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巴塞壓錦
-
2 # 東北三叔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有個前提,在《三國演義》的前提下,按該書的邏輯來探討,而不是對照正史,否則會產生很多的麻煩,比如蔣幹並沒有盜過書,而且也不是如書中描寫的那樣不堪,甚至根本沒參加過赤壁之戰。所以只是就演義而談演義。
從蔣幹群英會中計、黃蓋詐降,再到龐統獻連環計的整個過程中,曹氏的謀幹集團並沒有一言不發,但凡關鍵的地方,都有人提醒,而這些人的建議,從表面上看,在見識、機謀方面,都不如曹操。
《三國演義》(以下簡稱《三國》)一書,寫得最精彩的部分,最高潮的部分,就是赤壁之戰。這一段落,筆者不知看了多少遍,當真是過癮至極,筆者甚至有一種錯覺,赤壁之戰前的情節,都是為了這一戰而鋪墊,之後的情節,是為了這一戰而收尾。相信很多人也會有相同的感覺。
從文學的角度來講,在這段故事情節中,最主要的描寫物件,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曹操,另一個是諸葛亮,至於其他的人物,諸如劉備、孫權、周瑜、龐統、蔣幹、黃蓋等人,都是龍套,至於曹操的謀士集團,基本上屬於背景,襯托曹操超人智慧的背景。
在這一戰中,就是曹操獨自一人在跟劉備、孫權兩個集團的能人異士鬥智,而孫劉集團最主要的代表,就是諸葛亮和周瑜。
為何這麼說?咱們不妨來回憶一下相關的情節。
赤壁一戰中,雖然參預的人很多,但真正看懂整個戰局的人並不多,嚴格來說,只有曹操、諸葛亮這兩個能做到,至於其他的人,都是一知半解。所以整個戰爭的過程,就是曹操不斷試圖擴大自己的優勢,也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孫劉聯軍不斷將其縮小甚至瓦解的過程。
這個是戰爭的主線,當然也有支線,就是孫劉集團內部的鬥爭、傾軋,不過本文只談主線。
先說下曹操的優勢和劣勢。
曹軍兵力眾多,但消耗大,補給線長,而且水土不服,很多士兵生了病;核心軍隊即青徐兵戰力強悍,但擅陸戰,不擅水戰;戰船數量眾多,又有精通水戰的荊州降將蔡瑁、張允指揮,但這二人是新降之將,並不受曹操的信任;將戰線推到了長江北岸,還佔據了長江上游的荊襄地區,在地形上可謂佔盡先機,但劣勢也不是沒有,他的後方並不安定,西涼馬騰、韓遂虎視眈眈。
表面上看風風光光,連兵百萬,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他的每個優勢,都如同一顆多米諾骨牌,骨牌越多,被推倒時引起的連鎖反應越大,對曹操的傷害也越大。
曹操、諸葛亮對局勢都洞若觀火,於是雙方開始較量。
孫劉集團決定用火攻,而曹操主要防範的也是個“火”字。
第一輪較量:目標 荊州水軍
曹操征服荊州後,收編了水戰能力極強的荊州水軍,還命擅長水戰的降將蔡張二人為水軍都督,基本將荊州水軍的戰力發揮到了極限。
瓦解荊州水軍的戰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幹掉蔡張二人。
蔡張二人初降時,曹操見其辭色甚是諂佞,心中看不起,但還是給了二人高官厚祿,加蔡瑁為鎮南侯、水軍大都督,張允為助順侯、水軍副都督。
此時荀攸提出了不同的主張,他認為蔡張二人是諂佞之徒,不該重用。曹操的回答就令人玩味了。
操笑曰:“吾豈不識人!止因吾所領北地之眾,不習水戰,故且權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後,別有理會。”好一個“權用此二人”、好一個“事成之後,別有理會”!至於曹操會如何“理會”,讀都諸君可自行腦補。
為了幹掉這蔡張這兩個禍害,作者非常無恥地安排了蔣幹作為推手。
說實在的,蔣幹其實挺冤的。正史對於蔣幹的記載並不多,只有寥寥數語:
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文字雖不多,但不難看出,蔣子翼是個厲害角色,並不如演義中寫的那般不堪,那般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何況人家還沒有參加這場戰役,這鍋一背就是上千年,真個是比竇娥還冤。
蔣幹的出現,純粹是為了給周瑜墊場捧哏,讓周瑜這個“戲精”有機會上演精彩的《群英會》。於是盜書成功,曹操中計,殺了蔡張二人。
等到二人的首級被獻到帳下,曹操已省悟,知道自己中計,眾將也來問原因,但曹丞相是好面子的,只好以“二人怠慢軍法”為由含糊應對,眾將皆“嗟呀不已”。
嗟呀的人群中,自然有那些謀士。
第二輪較量:火船如何靠近曹軍
曹軍連兵百萬(當然是演義中的說法),按照古代打仗的慣例,大營的外圍自然是有層層防禦的,所以黃蓋的火船是不可能輕易靠近曹寨的,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詐降,騙過曹軍外圍的防護部隊。
於是才有了黃蓋的苦肉計,才有了闞澤獻詐降書。闞澤與曹操一番唇槍舌劍,暫時說服了曹操,放他回去。不久他又給曹操送來一封書信,約定黃蓋投降的糧船上插青牙旗。
曹操得書,心中正疑惑不定時,蔣幹又跳出來,要去東吳試探。結果是被周瑜損了一頓,關了起來。蔣幹盡費周章跑回來,還帶來一個人,龐統。
可以說,對於黃蓋的投降,曹氏集團的謀士們是有所警覺的,不過還沒等問出來,蔣幹又跳出來了,自然也就沒有機會問了。
第三輪較量:如何燒盡曹軍戰船
龐統獻連環計,解決了曹操最煩心的事:從北方帶來的軍隊水土不服,多生疾病,陸戰強悍,水戰卻不行。
但也埋下了一個隱患,將曹軍戰船拴在一塊兒,萬一敵人用火攻,就會被一網打盡。
第四輪的較量:風向問題
曹操手下的謀士們也看清楚了連環計的利弊,程昱就提出了疑問。
程昱曰:“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彼若用火攻,難以迴避。不可不防。”其實曹操早已注意到這一點,而且考慮得很周到。
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風力。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於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謀士們所擔心的,曹操早已考慮在前了:沒有適合火攻的風向,火攻計就不能施展。
於是,諸將識趣地集體拍了一記大大的馬屁,皆拜伏曰:“丞相高見,眾人不及。”
關於風向的問題,曹操是先於周瑜考慮到的。
(周瑜)正觀之際,忽狂風大作,江中波濤拍岸。一陣風過,颳起旗角於周瑜臉上拂過。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聲,往後便倒,口吐鮮血。諸將急救起時,卻早不省人事。令周瑜口吐鮮血的,就是風向問題,戰術早已擬定,人手也安排妥當,但是直到大戰前夕,周都督才意識到這個關鍵的問題,所以說,他的水平是遠在曹操之下的。
但是,上述所有的描寫,都是鋪墊,就是為了給諸葛亮一個表演的機會,讓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於是,在萬眾期待中,諸葛亮來了個“借東風”,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所有的描寫都是為了顯示諸葛亮的厲害,很成功。
由此可見,在整個赤壁大戰的過程中,曹操的謀士並沒有如題主所說的“一言不發”,在戰爭程序的關鍵節點,他們都有著相當出色的表現。
只不過他們表現得遠不如曹操,或許真的不如,或許是一種變相馬屁,筆者相信,後者的機率更大。於是,這些聰明謀士們的建議,相比曹操,都落入下乘,心甘情願地被丞相遮掩了光芒。
-
3 # 天宇的文史情懷
首先我要說在赤壁之戰中,曹操以及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將的表現確實大失水準,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是曹操當時已經聽不近不同的言論。
曹操在赤壁之戰前是連戰連捷,接連滅了呂布袁紹,實力大增,同時又兵不血刃的拿下荊州,得到了荊州的幾十萬人馬,而且還有一支水軍,這時候的曹操自我膨脹的很厲害,也可以說當時感覺非常良好,當然了曹操當時確實有驕傲的資本,按正常情況看,赤壁之戰孫權劉備是毫無勝算的。
在當時的大好形勢下,曹軍上下都充滿了樂觀,都認為赤壁之戰必勝,而曹操已經聽不進不同意見了,蔣幹盜回假書信曹操想都沒想就斬了懂水戰的蔡瑁張允,而且事後知道上當還不認錯,黃蓋的詐降其實曹操帳下也有人看出來了,但是曹操聽不進不同看法了,就這樣曹操的謀士們誰還敢多言啊。
同時龐統的連環計表面看其實也沒錯,因為如果沒有諸葛亮借東風,那龐統的連環計就對曹操有利了,只是上天沒給曹操統一天下的機會。
-
4 # 淡泊的喜鵲7U
其實曹操的謀士團說了,比如程昱就說了,黃蓋有可能是詐降,船有問題等等,不過曹操已經聽不進去了,曹操覺得他已經無敵了,掃平二袁,滅了呂布,一家獨大,已經膨脹了,聽不得任何意見了,所以驕兵必敗。
-
5 # 心水靚歌
其實說來也簡單,不管史實是怎樣的,三國演義好就好在明明是杜撰的,反正的讓人感覺到合理。這時候的曹操是最得意的時候,他感覺自己必勝!難免的狂妄無比,根本聽不進任何不同言論,謀士再多,誰也會把自保放在第一位!萬一讓他有一點不高興,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再說了,他自己不吃點苦頭,就更不會聽別人的。
-
6 # 古今歷史拾遺
並非如此,曹操謀士中也有提出異議的。
比如賈詡,在曹操打算討伐江東時,就表示反對。他認為當下應該先安撫荊州,荊州穩定了,江東會不戰而降。不過曹操並沒有聽從。
當時曹操部下多數人都認為孫權會殺了劉備,然後投降。但程昱卻料定孫權會資助劉備兵馬,雙方聯合起來共同禦敵。但曹操也沒有重視起來。
曹操先後擊敗呂布、袁術、袁紹、張繡、劉表等大敵,已經統一了大半個天下。劉備是他的手下敗將,孫權當時年輕,曹操多半沒把他們放在眼裡,即使他們聯合起來。所以最後就有了赤壁之敗。
曹操事後說如果郭嘉在,他不至於失敗。這只是想挽回面子、甩鍋而已。如果曹操執意要打江東,誰反對都是沒有用的。
-
7 # 潛蛇在淵1
從該事件中可以看出:強龍不壓地頭蛇,的諺語多麼正確。曹老闆起家到雄霸中原,麾下文臣武將個個英倫絕邁,當時豪傑,屬於絕對的強龍。而孫劉兩家的主要當家的諸葛和周及蔡張都屬於地頭蛇。熟知當地風情地貌。當曹老闆鎮壓了己方的地頭蛇後,就被對方的地頭蛇狠狠咬了一口……
-
8 # 月色憂鬱
那就看為什麼曹操會中計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曹操看來這些都是有利於自己的計謀,當然沒有意見。
首先黃蓋詐降,曹操生平多次關鍵戰役因為敵方有內奸,或者說有人投降導致形式逆轉。如陳登,許攸等等。加之周瑜年少卻有駕馭不了老將的可能,而曹操缺乏水軍將領正需要黃蓋這樣的人。所以如果我是曹操,在不是馬後炮的情況下一定會接納黃蓋的。
至於連環計,確實解決了曹軍水軍訓練的問題,沒什麼毛病
-
9 # 優己
首先宣告這是《三國演義》,歷史上火燒赤壁並沒有那麼精彩!龐統獻連環計也不過是被後世添油加醋吹出來的!我們來看看書上連環計的破綻之處,書上說連環計是用途是讓戰馬往來奔跑如履平地,這明顯就是傻逼做法!讓騎兵騎著馬上船打水戰?不是作者傻了就是作者把讀者當傻了。
事實上赤壁之戰就是,東吳開發出了新型戰船,側帆船。這是一種武器優勢,使得吳軍在江岸上的機動力遠遠強於曹軍。然後,周瑜利用戰船的機動性,採用了一種遊擊殲敵的戰術!他不斷襲擊江防沿岸,打擊落單的曹軍,使得曹操不得不把戰船集中到一起開,避免戰船落單遭到吳軍打擊。
而周瑜見到曹軍聚攏戰船後,遊擊殲敵額戰略失敗了,他便採取火攻戰術!同樣得益於側帆的武器優勢,使得吳軍可以利用廬山反彈的側風反向行使,在水流作用下,傾斜攻擊曹軍軍營。由於曹軍對側帆造船技術不瞭解,才會造成大意無防的結果!
實際上,這就是武器的技術代差!不是曹操太蠢,也不是諸葛亮太妖,就是因為科技是第一戰鬥力!
-
10 # 海洋377791
首先。小編是不懂歷史。歷史上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三字,一個赤壁之戰,一個淝水之戰。淝水之戰,符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最後前秦的政權,付之一炬。而他本人也因此成為階下之囚。反觀曹操赤壁之戰以後,晉級為魏王。由此可以得出,曹操赤壁之敗,是假的。其本人的精銳部隊根本沒有受到損失。有人會說的,曹操的83萬軍隊不是都在火中喪生了嗎?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帶三國中有一段歷史是這樣寫的,曹操收關羽的時候,許諾關,降漢不降曹。這種事,有可能是普遍存在的。而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所損失的軍隊,可以說是完全忠於漢室的軍隊。孫權劉備定出火燒赤壁的連環計之後。曹操將計就計將自己的精銳部隊全部撤往後方。而忠於漢室的部隊,則成了曹操借刀殺人的典範。就這樣,在這一場戰爭中,忠於漢室的部隊被屠戮殆盡。漢獻帝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削弱。從此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止曹操。所以勸小編依據還是以史為鏡。切不可人云亦云。
-
11 # 訪得狐
因為其實曹操都看到了其中可能有問題,殺蔡張二將是半夜,謀士們也不在身邊,詐降的事情曹操也一直持懷疑態度,連環計確實能解決江上顛簸的問題,曹操知道這個時節沒有東南風所以也不作防,關鍵就是最後突然有東南風,黃蓋正好又來降,黃蓋突然來降曹操都還得再考慮一下,更不會在意當時颳著什麼風了。所以全程曹操都是有所準備,謀士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
12 # 手機使用者劍無鋒
黃蓋何許人?武將出身。三朝元老。黃蓋投降曹操能有多大好處?用黃蓋詐降本身就是失敗的。曹操不可過是將計就計殺掉荊州水軍頭領。
用黃蓋詐降可行性有多高?曹操雖鎖戰船。同時也想到了連船怕火攻。外圍肯定設防保持安全距離。還有不少荊州水師。沒鎖戰船周邊巡查。不可能幾條著火的戰船能衝進曹營。由此見孫劉火燒赤壁假的。
三國演義有些故事經不起推敲。
-
13 # 劉中元字立虎
絕對優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無所懼也,然天地自然之力非人可敵也,洞庭湖有地型風現象,在天氣放晴時有極大機會逆吹東南風,在知識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時代,北方的曹操肯定沒周瑜諸葛這些當地知識分子瞭解這種獨特天象!
回覆列表
首先蔣幹沒有盜書,其二黃蓋詐降是有這事兒,第三赤壁之戰跟龐統徐庶沒半毛錢關係。黃蓋詐降是有,曹操的智囊團是說過話的,兩軍旦夕交兵,突然來降怎麼會不議論不懷疑呢,只不過史書上沒寫,或者正史裡也沒有