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oang
-
2 # 小z在新加坡
感謝邀請,我是一位在新加坡的教育行業從業者,我說一下我接觸到的情況,新加坡雖然華人很多,但是新加坡在立國之初,力排爭議,以英語為官方語音,其餘語言為輔,所以新加坡小孩子從小就是在英文的環境中成長,包括教育的重點也在英文,所以新加坡小朋友英文水平整體不錯,別說小學畢業,就算childcare畢業的也能用英文流利的交流,所以對於她們英文水平的衡量,不能以什麼考試而標準化,正如西方國家他們不需要用什麼考試來證明自己的英文水平,因為這就是她們的日常語言!
-
3 # EduPro新加坡
我在新加坡做留學,接觸很多中國學生,也瞭解新加坡教育現狀。
在最開始接觸學生的時候,我都會問孩子的英語情況怎麼樣,但是,我心理知道,無論家長說孩子英文多好,來了新加坡都是beginner
但是,我依然會問這個問題,因為這反映的是孩子目前的學習能力。
英語的差距是中國和新加坡在英文教育上的差距,學生是可以透過學習來彌補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決定了這個過程時間的長短。
就英文差距多大這個問題,我說一下,新加坡這邊3歲開始學英文,7歲讀一年級,已經學4年了,而且是全英文授課。所以首先從學習的時長上就有絕對優勢。
舉例:
在我們幫學生補課的過程中,小四年級是需要掌握虛擬語氣這個語法知識的,這是國內中學部分的內容。
-
4 # 智慧王先生
我不知道新加坡英語如何,走過了幾個國家之後,即使和非英語國家國家相比,中國外語水平是很弱智的。
我們的高考英語也就相當於英語國家的小學4-5年級的水平。而且要高考能夠考到120分以上的水平,才能達到。
深究原因,主要是英語要傻瓜式才可以學的好,而華人太聰明瞭。華人聰明,總是可以找出不學英語的理由,也總是想找所謂的秘籍,也總是想考試能不能考到高的分數。這樣的學習格局,決定了英語學習能夠所達到的段位。
在英語學習的官方導向上,也有一定誤區。最近,教育部對英語課外補習班,對於英語超綱教育教育的事情作出限制,這本身也就體現了我們的英語教育指導方針的偏差。當然,教育部也是聽“專家”的意見,這是由考試作為指揮棒環境下的英語教育。
本質上,這一指導原則實際上是形而上的,屬於是偽英語學習。表面上,全華人民在轟轟烈烈的學習英語,也浪費了人力、財力和社會資源,但是學習從學習的績效來看,全華人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都變成了“傻瓜”,因為英語學習的結果是和沒學一個樣。
這是違背了英語語言的規律,即,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交流。看看我們的英語教育,是為了分數,在教學大綱內進行的“弱智”教育。我們的英語教育,即使是大學英語專業8級水平,在實際應用能力上,也不盡如人意的,還需要經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夠熟練應用。
然而,我們的英語專業八級評估實際上很尷尬。第一,它不像學術水平方面的評估,這個評估的範圍很窄,侷限於英語語言學和語言歷史,以及淺顯專業知識領域方面的內容;第二,它在英語實際應用中,顯得很淺。專業八級水平,詞彙要求是8000-13000之間,然而,一般來講要能夠對某一話題進行深入討論,則需要專業知識作為支撐。這點,專業八級實際上也很難達到。專業八級水平,實際上也僅侷限於英語國家的一般性共核部分英語,因此涉及某一領域,把英語作為工作語言,專業八級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的英語教育,實際上是“孔乙己”式教育。在選詞,遣詞上扣的死死的,甚至很過,喜歡玩“腦筋急轉彎”,“耍小聰明”,特別是在考試中,這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的英語教育;另一方面,在交際應用上做的不夠,以書面語教育為主。在實際環境中的應用比較脆弱。這不利於英語語言的學習。
不過,總體上講,給以英語應用為培訓目標的的機構創造了機會。相信,華人的英語水平可以逐步提高的。
-
5 # 背誦新概念
其實這個也沒有什麼對比性,中文字身就有太多的知識體系,時間佔比比別的國家多,英語這個吧,不用的確就會生疏,而且國內的英語教育一直是斷層的,沒有一個正確體系,所以學習者就一直走彎路!
回覆列表
我對新加坡教育有些瞭解。十年前,我家孩子北京小學畢業後,去新加坡讀了一年半初中。我認為新加坡小學畢業英語相當於大學四級水平。幼兒園推薦學4000詞,新加坡幼兒園畢業與國內小學畢業英語相當,新加坡二年級英語相當於國內初中畢業。新加坡小學畢業升入中學,用英語學習物化生歷等各科,作文要寫幾百字,英語對新加坡人來說就是母語。
如國內小孩學前掌握漢語聽說一樣,新加坡小朋友學前已英語聽說自如,讀繪本、看電視、電影。
PET測試是針對非英語為母語的水平測試,正如我們對外的漢語水平測試不易找到對應我們國內教育體系中的對應水平一樣,不能準確找出對應的新加坡教育體系中具體哪一年級。
在新加坡小學高年級或初中讀書一段時間後,回國英語考試都能輕鬆得高分。
這是新加坡幼兒園大班的課堂練習冊。
這是小學六年級課外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