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辛老師來了

    小學低年級階段主要是學習習慣的養成,不管是哪一科目,都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上課注意聽講,跟著老師的步驟走,這是最基本的,但是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是溜號,這方面是家長首先要鍛鍊孩子的。

    其次說到數學,數學方面有的寶貝一開始就很開竅,但是有的寶貝就是開竅不了,這也跟學習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我覺得數學學習習慣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讓孩子首先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不能因為他不會就馬上給他講解,很多高年級的孩子都可以看出來,獨立思考的能力一點都不強,基本都是依賴老師,所以需要老師和家長在低年級的時候就嚴格要求孩子獨立思考題目,自己解答出來的題目,印象會更深。還有就是每個階段的知識點都是以後知識點的基礎,所以課堂注意聽講是一方面,課下也要努力把當天的知識掌握,這樣基礎一步步打好,習慣也會慢慢往好的方面影響。

    希望每個寶貝的數學成績都會越來越好,要有信心,而不是畏懼它,相信可以做到最好!

  • 2 # 小村教師

    俗語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怎樣結網,如何捕撈,他們才會在知識的海洋裡獲取更多的魚兒。

    1、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小,模仿性強,可塑性大,辨別是非能力差,所以我們要善於加以啟發誘導,教學生應該怎樣做,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這樣小學生就會自覺地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去做,慢慢地就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不要等學生出現不良的學習行為習慣,再去糾正,比較難,因為培養正確習慣總比糾正不良習慣容易得多。

    2、養成良好的數學作業書寫習慣。要求學生對作業態度認真、及時檢查驗算、書寫工整、獨立完成、富有創見等。從學生剛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養正確的書寫姿勢,要求書寫工整、格式規範。從數字至數的書寫、從一位數到多位數、從整數到小數、分數的書寫,都要嚴格要求。獨立完成作業是發揮作業應有作用的切實保證,要經常表揚那些能夠克服困難並認真檢查作業的學生,防止和糾正抄襲別人作業的壞習慣。

    3、教師們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方面。看:就是仔細觀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想:就是想一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做:就是自己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

    4、著重培養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出發,從平時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我除了讓學生將書本中的知識與生活聯絡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數學,畫出身邊的數學,記下身邊的數學。

    5、培養學生勤於動腦,善於思考的習慣。注意激發學生的思考慾望,善於提出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形成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品質;更要注意提供適量的思考依據,培養學生有根據、有條理、有序的進行思考的習慣。

  • 3 # 優數學

    從初中這邊看小學,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先說字型,這個不光是數學,所有的科目都是有連鎖反應的,字寫的不好,分數上不去,這是必然的。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文科的事,跟理科沒關係。其實真的不是。很多孩子的數字寫的有時候自己都看不清,草稿紙上抄過來抄錯數的簡直特別多,而且大多數不在乎,一句馬虎,直接就原諒自己了。

    第二個很重要的習慣就是讀題,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把下面的題圈一圈,再算一算。記住,這是兩道題。開始一定要讓孩子把題讀仔細,或者容易毛燥的孩子在題目底下畫個線。年級再高點還有先寫出等量關係再計算。等等,就不容易落題,馬虎了。

    第三個,當然是大家都比較重視的計算準確性。初中生有時候會把6*9算成45的也真的不在少數。簡單的計算要達到那種不經大腦就直接出來答案,準確性和速度都特別高的程度。千萬別差不多就行。

    第四個,就是其餘的題不要學死了,什麼意思呢?小學裡題型畢竟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有些題都是不斷重複的,很多孩子題做的特別多,然後不分析直接出答案。有跡可循,有時候考前刷幾套卷子成績都可以出來挺好看的狀態,但這種不會分析的狀態到了初中立馬原形畢露,高中時就更不用說了。

    第五個,所有學科都一樣,上課的時間是最重要的。課堂上的時間一定要把握好,課上不學課後補是最得不償失。所以要讓孩子會聽課。還有課前預習課後複習這些也都比較重要。因為大家都比較重視就不額外寫了。

  • 4 # 廖廖星宸

    一年級是基礎,在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就是一個過渡期,因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一年級時是最容易的。第一點,學生要字跡工整,書寫規範,卷面乾淨;第二點,備個糾錯本,養成勤記勤看的習慣;第三點,每天表揚幾位習慣養成者,激勵其他人,。

  • 5 # 小斌數學課堂

    你好,我是一書一育。

    我現在教的是小學階段的數學,目前教了三年的小學低段數學,我想從我自身的一些經歷來說一說該如何培養數學學習習慣,如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批評指正。

    一,認真讀題

    在我這幾年的教學中我發現有很多錯誤的原因中,把題目看錯是主要的原因,有的孩子做題把題目匆忙閱讀一遍還沒有搞清楚已知未知,就已經下筆。

    所以一定要培養孩子認真閱讀題目,知道了什麼?求什麼?這些要弄清楚,最後才是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二,計算失誤

    有的學生題目審題不錯,列算式也正確,但是很可惜計算結果不對,一道題要扣掉幾分。這非常可惜。

    我們可以在平時佈置一些計算題,每天一篇,一週舉行一次比賽,我現在就是用這種方法把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了一些。

    三,數量關係

    有時候一些數量關係式也要學生簡單瞭解,打個比方說,總價除以數量等於單價。這些基本的數量關係式要讓孩子們明白,對做應用題有不少幫助的。

  • 6 # 小U的流浪生活

    先說國內數學的問題,國內低齡段小學數學重計算,應該這樣說整個小學生涯和初中低年級段都重視數學的計算能力,要求算準確,按規範解題,在考試中,不規範解題步驟通常會被扣分,第二是重視概念,數學書上會用藍底或紫色框框把重要的數學概念和公式框出,所以考試比較偏向於套概念和公式,要求孩子思考時需要有全面性,三講速度,對於上海的小學一二三年級來說,有些小朋友會完不成試卷,這一方面是平時做作業習慣不好,拖拉,第二是因為現在國內教學淡化競爭性,讓孩子沒有危機感,雖然可能家長有,但孩子沒有,之前我給孩子上課,第一是灌輸自信,第二就是強調每一分的珍貴性,沒有競爭意識其實對於應試教育下的孩子是不利的,我之前有說過泰國的教育特別強調競爭性。做題習慣是因為我看到過很多孩子在口算部分一旦卡住一兩題就會讓整張卷子都做得不在狀態。到底怎麼解決這些問題並拿高分呢?說到底是刷題和講解,其實小學數學考試沒有難題,但不管是重點私立小學還是公辦小學讓家長都會有一種每次試卷都有難題的感覺呢?一是因為固定思維覺得試卷總有題目會拉開好壞分差,二來是因為教綱教學中數學總有些拓展,其實現在國內數學教學體系下不會有難題,更不可能出奧數題,因為超綱考試是不允許的,那道所謂的難題其實就是孩子平時做題時不會碰到的題目型別,只要平時作業過程中多看些題目型別,就能解決了,我之前帶過一個孩子,爸爸媽媽老抱怨成績不及格,但我每天觀察他作業覺得他挺出色的,後來在考前給她做了兩套名校綜合卷,他雖然分數仍不太理想,但訂正理解後在二年級考試中拿了優秀,其實就是自信和看到過綜合卷的題型了而已。所以想要做牛娃刷題也許是跳不過的一步,從小學低齡段就開始養成刷題習慣,以後自然就會作業做得也快,成績也好了。

    知識體系沒有年齡之分,我自己孩子三年級時已經學完了初中數學,並且做中考模擬卷時,總能拿個7,80分(滿分100分),並不是他是天才,也不是我教的好,因為大多數內容是他自學的,我能幫他的是避重就輕而已,那為什麼他能如此快速的學完高年級課程,一是因為我在一年級時就灌輸了數學偷懶思維,簡單來講就是簡便運算的方法,之前已提小學階段數學重計算,我告訴他其實無論什麼數學計算題都能簡便運算不打草稿,就是把題目不停拆分,而且用小數計算作為例子,一來孩子覺得自己有成就感,一年級學小數讓孩子在同學中建立自己的心裡優勢,二是用一個假期強化計算能力,在做之前告訴孩子如果數學以後要成績棒棒噠,這一個月就是最痛苦的日子,我把灌籃高手中櫻木花道一週投兩萬球的動畫片和他分享了,過程幾乎也一樣,從10道錯5道精進到20道錯一道,後面慢慢加入簡便運算,小數計算,分數計算,單位換算(不教概念,只講計算方法),一個寒假以後當他回到學校裡,他發現自己數學作業不需要超過10分鐘,而且很少錯誤,雖然還是會檢查,這就是心理優勢,一旦好了想變壞他也不敢呀。然後就是數學連貫法則,因為小學的數學體系是打亂但有淺至深的,但家長是可以看過以後把打亂的東西連起來的,比如圖形題,從一年級的認圖形,但研究圖形的點,到研究圖形的面,到體,到把圖形轉化成線性代數,這是一個連貫的過程,所以一般一個數學知識我給他開個頭,然後鼓勵他自己挖掘下去,孩子如今馬上上四年級了,他對三角形的研究應該在我之上了,我三角函式學的不那麼好,畢竟是文科生。

    最後是學習方法,建議一年級就用思維導圖法教孩子做數學遊戲,其實其他學科都可以用思維導圖法學習,方法論是超越一切的,現在孩子在聖勞倫斯,面試這所國際學校他獲益良多,他對數學的自信第一次動搖了,他面試時竟然做不來當地小學三年級孩子的題目,不是英語問題,之後有機會分享,好在現在跨過來了,讓他更拼命了

  • 7 # 山青水秀隋彪

    培養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要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2.教學要形象直觀,多利用直觀教具;3.教學要聯絡學生的生活。

  • 8 # Xu老師數學課堂

    每年在一年級新生家長會上,各科老師強調的最多的字眼就是“學習習慣”,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是語文數學,都不會差。

    我是數學老師,今天就以數學這門學科為例,來談一談如何培養小學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應該是家庭和學校兩方面的有機配合。

    第一、基本的習慣。

    這裡指的是孩子上課注意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作業完成認真的習慣。這就要求老師在學生剛進入學校的第一個月裡,立好規矩,課堂上一旦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其他孩子上課,要及時採取措施,讓孩子們明白“規矩”的重要性。

    第二、思考的習慣。

    數學這門學科,不是簡簡單單的會聽會算就可以了,它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數學思維,想要讓孩子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作為老師,課堂上一定不要講的太多,給孩子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作為家長,不要讓孩子太過於依賴自己。

    第三、認真審題的習慣。

    很多孩子數學成績不高,很多原因是做題的時候審題不清,甚至根本沒有審題,拿到題目就開始著急做題。所以無論是平時作業還是考試,都要要求孩子先讀題至少兩遍後再去做題。

    第四、檢查的習慣。

    檢查的習慣其實也是在培養孩子發現問題的能力,如果說前面的習慣是在蓋樓,那麼檢查就是最後一個驗收階段,數學這門學科要求孩子要嚴謹的計算,有序的思考,但凡某一個環節稍有錯誤,就會導致最後結果錯誤,所以,做完題,檢查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農村做什麼最有前途?跟得上打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