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嗨呸一下
-
2 # 老碗哥的茶餘飯後
我就說現實一點,這不是你一個人面臨的問題,而是全中國當老師的面臨的共同問題,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不是你想要怎麼樣能辦的事。問題很多,大家都在問題中度過的,你也不例外。
題外話是,這是一個時代轉換期,高速發展的科技和慢速前進的思想理念之間的矛盾。有一部分人的理念總是超前的,總是與眼前的大眾理念有衝突的。
作為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應當走在時代前面,只有這樣才能讓理念引領時代進步,而不是讓時代推著理念走。
目前教育行業的問題在於,越來越多的家長,實際上需要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個人培養髮展計劃,而學校這種模式,是對集體而言的,很難實現個體化差異性教育教學。
這個問題,需要的是時代契機去解決,不是哪個個人能左右的。你也一樣。
-
3 # 必東2
現在的中國,想做一名好教師真的好難,個人能力可透過努力去提高,但教學環境,教學方法,教學物件你是難以做主。我們好多家長能力大得很,他們不需要孩子成材,只要活著就行了,因為他們會留下幾輩子用的家產給後代。
-
4 # 蠟炬成灰筆化塵
你好老師,小學應當上體育課,搞好活動課。上體育課是國家都育司教育機構明確規定,並明確了上課的課時數,家長不滿意,要找明不滿的原因,很好的溝通,取得家長的涼解。
教育的目的,培養全面發展完全的人。教書育人,在教學的過程中,培育人的品德品質。
學生不但有淵博的知識,還要健康的體魄,憤發向上的精神。符合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是教育根本目的所在。
-
5 # 鄉戀WF
朋友們好,我是鄉戀。題主說,我是一名小學教師,上不上體育課、搞不搞課外活動,都會受到家長的指責,我該怎麼辦?
看樣子,這位老師是位農村老師。農村學校,因學生數量較少,教育上又按師生比配備教師,大概多數學科是這位老師一個人包了。但是,農村家長大都沒這麼多毛病。只要把孩子送進學校,次次考試成績好,就心滿意足了,從不管體育、音樂、美術、課外活動幹啥。
要不然,題主是個不懂教育的社會人,亂指責。因為在城區,絕大多數學校平日是按課程表上課的,進入總複習階段例外。學校會統一安排。
記得鄭板橋先生說過一句話:“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南西北風。”只要題主按學校規矩辦,平日該上啥上啥,課外活動別上成文化課,你就讓家長隨便說吧!
-
6 # 育學筆談
教育部最近已經明確規定任何學校和老師不得以“安全”為由不上體育課,這是規定,學校和老師必須執行。只要按規定來執行教學,對於少數家長的指責可以無視。
家長為什麼反對上體育課?社會發展到現在,我實在想不通家長為何反對上體育課和反對搞課外活動,正常情況下家長應該鼓勵學校正常開設體育課才對。在我們上學時,是很少有體育課的,雖然課程表上,但基本都被語數外佔用了,學生本人對體育課也是很期待的。那家長為什麼反對?
1、安全問題,孩子嬌生慣養,很多專案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參加,擔心安全問題。
2、教學問題,有的學校體育課程內容設定太單一,家長覺得浪費時間。
3、理念問題,很多家長覺得體育課不需要上,重要的是搞好學習。
但不上體育課,大部分家長肯定會反對的,而且還是有理有據,所以我覺得老師還是要把體育課上好,按照課程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設定適中的難度,確保安全,只要用心備課,我相信沒有家長真的會反對哦
-
7 # 家教流程
小學的課程安排完全是由國家的教育大綱來指定的,所以我們只需要完全的按教育大綱的課程去開設,至於家長,如果他有意見的話可以隨著國家反映,我們完全按照制度安排,這就沒有問題。
按規矩辦事兒,不怕別人指責我們作為老師,完全按照上級的指示和安排開設課程,上體育課,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這樣的事情也有家長指責的話,那隻能說家長是無理取鬧,面對這樣的無理取鬧我們完全不用擔心。
而且我們正常的家長是不會有這種無理取鬧行為的,開設體育課課外活動,這都是對學生的正常的成長有好處的行為,只要是家長都能夠理解。
老師顧慮太多不利於課程的開展現在的老師顧慮就是太獨立,前怕狼後怕虎,又怕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各種各樣的政策,又怕各種各樣家長們的人難纏,所以現在的老師真的很難。
希望我們的老師能夠拋開這些顧慮,只要我們不違法不違紀,正常的就是我們的課程,誰都不會說出什麼的。
家長來鬧,直接報警,絕不姑息現在的家長用各種各樣的舉報來威脅老師,只要老師稍微有一些出格的行為,或者是一丁點兒的錯誤,家長都會不依不饒。
而我們老師也同樣可以,對於家長這種無理取鬧的行為,無端的指責,或者是校鬧的行為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如果家長真的說一些難聽的話,或者是侮辱人格的話,我們絕對可以報警,絕對不能姑息這種行為,縱容他這種行為。
總之無論何時,我們要挺直了腰桿做老師,只要我們不做錯事,任何人都休想對我們無禮。
回覆列表
看到這個題目一個熟悉的場景出現在眼前。小時候的我們,盼望上體育課,就像盼著過節一樣,下了課就像一群出籠的小鳥,奔向操場,尋找屬於我們的歡樂。
可如今的孩子,如今的校園,孩子們變的規規矩矩排著隊。一同上洗手間,一同回班級,端端正正,不苟言笑,那種屬於孩子的天真頑皮,純真的笑容,再也找不到了。我們兒時的歡蹦亂跳,輕輕鬆鬆,再也不屬於現在的孩子們了。
如今的孩子怎麼了,如今的學校也令人費解。是順應當前的形勢嗎?怕孩子下課期間出意外,怕家長到學校鬧事?應該組織的各類活動不敢組織,該管理的地方閉口不言,現在學生下課了,竟然也不讓學生課間出去活動,學生成了籠中鳥,甚至井底蛙。
不少家長記憶裡的學校經常展開課外活動的,比如說每年都有的運動會、組織學生課外勞動、公益活動、以及祭掃烈士公墓。如今這些活動也漸漸消失。甚至是體育課也被壓縮,體育老師隨意讓學生跑兩圈,然後就解散自由活動。原因何在?就是為了預防出現的各種意外狀況。但是因噎廢食的結果就是,學生勞動鍛鍊和愛國教育的機會幾乎沒有了。學生的體質也漸漸的變弱,連爬個樓層都累得氣喘吁吁跑取消了,把適度的對抗性專案取消了,把春遊秋遊和社會實踐取消了,教師也不敢批評學生了,因為擔心出事。
一旦學生髮生意外傷害事故,或者家長認為學生其他權益遭受損害,往往不能以理性態度、透過合理合法途徑進行溝通協調,而是以不理智甚至是非法聚眾圍堵等方式‘鬧’學校。實實在在困擾著學校和老師們,周圍經常有老師被校鬧的家長所指責,面對令人啼笑皆非的學生,蠻不講理的家長,真的是苦不堪言,進退兩難。
學校普遍存在著對學生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的現象,這種情況已經成為嚴重製約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發展。 教育在任何國家都是一片聖地,學校都應該是一塊淨土,學校應該為教師提供一個寧靜的教學空間,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成長環境。
教師不敢正常的教育批評學生,這是一種現實的無奈,是教師透過自身所得出的教訓。
如井底之蛙的孩子們呢,何時如自由飛翔的小鳥,擁有一片廣闊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