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更行更遠M
-
2 # 溫侯23
手機的發明有利有弊,現在看來弊利各佔百分之五十,玩物喪志是中國青少年一代普遍現象,沒有發揮利的作用,而選擇了弊,這對中國未來發展是及其不利的,應引起國家高層足夠重視。
-
3 # 仔仔智樂園
愛玩手機的孩子和不愛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的差距也許比我們想象得更加遙遠。
手機就像精神鴉片,將一個孩子原本飽滿、蓬勃的精神狀態全部吸走了。
來自電子螢幕的光影刺激是強烈的,適應了快節奏的孩子,很難在相對平淡的、靜態的現實生活環境中凝聚注意力。
一位小學老師說,課堂上坐不住、愛走神兒、靜不下心來看書的孩子,80%都有愛玩手機、看電視過多的習慣。
另外,玩手機還會增加孩子的肥胖率,削弱免疫力,影響身高增長和身體發育。
愛玩手機的孩子,正被手機一點點偷走健康和學習能力,早早就喪失了在同齡人裡的競爭力。
在這樣一個智慧化時代,一點不讓孩子玩手機好像也很難做到。
可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呢?
先培養閱讀習慣,再接觸電子產品
很多國家的兒童機構都建議:
2歲前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
3-6歲可以適當使用手機,一天不要超半個小時。
6-18歲每日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應限制在2小時內。
腦科學家洪蘭建議:當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興趣被培養好後,再接觸動態的電子屏才好。
對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做出約定
很多時候,孩子玩手機都是臨時起意且沒有限制的,這就導致容易上癮。
我們可以給孩子設定一個規則,比如放學後可以玩半個小時手機,週六日可以看一部電影,較小的孩子每天只能看一集動畫片等 。
當習慣養成後,孩子和父母都會變成一種自覺,就不會因為玩的次數和時長髮生拉鋸、談判等問題。
父母以身作則很重要
朋友的一個孩子,曾對著玩手同的爸爸說過一句話:爸爸,你真醜!像一隻大臭蝦癱在沙發上!
一語驚醒夢中人。
原來我們玩手機的樣子在孩子眼裡這麼醜。
想讓孩子少玩手機,講一百遍道理,不如一個榜樣的力量來得有用。
父母的陪伴讓孩子見識更大的天地
龍應臺說:玩,是天地間學問的根本。最優秀的父母,是最會帶著孩子玩的父母。
帶孩子散步、旅行、博覽群書,孩子會在自然中觀察蟲居、鳥鳴、草露,感知山、海、雲、霧之美,在書中拓展眼界和胸懷。
從小被自然灌溉,被人文浸潤,被書香薰染的孩子,興趣自在天外,心中自有大世界,又怎會沉溺於手機等電子產品中?
都說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財力和孩子的靈氣,不如說拼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凝聚力。
好的父母用心關愛孩子、傾聽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扔給孩子一部手機。
一部小手機,往往藏著做父母的哲學,也藏著孩子的未來。
願父母們共勉!
有調查顯示:0-5歲兒童,智慧手機使用率超過80%,3歲起就玩手機的孩子超過30%。
然而,“蘋果手機之父”喬布斯,生前卻不讓自己的三個孩子玩iPad和手機。
他說:“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裡使用智慧產品。”作為研發者,他深知智慧產品對孩子的傷害。
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測試:
他們讓三組5歲的孩子在紙上畫小人。
結果,每天幾乎不看電視的孩子,畫出的小人最完整、最漂亮。
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的孩子,畫出的小人簡單、呆板。
而看電視內容不被限制的孩子,畫出的小人要麼斷手、斷腳,要麼身體不完整或只有區域性,顯然是孩子被電視中的某些不好的內容影響到了。
心理學家得出結論:讓孩子過早、過多地接觸電子產品,會大大損傷孩子大腦發育,影響認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而且,這種傷害日後會很難彌補。
回覆列表
玩手機對學習有影響,影響有消極也有積極
消極影響是必然的
享樂是人的本性,本性那裡是能被完全遏制的啊,沒人是苦行僧,人人都需要娛樂放鬆
但我們是學生啊,尤其高中生。
平時課業壓力有多大,對玩手機休息的渴望就有多深。
我的同學裡,有上學從不拿手機,週末瘋玩4點睡的;也不乏拿著手機上課都要劃劃水的。睡眠和課堂被手機侵佔,怎麼可能不影響學習呢。
但我始終覺得,堵不如疏。
完成了某某任務,獎勵自己玩一會兒
在班裡學習坐了一天,晚上回寢室當然要放鬆一下看看手機
獎勵式機制也是自控力慢慢增強的一個過程。
最開始肯定是不好控制的,我也曾經玩的不能自己上學日1點睡,但第二天的狀態就是對你最好的懲罰。你若心中有學習,自然內疚焦慮感到不安,下次定會收斂一些,然後慢慢找到平衡點;你若心中沒學習,對此絲毫不以為然,那該討論就應該是“學習究竟對玩手機有沒有影響?”了。
玩手機是很必要的,當然這是在有一點自控力,知道具體怎麼玩的基礎上才成立的。資訊社會,你不瞭解手機,不會好好使用手機,就等於失去了眼和耳。
對高中生亦然。你不關注點社會熱點,不瞭解什麼是共享單車,移動支付,跟去年考生一樣遇到了類似作文題目又該怎麼辦呢
去找學習與玩手機的平衡點,儘量讓玩手機對學習的影響變得積極是我們更該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