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櫻靈動
-
2 # 藥物其實不復雜
1、養豬風險太高,在目前豬瘟橫流的情況下。
2、對於普通老百姓,就是毛豬買100元一斤,一頭豬也就2萬塊,養5頭豬,就10萬塊。養五頭豬用老百姓的方法養殖,得累個半死。還不如出門打個工呢。
3、農村生活條件改善了,好多都蓋起了小洋房,都不適合養豬了。
-
3 # 第7感
只單方面看豬價高,是不夠的。現在一頭小豬一千五左右,對於農民來說,是很大一筆投資,豬的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一旦病死,就白白損失了,風險比較大。另外,農村養豬,很多都沒有考慮成本,現在農村勞動力很多都外出務工了,老人、婦女在家養豬,靠糧食、豬草等餵養,最多養一兩頭吧,多了就沒精力沒豬食養了。
-
4 # 兵哥鄉村雜記
第一:小豬仔價格太貴,由於去年的豬瘟所致,種豬減少,導致小豬仔供不應求,以前小豬兩三百一個,今年小豬1200元,有的地方甚至1800元,很離譜的價格讓農民無法承受。
第二:受去年豬瘟的影響,農民恐懼感還沒消除,去年非洲豬瘟給有些地區的農戶帶來很大的損失,農民辛辛苦苦養的豬死掉了,所以今年還在擔心之中!不敢去養。
-
5 # 老呂花卉盆景顧問
你好,
一,豬肉價格不穩定,不像牛羊肉的價格一直保持在一個穩定的價格。豬肉價格忽高忽低,趕上價格高的時候養殖戶就能賺到錢,特別像去年豬肉價飆升到歷史新高。逢上價格低糜的時候,養殖戶的利潤空間非常有限。且現在豬肉的價格正在緩慢回落。
二,是養豬投資大風險大,一百頭豬左右的養殖場就要幾十萬的成本投資。這幾年豬溫一直困擾著養殖戶,很容易被感染,致死率高,一但生豬被感染,很有可能導致這批養殖無利可圖,甚至血本無歸。我們村就有個養殖戶投資二十多萬蓋的養豬場,因管理不善豬被感染上豬溫,幾乎全部死光,現在只剩下空蕩蕩的豬舍,本人去外面打工?
所以現在小的養殖戶越來越少了。
-
6 # 養殖達人1997
現在豬肉價那麼高。養豬賺大了。為何農村很少有人再養豬了呢?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說的養豬賺大了,從我個人的實際經歷來看,並不是很確切,其實你這只是看到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豬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感覺養殖戶肯定都賺大發了,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因為非瘟的影響,很多大型養殖戶基本都空欄了,賺錢的很少。真正賺錢的還是小養殖戶居多。
再就是為什麼農村養豬的少了,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下個人的看法。
一、從養豬的用途來分析在90年代以前,農村家家戶戶的院子裡基本都會有個豬圈,沒家都會養個一到兩頭豬,而且養的時間也較長,一般在一年以上。那時候養豬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攢豬糞種地,所以,那時候每家每戶的院牆外面都會有一堆豬糞,到了種地的時候都會撒到地裡當肥料用。二是賣錢補貼家用。
而到了現在,種地用牲畜糞便的很少很少了,而且村裡一般也不允許在家裡養豬了,畢竟汙染環境,左鄰右舍的也不會同意。再就是現在的農村一般都會專門劃出一片養殖用地。
二、從經濟利益來分析過去農村人養豬,很少有從事專門的生豬養殖的,那時候人的思想還是比較單純,再就是那個年代,一年也就在過年過節的時候能吃上頓豬肉。而且人能夠吃飽就很不錯了,那還有餘糧去餵豬啊,所以過去的農村一般都是一家養個一頭兩頭的,豬飼料主要以糠為主,所以那時候一頭豬一年能長到200斤就很不錯了。
而到了現在,人們的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對於肉類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且養殖的利潤也慢慢的體現出來,所以專業從事養殖業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且大規模養殖不但需要專業技術,也需要大資金的投入,所以現在的農村,農村散養戶越來越少(在這裡撇開因環保因素棄養的),剩下的基本都是規模養殖戶。
-
7 # 醜八怪周哥
現在豬肉價那麼高,養豬賺大了。為何農村很少有人養豬呢?我願回答這個問題。從我記事起,我就知道父輩們每年都要養幾頭豬,而且,家家戶戶都要養。
那時,科學技木不發達,沒有配合飼料和新增劑一類的。飼料來源主要就是田埂地頭的野草(當然是非常嫩的),家家戶戶菜園裡還要種很多菜,除自己吃的外,都拿來餵豬。在那時,豬很少生病,因家家戶戶都養有一頭母豬,自繁自養,減少了豬疫病的傳染源,再加上吃的是野菜野草,裡面必定有很多天然的中草藥,豬兒就很少生病。
在那吋養豬一般都要養一年以上,在喂到一年的時候,就開始喂自家生產的剩餘的糧食,一般喂2一3個月豬就育肥了。除了買掉而外,每年還要留一頭來作年豬,就是在每年冬臘月的時候,宰殺一頭來自已燻臘肉,要吃到第二年4一5月份。由於是生態豬,那味道真香。
隨著科學技朮的發展,到後來有了配合飼料,裡面添加了適合豬兒生長的各種微量元索和蛋白質,一般豬兒半年多就育肥出欄了。
在十年前我也養豬,自己養2頭母豬,都是用飼料養豬,一年要出售二、三十頭肥豬。在那時一頭肥豬賣不了多少錢,一般只有3、4元一斤,豬養多了又易生病,在當時特別是“口蹄疫"非常流行。給豬治病又增加了養豬成本,一年下來,除去飼料,給豬治病等各種開支,也賺不了多少錢。
後來,又在政府的倡導下,有很多農戶開始了規模養殖。有的農戶達到了2、300頭。價格以逐年的上漲,前幾年賣到了7一9元,是賺了一把。經濟發展了,可問題又相繼的出現了。有很多農戶豬養多了,產生的豬糞自家又消耗不完,就大量的排放到了溝渠和河道里,嚴重的汙染了環境。這幾年,國家對鄉村的髒、亂、差進行重點整治,特別是這些養殖戶,必須要完善環保設施,自己修建化糞池,豬糞、尿水不能隨便排放。
有很多農戶還是完善了這些環保設施,因為養豬這幾年還是賺錢,也是農民一個很好的經濟來源。然而,大型的疫病來還是無法抵抗。特別是去年的非州豬瘟,使大部份的養殖戶血本無歸,幾年賺的錢都拿來在擴規模,一場非州豬瘟把他們都打到了解放前。現在我們村上沒有幾戶在養豬了,大部份都把豬場拆掉種果樹了。農民的抗風險能力太薄弱了。
所以說,現在豬價是貴,可農民就是很少養豬了,第一,環保抓得緊,修建環保設施又是一筆開支。第二,農民養豬養怕了,養少了不賺錢,養多了又沒有抗風險能力。
-
8 # 紅塵悟道V
為什麼現在農村很少有人再養豬?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存在疫情風險。從2018年8月中國發生第一例非瘟疫情以來,非瘟在全國迅速蔓延開來,所到之處,慘不忍睹,養豬業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給養殖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為非瘟死亡率幾乎100%,沒有疫苗和特效藥,感染後只能採取撲殺措施。筆者參加過一段時間的非瘟防控,見到過養豬戶的悲慘狀況,有的虧的傾家蕩產,處於絕望的邊緣,經歷過這場災難的養殖戶,絕對一生難忘。雖然目前得到控制,但部分地區依然零星發生,存在不確定的風險。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賺到手的才是真的。
2、養豬成本高。由於受非瘟疫情的影響,市場上的生豬存欄量大幅降低,導致種豬、仔豬價格居高不下,散養戶難以承受,大多處於觀望狀態。
3、市場風險巨大。養殖永遠存在兩個永恆的風險,一是疫情,二是市場。在僥倖沒有發生疫情的情況下,養豬戶能否賺錢還受市場豬肉價格的影響。而豬肉價格由供需決定的,隨著國家生豬復養復產計劃的實施,今明兩年生豬存欄將快速回升,勢必打壓豬肉價格,而且豬肉作為國民日常生活食用品,關係菜藍子、CPI,國家會進行調控,不會常期處於過高的價格。小散戶承受風險能力差,等你進入時,豬肉已經開始下降。你只能看到行情,卻抓不住行情。
4、環保不斷加碼。近來年,針對養殖業的環保監管越來越嚴格,只要養豬,環保達標是基本條件,養殖門檻的提高,把環保不達標的散養戶排除在外。儘管國家要求各地生豬復產,也大多傾向大型企業,比如牧原等,並不是鼓勵散養戶復養。大企業好監管,有資金優勢,環保設施投入多,汙染小,散養戶則不然。
-
9 # 豫北黎陽
在豬肉價格這麼高的情況下,農村怎麼很少有人養,我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非洲豬瘟的存在加劇了養豬的風險
養殖業的高風險是人盡皆知的,尤其是最近幾年非洲豬瘟的到來使得養殖戶人人自危。不同於一般的流行性疾病,非洲豬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達到驚人的100%,中國將其列為一級動物疾病。養豬業投資巨大,一旦農戶不幸遇上,意味著從此很難再有打翻身仗的機會了。我們這裡凡是發現豬瘟的養殖戶都揹負上了幾十萬上百萬的債務,多的有上千萬債務。
二、豬仔價格居高不下
由於豬肉價格暴漲,導致仔豬價格水漲船高。以往三四百塊錢的仔豬,現在動不動就要一千甚至一千五的價位,這無形中增加了養殖成本。我所在的老家現在沒有關係的話,仔豬一千塊錢還買不到,在一千二甚至更高才能買到。
三、目前的生豬價格存在巨大的下行風險
就算是沒有搞過養殖業的也都知道,從2019年上半年開始豬肉價格好像坐上了太空飛船,老百姓吃豬肉成了奢望的事情,這在以往是想都想不到的。就算現在豬肉價格回落了一點,毛豬價現在還十一塊多。熟悉養殖業的都知道,毛豬的價格六塊多七塊錢,才是合理的執行空間。鄰居家從過了年都沒有補欄,問起原因他說:“不知道這個高價泡沫什麼時候刺破,害怕自己遇上”。現在養殖戶都怕自己變成“擊鼓傳花”的最後一棒,養殖熱情不高才是導致現在很少人養豬的關鍵所在。
四、環保問題
對於農村散養戶來說,環保政策制約著養殖發展。筆者所在地有些養殖生豬農戶與周圍的鄰居、村委關係不融洽,很大一部分就是養殖生豬的環境汙染,國家對於散戶養殖也不支援。
隨著政府扶持養殖的力度加大、豬肉價格的正常回調,以後農村養豬的熱情可能會出現慢慢好轉的情況。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10 # 豬病課堂
現在豬肉價那麼高,養豬賺大了,為何農村很少再有人養豬了呢?
過去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那個時候的養殖模式是純散養,養的數量也很少。那時候農村還不流行外出打工。上山放羊,放牛,割豬草,小規模的養殖是當時很多人發家致富的夢想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南方很多城市比較發達,很多農村人都到南方去打工,開啟了農村人的淘金夢。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畜牧業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現在養豬基本上都需要投資大額資金。農村人再想養豬,可不是那麼簡單了。因為現在養殖都是規模化集約化,很多心有夢想的養殖人,已經錯過了前期積累和發展的最好時代。
現在養豬都是有錢人才能做的,雖然沒錢可以貸款,但很多人還是沒有這個勇氣。在中國大多數地區,建豬場首先要去選址,要遠離農戶,要辦理各種手續,建豬場,進裝置,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因為近幾年環保政策也比較嚴,因為環保影響,前幾年也拆了不少豬場,豬農也很受傷。如果是小一點的豬場,年輕人有的又吃不了養豬的苦,很多人寧願外出打工也不願幹這髒活。
這兩年由於受到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豬價確實挺高,但豬價也有很低的時候,養豬賠錢也是常有的現象。所以說,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養豬也是一個風險性較高的行業。大多數農民根本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很多人寧願外出打工也不喜歡在家養豬。
-
11 # 俺們那嘎達是農村
前幾年農村小規模養豬,豬價還非常低,有很多養豬戶都賠錢了,養豬有一定的風險性,在一個小規模散養對環保也有一定的影響,現在雖然豬價高了,養豬也是週期性的,小規模養豬抵禦風險性差,所以在農村都不願意養豬了。
回覆列表
在農村小農戶養殖模式已經落後幾十年了,已前每家每戶養殖幾頭豬,吃住在一個屋子裡,條件好的在老房子裡養殖,豬糞做為肥料。養豬是一個髒活、累活,相當臭味熏天,年輕人根本不願意幹這種活計。
慢慢的人口增多,人均耕地不足一畝,靠土地發家致富是很困難的事,外出打工漸漸成為主流掙錢方式。養豬成了父輩們的活計,起房蓋屋在農村是頭等大事,有的蓋在原住屋的地方,新房不再設定豬圈,養豬就徹底放棄了。
有的蓋在公路邊,方便做點小生意,養豬的事也放棄了,老房子隔遠了,而且沒人打理,灰塵落一屋子。有一部分沒文化,不會打工,只好以養豬為生計,養殖方式沒變過。村裡興過酒作坊,養殖大戶也養過幾百頭,包穀行情不穩,養殖技術跟不上,環境衛生差,幾次重大疫情下來,大都虧損放棄養豬了。
在農村很多山地長滿草,連路也分清楚,很多農戶不種包穀,大興種了的桃樹也沒人打理,摘了幾個桃子,大都生了蟲子。
現在家庭個體養殖只是為了過年吃頓歡樂宰豬飯,年輕養豬的極少了,養豬的人大部分還比較窮,不會打工只好養豬了,還有一部分農民在村子周圍打工,工資一千多元,順帶的養幾頭自己留著。在農村最缺的是資金和技術,養豬在現在是一種高技術活,主要在疾病控制是相當大的難題。有好多家養了幾十頭,一場豬瘟就破產了,抗風險能力相當低。
糧食也是一個大問題,好多農戶不種糧,靠飼料養殖的豬不值價,而且飼料不便宜,養殖下來工錢是沒有了,子女不支援。在我們這裡比較出名的是宣威火腿和大河烏豬,都比較貴,鮮肉市場大多是外地的,豬肉價格上漲了好多。
在我們這裡,種蔬菜的比較多,好多農戶種些小菜,坐上公交車就可以到城市農貿市場的臨時小攤位上賣,雖然比打工弱很多,但不要什麼技術含量,會在農民手裡,比養幾頭還賺得多。散養土雞、土鴨、土鵝也比養豬好,養羊也比養豬強。
在農村,找份工作,做點生意是頭等大事,養豬賺錢的念頭,基本上沒有了。把養豬當成事業,不再成為個體所敢想的,未來農村的生產方式會沒落,漸行到城鄉一體化,生活方式會跟城裡差不多,也在規劃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