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破曉3410

    民諺有云“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但實際的情況比較複雜,比如朝代不同,稅賦不一,在橫徵暴斂下,一些小農階層也可能破產。如果是大山中的山地,無疑不行。還有,如果是靠近河水的水澆地,會輕鬆很多。總體上看,平均一個人三四畝地,應該差不多。

  • 2 # 吳越之間

    謝邀。古代多少畝地可養活一個人?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有山地、有早田、有水田,由於不同地區的氣侯條件不同產量不一樣,可耕作的次數也不樣。所以只能選擇南方地區水田,,每年一次耕種,離今一干年前,平均每畝稻穀150斤左右,按當時的碾米技術也就是100左右的出米率。所以光吃大米一個人約需四畝地。

  • 3 # 易珩文化苑

    據吳慧著《中國曆代糧食畝產研究》以及閔宗殿先生論文《宋明清時期太湖地區水稻畝產量的探討》研究結果,春秋戰國時期平均畝產53公斤,漢代平均畝產63公斤,魏晉時期平均畝產達到90公斤,唐朝平均畝產138公斤,宋朝平均畝產225公斤,明朝平均畝產333公斤,清朝平均畝產278公斤。當然,古時的一畝很小,春秋至漢,三畝半約等於現在一畝。以上說的都是換算到現在的畝數。

    如果不計算肉類和蔬菜的攝入量計算的話,據計算,一個人一年至少要消耗140公斤糧食左右。因而,換算到現在的畝產計算,古代糧食產量,一畝田大概可以養活2-3人。

  • 4 # 歷史的天空history

    看到這個問題,我們要先考慮幾個問題。

    第一,不同的時期生產力不同,秦漢之前農業技術不發達,畝產不高。而秦漢時期隨著牛耕和曲犁的普及,生產力大大提高。

    第二,不同時期的畝的大小也不同,按照周朝的規定,6尺為步(有的說6尺4寸、也有8尺之說),百步為畝.到了秦代,則以5尺為步,240為一畝. 漢代沿襲秦代的制度,而唐朝則以寬一步,長240步為一畝. 整個清朝以5方尺為步,以240步為一畝。而每個朝代一步的大小也不同。

    第三,不同地區的差異,不同作物的差異。古代,由於南北地區氣候的差異,一般是北方種粟,後來開始種麥,而南方一般種水稻。

    所以我們只能限定條件來討論。就以秦朝為例子,秦時北方小麥還不普及,一般種粟,畝產大約是兩石,這是秦時的石,摺合畝產只有50多市斤,因為秦朝時牛耕技術還不發達,也沒什麼堆肥技術,畝產很低。古代農民肉食很少,所以吃糧食的量很大,一般一個成年人一天得吃兩斤糧食,所以一年得吃700斤,所以摺合下來12畝地能養活一個成年人。

    當然這都是理想情況,事實上秦時一般一戶是5口人左右,真正的成年勞動力只能算2到3人,還要算上給官府交的稅收。

    後期的朝代,生產力慢慢發現,畝產也變高,特別是南方由於人多地少,流行精耕細作。到明清時期,南方只需要10到20畝地就能勉強養活一家5口人了。

  • 5 # 劉玉芝11

    要說古代人多少畝田可以養話一個人,這要看居住在什麼地方。南方與北方一年種一季莊稼,而中原一年種兩季,夏收小麥,秋收玉米,大豆,紅薯。如果風凋雨順,小麥產量一畝地能收一百多斤,秋裁紅薯話,在沒經驗的情況下,隨便長不管理也能產個二三百斤,要是玉米,不施肥也能收個二百多斤,一畝太豆五十斤至一百斤。這樣全年糧食加起來,一畝半地足夠一個人吃的了,如果上繳租糧,三畝地可以養活一個人了。

  • 6 # 魚兒讀書會擺尾

    需要先明確一個人一天需多少糧食,以及一個時代的土地畝產量。在此以魏晉南北朝時期進行剖析。

    魏晉時期最直觀的關於的糧食的記載就是陶淵明的“五斗米”了。陶潛作彭澤令時, “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

    後世都認為此處“五斗米”是指陶淵明作彭澤令時的日俸,又稱月俸半米半錢,日俸米為五斗,錢則為價值五斗米的數量,則月俸為十五斛,年俸為一百八十斛,認為月俸並不低。其實,當時縣令郡守的俸秩是以公田收穫來算的。比如陶淵明作彭澤令時的公田,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秔,合計就是有三頃公田。

    三頃公田當然不可能是陶淵明自己來種,肯定也是租佃了,所以三頃公田所收應該是所收佃租就是彭澤令的俸米了。東晉時期稻田每畝收穫是多少呢?

    按照《後漢書·仲長統傳》記載仲長統所觀察到的,“今通肥饒之率,計稼穡之入,令畝收三斛。”東漢之時肥饒之地多為北方中原,所種多為粟,畝收三斛,成米的話大概只有一半。南方種稻較多,《三國志·鍾離牧傳》載:“少爰居永興,躬自墾田,種稻二十餘畝……舂所取稻得六十斛米,送還牧,牧閉門不受。”則畝收米近三斛,這還是成米,如果換成粟的話,則是近六斛,是北方產量的二倍。則東晉時畝均產量應該與三國時差不多,假定陶淵明公田畝產米為二斛五斗,則三頃公田產量為七百五十斛。漢魏之時租率多為十分之五,或稱為“與官中分”,則陶淵明任彭澤令時每歲收租三百七十五斛,按照“五斗米”計算來說,年俸相比公田收租還是低了。

    以上古代計量單位:1斛=10鬥,1鬥=10升。

    東晉之時一斗約為現在的2公升,一升約為現今200毫升,每公升大米重800克,則東晉時一斗約為1.6公斤,陶淵明的五斗米即8公斤16斤大米。

    再看一下南北朝史料:

    《梁書卷五十一處士何胤傳》:“吾年已五十七,月食四鬥米不盡,何容得有宦情?”

    《梁書卷三十六江革傳》:“日給脫粟三升,僅餘性命。”

    《南齊書卷五十五孝義崔懷慎傳》:“懷慎孤貧獨立,宗黨哀之,日斂給其升米。”

    何胤年老,一個月連四鬥米即約13斤米都吃不完;江革被北魏所執受到虐待,每天只有三升脫粟即沒有脫盡糠皮的粗米,如果細舂的話,脫粟三升也就得米二升多些,日給米二升許,一月至多不過才七八斗米,此時江革正值壯年,所以不夠吃的“僅餘性命”;崔懷慎因為貧窮之故,宗黨日給一升米,每月得米三鬥許,也能夠活命。

    以上這些都是文人,活動少,飯量小。而如果是士兵、農人等勞動的人的話,則飯量更大,有資料記載,“二萬人歲食米四十八萬斛”,此二萬人是二萬士兵,則一個士兵一年需食米二十四斛,一個月便是二斛,即64斤米,每天約需2斤多些。不過,這些都是一個政權保持其統治最中堅的力量,所以能夠保持供給,如果是底層的勞動人民,所吃的食物就不可能都是大米了,所謂“吃糠咽菜”。

    按照普通百姓沒人每月需糧二斛計算,一年便是二十四斛,按純米計算,需原糧四十八斛,按南方一畝地產六斛計算,則需八畝,北方則是畝產三斛,需要十六畝,但這都是農民自己留在手裡的糧食,按照漢末地主十分之五租率計算,土地還需要翻倍。即南方是種十六畝、北方種三十二畝地才能養活一個人。所以孟子說:“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是合乎道理的。

  • 7 # 奔跑在光前面的玄武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農業為主,古代每個朝代的農業生產力不一樣,隨著歷史車輪的滾動,生產力一直有所提高的,我們就以明朝的生產力來分析下養活一個人要多畝地:

    查閱吳慧的《中國曆代糧食畝產研究》可知明代一畝地平圴年產量為2.56石原糧,即343斤稻穀,有收穫就要交稅,明初,稅收為三十稅一 ,即3.3%,343斤*%3.3=11.3,傳說這是歷朝歷代稅收最少的時候,交完稅就剩下332斤稻穀,產出大米按60%算也得有199.2斤大米

    古代由於糧食產量不高,一個成年一天吃兩頓,加上其他輔食野菜之類的,就算一個人一天吃0.5斤大米,也就說一年得182.5斤,這還是在交稅少,地是老百姓自己的情況下,不用交佃租,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莊稼豐收的情況下,一畝地可以養活一個人。要是加上這些條件,2-3畝地應該可以養活一個人。

    到了明中晚期,明朝為了對負瓦剌、滿清,增兵打仗,為了籌集軍費,各種苛捐雜稅,老百姓是苦不堪言,多少畝地都無法養活自己,最後不得不揭竿而起,在古代,但凡農民有口飯吃,都不會造反的,這都是官逼民反的。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首《憫農》道出了農民伯伯生產耕種的艱辛和不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入手一個八萬到九萬的車,SUV轎車都行,大家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