過來說,ofo也好,摩拜也好,還是現在動靜比較大,動作也比較多的哈羅單車,不論通稿怎麼寫,如果一直找不到盈利模式,便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死穴。同為共享經濟的代表,燒錢的滴滴故事之所以講得通,是因為它一開始走的就是輕資產的模式,只做撮合交易的平臺,其邏輯與房產中介一致;燒錢的京東雖然虧損了這麼多年,但投資人依然很看好,是因為它本質上還是個商超,做的是買進賣出的生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排位賽中你遇到最奇葩的隊友,做過什麼驚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