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羅思揚

    張小平離職的大背景,是火箭發射有市場了!

    市場!市場!市場!重要的事說三遍。

    據說他入職民營企業後,年薪百萬。

    在企業幹一年掙得錢,頂得上在研究所幹5到10年。投入產出比,明白人心裡自然會算賬。

    人生事業的黃金期就短短的十幾年,如果不能抓住機會發展起來,被溫水煮青蛙,過了發展黃金期,也就泯然變成中年油膩大叔,準備開始下半輩子的佛系生活了。

    研究所匯聚了國內大量的技術人才,可謂“人才擠擠”。因為人才太多,機會太少,所以博士當本科用,本科當民工用。

    人才的價值,遠未被充分開發。

    許多研究所裡的人才,也並不是沒想過去市場中創造價值,關鍵的問題是:

    很多研究所裡的技術沒有市場!

    要麼技術太過前沿,市場還遠未培育;要麼技術應用領域太窄,沒有足夠的市場支撐。除了研究所的工作,技術在市場中不值一文。

    空有屠龍寶刀,卻沒有龍,英雄無用武之處。

    十年前,張小平即使想離開,也沒有去處,因為沒有哪個民營企業敢做火箭,成本嚇死人。

    而他現在離開,背後的大環境是民營火箭市場、航天產業的柳暗花明。

    張小平研究多年的火箭領域,突然有市場、有資金、有企業了!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自從美國“鋼鐵俠”埃隆.馬斯克成功發射了可回收火箭,發射衛星的成本降低到原來的1%,甚至星際旅行的成本都將降到能被普遍人承受。

    一個龐大的太空市場,從夢想照進現實。

    資本聞風而動,美國、中國、歐洲,一個個資本催化的太空技術公司相繼誕生,而太空技術的人才,自然成為企業爭搶的物件。

    這是一個人才競爭的時代,得人才者得市場!

    活躍的市場,會自動對人才進行調節。用升職加薪的方式,把真正的人才吸引過來。

    相較於華人的搶房子,讓企業去搶人才,才是更健康的經濟發展模式。

    鼓勵讓更多的科研人才,流入市場,釋放能量,創造價值,是目前國家的大政策。

    用危言聳聽的方式恐嚇人才,無異於螳臂擋車。

    馬雲說,一個員工要離職,只有2個原因:一是錢給的不夠,二是受委屈了。

    當不能給員工合理的薪酬,還讓他們心理受委屈時,就唯有祈禱體制外沒有市場。

    否則,市場的浪潮拍打過來,就能看出誰究竟在裸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考作文題目沒寫扣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