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百匯

    中國茶葉聞名世界的原因是因為華人遍佈世界!華人每走一步都會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屬於華人的傳承問題,也可以理解為中國的根!

    既然說到中國茶,這與華人的文化屬性有關!從絲綢之路中茶葉和作為等值貨幣交換中就可以看出,茶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世界茶,中國茶!

  • 2 # 福道堂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文化的起源地,中國茶歷史非常悠久,中國的茶文化有底蘊,更有禪意,中國茶文化已經得以聞名世界。

    選茶講究:

    【1】看日期

    這個是買任何東西都需要注意的,不光是茶葉。但是,茶葉只要儲存得當不受潮基本上可以儲存好幾年。不過對於我們喝茶的人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訊息,一般說來茶葉最好的保質期是半年,最長也不要超過一年。

    【2】看葉片

    一般說來,我們買完包裝茶葉後,這些茶葉都是有一定的退換期。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開啟茶葉的保裝,拿出茶葉,看茶葉的形狀,觸控茶葉。一般說來好的茶葉都是比較乾燥的,如果手稍微用力,茶葉就會碎成碎末。

    【3】聞味道

    如果還是確定不了,可以泡一壺茶來喝一下。一般說來,好茶葉在泡的味道就出來了,不用嘗,味道就能判斷出茶葉的好與壞。如果是好葉,自然泡茶溢位來是讓沁人心脾的茶香,而不好的茶葉則相反。

  • 3 # 食之曉味君

    中國茶之所以有名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種植和利用茶的國家,是茶的故鄉,《神農百草經》中就有關於茶解毒的記載,後到唐時,更有茶聖陸羽所著《茶經》。

    中國茶為國飲,中國有茶藝,又泛出茶道,隨之形成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巨大。

    在選茶時:紅,綠茶應遵守“新、幹、勻、香、淨”五字。

    對烏龍茶選擇應用外型粗壯鬆散的成紫褐色,併兼有綠紅的鮮濃甘醇。

    對花茶選用我們應用香氣芬芳,滋味濃厚的。

    除此之外:我們更應注意到一些基本知識,儘量選取各茶的名品,然後注意是否為陳茶,是否為正規商家等。

    在飲用方面:我們應注意:茶具,泡茶用水的純淨,山泉為最好,對水溫一般不宜用沸水,茶質較老可用,茶葉用量的把握可根據個人喜好適量新增,泡一份茶葉可用3次飲味,後味會變淡許多。

    這是我的一些經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4 # 點石教育永生

    中國茶業為什麼聞名世界?

    因為中國種茶歷史最悠久。

    具體有多久?如果按照神農嘗百草的方法,那幾乎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那個未必可信,根據確切的文字和文獻,如《華陽國志》記載,至少在漢代的時候,四川地區就有茶葉交易。還能比較準確的考證書,四川西部的蒙頂山,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種茶的地方,種茶的人叫吳理真。

    唐宋元明清,一路算下來,華人天天喝茶,還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專著,陸羽的《茶經》,有了最為豐富的茶文化。

    直到19世紀中葉,英國東印度公司大清朝做生意,中國的茶葉屢屢得利,英國商人茶葉種子帶到了印度,在印度試製成功。

    在日本,在東南亞,在烏克蘭,現在種茶也是從中國過去的。

    說來慚愧,目前,在世界上品質最好的茶不是中國茶,是印度茶。原因很簡單,這些年,我們對茶葉幾乎一直都是粗放型種植。近幾十年,又有農殘的問題。

    選茶葉,根據茶葉不同選擇的標準也不同。

    選綠茶。

    首先看季節,春天裡,清明前春分前的茶才好。現在南方春暖,又加上新的茶品種,有時春分以前就有好茶。太晚了不好,選綠茶,重季節。夏茶和秋茶,和春茶外形顏色都相似,但是,味道相差許多。

    第二個,看產地。茶葉是農產品,對產地是有要求的。比如龍井茶,就以杭州附近的龍井為好,其他地方往往是徒有其名。

    第三個“察言觀色”。

    茶葉在手,先看顏色正不正,所謂的正,就是符合不符合應有的顏色,雖然"龍井”"碧螺春""猴魁""雲霧"顏色不盡相同,但是,新茶有新茶的顏色,如果顏色發烏髮黃,大約就是陳茶。

    四聞味道,杯底放些茶葉,開水燙過,水濾出,茶味最濃。茶葉有不同的香型,蘭花香,雞湯香,豆粉香,板栗香等等不一,如果有陳腐味道,也是舊茶。

    再就是紅茶。

    中國傳統的好紅茶,英德紅茶,祁門紅茶,滇紅,最近幾年,信陽不僅出產毛尖,也產紅茶了。蘇州出產碧螺春,碧螺春也有了紅茶,叫碧紅。

    辨別紅茶,重在味道,湯色。

    別茶葉說起來簡單,其實需要多次實踐才行,操千曲而曉聲。

    辨別茶葉,無論紅茶,綠茶,喝的最終都不能發澀,有異味,如果發澀有異味,極有可能是農殘比較高。凡是遇到這種茶葉,說的再好也不能要。

  • 5 # 一或茶

    ~中國茶為什麼文明世界?

    1.茶樹所屬的山茶科大約3千萬年以前發源於中國西部的雲南四川一帶。

    2.古人吳理真第一次實現了茶樹的馴化種植,茶葉開始作為規模的農作物開始在夏商巴地發展。

    3.秦統一中國後,促進了茶葉往東北,東南方向發展,至現在的陝南,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及南邊的貴州,湖南,福建,浙江等。

    4.葡萄牙開始進口中國茶葉,到荷蘭人大量進口,及至英國獲得海上霸權,並開始在印度等英屬殖民地開始種茶,茶葉開始真正走向全世界。

    ~選茶

    1.肯定是健康的,安全的茶產品。不安全的食品,只能讓本來健康的喝茶變得不健康。

    2.季節有差別,但無絕對差別。通常講,春茶更好,秋茶也不錯,夏茶就不建議選。

    3.選原產地,原品種。植物有適應性的問題,一方水土一個茶。當然,有很多品種在其他地方發展,做出來也不錯。

    4.自己覺得口感合適。

    5.如果自己無法分辨,看食品本身的條件是否到位,茶葉無異味,密封完整,有無相關認證,有正確的食品標籤標識等。

  • 6 # 滇紅普洱崔賽先

    中國的茶葉為何聞名世界?這要從茶葉的發展歷史來看:一、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也是茶葉的原產地。

    如今的印度、斯里蘭卡等著名的產茶區,茶葉的發展都要比中國晚很多。

    二、中國也是茶葉的輸出大國,歷史上茶葉和陶瓷的出口曾經風靡世界。鴉片戰爭以前,英國、俄羅斯等地區曾經都是沒有茶葉的,都是因為中國的茶葉輸出,使得他們愛上了東方這種神奇的樹葉,並且最後成了茶葉的消費大國。並且這些輸出,直接導致了鴉片戰爭的開始。香港、日本、南韓和東南亞等地區,都是在消費中國的普洱熟茶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了茶葉的保健價值,開創了茶葉臨床的歷史,這種需求的拉動,才有了後期普洱熟茶的蓬勃發展。如今世界上的茶葉都是在中國茶葉的基礎上開拓創新,進化而來。可以說中國茶是他們的鼻祖。三、歷史上中華文化曾經深刻地影響了全球,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現到商品上,中國的陶瓷、絲綢、茶葉曾經都是聞名世界的,這種傳承一直到今天。典型的文化遺蹟代表就是唐人街、絲綢之路、茶馬古道。

    最深刻的繼承和發展就是日本茶道,始於唐朝,那時中國是文化輸出大國,茶道和建築等都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發展。

    遍佈世界的華人,也在日常生活普及了中國茶文化。

    選茶品茶有何講究?選茶品茶

    首先,要找到自己喜歡喝的茶。每類茶都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對不同茶類應該有個大致概念,不同茶類的口感會有一個總體的特性,如綠茶回甘,普洱生茶多變,熟茶溫暖等等。知道自己的口感偏好,才知道選哪類茶。

    其次,對自己的身體有個概念,挑適合自己體質的茶。熟悉每種茶的茶性,比如綠茶是未發酵茶,紅茶是發酵茶,普洱生茶是後發酵茶,熟茶是前發酵加後發酵茶,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茶偏寒性,有些茶偏溫暖和燥性等等。

    最後,多喝多對比多學習,好茶也是美食,是讓人舒服和愉悅的。遵循這個標準,一般都能選到舒適的茶。對比學習,慢慢地形成自己客觀的判斷標準。不同茶呈現的外觀、口感和風格等等都不一樣,學會看茶判斷。

  • 7 # 意韻東方生活美學

    中國是茶的故鄉,華人對茶的狂熱,是融入了骨子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茶”。從“茶食同源”到“茶禪一味”,華人對茶的感情也隨著歷史活進了血脈裡。在上古神農時期,“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茶成了老祖宗的救命恩人,子子孫孫便有學有樣,把茶葉放進嘴裡嚼,可以解一天的疲乏。雖說救了老祖宗的是什麼茶已不可考,可後來的華人還是把喝茶作為一種放鬆身心、凝神靜氣的方式。

    作為世界上最早進行茶葉貿易的國家,中國的茶文化在走向世界的過程可謂是改變了半數地球人的生活習慣。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大多源於當時海上貿易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可以說,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世界各國的茶葉,都要叫中國茶一聲老祖宗。公元十世紀時,蒙古商隊來華從事貿易時,經由蒙古將中國磚茶從經西伯利亞帶至中亞以北,俄羅斯也成為了西方國家中最先引入茶葉的國家。十五世紀初,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透過海上航線將茶葉帶回了西歐,那時候的西歐人對這種口感醇厚的“舶來品”還沒什麼興趣,直到1604年,一名荷蘭商人帶回了被稱為紅茶鼻祖的正山小種。

    從古至今,上至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下至販夫走卒都是喜歡飲茶的,送禮物時選擇茶也是怎麼都不會出錯的:您平時總要喝茶吧?您沒喝過也得嚐嚐不是?您不喝茶總得招待客人吧?於是,作為國飲的“茶”就成了首選的禮物,而這份健康又不掉價的禮物也恰恰代表著華人的“中庸”之道。

  • 8 # 藍海鷗4

    1772年,斯德哥爾摩老城區斯塔丹島一座剛竣工不久的皇宮裡,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頭戴CROWN,手握權杖,愁眉苦臉地坐在龍椅上發呆。一位大臣剛剛向他呈報說:從遙遠東方傳過來一種神奇的樹葉,正在宮外引起軒然大波,人們擔心飲了這些東西會被毒死。為了一辨真偽,古斯塔夫三世叫人把一對被判死刑的孿生兄弟押進了皇宮,命令他們:“你倆一個每天飲茶,一個每天飲咖啡,既可免去死罪。”

    60年後,兄弟倆中飲咖啡者因病過世,再過了十多年,飲茶者無疾而終。

    這段故事,是西方關於茶葉最戲劇性的細節之一。事實上,從16世紀西方接觸茶算起,在3個多世紀中,茶葉一直被西方人疑為有毒之物。

    1664年,東印度公司向英王進貢茶葉後,追求時髦的貴族婦女紛紛仿照王室試飲起來,可她們一直擔心茶葉有毒,於是飲茶之後必須要喝白蘭地排毒。茶葉風靡歐洲上流社會。

    雖然早在公元前2世紀華人就開始種植茶樹,但直到16世紀中葉它才為西方人所知。

    1559年,威尼斯商人拉莫修在其出版的《航海記》中首次提到了茶葉。1606年,荷蘭人首次從萬丹將茶葉輸往歐洲 ,但在此後一百餘年間,茶葉並未成為輸往歐洲的重要商品。

    1704年英船“根特”號在廣州購買470擔茶葉,價值14000兩白銀,只佔其船貨價值的11%,所載絲綢則價值80000兩。1715年,英船“達特莫斯”號前往廣州,所攜資本52069鎊,僅5000鎊用於茶葉投資。

    1716年,茶葉開始成為中英貿易的重要商品。 兩艘英船從廣州攜回3000擔茶葉,價值35085鎊,佔總貨值的80%。18世紀20年代後,北歐的茶葉消費迅速增長,茶葉貿易成為所有歐洲東方貿易公司最重要、盈利最大的專案。當時活躍在廣州的法國商人羅伯特·康斯登(Robert Constant)說:“茶葉是驅使我們前往中國的主要動力,其他的商品只是為了點綴。”

    相對於歐洲其它地區,沙皇俄國則幸運得多。1638年,一名叫斯特拉科夫的大使受命前往蒙古拜見可汗,並帶去珍貴的貂皮作為晉見禮。可汗收下禮物,向沙皇回贈了200包中國茶葉。當時沙皇使者對茶葉一無所知,不願接受,後經勸說才勉強接受。他將茶葉帶回了聖彼得堡,沙皇命僕人沏茶請近臣們品嚐,意外的是,眾人一致認為入口有奇香。從此,俄羅斯人開始了其漫長的飲茶史。

    18世紀,英國對茶葉等奢侈品徵收重稅,引發了大規模的茶葉走私。走私茶葉利潤巨大,以致不少水手鋌而走險。一位名叫羅伯特·特羅特曼的走私犯就因武裝走私茶葉被打入了死牢。

    特羅特曼墓碑上的銘文是他在世界上的最後一句話:“一點兒茶葉,我偷的不多。上帝啊,我的血流得冤枉。一邊是茶葉,一邊是人血。想想,就因這殺死了一個無辜的兄弟!”

    好幾個世紀中,歐洲人愛喝茶,卻沒有人見過一棵真正的茶樹,因為中國不允許歐洲商人進入內地。所以,這種東方古國的神秘植物引起了西方人的極大好奇。

    1560年,葡萄牙耶穌會傳教士克魯茲喬裝打扮混入一群商人隊伍中,花了4年時間來往於中國貿易口岸和內地,才搞清了茶的來龍去脈。回國後,他把自己幾年所見所聞寫入了《中國茶飲錄》,這是歐洲第一本介紹中國茶的專著。從克魯茲開始,不少西方探險家垂涎三尺,打起了中國茶的主意。

    1848年,為了獲得品種優良的茶樹,同時尋找中國的茶農茶工和栽培工具,幫助英國政府在其南亞殖民地大範圍建立茶樹種植園,掠奪中國政府透過全球茶葉貿易獲取的巨大利潤,東印度公司派蘇格蘭最成功的植物盜竊犯福瓊來到中國。這年8月的一天,在印度自己的寓所,福瓊坐在了一把印式的椅子上,窗外,驕陽似火。他穿上中國清代的衣服,讓嚮導為他剃了一箇中國清代的頭式。嚮導拿著鋒利刀片的手顫顫抖抖,笨拙生硬的手法,數次刮破了福瓊的頭皮,鮮血與福瓊因疼痛難忍而流出的眼淚混在了一起。

    福瓊在自己第二本書《茶國之行》中詳述了這次冒險經歷。在一家小旅店的花園內,他發現了一株從未曾發現的植物。他剛想爬牆進去,突然醒悟到自己早已是一身華人的打扮。於是,他們一行從容不迫地走進客棧,在一張桌邊坐下,點了酒菜。

    吃完飯,福瓊又慢條斯理地點上中國菸斗,對店主說:“這些樹真漂亮,我從海邊來,在那裡看不到這些樹,給我一些種子吧。”善良的店主滿足了他的請求。

    這一回盜竊,福瓊從衢州和浙江其它地區採集了茶樹種子,他還從寧波、舟山等地採到了大量茶樹標本。最後他將23892株小茶樹和大約17000粒茶種帶到了印度,並帶回了8名中國茶工。

    1848年福瓊的中國之行無疑是世界茶史上重大的分水嶺。不久,在印度的阿薩姆邦和錫金,茶園陸續湧現。到19世紀下半葉,茶葉成了印度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1854至1929年的75年間,英國的茶葉進口上升了837%,在這一驚人數字的背後,相對應的是茶葉原生地中國國際茶葉貿易量的急劇滑坡與衰落。

    福瓊的中國之行還為西方品茗者和植物學家解開了一個迷團:長期以來,他們一直相信茶樹有綠茶樹和紅茶樹之分,而福瓊卻告訴西方人,綠茶和紅茶的區別,只在於製茶工藝的不同。他這一觀點起初受到了公眾和專家的嘲笑,他請印度的製茶專家在英國親自驗證後才得到了認可。

    茶葉引起的戰爭

    1776年,英國透過國會法令向美國殖民地徵收稅,每磅茶葉徵收3便士的稅收,用來維持駐紮在殖民地的軍隊和政府官員的開支。由於在美國唯一合法進口和購買的茶葉都來自英國東印度公司,因此人們沒有辦法逃避這種新賦稅。

    在法令透過的2年內,大多數美國港口拒絕任何徵稅商品上岸,並且當英國從倫敦運送幾船茶葉到美國時,美國民眾群情激奮,在紐約和費城示威遊行,要求英國運茶船返回英國,而在查爾斯頓,海關官員扣押了茶葉。

    波士頓傾茶事件

    在波士頓發生了幾個星期的大規模騷亂,一群美華人登上了“達特茅斯號”船,叫喊著“波士頓港口今晚將成為一個茶壺”。接下來的3個小時,他們把340箱茶葉扔入水中。這以後英國政府關閉了波士頓港口,派遣軍隊到美國。

    這標誌著美國獨立戰爭的開始。憑藉茶葉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植物,一個新興的國家呼之欲出。

    在亞歐大陸,當18世紀20年代以後歐洲各東方貿易公司競相從事對華貿易時,他們均面臨同樣的問題:如何來支付購買茶葉的費用。歐洲產品在中國幾乎找不到銷售市場。

    18世紀的中國經濟建立在手工業與農業緊密結合的基礎上,發達的手工業和國內市場使中國在經濟上高度自給自足。經濟上高度自給自足和相對較低的購買力使歐洲產品的中國市場非常狹小,唯一例外的是中國對白銀的需求。大規模的中西貿易由此找到的支點:西人用白銀交換中國的茶葉。

    178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財庫尚有20餘萬兩白銀的盈餘,翌年,反而出現了22萬兩的赤字。為了彌補東西方茶葉貿易巨大的逆差,東印度公司專門成立鴉片事務局,開始大規模向中國販賣鴉片。不久後,令中華民族喪權辱國的鴉片戰爭爆發了。

    茶葉的世界之路,在美洲大陸,引發了一場戰爭使一個國家走向獨立;在亞歐大陸,也引起了一場戰爭使一個帝國走向衰落。茶葉就這樣改變了歷史,改變了世界,中國茶葉也成名了世界。

  • 9 # 茶語集

    中國茶葉聞名世界,應該說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一是歷史原因,二是文化原因。

    這個命題本身比較大,那麼我們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來考慮

    從歷史上來說,我們需要追尋到茶葉從什麼時候開始影響世界其他國家。這個問題的話,又說到了茶葉的發展史,大概提一提吧。隨著經濟的發展,茶葉也逐漸影響到世界各地第一次茶葉的大發展是在隋唐時期,不論是日本的譴唐使還是絲綢之路的各個國家,到中國來接觸到了茶葉,都讓他們謂之神奇,謂之稱妙,經過了時間的歷練,他們把茶葉相繼帶到了自己的國家。當然,茶葉的這一切發展一定離不開經濟的繁榮。

    第二次的影響集中在明清時期,茶葉的製作工藝以及品飲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而在清朝後期,隨著英國的賞金獵人使得茶葉在世界各地推廣種植。

    以上簡要說是茶葉在的發展史,而茶葉的發展,自然還有茶葉文化的發展。

    中國國內的茶文化應該是由茶藥到茶飲到茶文化的頂層繁榮,再調整到茶文化的普及推廣,這樣的上升下降的一個曲線,而這個曲線也符合中國地大物博,飲茶人口眾多的一種表現形式。

    繁盛時的鬥茶,詩酒茶,普惠大眾的各種茶比如奶茶,擂茶,等等。

    而文化的發展從來都是在經濟的助推下推而廣之的,隋唐中興,明清盛世,這兩個時代的繁榮,正是茶及茶文化的發展發揚之時。

    以上只能是簡單的描述概括,不能詳實的敘述,還請高人多指點

  • 10 # 茶先森劉承景

    讓中國茶聞名世界的除了歷史悠久的文化,還有茶葉的口味,和機緣巧合下的歷史原因。

    歷史和文化的沉澱造就了一杯中國茶,但是除了文化底蘊韻以外,茶界講究“適口為珍”,這同樣也適合外華人。作為武夷山人,我以紅茶為例,看她如何征服世界。

    武夷山桐木關正山小種為世界紅茶的鼻祖,究竟有何魅力?

    一、正山小種口味適合調飲,在味到的搭配上感動了英華人。

    正山小種早期並沒有經過煙燻工藝,當歷經長期的運輸中風味已發生變化,口味並不那麼濃郁。真正改變工藝的是在一次運輸過程,桐木關天降暴雨,把茶葉都淋溼了。這時茶農慌了神,交不了差就完蛋了,領頭的靈機一動,就地取材當地松木,烘烤而幹。茶是被烘乾了,但是帶有濃烈了煙味,焦味,所以當地人基本不喝。

    可是誰又知道,當經歷漫長的運輸,松煙味已退,呈現出來的香濃順滑的桂圓湯,伴有桐木關紅茶的蜜香,這在當時英國可是立即炸了鍋!這款口感類似於咖啡,又勝於咖啡味道的變化多端,讓貴族們痴迷不已--來自東方神秘的飲料!優越的貴族們為了展示自己喝茶的品味,加入自己喜歡花瓣等進行調飲,沒想到正山小種的包容性超越了你的想象,可以加牛奶,加蜂蜜,加鹽,甚至加胡椒等等!

    英華人強烈要求!YOU,按照上次的配方!

    正山小種當時工藝的特點:用腳揉捻,用松木熏製,我想這個可能也是長時間正山小種在中國不溫不火的原因之一吧,當時的紅茶做出來基本都給外華人喝去了,而且英國貴族的大力追捧,一款“明星”--正山小種,在國外悄然升起,讓世界為之矚目。

    二、紅茶為愛情代言

    17世紀,凱瑟琳公主的嫁妝中有著來自中國的正山小種,是凱瑟琳為紅茶代言,還是正山小種造就了一代“紅茶公主”,這是有一定的歷史偶爾性。

    如何選茶品茶

    紅茶為例:乾貨1點--冷後渾

    選茶:茶湯冷卻後出現淺褐色或橙色乳狀的渾濁現象,為優質紅茶象徵之一,成因:紅茶工藝到位和內涵物質豐富。

    桐木關的紅茶有這個特點。

    品茶:紅茶主要注重的還是甘甜,順滑度。這2點能做到的紅茶都是不錯的,其他的還是要適口為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樂福年收入300億,為啥48億就賣身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