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熊觀農村

    概念來自英格蘭,是英華人在英語語境裡所指的歐洲大陸各國的早餐方式。但實際上,Continental各國的早餐亦有各式各種的不同,因此Continental式早餐的概念並不能涵蓋所有歐洲大陸國家的早餐。

    那麼中國早餐呢:

    從史料的角度來看,華人應該是在宋代開始出現一日三餐制的。宋朝之前,華人的用餐習慣是一日兩餐。但到了宋朝時候,一日三餐已成為平民的飲食習慣。我來舉一些證據:宋代有一篇《龍舒淨土文》透露了當時人一日三餐的習慣:“如兩餐皆肉,且一餐以素”。 南宋人方回也提到東南僧人的飲食習慣:“諸寺觀不耕而食”,“披剃之餘,二粥一飯”,二粥一飯顯然就是三餐。南宋理學家陳淳也說,鄉村貧苦客戶“不能營三餐之飽,有鎮日只一飯,或達暮不粒食者”,“三餐之飽”成為一個詞語,顯示當時人們已形成了一日三餐的生活習慣,只不過窮人還無法保證一日三餐。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還有一部分宋朝人保持著一日兩餐的習慣。程民生先生的《宋代物價研究》便認為,“宋人與現代人不同,每天僅早晚兩餐”。程先生舉了幾個例證:政和六年,曾貴為宰相的張商英在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到:“老夫行年七十有四,日閱佛書四五卷,早晚食米一升,面五兩,肉八兩,魚酒佐之,以此為常。”慶元年間,饒州寓士許某,“家四壁空空,二膳不足”。 南宋末方回的文章還說到東南一般平民的日常餐數:“人家常食百合鬥,一餐人五合可也。多止兩餐,日午別有點心。”說的是一日兩餐半,兩頓正餐的中間,吃一頓點心。這大概是從兩餐制向三餐制過渡的現象。 綜合起來看,我們認為,宋代的民間已經出現了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維持一日三餐,大量貧民只能日吃兩餐乃一餐;還有一部分並非貧窮的宋人也保留著之前的一日兩餐生活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徵信查詢次數過多,影響按揭貸款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